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首飾龍

樂清首飾龍

浙江省樂清首飾龍燈是傳統工藝美術珍品。起源於明朝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一般長4.5米,高3米,寬2米,前有龍頭,後有龍尾,龍身至少是由4層樓閣組成的。首飾龍這一民間燈彩遊藝活動除了當地老百姓用來娛樂外,還蘊涵著人們的美好祝願。樂清首飾龍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節日習俗


在溫州樂清、永嘉等地,盛行著一種叫“首飾龍”的龍燈。它和其它的龍燈不同,全身不是呈龍形,而是依照魚船結構,整個首架是以一條弧形木條做基礎,上面用竹條和篾絲糊紙紮成一隻龍船。前有龍頭,在龍頭口狀部分,含珠垂須,作為龍的象徵性標誌,後有龍尾,中間“龍身”上有5-7層樓閣。上插各色小旗,每層左右和後方系複壁結構,內壁貼透光白紙,外壁貼淡綠色或五顏六色的細紋刻紙圖案,當龍腹內點燈時,燈光映得四周刻紙奇彩紛呈,耀眼奪目。整隻龍船飾有70多個製作精巧的亭台,在各層亭台中又配飾著近300個精彩的綢塑人物。組成80多齣戲,內容大多取材與《三國演義》、《說岳全傳》。民間稱為“龍船燈”,又叫“樓船”。整個龍燈還裝有木製齒輪傳動裝置,把所有吸取人物分別聯結在一塊。通過燈下的一人搖手,由一個人操作,可牽動全部綢塑人物,各自表演不同的動作,妙趣橫生,逗人喜愛,顯示出濃厚的地方色彩和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首飾龍屬於觀賞性龍燈,專供人們觀看,一般不做舞蹈表演。當首飾龍出動時,還有一隻和龍燈配套的燈,俗稱“龍船月”,因它的形狀像上弦的月亮,故名。它的體形很小,沒有亭台樓閣,也不貼剪紙圖案,只在燈的左右繪上一點龍鱗,以做象徵。人們希望首飾龍能帶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樂清首飾龍
樂清首飾龍
每年元宵節前,各地要雇扎燈藝人,花兩個月時間,才能製作好一隻龍燈。首飾龍的製作工藝複雜,集木工、油彩、紙紮、龍燈、刻紙等工藝技法為一體,而且在製作過程中,往往幾種不同的技法交叉進行,是一種綜合手工技藝的展示,也是一項艱巨的工程。快到元宵節時,龍船燈便和其它龍燈一起出來活動。活動時間一般是從正月初十開始至十六,一共七晝夜。人們扛著首飾龍,到各村各家巡遊,並敲著大鑼大鼓,演唱著吉祥頌詞。到第七夜,各村的首飾龍照例要集中到附近的一處廟宇中,進行“收殤”(用火焚化),所謂送龍上天,並以芝麻綠豆撒之。在收殤前,還要讓村民評論各龍燈的工藝高低,特別是龍船燈尾部一張大型的細紋刻紙(俗稱“龍尾花”),誰如能評上第一,就被稱為“龍船哥”,是很大的榮譽。

作品介紹


收藏展出
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收藏的“樂清首飾龍”,是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林邦棟及其兒子林順奎,花了300多天時間精心製成的。作品長約5米,高3米,寬2米,龍身分四層,有80多個樓閣、亭台,濃縮了《封神榜》、《西遊記》等80多齣戲,有近300個形態各異、從事各行各業的古今人物在手舞足蹈。還重現了磨粉、打鐵、算命等36個行當的生動場景,妙趣橫生,逗人喜愛,彷彿一幅幅活生生的樂清民俗風土畫卷。
首飾龍的製作
首飾龍的製作
樂清傳統民間美術奇葩——“樂清首飾龍”,被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收藏。樂清首飾龍及2006年被國家藝術研究院收藏的樂清龍檔,與來自全國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品同時在剛剛落成的國家大劇院展示大廳內展出。2007年9月,首飾龍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的參展作品運抵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專家被深深吸引,當即表示收藏該首飾龍。他們認為,首飾龍是一幅活生生的民俗長卷,是流動的雕塑、活動的美術展覽會,是民族藝術創造力的體現。
小木偶動起來的秘密
其實,首飾龍除去龍頭龍尾,就是由若干個樓閣組成的大戲台,裡面“住”滿了好幾百號形態各異的人物。這也是首飾龍與其他龍燈最大的區別。這些人物造型大都取材於古代戲曲,比如《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白娘子》《封神榜》等,還有古代的三十六行,包括水車、犁田、紡紗織布、彈棉花、磨剪刀、鬥牛、磨豆腐、做年糕等。通過手搖或馬達,大戲開演,龍身上的花鳥、亭台、樓閣都動了起來,甚至於每個人物的手掌都能一開一合,令人驚嘆。而能讓這些人物活起來的關鍵,就在於六七十個木齒輪,一個連著一個,咬合緊密。這些人物各自表演不同的動作和場景,妙趣橫生。你有很多選擇,因為有很多種戲在等待著你。就說大家熟悉的《紅樓夢》吧,你可以看到林黛玉等金釵們,有的在賞花,有的在提筆做詩,而賈寶玉則站在樹后偷看林妹妹出神。所以說,這麼個龐然大物,製作工序是非常複雜的。首先要設計好整個首飾龍的尺寸、結構、框架,捆紮首飾龍的龍骨,把齒輪安裝上去,再用皮紙裱糊龍身,裝飾珠片、上色,最後把各式各樣的人物、道具、亭台裝搭上去。每個步驟都要做到非常精確,因為差了一絲一毫,所有的齒輪都可能因此而轉不動。
講究刀功的龍船花
如果你仔細瞧,就能看到在首飾龍身上,還貼著許多張剪紙,這叫做細紋刻紙,刻的都是梅鶴延年、天女散花、魚躍龍門等寓意吉祥的圖案,人們通常叫它“龍船花”。這也是一門絕技。它與剪紙的區別就在於落刀細如髮絲,林邦棟儘管已經80多歲高齡了,但他眼力一點都不差,依然親自刻畫。“如果沒有龍船花,首飾龍就好像人沒有穿戴整齊一樣。”林邦棟說,兩者有著血緣關係,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有溫州地方特色的龍燈。令林邦棟今生難忘的是,2007年6月9日那天,他帶著“龍船花”作品在北京參展,見到了溫家寶總理。“溫總理對我說,‘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解有三句話:第一,它是民族文化的精華,第二,它是民族智慧的象徵,第三,它是民族精神的結晶。’我激動得都不知道說什麼好。”林邦棟說,溫州靠海,歷代漁民捕魚為生,漁船自然成了漁民的生命,他們創造出這種特殊的龍燈,也正是海洋文化特徵的具體反映。首飾龍的龍身就是依照漁船的樣子而設計的。
子女對首飾龍興趣不大
要做好首飾龍,必須精通木匠、竹工、雕刻、繪畫等多門手藝,掌握這種技術非一時所成,是經過了幾代人的逐步完善,才有今天這麼先進的構造。據林家家譜記載,首飾龍的傳人,到林順奎,這已經是第五代了。在林順奎家裡,找不到一張設計圖紙,這些全在他的腦子裡。沒有理論,只有實踐,工序又實在太繁雜,這也是沒有人願意來拜師的原因之一。每條首飾龍能賣四五萬塊錢,林家每年能接到四五個訂單,做了一輩子首飾龍的林邦棟年事已高,大多是兒子林順奎帶著幾個工人在忙。孫子輩的從小耳濡目染,多少也能畫一畫、扎一紮,在活兒忙的時候,也會幫幫忙。“兒女都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總不能強迫他們。”林順奎的話里充滿了無奈與擔憂。更多的時候,依然是頭髮花白的林氏父子倆,從天一亮就開始忙,直到華燈初上。

來源


歷史

龍船燈誕生在溫州的樂清等地,決不是偶然的,首先,溫州地處東南海濱,歷代漁民靠海捕魚為生。魚船是漁民的生命,離開了船,漁民就沒有一切,正因為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使他們對魚船有深厚的感情,才能創造出這種特殊的龍燈,這正是海洋文化特徵在民間燈采中的具體反映。其次,它和當地的工藝美術密切相關,名聞全國的樂清細紋刻紙,據說和龍燈上的“龍船花”有著血緣關係,它們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發展,並逐漸使剪紙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最後成為一門獨立的有區域特色的藝術。龍船燈,不僅僅是元宵節的絕妙燈彩,更是一件無比精巧的藝術品。首飾龍燈,作為明代的傳統燈采,流傳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能完整地保留到今天,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它是溫州歷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吳越地區燈採的代表作,在全國也算一絕。

名字的由來

首飾龍,名字從何而來呢?“一直就是這麼叫的。”林順奎說,“每次元宵節,首飾龍必須排在巡遊的第一位,之後才是其他表演項目,所以稱之‘首’,而首飾龍上裝飾的部分非常多,所以才有‘飾’字。”每逢元宵,各村的首飾龍就會帶著巡遊隊伍,在人們的祝福聲中游遍八鄉四鄰,所到之處都是大鑼大鼓。由於首飾龍一般有五六百斤重,人們只能用手推車推著前行。“我們通常會在龍身上安裝200多個小燈泡,以及200多面小圓鏡,傳說這樣可以趕走妖魔鬼怪。”林順奎說,龍身里有供電裝置,一通上電,首飾龍就變得金光燦燦,耀眼奪目。在巡遊結束后,各個村會把首飾龍送到廟裡,用火焚燒,這是送龍上天,還會撒上芝麻、綠豆,表示祈福。林順奎回憶,在他小的時候,各村還要舉辦一個擂台賽,把首飾龍聚攏在一個場地上,讓村民們對首飾龍工藝評個高低,手藝最好的師傅被評為“龍船哥”,這可是很高的榮譽。“第二年,龍船哥就會接到很多‘做龍’的訂單,忙都忙不過來,他也能得到更多的穀子(當時的工錢是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