嘉應學院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嘉應學院(Jiaying University)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舉辦、教育部備案,廣東省人民政府與梅州市人民政府共建、以省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粵東西北高校振興計劃”建設高校。
嘉應學院前身是創辦於1913年的梅縣縣立女子師範學校;1949年梅縣縣立女子師範學校與廣東省省立梅州師範學校(1937年創辦)合併組建廣東梅州師範學校,1970年更名為梅縣地區師範學校,1982年在梅縣地區師範學校的基礎上成立嘉應師範專科學校;1988年嘉應師範專科學校與嘉應大學(1924年創辦、1985年復辦)合併,1990年定名為嘉應大學;2000年嘉應大學與嘉應教育學院(1980年創辦)合併組建嘉應學院;2001年梅州師範學校併入嘉應學院,定名為嘉應學院梅州師範分院;2003年梅州市衛生學校併入嘉應學院,定名為嘉應學院醫學院;2016年12月,學校成為廣東省教育廳、梅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據2020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佔地面積107.07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61.98萬平方米,教儀設備總值2.67億元;有20個二級學院、1個中心,59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1747人,普通全日制學生25969人、成教學生11005人。
1913年春,在辛亥革命進步思潮推動下,梅縣女子師範學校(簡稱女師)在梅縣懿德、崇實兩所女子學校的基礎上合併成立。
1929年女師因經費不足陷入被撤銷危機,幸而在以黃延楨為首的社會賢達和校友的不懈努力下,學校才倖免夭折。辦學36年間,先後有13位校長忍受著缺錢缺物的窘境,堅守崗位主持辦學。
1924年,以著名教育家廖道傳為首的梅州地方人士,在梅城東郊天字岃興辦早期的嘉應大學。雖因政局動蕩,歷時三年即停辦,但實開高等教育風氣之先。
1936年秋,女師升格為廣東省立女子師範學校,辦學規模逐步擴大,緩解梅州各縣師資緊缺的壓力。
1937年秋,廣東省立梅州師範學校(男師)創辦,至1949年與女師合併歷時12年。初辦頭四年“校舍設備俱無,校長一職亦由農校校長黃遵庚兼任,形如農校附設”,1942年才擇定城東饒公橋附近地段為校址,1945年第一座校舍才建成。
1949年,男師和女師合併為“廣東梅州師範學校”,校址在饒公橋畔。從1949年至1969年,經過接管與改造,發展與提高,整頓與動亂,儘管是非曲直諸多評論,仍培養輸送大批人才。
1970年,學校更名為梅縣地區師範學校。
1978年春,學校招收師範類大專新生,開啟了全新的一頁。1981年,輸出優秀畢業生264人。
1982年,嘉應師範專科學校在承歷史之傳統、繼嘉州之文名、因華僑之習稱、符合海內外父老之願望下正式成立。
1985年4月,在各界人士的倡議、積極奔走下,“嘉應大學”復辦。由於兩校毗鄰,均為專科層次的高等學校,1988年秋,經廣東省政府批准,兩校合併辦學統稱“嘉應大學”。
1998年,學校獲批准招收留學生。先後有來自美國、英國、日本、阿根廷、印尼、泰國、俄羅斯等十個國家的留學生百餘人來校學習。
2000年3月22日,國家教育部發文批准將嘉應大學與嘉應教育學院合併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建立嘉應學院。2002年5月11日,舉行嘉應學院掛牌慶典活動。
2003年4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創辦於1951年3月的梅州市衛生學校併入嘉應學院,成為嘉應學院的二級學院,更名為嘉應學院醫學院。
2004年,嘉應學院順利新增為廣東省學士學位授權單位。
2006年12月,嘉應學院以同層次同類型院校中最好的成績,順利通過了國家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2007年,學校在省、市的重視和支持下,掛牌成立了“一院兩基地”,即梅州市客家研究院和廣東省高校人文社科省市共建重點研究基地、廣東省客家文化研究基地。
2009年,正式啟動申請碩士學位建設單位的工作,確定了漢語言文學、化學、歷史學等3個學科為“申碩”建設學科。
2010年獲得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人民日報》、《南方日報》和《南方》等報刊相繼進行報道。
2011年,學校與梅州市聯合實施大學生村官戰略培養計劃。
2011年,學校成立客商研究院,通過研究客商精髓,創新客商思想,打造客籍企業發展的“思想庫”和諮詢服務基地。
2012年,學校啟動“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培養卓越教師、卓越律師和卓越工程師。
2012年,嘉應學院獲得國家教育部門批准開辦運動訓練(足球)專業,並於2013年招收首批46名本科生(其中國家一級足球運動員23名)。學校還與梅州市合作成立“足球文化研究中心”,以及努力探索“省隊校辦”體教結合新模式,與廣東省體育部門共建廣東省女子足球隊,爭取為“足球之鄉”培養和輸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2012年,學校主辦了國內近年來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一次客家學學術研討會—“客家文化多樣性與客家學理論體系建構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時,中國人類學民族學會客家專業委員會在嘉應學院掛牌,標誌著該校成為全國客家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2012年開始與暨南大學等校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
2013年6月8日,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被選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成為廣東省首批13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之一。
2013年11月8日,嘉應學院迎來歷史時刻—百年華誕。
2014年3月31日上午,嘉應學院醫學院舉行新華醫學研究所掛牌揭幕儀式。
2016年6月,“南方足球創新人才培養培訓協同中心”落戶嘉應學院。
2016年12月,廣東省教育廳、梅州市人民政府和學校共同簽署《廣東省教育廳梅州市人民政府共建嘉應學院協議》,這表明,嘉應學院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
2018年11月,嘉應學院入選粵東西北高校振興計劃,化學工程與技術、農業資源與環境、體育學入選重點建設學科。該計劃建設周期為3年,實施時間從2018年至2020年。
2020年嘉應學院在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總榜)中全國排名第443名,廣東省全省排名第34名。
學校設有40多個研究所,其中客家研究院被列為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東省客家學研究基地和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
據2019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1個客家研究院、1個校級研究院、1個校級研究所。
2011年學校成立客商研究院,通過研究客商精髓,創新客商思想,打造客籍企業發展的“思想庫”和諮詢服務基地,已連續承辦三屆世界客商論壇:“海峽兩岸客商論壇”、“論張弼士為商之道”和“客商文化與產業發展”。學校還整合計算機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數學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的相關資源,積極籌備申報廣東省示範性軟體學院,將加強電子商務平台的建設與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培養。
弘揚客家文化成為學校開放辦學的新亮點。嘉應學院充分發揮在客家研究領域的領先優勢,構築客家文化研究高地,努力建設國內乃至海外共享的客家文化平台。近年來,先後組織16批次70多位專家學者到東南亞國家和港台地區高校參加客家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與海內外學術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學術交流關係,在客家研究方面的交流水平和頻率處於廣東省高校前列。2009年,學校與梅州市在雲南成功主辦了世界人類學大會的客家學研究專題會議,2012年,學校主辦了國內近年來規格超高、規模超大的一次客家學學術研討會——“客家文化多樣性與客家學理論體系建構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時,中國人類學民族學會客家學專業委員會在嘉應學院掛牌,標誌著該校成為全國客家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此外,嘉應學院還每年召開由兩岸三地高校的專家學者和研究生參加的客家研究專題夏令營,全力推進客家研究方面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學術期刊
《嘉應學院學報》是由廣東省教育廳主管、嘉應學院主辦的、國內外公 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全國優秀學報,廣東省優秀期刊,中國首屆《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
圖書館
2018年,學校圖書館館藏中外文圖書234.29冊,電子圖書105.45萬冊,電子期刊4.94萬冊,期刊2448種。擁有本館實體電子文獻資源和網路虛擬文獻資源。館藏文獻資源覆蓋文、理、工、經、法、藝術、體育等多個學科,其中客家資料是本館的特色文獻。據2019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圖書館擁有中國知網系列資料庫5個,購買讀秀學術搜索平台、超星移動圖書館等資料庫14個,有專題數據14個、電子圖書7個、試用電子資源30個、自建資料庫6個。
嘉應學院在升本以來,學校教師承擔和完成省(廳)級以上的科研項目有500多項,其中國家級項目達30項;在全國公開發行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9400多篇,其中被國際權威檢索工具檢索和摘錄42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460多部,獲國家專利122項。
據統計,截止2013年10月,學校教師在全國公開發行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9430篇,其中被國際權威檢索工具檢索和摘錄425篇;出版著作、教材463部;獲國家專利54項。近年來,學校致力於加強“四重”(重點學科、重點人才、重點平台、重點科研項目)建設,組建了6-7個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科研團隊,在國家和省級課題立項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009年以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項,國家教育部門人文社科項目18項,省自然科學基金科技計劃和社會科學項目150多項,省哲學社科優秀成果6項(其中《興寧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研究》獲2011年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在高層次科研項目和重要獎項數量、質量方面處於廣東同層次同類型高校的前列。
截至2020年4月,學校設有20個二級學院,開設59個本科專業。
清幽校園
截止到2017年6月,學校有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9個,校級精品課程15門,省級教學團隊8個,1個國家級、6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3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2個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基地,1個國家級、3個省級、4個校級特色專業,5個校級示範專業,1個國家級、4個省級、6個校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2個省級戰略新興產業特色專業。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9個:電工電子基礎實驗中心,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教師教育綜合技能訓練中心,信息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中心,生物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土木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臨床技能中心,物理與光電實驗教學中心,地理科學與旅遊實驗教學中心。
校級精品課程15門:高等數學,物理光學與應用光學,水污染控制工程,植物生理學,自然地理學,經濟法學,基礎日語,基礎日語,市場營銷學,鋼結構,水彩教學,大學體育,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藝術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省級教學團隊8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團隊,中國史教學團隊,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與教學論教學團隊,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團隊,數學類專業基礎課教學團隊,漢語言文學專業主幹課程優秀教學團隊,雙師型優秀護理教學團隊。
校級教學團隊13個:公共心理學教學團隊,化學基礎理論教學團隊,漢語言文學專業主幹課程教學團隊,函數論教學團隊,大學體育教學團隊,ERP教學團隊,中國史教學團隊,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團隊,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團隊,地理信息系統教學團隊,課程與教學論教學團隊,植物學教學團隊,基礎化學實驗教學團隊。
特色專業:化學(國家級),漢語言文學(省級),生物科學(省級),思想政治教育(省級),美術學(校級),自動化(校級),財務管理(校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校級)。
省級戰略新興產業特色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方向),電子信息工程。
校級示範專業:土木工程,心理學,物理學,地理科學,生物工程。
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土木工程。
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生物工程(國家級),地理信息科學(省級),小學教育(省級),數學與應用數學(省級),生物工程(省級),地理信息科學(校級),數學與應用數學,環境工程(校級),園林(校級),市場營銷(校級),教育技術學(校級)。
學校與政府、企業、研究機構、其他高校開展了廣泛而密切的科研合作,顯現了經濟與社會效益孵化器的作用。2007年以來,梅州市政府每年在嘉應學院召開市校合作聯席會議和產學研結合論壇,確定並正在實施的合作項目近100個。同時,學校與230多家企業和梅州市中小學開展了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向企業選派科技特派員20多人,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和就業基地200多個。
自辦學以來,嘉應學院始終堅持服務地方與特色辦學同步。學校在全國首開先河,從2003年起,與梅州市委合作培養了8批491名黨政幹部戰略後備人才,該工程2008年獲得廣東省“固本強基創新成果獎”,2010年獲得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012年,學校啟動“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培養卓越教師、卓越律師和卓越工程師。
同時,學校與企業合作建立“人才培養基地”,累計培訓企業人才2300多人。嘉應學院還是廣東省中小學教師省級培訓基地、梅州市中學校長培訓基地、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基地、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和企業管理戰略人才培訓基地,截止2013年共培訓校長1793人次,教師30322人次,與清華大學聯合培養400多位企業經營高級管理人才。
近年來,學校為地方培養人才又翻開了新的一頁。為振興梅州“足球之鄉”,2012年,嘉應學院獲得教育部批准開辦運動訓練(足球)專業,並於2013年招收首批46名本科生(其中國家一級足球運動員23名)。學校還與梅州市合作成立“足球文化研究中心”,以及努力探索“省隊校辦”體教結合新模式,與廣東省體育局共建廣東省女子足球隊。
截止2017年10月,學校有20個二級學院、1個公共教學部,59個本科專業,25個專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文學、理學、工學、法學、醫學等11個學科門類。其中,化學被列為國家級特色專業,生物工程被列為國家級綜合改革專業,地理學被批准為省優勢重點學科,漢語言文字學、應用化學、體育教育訓練學被批准為省特色重點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農業資源與環境、體育學入選“粵東西北高校振興計劃”重點建設學科。
院系 | 專業名稱及方向 |
數學學院 | 應用統計學 |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 |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
數學教育(師範,專科) | |
物理與光信息科技學院 | 物理學(師範)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化學與環境學院 | 化學(師範) |
化學(應用電化學) | |
應用化學(工業分析與測試技術) | |
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
環境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 | |
環境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 | |
環境科學(環境監測與評價) | |
文學院 (客家學院) | 漢語言文學(師範) |
新聞學 | |
漢語言(師範) | |
語文教育(師範,專科) |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師範) |
英語(商貿英語) | |
日語(商貿日語) | |
商務英語(專科) | |
英語教育(師範,專科) | |
生命科學學院 | 生物科學(師範) |
生物科學(生物安全與檢驗檢疫) | |
生物工程 |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
園林 | |
園林(風景園林) | |
政法學院 | 法學 |
公共事業管理 | |
公共事業管理(社會工作) | |
思想政治教育(師範) | |
歷史學(師範) | |
地理科學與旅遊學院 | 地理科學(師範) |
地理信息科學 | |
地理信息科學(國土與房地產信息管理) | |
旅遊管理 |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 |
財務管理 | |
市場營銷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
會計電算化(專科) | |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 電子信息工程 |
通信工程 | |
自動化 | |
計算機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軟體工程 | |
網路工程 | |
軟體工程(服務外包) | |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科) | |
土木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建築工程) |
工程管理 | |
土木工程(道橋工程) | |
土木工程(景觀建築設計) | |
土木工程(景觀建築設計) | |
美術學院 | 美術學(師範) |
視覺傳達設計 | |
環境設計 | |
體育學院 | 體育教育(師範) |
體育教育(運動休閑,師範) | |
運動訓練(師範) | |
音樂學院 | 音樂學(師範) |
舞蹈學(師範) | |
音樂學(學前教育,師範) | |
教育科學學院 | 小學教育(語文,師範) |
小學教育(學前教育,師範) | |
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 | |
教育技術學(數字媒體) | |
初等教育(文科,師範,專科) | |
初等教育(理科,師範,專科) | |
嘉應大學梅州師範分院 | 初等教育(文科,師範,專科) |
初等教育(理科,師範,專科) | |
英語教育(師範,專科) | |
現代教育技術(師範,專科) | |
音樂教育(師範,專科) | |
學前教育(音樂,師範,專科) | |
美術教育(師範,專科) | |
嘉應學院醫學院 | 臨床醫學(本科) |
藥學(本科) | |
護理學(本科) | |
醫學檢驗技術(本科) | |
臨床醫學(專科) | |
藥學(專科) | |
護理(專科) | |
助產(專科) | |
醫學檢驗技術(專科) | |
醫學影像技術(專科) | |
口腔醫學技術(專科) | |
公共衛生管理(專科) | |
康復治療技術(專科) | |
醫學營養(專科) |
重點學科與扶持學科
省優勢重點學科:地理學
省特色重點學科:漢語言文字學、應用化學、體育教育訓練學
校優勢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地理學、中國史、數學、化學、教育學
校特色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生物學、風景園林學、體育學、心理學、工商管理、外國語言文學、美術學
共有24名學科帶頭人、99名學科方向帶頭人和600名學科成員。
2011年9月21日下午,暨南大學與嘉應學院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協議簽訂和揭牌儀式在嘉應學院舉行,標誌著嘉應學院辦學層次和水平又上了一個新台階。這一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2012年開始首先在兩校的文學院展開,報考研究生將參加春季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秋季入學,學制3年,採取“1+2”模式(暨南大學在學1年、嘉應學院在學2年)培養,畢業時將頒發暨南大學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推動了高水平的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近年來,學校通過三輪學科建設確定了6個重點學科、6個重點扶持學科和9個一般扶持學科,化學專業被教育部門、財政部門列為第四批全國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漢語言文字學”被批准為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
截止到2012年11月,嘉應學院先後聘用了來自美國、英國、德國、俄羅斯等14個國家的外籍教師203人(次),其中博士19人(次),碩士74人(次),學士110人(次)。嘉應學院加入了中國——澳大利亞大學高校聯盟,並先後與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模里西斯、南非等10多所國外高校簽署了交流與合作意向書,與馬來西亞砂拉越大學、模里西斯大學就聯合申辦孔子學院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學校相關領導先後率團赴美國、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南非、模里西斯等國高校及社團組織考察訪問和留學生招生宣傳,促成外海華裔連續不斷來校接受華文教育。
學校與國外17所高校交流辦學
多年來,嘉應學院不斷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特別是在客家研究方面的國際學術交流,在水平上和頻率上均處於廣東省高校前列。目前,嘉應學院與國外17所高校簽署合作意向書,開展交流合作。
客家研究院先後組織16批次63位專家學者到東南亞國家和港澳台地區高校參加客家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學校每年召開由兩岸三地高校的專家學者和研究生參加的客家研究專題夏令營,全力推進客家研究方面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近年來,學校還邀請了潘毓剛教授、曾憲梓博士、田家炳博士等一大批國際知名人士來校講學。
“十二五”以來,派出25批共147名管理幹部和骨幹教師,分別赴美國馬里蘭大學、英國、德國應用型大學、俄羅斯、新加坡國立大學、印度、南非、墨西哥等國家培訓、出訪、學習;派出53批202人赴港澳台高校培訓、交流、講學;派出6名教師和1名學生赴國外任教;派出學生16批共412人赴國(境)外學習、實習、交流和交換,其中選派7批共281人赴台灣聯合大學、大仁科技大學、僑光科技大學、玄奘大學等台灣高校研習。共聘請外籍教師99人次,外籍教師隊伍穩定,素質不斷提高。招收外國留學生76人次。積極參與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2015年8月,在第四屆世界客商大會學術論壇上,學校被授予省“印度洋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究中心”。
黨委書記 | 吳琦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楊洲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陳銘貴 |
黨委副書記 | 羅任權 |
副校長 | 薛訪存 |
副校長 | 羅嘉文 |
副校長 | 袁鐸 |
副校長 | 張麗霞 |
副校長 | 廖志成 |
姓名 | 學校名稱 | 職 務 | 任 職 時間 |
邱國鋒 | 嘉應學院 | 黨委副書記 校長 | 2009.12-2018.6 2010.1-2018.6 |
丘小宏 | 嘉應學院 | 黨委書記 | 2011.6-2018.4 |
李俊夫 | 嘉應學院 | 黨委副書記(主持全面工作) 黨委書記 | 2005.10-2006.9 2006.10-2011.6 |
程飈 | 嘉應學院 | 黨委副書記 校長 | 2005.10—2009.9 |
羅傳厚 | 嘉應學院 | 黨委書記 | 2002.1—2005.10 |
張亮 | 嘉應學院 | 黨委副書記 院長 | 2002.1—2005.10 |
羅傳厚 | 嘉應大學 | 黨委書記 | 1997.5—2001.12 |
張亮 | 嘉應大學 | 黨委副書記 校長 | 1997.5—2001.12 |
黃綠清 | 嘉應大學 | 校長 | 1992.3—1997.4 |
陳百川 | 嘉應大學 | 黨委書記 | 1992.2—1997.4 |
劉筠謙 | 嘉應大學 嘉應大學 | 黨委書記 校長 | 1989.4—1991.4 1989.5—1991.4 |
何萬真 | 嘉應大學 | 黨委書記 | 1987.3—1989.4 |
梁普卿 | 嘉應大學 | 副校長(主持學校工作) | 1987.1—1988.7 |
葉聯華 | 嘉應師專 嘉應大學 | 校長 副校長(主持學校工作) | 1986.9—1988.7 1991.5—1992.2 |
楊培新 | 嘉應大學 | 校長 | 1985.10—1989.5 |
翁志興 | 嘉應大學 | 副校長 黨委副書記 | 1985.7—1987.7 1985.8—1987.7 |
楊 元 | 嘉應師專 | 黨委書記 | 1983.7—1988.7 |
黃桐 | 嘉應師專 | 副校長(主持學校工作) | 1982.12—1986.11 |
陳望平 | 梅縣地區師範學校大專班 | 校長 | 1980.1—1982.11 |
鍾恕 | 梅縣地區師範學校 | 副校長(主持學校工作) | 1978.7—1979.12 |
劉桂梅,人民教師獎章獲得者、全國勞模、特級教師。
嘉應學院西校門(新校門)廣場
楊宏海,廣東省青年專家,深圳市文聯常務副主席。
羅活活,中國經營管理大師、中國女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曾震宇,清華大學MBA客座教授,香港盛家商業機構董事長。
高文新,自主創業的代表、深圳市成功企業家。
嘉應學院校訓
校訓
“勤儉誠信,立己樹人”
勤儉誠信
就是要做到真誠、坦誠,做人坦坦蕩蕩,對待朋友以誠相見,做到講信用,要做到言而守信,勤儉節約。
立己樹人
立己一語,出自《論語·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立己,就是存心養性,立修身之德。樹人,即培養人才。立己樹人,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加強自我修養,樹立良好形象,以高尚的品格,淵博的知識,去影響和教育學生,為國家培養有用的人才。
校歌
嘉應學院之歌 | |
---|---|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周溪河閃耀著青春的波光, 耀著青春的波光. 梅子崗天天升起新的太陽, 升起新的太陽。 我們在嘉應學院的旗幟下集合, 豪情滿懷,志氣昂揚,志氣昂揚! 周溪河永遠在心中流淌, 永遠在心中流淌。 梅子崗處處灑滿絢麗的霞光, 灑滿絢麗的霞光。 | 我們從嘉應學院的旗幟下出發, 擁抱未來,托起輝煌,托起輝煌! 勤儉誠信,立己樹人, 我們要成為民族的棟樑! 揚起風帆,乘風破浪, 向著理想的彼岸遠航,遠航! 勤儉誠信,立己樹人, 我們要成為民族的棟樑! 揚起風帆,乘風破浪, 向著理想的彼岸遠航,遠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