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左

詞語

相左,最早出自《儀禮·鄉射禮》,一般用來形容事物的方位差。

釋義


(1).謂各以左手相交。《儀禮·鄉射禮》:“司射進,與司馬交於階前,相左。”賈公彥疏:“司馬由北向西行,司射由南向東行,各以左相迎,故云相左也。”清朱大韶《實事求是齋經義·駁敖氏左還右還說》:“相左者,謂各以左手相交也。”
(2).互相違異;不一致。明唐順之《送邑令李龍罔擢戶部主事序》:“戶部不能靳恩於法與例之內,而亦不能借恩於法與例之外,是以其勢常相左。”清陳夢雷絕交書》:“倘時命相左,鬱郁抱恨以終,后死者當筆之於書。”魯迅《三閑集·怎麼寫》:“靠事實取得真實性,所以一與事實相左,那真實性也隨即滅亡。”
(3).不相遇;彼此錯過。《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魏撰之﹞告假去了。正不知仁兄卻又到此,可不兩相左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一回:“大家都走的是這條路,何以不遇見呢,原來你到你令伯那裡去過一次,所以相左了。”鄒韜奮《萍蹤憶語》三:“﹝美國朋友﹞派他的一位女書記來接我,可是她和我未見過面,碼頭上的人又多,彼此竟相左。”

起源


左就是偏差。
相對“中”、“正”而言,左是偏差。但右也不中不正,為什麼不說右是偏差呢?這是因為古代“左,右之對,人道尚右,以右為尊”。而且,古人認為“手足便右,以左為僻,故凡幽猥,皆曰僻左”。意思是說,人的手足,都是用“右”比較靈便,用“左”比較怪異。所以,習慣用左手的人,被稱為“左撇子”。你想,“撇子”是不是有點瞧不起的意思?
這樣,“相左”的來歷就清楚了:左是不正——不正就是偏差——偏差再引申為“差異”——互相有差異就叫“相左”。
誰最先使用相左,無從考察。可以見到的使用較早的文字,是在清朝。比如清人張廷玉在《明史》有:“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圖”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