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新區

汕尾新區

汕尾新區範圍包括市城區(風山街道、香洲街道新港街道馬宮街道紅草鎮東涌鎮捷勝鎮)、紅海灣經濟開發區(街墘道、東洲街道、遮浪街道)、海豐縣鮜門鎮和梅隴農場,規劃總面積465.1平方公里,人口52.6萬人,海岸線長195公里(佔全市海岸線的42.8%)。規劃發展模式為“沿海岸、鏈條狀、組團式”。

汕尾新區管委會為汕尾市政府正處級派出機構,內設五個職能部門,在授權或委託範圍內依法行使新區經濟建設和發展管理許可權。

發展規劃


汕尾新區
汕尾新區
2013年12月31日,省政府常務會議正式審議通過《廣東汕尾新區發展總體規劃(2013-2030年)》。根據規劃,汕尾新區規劃範圍包括城區(包括鳳山街道、香洲街道、新港街道、馬宮街道、紅草鎮、東涌鎮、捷勝鎮)、紅海灣經濟開發區(包括田墘街道、東洲街道、遮浪街道)、海豐縣鮜門鎮和梅隴農場等12 個鎮(街道、農場),規劃總面積465.1 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95公里。汕尾新區規劃以經濟功能區為主導,不涉及行政區域的調整,並以能最大限度地承接省的各項政策扶持為考量。
汕尾市海岸線長455.2公里,居全省第二位。汕尾新區規劃範圍內海岸線長195公里,佔了全市海岸線的42.8%。汕尾新區規劃打破傳統的攤大餅式城鎮化模式,提出堅持走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依託優美的海岸帶資源,以順應海岸帶的交通廊道為引導,通過山體、田園的生態“綠廊”和海湖連通的水系“藍網”,有機分隔和串聯“一城、兩園、三區”的六大城市功能區,每個功能區依託城鎮發展,形成綠環水繞、產城融合的空間發展格局。
“一城”,即環品清湖中心城。包括中央商務區組團、老城生活組團、濱湖休閑組團等三個組團,面積約42平方公里。通過推進環品清湖地區港灣整治和綜合開發,促進老城區與品清湖新城、品清湖南岸濱湖休閑組團整體發展,加快中心城區擴容提質,著力增強城區生活和生產服務能力,打造服務全區、輻射全市的市民服務中心、文體活動中心、生態旅遊中心和商務中心。
中央商務區組團:位於品清湖東北部,結合廈深鐵路汕尾站推進站點周邊地區集聚建設,引領城市緊湊發展,重點發展外向型商務辦公、商業貿易、現代物流和酒店旅館業,適度發展高端商務居住,建成汕尾中央商務區、區域性總部基地和商貿物流中心。
老城生活組團:加快提升老城區濱海公共空間品質,提高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水平,拓展老城區北部教育基地功能,完善職業教育、文化體育等設施建設,提升商業零售、配套居住等服務,成為城市生活服務中心。
濱湖休閑組團:位於品清湖東南岸,推進銀龍灣養生度假基地、濱湖休閑中心、水上娛樂城等建設,完善養生養老、城市休閑、水上遊樂等設施,成為城市休閑旅遊基地。
“兩園”,為紅草高新技術產業園、白沙湖臨港產業園。前者通過主動融入深莞惠都市圈的高新技術產業鏈,與深汕特別合作區聯動發展,穩步推進產業園區建設,成為帶動全市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產業園區。後者通過加快汕尾新港區建設,積極引進國內外大型企業,大力發展臨港物流、裝備製造等臨港產業,成為廣東重要臨港產業基地。
“三區”指紅海灣濱海度假區、馬宮漁港旅遊區、鮜門特色休閑區。其中,紅海灣濱海度假區以遮浪半島為主體,聯動捷勝海濱風情小鎮發展,以海上運動為特色,引領動感度假潮流,打造集海上運動、海洋主題體驗、休閑養生為一體的全省示範性濱海旅遊產業園區,成為引領濱海旅遊產業發展的龍頭。馬宮漁港旅遊區通過整合馬宮漁港、金町灣、長沙灣等海洋旅遊資源,以漁業生產與加工、旅遊度假、高端居住等為重點,構建漁港旅遊產業鏈,建設馬宮中心漁港組團和金町灣濱海旅遊度假組團。鮜門特色休閑區發揮鮜門區位交通優勢,大力發展濱海旅遊、汕尾特色產品交易和汕尾風味美食等產業,推進鮜門藍色驛站建設。

開發時序


多點起步 分期實施
結合汕尾發展實際和發展需要,新區規劃合理確定開發時序,採取多點起步的方式,初步選定中央商務區、紅草高新技術產業園、金町灣濱海旅遊區、遮浪半島濱海旅遊區等四個起步區。
中央商務區起步區位於廈深鐵路汕尾站周邊地區,面積6 平方公里。近期大力發展商業貿易、物流配送等功能,重點推進國際商貿物流城、傢具廣場、會展中心等建設,啟動城市中軸線工程。
紅草高新技術產業園起步區位於紅草高新技術產業園東南部,面積4 平方公里。近期著力加快電子信息、機械裝備、海洋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推進新型顯示器研發項目、機械裝備項目等投產建設。
金町灣濱海旅遊區起步區位於金町灣海岸帶,面積3 平方公里。近期重點發展濱海旅遊、海洋產品加工貿易等產業,加快推進金町灣整體開發,建設濱海高端酒店、濱海生態社區、國際會議中心、市民商務休閑中心、民俗風情體驗區等濱海商務休閑服務設施。
遮浪半島濱海旅遊區起步區包括遮浪半島及田寮湖周邊地區,面積2 平方公里。近期重點完善度假、購物、休閑和娛樂等配套設施,積極引進資金推進遮浪半島濱海旅遊度假區建設,打造一批濱海高端酒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