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監控

國家部門對網際網路信息的監測

輿情監控,整合網際網路信息採集技術及信息智能處理技術通過對網際網路海量信息自動抓取、自動分類聚類、主題檢測、專題聚焦,實現用戶的網路輿情監測和新聞專題追蹤等信息需求,形成簡報、報告、圖表等分析結果,為客戶全面掌握群眾思想動態,做出正確輿論引導,提供分析依據。

重要性


網路輿情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何處理,常用說法是“網路輿情監控”。似乎“監控”比起警察24小時布點隨時準備抓人,更有噱頭,更唬人!實際上,監控是非常規的暴力手段,要求監控輿情的來源網站及發布者的一舉一動,進行行為與內容的審計甄別,一旦發生危害社會的情況立即報警,快速取證,封鎖機器,恢複數據和攻擊痕迹,進行刪帖然後跟蹤肇事者以及事態發展的來龍去脈,控制輿情走向。

實施條件


實施輿情監控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 監控的主體必須是有執法權的國家部門;2. 被監控對象有危害社會危害國家的重大嫌疑;3. 監控的程序必須合理合法,不得侵害個人隱私以及正常的商業利益,必須維護個人和團體的合法權益,監控的目的是維護國家的安全與穩定。

市場前景


當前,有很多系統都號稱是輿情監控系統,不少單位也號稱能對輿情進行監控。這可能是有意識的商業宣傳,也可能是一種無知,這確實是一個漂亮的毒蘑菇。網路輿情監控表面上是技術手段自動抓取網站內容,實際上和派人入室布控沒有區別。從法理和道義來看,輿情監控都是沒有依據的,誇張的商業宣傳往往會對所在單位以及國家的形象都會造成惡劣影響,對社會和個人都是一種侵害。
實際上,輿情只能監測,只能掌握,而不能實施控制監管,否則是對民意的踐踏和法律的侵犯。輿情的問題必須採用輿情的辦法解決。輿情監測的目標不是為了監督並控制民意,而是採用技術手段,採集網際網路輿情信息,從而達到了解社會民情,挖掘民意,從而輔助國家決策,為科學決策和和諧社會建設更好的服務。輿情監測的最早形式是社會調查,下基層了解民間疾苦,現在發展為網路輿情監測,藉助於網際網路通道,採用技術手段,大大降低了社會輿情調查成本(社會調查的樣本規模和代表性往往不足,如三峽移民調查1萬人,調查人員需要走村串戶,耗時幾個月,而網路輿情可以在一個小時內採集到幾百萬的言論)。輿情監測一向都是各個國家和開明社會積極推動的事情,是完全合理合法為國為民的積極舉措。
那麼一旦發生危害國家和社會安全的輿情問題,如謠言、非法集資活動,我們應當如何正確處理呢?“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正確的方式是:輿情監控系統及時發現問題並預警,針對危機,第一時間內啟動危機公關預案,快速利用多種輿情疏導手段進行澄清,如官方網站、在主流論壇發帖、新聞發布會等形式,與謠言賽跑,更早地告知民眾真相,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封堵。好的輿情監控系統應該做到實時發現問題,快速指定疏導預案,將疏導的信息及時發送給各大網站。

主要流程


輿情監控系統的大致工作流程分為如下三個部分:
1.制定危機預警方案。針對各種類型的危機事件,制定比較詳盡的判斷標準和預警方案,以做到有所準備,一旦危機出現便有章可循、對症下藥。此步驟主要是確定好監控的目標網站和過濾關鍵詞。
2.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保持第一時間知悉事態發展,加強監測力度。這個可以通過第一時間大量採集、匯總各種網際網路上的信息。
3.及時傳遞和溝通信息。即與輿論危機涉及的政府相關部門保持緊密溝通。建立和運用這種信息溝通機制,已經成為網路輿情管理部門的重要經驗。以上海為例,無論在涉日輿情、地鐵調價,還是普陀城管打人等“網路熱點輿情”處理上,各部門協同作戰、相互配合、共同商議,判斷危機走向,對預案進行適當修正和調整,以符合實際所需是危機應對的重要措施。

監控平台


人民日報社網路中心輿情監測室是國內最早從事網際網路輿情監測、研究的專業機構之一。
人民日報社有關機構自2006年起就開始逐步探索網路輿情監測研究課題,並於2008年正式組建人民日報社網路中心輿情監測室。目前,監測室擁有具備輿論傳播學、社會學、經濟學、公共管理等背景的輿情研究分析人員數十名,並邀請了國務院新聞辦網路局、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清華大學傳播學院等部門的領導和專家學者做為顧問,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輿情監測理論體系、工作方法、作業流程和應用技術。
監測室承擔了很多重要的輿情研究工作,主要有中國社科院年度《社會藍皮書》網路輿情課題(2007年起)、《文化藍皮書》課題(2008年起)、清華大學年度《傳媒藍皮書》課題(2008年起),國家軟科學重大項目“科技輿情監測與形象傳播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網路輿論引導規律研究”等,同時長期為國務院新聞辦網路局提供網路輿情分析基礎信息,並為中央和地方黨政核心機構、企業、團體提供輿情監測服務。
監測室的工作主要還包括:網路輿情監測報告、人民網輿情頻道、《網路輿情》雜誌(內參)、網路輿情監測服務、輿情監測技術、中文報刊監測系統等。

信息來源


由於信息的高度發展,信息大部分的來源已經轉向網路。網路媒體已被公認為是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後的“第四媒體”,成為反映社會輿情的主要載體之一。網路環境下的輿情信息的主要來源有:新聞評論、BBS、博客、聚合新聞(RSS)。網路輿情表達快捷、信息多元,方式多樣,具備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優勢。

技術例子


輿情監控,特別是網路輿情監控,作為一個新的技術領域,已經有很多企業準備進入,但是真正能夠有成熟的方案的還是很少。下面以我國少有的輿情監測系統之一,避風輿情監測系統來做功能介紹。避風網路輿情監測系統是針對向網際網路這一新興媒體,通過對海量網路輿論信息進行實時的自動採集,分析,匯總,監視,並識別其中的關鍵信息,及時通知到相關人員,從而第一時間應急響應,為正確輿論導向及收集群眾意見提供幫助的一套信息化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