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道
黔中道
唐代地方行政區名,道,在隋唐屬於監察區名稱,在唐前期是監察機構而非正式行政機構。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分江南道為 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和 黔中道。黔中道治黔州(今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領 黔、辰、錦、施、巫、業、夷、播、思、費、南、溪、溱、珍、充等州。即今貴州大部、重慶湖北湖南小部
州郡 | 治所 | 轄境 | 轄縣 | 備註 |
黔州黔中郡 | 彭水縣(今重慶市彭水縣郁山鎮) | 轄今彭水、石城、洪杜、盈川、信寧、都濡。 | 彭水縣、黔江縣(天寶元年改石城縣為黔江縣)、洪杜縣、洋水縣(先天元年改盈隆縣為盈川縣,天寶元年改為洋水)、信寧縣、都濡縣(貞觀二十年分盈隆縣置) 。 | 天寶初領縣6,戶4270,口24204。貞觀十一年罷都督府,置庄州都督,景龍四年廢,以播州為都督,先天二年廢,復以黔州為都督。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
辰州盧溪郡 | 治沅陵縣(今湖南省沅陵縣) | 轄今沅陵、盧溪、漵浦、麻陽、辰溪。 | 天寶領縣5,沅陵縣、盧溪縣、漵浦縣、麻陽縣、辰溪縣。 | 天寶初,戶4241,口28554。天授二年分大鄉、三亭兩縣置溪州,景雲二年,置都督府,督巫、業、錦三州。開元二十七年罷都督府。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
錦州盧陽郡 | 治盧陽縣(今湖南省麻陽縣郭公坪鄉) | 轄今盧陽、招諭、渭陽、萬安、洛浦。 | 天寶領縣5,盧陽縣、招諭縣、渭陽縣、常豐縣(天寶元年改萬安為常豐)、洛浦縣(天授二年分辰州大鄉置,屬溪州,長安四年改屬錦州)。 | 天寶初,戶2872,口14372。垂拱二年分辰州麻陽縣地並開山洞置錦州及四縣。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
施州清化郡 | 治清江縣(今湖北省恩施市) | 轄今清江、建始。 | 天寶領縣2,清江縣、建始縣 | 天寶初,戶3702,口16444麟德元年廢開夷縣入清江。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
巫州潭陽郡 | 治龍標縣(今湖南省洪江市古商城) | 轄今朗溪、潭陽 | 天寶領縣3,龍標縣、郎溪縣、潭陽縣(先天二年分龍標置)。 | 天寶初,戶5368,口12738。天授二年改為沅州,分夜郎置渭溪縣。長安三年,割夜郎,渭溪置武州。先天二年置潭陽縣,開元十三年改沅州為巫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
業州龍溪郡 | 治峨山縣(今湖南省新晃和芷江之間) | 轄今峨山、渭溪、 | 天寶領縣3,峨山縣(開元二十年改夜郎為峨山)、渭溪縣(天授二年分夜郎置,長安四年改屬業州)、梓姜縣(舊於縣置充州,天寶三年廢,以梓姜屬業州,其充州羈縻)。 | 天寶初,戶1672,口7284。長安四年,分沅州二縣舞州,開元十三年改為鶴州,二十年,改為業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
夷州義泉郡 | 治綏陽縣(今貴州省鳳岡縣) | 轄今綏陽、都上、義泉、洋川、寧夷。 | 天寶領縣5,綏陽縣、都上縣、義泉縣(隋舊縣,於舊縣置牢州,貞觀十七年廢,以義泉屬夷州)、洋川縣(武德二年置,屬牢州,貞觀十七年州廢來屬)、寧夷縣(舊屬思州,開元二十五年來屬)。 | 天寶初,戶1284,口7013。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
播州播川郡 | 治遵義縣(今貴州省遵義市) | 轄今遵義、芙蓉、帶水、務川、思王、思邛。 | 天寶領縣3,遵義縣(貞觀十四年改恭水為羅蒙,十六年改為遵義,顯慶五年,廢舍月併入)、芙蓉縣(舊屬牢州,貞觀十六年改屬夷州,二十年屬播州,開元二十六年,廢胡刀、瑘川二縣併入)、帶水縣(貞觀十四年改柯盈為帶水)。 | 天寶初,戶490,口2168。貞觀十四年,改恭水等六縣名,二十年,以夷州之芙蓉,瑘川來屬,顯慶五年廢舍月、羅為、湖江三縣,景龍四年廢庄州都督府,以播州為都督府,先天二年罷,開元二十六年廢胡刀、瑘川二縣。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
費州涪川郡 | 治涪川縣(今貴州省思南縣) | 轄今涪川、多田、扶陽、城樂。 | 天寶領縣4,涪川縣、多田縣、扶陽縣、城樂縣 | 天寶,戶四百二十九,口二千六百九。 |
南州南川郡 | 治南川縣(今重慶市綦江區) | 轄今南川、三溪。 | 天寶領縣2,南川縣(先天元年改隆陽為南川)、三溪縣。 | 天寶初,戶443,口2043。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
溪州靈溪郡 | 治大鄉縣(今湖南省龍山縣) | 轄今大鄉、三亭。 | 天寶領縣2,大鄉縣(漢沅陵、遷陵縣地,舊屬辰州,天授二年來屬)、三亭縣(貞觀九年分大鄉置,天授二年改屬溪州)。 | 天寶初,戶2184,口15282。舊辰州之大鄉,天授二年置,分置洛浦縣,長安四年,以洛浦屬錦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
溱州溱溪郡 | 治榮懿縣(今重慶綦江縣青年鎮) | 轄今榮懿、扶歡。 | 天寶領縣2,榮懿縣、扶歡縣。 | 天寶初,戶879,口5045。貞觀十六年,置溱州及榮懿、扶歡、樂來三縣,咸亨元年廢樂來縣。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
珍州夜郎郡 | 今貴州桐梓縣夜郎鎮夜郎壩) | 轄今夜郎、麗皋、樂源。 | 天寶領縣3,夜郎縣(漢夜郎郡地,貞觀十七年置於播州舊城)、麗皋縣及樂源縣(貞觀十六年開山洞置)。 | 天寶初,戶263,口1034。貞觀十六年置。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
思州寧夷郡 | 治務川縣(今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城東) | 轄今今酉陽縣西南部、秀山、沿河縣全部、印江、思南、德江大部 | 天寶領縣3,務川縣、思王縣、思邛縣(開元四年開生獠置)。 | 天寶初,戶1599,口12021。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
充州 | 天寶三年(744年)廢州 | 天寶領縣6,平蠻、韶明、東陵、東停、梓姜、辰水。 |
註:終唐一世,四川貴州一帶始終不是中原王朝控制核心區域,多為生產力水平比較低下的古代少數民族統治,唐在此地使用羈縻制度,設置羈縻州,加上少數民族時反時降,所以唐對這一區域的統治始終不明確,也沒有強有力的地方行政機構,所以黔中道所統州府記載並不詳細。
唐初於黔中道西南部所置牂、庄、琰、應、矩、牢等六州至開元末年已降為羈縻州,所領26縣中有22縣隨之降為羈縻縣,不列計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