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三鍘刀

《三俠五義》中的刑具

青天三鍘刀又名御鍘三刀,分為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乃御賜鍘刀。

中國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開封府尹包拯的最高刑具,乃公孫策設計,宋仁宗皇帝(趙禎)欽賜,御鍘三刀在此即如同當今萬歲親臨,三口鍘刀皆可先斬後奏。

包拯陳州查賑時,皇帝賜給包拯御扎三道,即三張空白聖旨,不管是誰阻攔包拯辦案皆任由包拯處置,包拯回去后公孫策將其改為御鍘三刀以震懾朝綱,隨後宋仁宗應允且欽點為此名。

龍頭鍘:可鍘皇親國戚、鳳子龍孫。

虎頭鍘:可鍘貪官污吏、禍國奸臣。

狗頭鍘:可鍘土豪劣紳、惡霸無賴。

由來


《三俠五義》第九回斷奇冤奏參封學士造御刑查賑赴陳州
節選
青天三鍘刀
青天三鍘刀
包公退了堂,來至書房,即打了招底,叫公孫策謄清。公孫策剛然寫完,包興進來,手中另持一紙,向公孫策道:“老爺說咧,叫把這個謄清夾在招內,明早隨著摺子一同具奏。”先生接過一看,不覺目瞪神痴,半晌方說道:“就照此樣寫么?”包興道:“老爺親自寫的。叫先生謄清,焉有不照樣寫的理呢?”公孫策點頭,說:“放下,我寫就是了。”心中好不自在。原來這個夾片是為陳州放糧,不該中用椒房寵信之人,直說聖上用人不當,一味頂撞言語。公孫策焉有不擔驚之理呢?寫只管寫了,明日若遞上去,恐怕是辭官表一道。總是我公孫策時運不順,偏偏遇的都是這些事,只好明日聽信兒再為打算罷。至次日五鼓,包公上朝。此日正是老公公陳伴伴接招於,遞上多時,就召見包公。原來聖上見了包公招於,初時龍心甚為不悅。後來轉又一想,此乃直言敢陳,正是忠心為國,故爾轉怒為喜,立刻召見包公。奏對之下,明系陳州放賑恐有情弊,因此聖上加封包公為龍圖閣大學士,仍兼開封府事務,前往陳州稽察放賑之事,並統理民情。包公並不謝恩,跪奏道:“臣無權柄,不能服眾,難以奉詔。”聖上因此又賞了御札三道。包公謝恩,領旨出朝。
且說公孫策自包公入朝後,他便提心弔膽,坐立不安,滿心要打點行李起身,又恐謠言惑眾,只得忍耐。忽聽一片聲喊,以為事體不妥。正在驚惶之際,只見包興先自進來告訴:“老爺聖上加封龍圖閣大學士,派往陳州查賑。”公孫策聞聽,這一樂真是喜出望外。包興道:“特派我前來與先生商議,打發報喜人等,不准他們在此嘈雜。”公孫策歡歡喜喜,與包興斟酌妥協,賞了報喜的去后,不多時包公下朝。大家叩喜己畢。便對公孫策道:“聖上賜我御札三道,先生不可大意。你須替我仔細參詳,莫要辜負聖恩。說罷,包公進內去了。這句話把個公孫策打了個悶葫蘆,回至自己屋內,千思萬想,猛然省悟,說:“是了!這是逐客之法,欲要不用我,又賴不過瞭然的情面,故用這樣難題目。我何不如此如此鬼混一番,一來顯顯我胸中的抱負,二來也看看包公膽量。左右是散夥罷咧!”於是研墨蘸筆,先度量了尺寸,注寫明白。后又寫了做法,並分上、中、下三品,龍、虎、狗的式樣。他用筆畫成三把鍘刀,故意的以“札”字做“鍘”字,看包公有何話說。畫畢,來至書房。包興回明了包公,請進。公孫策將畫單呈上,以為包公必然大怒,彼此一拱手就完了。誰知包公不但不怒,將單一一看明,不由春風滿面,口中急急稱讚:“先生真天才也!”立刻叫包興傳喚木匠。“就煩先生指點,務必連夜盪出樣子來,明早還要恭呈御覽。”公孫策聽了此話,愣柯柯的連話也說不出來。此時就要說這是我畫著玩的,也改不過口來了。又見包公連催外班快傳匠役。公孫策見真要辦理此事,只得退出,從新將單於細細的搜求,又添上如何包銅葉於,如何釘金釘子,如何安鬼王頭,又添上許多樣色。不多時,匠役人等來到。公孫策先叫看了樣子,然後教他做法。眾人不知有何用處,只得按著吩咐的樣子盪起,一個個手忙腳亂,整整鬧了一夜,方才盪得。包公臨上朝時,俱各看了,吩咐用黃箱盛上,抬至朝中,預備御覽。包公坐轎來至朝中,三呼已畢,出班奏道:“臣包拯昨蒙聖恩賜臣御札三道,臣謹遵旨,擬得式樣,不敢擅用,謹呈御覽。”說著話,黃箱已然抬到,擺在丹墀。聖上閃目觀瞧,原來是三口鍘刀的樣子,分龍、虎、狗三品。包公又奏:“如有犯法者,各按品級行法。”聖上早已明白包公用意,是借“札”字之音改作“鍘”字,做成三口鍘刀,以為鎮嚇外官之用,不覺龍顏大喜,稱羨包公奇才巧思,立刻准了所奏:“不必定日請訓,俟御刑造成,急速起身。”包公謝恩,出朝上轎,剛到街市之上,見有父老十名一齊跪倒,手持呈詞。包公在轎內看得分明,將腳一跺轎底(這是暗號),登時轎夫止步打柞。包興連忙將轎簾微掀,將呈子遞進。不多時,包公吩咐掀起轎簾。包興連忙將轎簾掀起,只見包公嗤、嗤將呈子撕了個粉碎,擲於地下,口中說道:“這些刁民!焉有此事?叫地方將他們押去城外,惟恐在城內滋生是非。”說罷,起轎竟自去了。這些父老哭哭啼啼,抱抱怨怨,說道:“我們不辭辛苦奔至京師,指望伸冤報恨。誰知這位老爺也是怕權勢的,真是聞名不如見面。我等冤枉再也無處訴了。”說罷,又大哭起來。旁邊地方催促,道:“走罷,別叫我們受熱。大小是個差使,哭也無益,何處沒有屈死的呢?”眾人聞聽,只得跟隨地方出城。剛到城外,只見一騎馬飛奔前來,告訴地方道:“送他們出城,你就不必管了,回去罷!”地方連忙答應,抽身便回去了。來人卻是包興,跟定父老,到無人處,方告訴他們道:“老爺不是不準呈子,因市街上耳目過多,走漏風聲,反為不美。老爺吩咐,叫你們俱不可散去;且找幽僻之處藏身,暗暗打聽老爺多攢起身時,叫你們一同隨去。如今先叫兩個有年紀的,悄悄跟我進城,到衙門有話問呢。”眾人聞聽,俱各歡喜。其中單叫兩個父老,遠遠跟定包興,到了開封府。包興進去回明,方將兩個父老帶至書房。包公又細細問了一遍。原來是十三家,其中有收監的,有不能來的。包公吩咐:“你們在外不可聲張,俟我起身時一同隨行便了。”二老者叩頭謝了,仍然出城而去。且說包公自奏明御刑之後,便吩咐公孫策督工監造,務要威嚴赫耀,更要純厚結實。便派王、馬、張、趙四勇士服侍御刑:王朝掌刀,馬漢卷席捆人,張龍趙虎抬人入鍘。公孫策每日除監造之外,便與四勇士服侍御刑,操演規矩,定了章程禮法,不可紊亂。
青天三鍘刀
青天三鍘刀
不數日光景,御刑打造已成,包公具摺請訓,便有無數官員前來餞行。包公將御刑供奉堂上,只等眾官員到齊,同至公堂之上,驗看御刑。眾人以為新奇,正要看看是何制度。不多時,俱到公堂,只見三口御鍘上面俱有黃龍袱套,四位勇士雄赳赳,氣昂昂,上前抖出黃套,露出刑外之刑,法外之法。真是“光閃閃,令人毛髮皆豎;冷颶颶,使人心膽俱寒”。正大君子看了尚可支持,好邪小人見了魂魄應飛,真算從古至今未有之刑也!眾人看畢,回歸後面。所有內外執事人等忙忙亂亂,打點起身。包公又暗暗吩咐,叫田忠跟隨公孫策同行。”到了起行之日,有許多同僚在十里長亭送別,也不細表。沿途上叫告狀的父老也暗暗跟隨。

三口銅鍘


從清中期《三俠五義》流傳開來后,被編出各種戲曲進行演繹,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包公戲。在包公戲里,有個重要的道具就是包公那三口鍘刀。這是包公戲的符號,如京劇《花蝴蝶》(《盜御馬》)一開場,包公上場自表:“銅鑼開道人吶喊,誰人不知包青天。我身邊隨帶著張龍、趙虎、王朝和馬漢,三口銅鍘神鬼寒。”
包公戲總是以“開鍘”這一聲怒吼而進入劇情高潮,於是很多戲曲直接將包公戲目總結為“大鍘”。戲曲就有“四大鍘”,即《鍘包勉》、《鍘美案》、《鍘國舅》、《鍘郭槐》四個經典劇目。
鍘刀本是養馬工具
其實,中國古代法律里從來沒有以鍘刀作為刑具。先秦到宋代,從來沒有鍘刀行刑的記載。秦漢時的死刑種類“腰斬”,是罪人裸體俯身趴在“案板”上,用斧子砍斷罪人身軀。因此有“斧”連稱代表死刑的說法。隋朝確定五刑制度,死刑僅有斬、絞兩種。斬,是以刀斬首;絞,是以短棍收緊套在罪人頸脖的繩圈使其窒息斃命。以後唐、宋兩代都基本沿襲五刑制度,死刑種類仍然只有斬、絞,只是針對個別極其嚴重的犯罪,才特設“凌遲處死”。因此在包公所處的北宋,是沒有鍘刀刑具的。實際上,“鍘”這個字也是很晚才出現的。東漢的《說文解字》里根本就沒有這個字,在唐宋兩代的文獻中也是極難尋找。鍘刀的記載大量出現,是在元朝。以游牧為生的蒙古族,冬季需要將儲備的草料切碎來飼養牲畜。鍘刀有固定的支點,能夠將草料切割均勻,“鍘”字右邊部分“則”,按照《說文解字》,“等畫(划)物也”,具有均分的字義。明代學者梅膺祚編纂的工具書《字彙》(成書於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解釋“鍘”字,“鍘草也”。可見鍘刀是專門用來鍘草的工具。
元雜劇中出現“勢劍銅鍘”
在元代雜劇里,如鄭廷玉《包待制智勘後庭花》中,包公請求審理疑案的全權,於是上級趙廉訪答應,“與你勢劍銅鍘,限三日便與我問成這樁事”,無名氏《叮叮噹噹盆兒鬼》,“俺則見狠公吏把荊杖撾,惡曹司將文卷押,兩邊廂擺列著勢劍銅鍘,中間里端坐個象簡烏紗”。
儘管元雜劇里有這麼多銅鍘的情節,可是在元代法律里卻並沒有銅鍘刑具,也沒有腰斬死刑。很可能是因為元代權豪橫行不法,使用鍘刀私自用刑,以至於在社會上留下這樣的印象,並被編入雜劇
明朝成化年間(1471-1478)刊行的《說唱詞話》,有六個包公故事,但沒有一處提到鍘刀。後來安遇時編纂的小說《包龍圖判百家公案》,將所有有關包公的傳奇“一網打盡”,也並沒有提到這個“勢劍銅鍘”。
《三俠五義》里出現包公的三口銅鍘
到了清代,石玉昆的《三俠五義》里,出現了包公的三口銅鍘。在《三俠五義》第九回《斷奇冤奏參封學士造御刑查賑赴陳州》,說是包公被宋仁宗封為龍圖閣大學士,仍兼開封府事務,前往陳州稽察放賑,宋仁宗“又賞了御札三道”。包公暗示師爺公孫策,以“札”字當“鍘”字,設計出龍、虎、狗三口銅鍘。包公第二天向宋仁宗展示,奏請“如有犯法者,各按品級行法”,宋仁宗居然“龍顏大喜,稱羨包公“奇才巧思”。
第十五回《斬龐昱初試龍頭鍘遇國母晚宿天齊廟》,還仔細描寫了鍘刀行刑的細節:“……只見馬漢早將他丟翻在地。四名衙役過來,與他口內銜了木嚼,剝去衣服,將蘆席鋪放,立刻捲起,用草繩束了三道。張龍、趙虎二人將他抬起,走至鍘前,放入鍘口,兩頭平均。此時馬漢、王朝黑面向里,左手執定刀靶,右手按定刀背,直瞅座上。包公將袍袖一拂,虎項一扭,口說‘行刑’二字。王朝將彪軀一縱,兩膀用力,只聽咔喳一聲,將惡賊登時腰斬,分為兩頭一邊齊的兩段。”
而《三俠五義》是很多近代戲曲故事的源頭,三口鍘刀也就越傳越神,“深入人心”了。

三口鍘刀溯源


“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是民間廣為流傳的開封府特製刑具的稱呼。但是,一般人卻不知,三口鍘刀的真正出處是自上古時期的龍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傳承而來。
古人認為,劍刀為古之聖品,至尊至貴,人神咸崇。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藝精深,遂入玄傳奇。劍與刀創始自軒轅黃帝時代。據漢代司馬遷《史記·黃帝本紀》記載:“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又據戰國時期《管子·地數篇》記載:“昔葛天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從以上兩項記載可知,鑄制劍刀產生於上古的黃帝、蚩尤時期。
這說明,劍與刀的歷史極為久遠。所以,後人稱劍與刀為“短兵之祖”,確實是當之無愧的。
開封為華夏文化發源的核心地區,是上古時期劍刀最早產生的地方,自古就有“軒轅黃金劍”、“大梁劍”和“鳴鴻刀”、“苗刀”、“龍牙刀”、“虎翼刀”、“犬神刀”的人文歷史流傳。下面主要介紹上古時期的龍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傳承到宋代以後的情況。
上古時期的“三大邪刀”
“三大邪刀”是指上古時期華夏先民鑄造的“龍牙刀”、“虎翼刀”、“犬神刀”,其鑄造的時間和造刀者至今已無法考證。
相傳,上古時期在鍛造“三大邪刀”的原料中,使用了許多惡毒之物品,並有多種詛咒纏縛。
到了夏朝末期,“三大邪刀”為居住在開封昆崙山,即青丘山“傾宮”的夏王桀擁有,被供奉於夏朝太廟之中,是夏桀實施暴政的兇器和見證物。據山東《科技信息·探索與發現》2010年第11期《龍牙、虎翼、犬神》一文中說:“據史料記載,商湯攻入夏朝太廟之時,黑雲遮天、鬼哭狼嚎,龍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化為三股妖風襲來,頓時商朝大軍死傷無數。湯王棄戈下馬,手持軒轅黃金劍單人闖入太廟主殿,揮劍疾斬,‘三大邪刀’被擊成碎片封印於地下。”
到了東漢末年,世道大亂,“三大邪刀”曾經現世。有“三國群雄之一”稱號的軍閥、權臣李傕,曾擔任東漢大司馬。據西晉陳壽紀傳體國別史《三國志》記載:“李傕帶三刀,手復與鞭合持一刃(帶三刀,執一刀)。侍中、侍郎見帶仗,皆惶恐,亦帶劍持刀,先入在帝側。”其中,“三刀”就是由傳說中被封印於夏朝太廟地下的“三大邪刀”再造而成。
公元198年,曹操派謁者僕射裴茂召集關中諸將段煨等人征討李傕,滅其三族。李傕死後,又將毀壞的“三大邪刀”碎片封埋於商朝太廟之中。
“三大邪刀”在北宋開封重現
斗轉星移、時光變遷,到了北宋時期,著名鐵匠韓蘄在開封一帶發現了商朝太廟遺址,並開啟封印,得到了龍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的碎片。據說,當時“三大邪刀”碎片中隱隱有黑氣,觸之即發。韓蘄將碎片帶回開封城裡后,與宮廷鑄劍師合力打造,耗時一年零八天,鑄成“降龍”、“伏虎”、“斬犬”三口鍘刀,並經北宋天子御批,存放在開封府內。時任開封府尹的包拯成為第一個掌管“降龍”、“伏虎”、“斬犬”三口鍘刀的人。
數千年前的“三大邪刀”龍牙、虎翼、犬神被“軒轅黃金劍”擊碎之後,經過長年封印,居然在北宋時期鑄造成為代表天下正氣的“青天三鍘刀”降龍、伏虎、斬犬,真可謂是“物極必反”的一個例證。
我們認為,“三大邪刀”龍牙、虎翼、犬神,在不同歷史時期出現和重新被鑄造,或許是一個事實,只是由於人們賦予它們以邪惡的人文色彩,才留下了“邪器”的惡名。而這些惡名往往與上古時期的“蚩尤”、“夏桀”等族人的名聲存在著因果關係。說白了,就是將無生命的物品加以“人文”化后,導致其聲名狼藉、可惡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