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李堯臣的結果 展開
- 國術大師
- 同濟大學工程力學與技術系教授
- 清代諸生
李堯臣
國術大師
李堯臣(1876年~1973年12月29日),河北冀縣人。
幼年曾拜師學太極拳,14歲到北京謀生,4年後進入會友鏢局,學十八般兵器,及水上、車上、馬上功夫,同時還練躥房越脊、飛檐走壁和飛鏢暗器等功。1921年,經營了300年的會友鏢局解散了。堯臣便在天橋水沁亭開設“武術茶社”,繼續倡導武術。
大事件
1876
出生
1876年出生於河北冀州一個行武世家。
1890
學習武術
1890年進京謀生在鑫記荷包行學徒,同時向宋彩臣學習武術。
1894
開始保鏢生涯
1894年(光緒二十年)18歲加入京都會友鏢局,開始保鏢生涯。
1902
為慈禧表演八仙劍,受賜長虹寶劍
1902年兩宮迴鑾,為慈禧表演八仙劍,受賜長虹寶劍。
1910
與金氏結婚
1910年與晚清宗室愛國將領博爾金之女金氏結婚。
1921
鏢局解散,創辦武社
1921年會友鏢局解散。在天橋創辦武術茶社,主持精武社。
1924
參與首都政變,結識愛國將領
1924年~1926年與唐之道參加首都政變,驅逐溥儀出宮;結識馮玉祥、佟麟閣等愛國將領;參與營救邵飄萍、李大釗。
1941
被捕入獄
1941年被漢奸出賣被捕入獄。
1950
受毛澤東接見
1950年~1965年全國解放初期,支持女兒李桂珍率京劇團赴新疆工作、兒子到內地支援國家建設;多次在中南海被毛主席、周總理、朱德、賀龍等國家領導人接見、題詞,被譽為“人民武術家”;支援抗美援朝,率弟子義演;培養出李宗儒等一代傑出的武術家。
1973
逝世
1973年11月29日在京逝世。
武術名家李堯臣生於一八七六年,病逝於一九七三年,活了差不多整整一個世紀。他在清朝的北京會友鏢局裡走過鏢,在慈禧太後面前表演過八仙慶壽劍;他教過京劇武生大師楊小樓演《安天會》(即《鬧天宮》)中的猴拳動作,教過京劇旦角大師梅蘭芳《霸王別姬》中的舞劍手法;他開過鼎盛一時的“武術茶社”,也主持過名聲赫赫的“北京精武體育研究會”;他在擂台上擊敗過日本拳師;解放后,他在懷仁堂為毛主席和中央首長作過精彩的武術表演……他經過了前清、北洋、民國、日偽等各個時期,閱盡滄桑,有著不平凡的經歷。
李堯臣是河北冀縣李家莊人。幼年正值清朝末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社會動蕩不安。當時他家鄉習武風氣很盛,這一則是為了保衛家鄉,二則是為了防身,一般人見面,總是操著濃重的鄉音問:“你熬過兩燈油么?”因為那時各村都有拳場,農閑時在場子里練,農忙時就在油燈下練。熬過兩燈油就說明你下過功夫。李堯臣也熬過兩燈油,學的是太祖拳,在家鄉算是功夫不錯的了。
光緒十六年,李堯臣剛十四歲,就背井離鄉跑到北京謀生,先是在荷包行學徒,四年後經人介紹,進了會友鏢局。那時,清王朝腐敗,社會動蕩,交通郵政又不發達,因此客商外出,往往要找會武術的人保護。起先,會武術的人往往住在客店裡,等候客人僱用。雇好后,就推著一輛小車子上路,一天要走八十里,這是保鏢的源起。後來買賣越作越發達,就自己立字型大小,備車馬,聽候客商僱用,這就是鏢局。在清代,鏢局十分發達。行人旅客,官員上任、卸任,地方官運送餉銀和各種款項,商人運送貨物等等,都要委託鏢局派鏢客沿途保護;商人、百姓往各地匯款也多由鏢局代送;一些大宅門、大商號也都要找鏢局看家護院。
清朝末年北京城有八個大鏢局,會友鏢局是經營時間最久、信譽最高、規模最大的一個。它開設在前門糧食店南頭路西,南京、上海、西安、天津等地都有分號,甚至在李堯臣的家鄉絹子鎮上,都設有會友鏢局的掌柜。鏢局的規矩和一般商號不同,都是師徒關係。當時,會友鏢局共有師徒一千多人。鏢局的人全憑一身功夫吃飯。李堯臣的師父宋彩臣,師叔魯玉璞,以及王芝亭、王福泉、胡學斌等,都是會友鏢局中武藝超群、震響當時的著名鏢師。李堯臣的長輩與會友鏢局素有來往,會友鏢局練的拳術叫三皇炮錘。三皇炮錘的第四代傳人宋邁倫,江湖人稱“神拳宋老邁”的就是冀縣人。這為李堯臣能入會友鏢局創造了條件。
李堯臣雖然在家鄉學過些功夫,但作為一名專職鏢師來說,自然不到家,所以進鏢局后第一件事就是拜師。他的師父宋彩臣是宋老邁的得意弟子。他學的拳術當然也是三皇炮錘了,後來又學六合刀。隨後又練大槍,三十六點,二十四式。等十八般武藝練得差不多了,又學水上功夫,尤其是水裡使的短傢伙,有分水攬、雁月刺、峨眉刺、梅花狀元筆等等。水陸功夫學會了,就學使暗器,如飛鏢(也叫斤鏢,因為一個鏢有一斤重)、緊背花裝弩、飛蝗石子等。學會了軟硬功夫,還要練飛檐走壁,躥房越脊。所謂躥房,是攥著房櫞子頭,往上一翻,一丈多高,一躥就能上去,輕輕落在房檐上,不能有響聲。越脊,就是跨躍到房脊上走,如果踩在瓦上,嗄嘣一聲,把瓦踩碎,就容易被人發覺。翻身跳下時也不許出聲音,有時還要用問路石試探一下,看沒有動靜,才能跳下。
鏢局保送財貨、銀兩的車叫鏢車,車上插著鏢局的鏢旗,押鏢車的叫走鏢。按鏢行的規矩,走鏢沿途要喊鏢號,也叫喊趟子。保鏢遇上劫鏢的,要特別和氣,用江湖黑話好言應付。黑話內容不外兩點:第一,彼此都是一師所傳,是江湖上的朋友。應當講江湖義氣;第二,鏢行必須承認你這碗飯是朋友賞給你吃的。對方問:“穿的誰家的衣?”就答:“穿的朋友的衣。”問“吃的誰家的飯?”就答“吃的朋友的飯。”兩下里拉過一陣黑話,一般都可以平安無事,放你過去。但也有時候兩下沒說好,雙方就得交手。交手時,徒弟要格外拚命向前,劫道的固然是亡命,保鏢的也是亡命。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豁不出去,丟了鏢要賠償不說,以後的飯碗也要打掉了。所以保鏢是要冒生命危險的。保鏢死在劫鏢的手裡的事也是經常發生的。
光緒二十七年,會友鏢局由保定往天津運十萬兩現銀,在下西河遇到有人劫鏢,雙方交手,結果八名保鏢的死了四個。還有一回,李堯臣與師叔焦朋林等十一人,保著花市的麻鏢路,經八達嶺,遇到有人用灌沙子的槍劫鏢,鏢雖沒出事,但李堯臣的師兄張華山、武憲章二人被打死。走鏢生活十分難苦、緊張。每天天不亮就要抓早趕路;一路上跋山涉水,風吹日晒,而且精神要高度集中,隨時準備和劫鏢者打交道,不走道,不敢有一絲毫懈怠;傍晚住進客店,喝水吃飯,但不能洗臉,因為總在外面走道,一洗臉,讓風一吹就要裂口子,夜間還必須派人守夜,以防有什麼閃失。
李堯臣在會友鏢局前後共呆了二十七年,直到一九二一年,由於火車和郵電事業的發展,以及熱兵器的盛行,自清初開設,歷經三百多年的會友鏢局才最後解散。李堯臣的保鏢生活也到此結束了。李堯臣雖然離開了會友鏢局,生活失去了著落。應該做些什麼呢?他想:一人練武可以強身,全家練武可以強族,全民練武可以強國。鏢局取名“會友”,就是“以武會友”的意思,從這裡受到啟發,他便在開橋水心亭開了個茶社,倡導武術,起名“武術茶社”,茶社方圓二十丈能容一千多人,備有各種武器,來的人可以隨便練武、比武。看的和練的都不花錢,只是喝茶才付兩個銅子。
茶社買賣很興隆。偶爾也有來砸場子的,可是都被李堯臣應付過去了。但有一年八月節來了個十二三歲的少年,一個勁地叫陣。李堯臣只好和他比試,沒想到往來幾個回合,卻一點也占不到便宜,最後只好拿出三皇炮錘中看家的絕招“夫子三拱手”,才把少年制服。少年剛下場,一個六十多歲的銀須老人跳進場子,施禮笑道:“剛才是我孫子,初學乍練,讓你見笑了。現在我這小老兒願意領教領教。”老人說著,立了個門戶。李堯臣雙手一抱拳,說了聲:“請!“二人便交起手來。李堯臣用盡了在鏢局中學到的絕招,如“夫子三拱手”、“炮錘四肘”、“三十二擒拿”等等,但打在對方身上就同觸到了高力,便跳出圈外,雙手一揖說:“老先生,我的功夫沒練到家,服輸了。”接著把老人請進室內,磕頭拜師。
老先生見李堯臣直率、真誠,尤其闖蕩江湖多年,有功夫,有名氣,卻仍是虛懷若谷,不存在任何門戶之見,不禁由衷感動。於是便在李堯臣家裡住下來,傳他武藝。原來這老先生練的是綿掌,這綿掌連綿粘隨,變化莫測,專能以柔克剛。李堯臣學得此術,並將它揉進三皇炮錘中去,使剛勁的炮錘拳剛中帶,柔中帶剛,功夫又高深了幾層,形成了新的風格。從而為炮錘拳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后,英勇的二十九路軍將士,秣馬礪兵,準備迎擊日寇的侵略。副軍長佟麟閣特請李堯臣到部隊中去教大刀。李堯臣根據戰刀的特點,結合無極子路刀練法,創編出一種套路,起名無極刀。這趟刀實戰性很強,揮舞起來,既可當刀劈,又可當劍刺,大大增強了士兵白刃戰本領。在長城要隘喜峰口戰役中,二十九軍將士充分發揮了大刀的作用,追殺日軍六十餘里,砍殺敵人近百名,繳獲大炮十八門。直到“七七事變”以後,李堯臣在北京護國寺隱姓埋名教場子,還保存有二十九軍的一盞馬燈,經常向徒弟和觀眾慷慨陳詞,大講二十九軍用大刀奮勇殺敵的英雄事迹。
日寇侵佔北京以後,由於暗探告密,日偽警備司令部把他抓了起來。一個叫武田西的日本軍官,會八卦和柔道,提出要和李堯臣比武。如果李堯臣贏了,就可以釋放;如果輸了,就要給武田西磕頭拜師。比賽選在三月三這天在蟠桃宮廟會上進行。日本憲兵荷槍實彈維持秩序。先比拳,武田西哪裡是對手,兩次被李堯臣打倒在地上。武田西惱了,走到兩個憲兵旁邊,抽出兩把戰刀,扔給李堯臣一把,口裡喊著:“器械的比!”,舉刀就朝李堯臣頭上、身上雨點般劈來。李堯臣撥擋擋架,閃展騰挪,來往不到一分鐘,抓住間隙,猛飛一腳,正踢在武田手腕關節上。刀踢飛了,人蹲在地上吡牙咧嘴,疼痛難忍。這樣只好把李堯臣放了。
一九五三年,率領徒弟積極參加捐獻抗美援朝飛機大炮的義務演出。毛主席、周總理、朱委員長、賀龍、陳毅等中共首長,曾多次請他表演武術,講解武術真諦。賀龍同志對他所講的渾元一氣的養生之道特別讚賞。
他生前是全國武協委員、北京市武協理事,曾多次應邀擔任武術比賽裁判長。直到九十多歲的時候,他還常常手持龍頭拐仗,胸前飄動著雪白的鬍鬚,往來於南北城之間。在天壇、地壇、東單、景山、陶然亭、中山公園等處指導青年習武。每當他扔掉拐仗,以龍行、虎坐、蛇身、雕爪的獨特風貌出現在人們面前時,人群中必會爆發出如雷的掌聲。
全國解放初期,支持女兒李桂珍率京劇團赴新疆工作、兒子到內地支援國家建設;多次在中南海被毛主席、周總理、朱德、賀龍等國家領導人接見、題詞,被譽為“人民武術家”;支援抗美援朝,率弟子義演;培養出李宗儒等一代傑出的武術家。
一九六六年,向國家捐獻有文物價值的古代兵器39件;捐獻國家領導人題詞及名家書畫、證書、歷史照片百餘件。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在京逝世。
李堯臣很有民族氣節,“七七事變”前,29軍副軍長佟麟閣曾特聘他教部下大刀。李堯臣認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慨然允諾。他依據戰刀特點,結合“無極子路刀”創編了“無極刀”新套路。這趟刀實戰性強,既可做刀劈,又可做劍刺。動作簡單有效。以大刀對付敵刺刀時,常用的一招是:出刀時,刀斜向右下方,刀口朝自己,當對方刺刀直刺時,大刀斜向左上方掄動,以刀背磕開敵槍,同時刀鋒立即向前劈下,劈、砍連為一體,對手來不及回防,已經身首分離。李堯臣在29軍中抽調骨幹,由其直接教授,再由他們傳給全軍。29軍大刀隊在長城抗戰中所使用的正是這一套刀法。直到“七七事變”后,他仍珍存有一盞29軍的馬燈,在北京護國寺隱姓埋名教場子,經常聲淚俱下地慷慨陳詞,向徒弟及觀者介紹29軍的英勇抗戰事迹。
由於暗探告密,日偽警備司令部拘捕了他。一個名叫武田西的日本軍官會柔道和八卦掌,要在蟠桃宮廟會上和他比武。如果他贏了,可以獲釋;如若輸了,要給武田西磕頭拜師。先是徒手,李堯臣接連把武田西打翻在地。繼而比刀,不下兩個回合,堯臣尋機飛起一腳,踢得武田西腕傷刀飛,最後,因此獲釋。
無極刀
李堯臣1931年一上任,就結合29軍將士所使用的大刀本身特點,結合中國傳統的六合刀法,創編了一套29軍獨有的“無極刀”刀法。這種刀法強化了一種理念:刀本是刀,可劈;刀亦為劍,可刺。
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后,李堯臣認為應該在29軍中抽調骨幹,專門組成大刀隊,由其直接傳授“無極刀”刀法,再由他們傳給全軍官兵。這種想法得到了佟麟閣的極大肯定,最終實施。數月後,大刀隊就開始將練熟的“無極刀”刀法傳給全體官兵。
29軍使用的“無極刀”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它的長短與寶劍相仿,長約1米;刀面不像傳統的砍刀那麼寬,而是比劍柄略寬;傳統的刀是一面開刃,無極刀刀頭卻是兩面開刃,接近刀把的地方才是一面開刃;為了方便士兵使用時容易用力,無極刀的刀把長8寸至一尺,可以兩隻手同時握刀,砍向對方。
“無極刀”刀法在於:出刀刀身下垂刀口朝自己,一刀撩起來,刀背磕開步槍,同時刀鋒向前畫弧,正好砍對手脖子。因為劈、砍是一個動作,對手來不及回防就中招了。
29軍大刀隊讓日軍頭痛不已,為此,他們見招拆招,給每個士兵裝備一個鐵圍脖。就在丰台一役中,中國軍隊驚奇地發現,所有的日軍全部戴上了鐵圍脖。不過,厚重的鐵圍脖大大削弱了鬼子的戰鬥靈活性,傷亡更加慘重。
在喜峰口戰役中,29軍大刀隊多次衝鋒陷陣,夜襲敵營,砍殺數百名日本鬼子,李堯臣和他的“無極刀”刀法隨即名震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