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木鄉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下轄鄉
西格木鄉
西格木鄉現有耕地面積89940畝;林地面積1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5%;草原面積195畝;水域面積1200畝;水利灌溉控置面積7200畝,佔總耕地面積的8%;已開發魚池900畝。可大約分為”五山一水四分田”。現有8個行政村,13個自然屯;總戶數3790戶,其中,農業戶3588戶,非農業戶202戶;總人口13182口人,其中,農業人口12547人,非農業人口635人;有勞動力7215個。
西格木鄉位於佳木斯市區西南部,距201國道“鶴大”公路南出口7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30°11′15″至130°18′45″,北緯46°40′至46°47′30″之間,東與四豐鄉的新發村、長青鄉光明村相毗鄰,西接群勝鄉巨勝村,南與樺南縣金沙鄉相連,北與沿江鄉新華村接壤。
西格木鄉名源於駐地西格木村名。西格木,為“戈穆蘇”的音轉,滿語為“樟子松”之意。清代晚期,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后,草帽頂子(今草帽村)、鍋撐石(今群林村)、北靠山等地先後有人居住,多以駐地、山、姓氏等命名屯落,隸屬三姓副都統管轄。1910年(清宣統二年),劃歸樺川縣管轄,隸屬阜財區。東北淪陷后,1938年隸屬黑通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隸屬樺川縣第九區管轄,后改隸黑通區。1956年3月,並村划鄉,設置西格木鄉。1957年11月,劃歸佳木斯市管轄,翌年9月併入紅旗人民公社。1959年併入黑龍江省和平畜牧場。1962年從和平畜牧場劃出,成立西格木公社。1964年6月,決定劃歸樺川縣管轄,1968年9月正式移交樺川縣,1972年又劃歸佳木斯市。1984年5月,政社分開,改為西格木鄉。
西格木鄉地處半山區,屬農業鄉鎮。種植業主要以耕種玉米、大豆為主,畜牧業主要以發展黃牛、奶牛、生豬和禽類為主,有豐富的林業、水產、建材、農產品及山產品資源;有糧食加工、農副產品加工、建築業、運輸業、建材業和水產養殖業等發展空間;有民營企業23家,有旅遊景點5處,有閑置土地和閑置場區(廠房)21.47萬平方米。一是共有閑置土地16萬平方米,其中,建設預留地16萬平方米;二是共有閑置場區(廠房)5.47萬平方米,其中, 10000平方米以上的閑置土地(預留地)3塊,8000平方米以上的閑置場區(廠房)2塊。使外商到我鄉辦場,發展民營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和地理優勢。我鄉是一個以農為主,林、牧、副、漁、企各業並舉的中郊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