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篇

吁嗟篇

《吁嗟篇》是漢末三國之際文學家曹植擬樂府舊題《苦寒行》而創作的一首詩。詩取句首“吁嗟”二字命篇,實際上是一首歌詠“轉蓬”的詠物詩。此詩以轉蓬為喻,形象地描寫了作者“十一年中而三徙都”的生活處境和痛苦心情。

作品賞析


這首詩運用比擬手法,將對轉蓬漂泊生涯的描述,化成了作者自身痛苦遭際的再現;又通過轉蓬之口,發出了對於一手製造作者孤獨漂泊悲劇的執政者的憤切控訴。轉蓬與作者兩者交融合一,映照得非常精妙
此詩以首二字“吁嗟”為題,為全篇蒙上了憂悒的色彩。飛蓬是孤獨的,“居世何獨然”然而它被迫脫離本根的悲哀更甚於它的孤獨。作者用一系列動詞極力刻畫了飛蓬的艱難坎坷。七陌九阡八澤五山的廣袤帶來的並不是遊歷的快意,而是無盡的漂泊、舉目無親的痛苦。比這種飄蕩本身更難以忍受的則是永遠無法預料的身不由己的命運。
曹丕登基后,曹植實際上就已被放逐。以貴公子而遭流放,尷尬的處境令曹植“吁嗟”不已。他無心背叛,渴望報國,卻被行監坐守,動輒得咎。“卒遇迴風起”的希冀,“忽然下沉淵”的冰冷,“驚飈接我出”的慌亂,“當南而更北”的不由自主,“忽亡而復存”的劫後餘生的驚恐等等。在這種上天入地“流轉無恆處”的輾轉中,他終於忍無可忍地發出“誰知吾苦艱”的哀嘆。
詩人氣質濃郁的曹植,在生活的重壓之下被逼出這樣的願望:“願為中林草,秋隨野火燔。”寧願在痛苦中死去,只求與根相連,不再奔波。中林草為了結束“流轉無恆處”而情願燔於野火而靡滅,反映了詩人對於命運操控於人的忿忿不平。他只能通過這樣低微的幻想來轉移自己的痛苦。“糜滅豈不痛,願與根荄連。”像轉蓬這樣離根飄蕩,就是活著,也要比中林草受野火的燒灼痛苦百倍。與根株相連,也就是與親生骨肉同胞相連,這願望其實是微薄的,一般人都能輕易獲得,但又如此珍貴,以至於曹植為之竭力盡瘁去追求呼號。這兩句結語,反射全詩,使詩中的每一句,全都發出悲愴的回應。曹植以《七步詩》名揚天下,七步成詩也許不實,而此篇卻可成為與它異曲同工的真實佐證。
全詩取譬貼切,人蓬合一,句句寫蓬,語語見人,情感流注,一氣呵成。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曹植寫此轉蓬詩時,已是他文學創作的末期,同時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後時段。曹丕即位后,曹植身受極為沉重之政治迫害,幽禁獨處,死生莫測。唯一希望是如何能夠解除法制的控制,爭取人身自由。《三國志·任城陳蕭王傳》云:“植每欲求別見獨談,論及時政,幸冀試用,終不能得。既還,悵然絕望。”可見當時曹植正遭受排擠、打擊、失去自由、理想落空的境遇。根據《三國志裴松之註:曹植為排解心中苦悶,曾作琴瑟調歌,其辭即為《吁嗟篇》。

作者簡介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於東武陽(今山東莘縣,一說鄄城),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
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
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華美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曹植的散文同樣亦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的特色,加上其品種的豐富多樣,使他在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文學批評家鍾嶸亦贊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並在《詩品》中把他列為品第最高的詩人。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
太和三年(229年)38歲的曹植徙封東阿,其間潛心著作,研究儒典;太和六年(232年)曹植改封陳王;11月曹植在憂鬱中病逝,時年41歲,遵照遺願,將其葬於東阿魚山。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