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紋夜蛾

粉紋夜蛾

昆蟲名,屬鱗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分佈北起遼寧、內蒙古、新疆,南至台灣、海南、廣東、廣西、雲南、西藏。寄主植物有棉花茄子、麻、甘藍萵苣等。幼蟲食葉成缺刻或孔洞,受害嚴重使青鈴成僵瓣或黑瓣。

簡介


中文名:粉紋夜蛾
粉紋夜蛾
粉紋夜蛾
拉丁學名: Plusia ni(Hubner)異名Trichoplusis ni Hubner
綱:昆蟲綱
目:鱗翅目
科:夜蛾科
天敵:
主要危害作物:棉花、茄子、麻、甘藍、萵苣等。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14-16mm,翅展28-33mm,頭、胸部暗褐色,稍帶灰白色。頸板中央具一黑橫線,腹部淺灰褐色。前翅灰色帶褐,有黑色細點,基線白色襯黑,在亞中褶處向外伸出一黑斑;內線褐色雙線波浪形外彎,線間白色;環紋斜,灰白色,中間褐色,中室後方具馬蹄形粉斑,與扁圓形粉斑相鄰,很象Y形;外線雙線細波浪形,線間白色,亞端線黑褐色,呈不規則鋸齒狀。后翅灰褐色,別於銀紋夜娥和Y紋夜峨。
淡綠白色,與棉鈴蟲卵近似,別於小造橋蟲卵。
幼蟲
末齡幼蟲體黃綠色,背線暗色雙線,亞背線很細,側線白色。氣門紅黃色,該蟲頭胸較窄,腹部逐漸加寬,變粗明顯。第l、2對腹足退化。爬行時似尺蠖狀拱起。
淺綠色至淺褐色,外具一層薄絲繭。

發生規律


粉紋夜蛾
粉紋夜蛾
該蟲是分佈很廣的雜食性害蟲。以蛹在寄主上越冬,卵散產在葉子正面,每雌平均產卵300-350粒,成蟲夜出活動,有趨光性。華南棉區幼蟲於3-7月為害,華北棉區7-8月為害。

防治方法


(1)針對其成蟲趨光性使用黑光燈高壓汞燈進行誘殺。
(2)對天敵進行保護。
(3)掌握在幼蟲孵化盛末期至3齡盛期,百株幼蟲達100頭時,噴灑敵敵畏、馬拉硫磷有機磷常用濃度或50%辛氰乳油1500-2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40%菊馬乳油2000倍液等復配劑。

地理分佈


分佈北起遼寧、內蒙古、新疆,南至台灣、海南、廣東、廣西、雲南、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