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
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
該書分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辨陽明病脈證並治、辨少陽病脈證並治、辨太陰病脈證並治、辨少陰病脈證並治、辨厥陰病脈證並治、辨霍亂病脈證並治、辨陰陽易差后勞復病脈證並治、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痙濕暍病脈證並治、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並治、瘧病脈證並治、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肺瘺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並治、奔豚氣病脈證並治、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治、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並治等32章。
胡老一生於生活淡泊名利,於學術精益求精,於患家盡心盡責,於弟子子女嚴格要求,其堅毅質樸於師長處每多聞及。今聞其聲,亦想見其為人,如身臨其境,親奉先生之教,雖未若狂,實亦欣喜至極。
《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講述《傷寒雜病論》張仲景醫學特點,強調它是有別於《內經》而成獨特的中醫理論體系。分上下兩篇,上篇講解《傷寒論》原文,下篇講解《金匱要略》原文,其特點是以八綱釋六經及方證,並結合臨床解讀,易於理解和應用。
《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深受讀者厚愛,已三次印刷。廣大中醫愛好者,對胡希恕先生的經方研究成果、學術特點有了初步了解,不少人已應用於臨床小試牛刀,即拍案稱奇,對中醫經方的繼承和弘揚充滿自信。
後世多以經解經,終不得其解。胡希恕先生研究《傷寒》,所以能取世人注目成就.沒有什麼訣竅,是因重視原文分析、重視前後條文聯繫分析,“始終理會仲景書”,同時重視密切聯繫臨床,並重視文獻考證及各注家見解,從而總結出《傷寒》的基本理論基於八綱,由八綱發展成六經辨證,因而果斷提出:“仲景書本與《內經》無關係”。
本此再版,附胡希恕先生講課光碟,讀者有幸可以聆聽胡希恕先生最後一次系統講解《傷寒雜病論》的珍貴錄音資料。需要再次說明的是,《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一書,是以胡希恕先生講課錄音為主,並參考胡希恕先生遺留筆記整理完成的。再版除改正一些遺誤外,還加入胡希恕先生特著筆墨、修改再三、對經方理論有重大影響的筆記內容。體現了其一生研究心血。再版冀能有益於廣大讀者解讀六經實質及方證。
中醫辨證論治是於患病機體一般的規律反應的基礎上,適應整體、講求疾病的通治方法。
仲景書本與《內經》無關,《傷寒》的六經來自八綱。
辨方證是辨證的尖端。
緒論
一、論《傷寒論》的獨特理論體系
二、論食水瘀血致病
三、論脈診
四、論六經與八綱
五、論治則
六、論方證
七、論辨證施治實質
第1章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第1條-第30條)
桂枝湯
桂枝加葛根湯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
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去芍藥湯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
白虎加人蔘湯
桂枝二越脾一湯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甘草乾薑湯
芍藥甘草湯
調胃承氣湯
四逆湯
第2章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第31條-第27條)
葛根湯
葛根加半夏湯
葛根黃芩黃連湯
麻黃湯
小柴胡湯
大青龍湯
小青龍湯
乾薑附子湯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蔘新加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桂枝甘草湯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蔘湯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
芍藥甘草附子湯
茯苓四逆湯
五苓散
茯苓甘草湯
梔子豉湯
梔子甘草豉湯
梔子生薑豉湯
梔子厚朴湯
梔子乾薑湯
真武湯
小建中湯
大柴胡湯
柴胡加芒硝湯
桃核承氣湯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桂枝加桂湯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抵當湯
抵當丸
第3章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第128條-第178條]
大陷胸丸
大陷胸湯
小陷胸湯
文蛤散
三物白散(桔梗白散)
柴胡桂枝湯
柴胡桂枝幹薑湯
半夏瀉心湯
十棗湯
大黃黃連瀉心湯
附子瀉心湯
生薑瀉心湯
甘草瀉心湯
赤石脂禹餘糧湯
旋覆代赭湯
桂枝人蔘湯
瓜蒂散
黃芩湯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黃連湯
桂枝附子湯
去桂加白朮湯
甘草附子湯
白虎湯
炙甘草湯
太陽病小結
第4章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179條-第262條)
大承氣湯
小承氣湯
豬苓湯
蜜煎導
土瓜根導
豬膽汁導
茵陳蒿湯
吳茱萸湯
麻子仁丸
梔子櫱皮湯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陽明病小結
第5章辨少陽病脈證並治(第263條-第272條)
少陽病小結
三陽篇總結
第6章辨太陰病脈證並治(第273條-第280條)
桂枝加芍藥湯
桂枝加大黃湯
太陰病小結
第7章辨少陰病脈證並治(第281條-第325條)
第8章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326條-第381條)
第9章辨霍亂病脈證並治(第382條-第391條)
第10章辨陰陽易差后勞復病脈證並治(第392條-第398條)
下篇講解《金匱要略》
第11章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
第12章痙濕暍病脈證並治
第13章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並治
第14章瘧病脈證並治
第15章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
第16章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
第17章肺瘺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並治
第18章奔豚氣病脈證並治
第19章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治
第20章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並治
第21章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
第22章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
第23章消渴小便利淋病脈證並治
第24章水氣病脈證並治
第25章黃疸病脈證並治
第26章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並治
第27章嘔吐噦下利病脈證並治
第28章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並治
第29章趺厥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蛔蟲病脈證並治
第30章婦女妊娠病脈證並治
第31章婦人產後病脈證並治
第32章婦人雜病脈證並治
馮世綸
主任醫師、教授。1938年出生於河北晉州。1965年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先後任職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一直從事中醫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先後師承於董建華、趙紹琴、胡希恕等著名老中醫,專註於經方研究。整理總結了經方大師胡希恕先生對經方研究成果,並考證了經方理論體系的形成,發表《傷寒雜病論》溯源、《傷寒雜病論》與《漢墓馬王堆醫書》與《內經》等論文,出版《經方傳真》、《經方傳燈》、《中國湯液經方》,《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等書。在繼承胡希恕先生六經實質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厥陰病的概念,明確了厥陰病、少陽病方證;在繼承胡希恕先生以方類證、以病位類證的基礎上,探討了六經類證.撰寫《解讀張仲景醫學》、《胡希恕病位類方解》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