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隔山消的結果 展開

隔山消

蘿藦科鵝絨藤屬植物

隔山消(學名:Cynanchum wilfordii (Maxim.) Hemsl.)是蘿藦科鵝絨藤屬植物。多年生草質藤本;肉質根近紡錘形,灰褐色,長約10厘米,直徑2厘米;莖被單列毛。葉對生,薄紙質,卵形,長5-6厘米,寬2-4厘米。近傘房狀聚傘花序半球形,著花15-20朵;種子暗褐色,卵形,長7毫米;種毛白色絹質,長2厘米。花期5-9月,果期7-10月。

地下塊根供藥用,用以健胃、消飽脹、治噎食;外用治魚口瘡毒。

形態特徵


頂端短漸尖,基部耳狀心形,兩面被微柔毛,干時葉面經常呈黑褐色,葉背淡綠色;基脈3-4條,放射狀;側脈4對。
隔山消
隔山消
近傘房狀聚傘花序半球形,著花15-20朵;花序梗被單列毛,花長2毫米,直徑5毫米;花萼外面被柔毛,裂片長圓形;花冠淡黃色,輻狀,裂片長圓形,先端近鈍形,外面無毛,內面被長柔毛;副花冠比合蕊柱為短,裂片近四方形,先端截形,基部緊狹;花粉塊每室1個,長圓形,下垂;花柱細長,柱頭略突起。蓇葖單生,披針形,向端部長漸尖,基部緊狹,長12厘米,直徑1厘米;種子暗褐色,卵形,長7毫米;種毛白色絹質,長2厘米。花期5-9月,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800-1300米的山坡、山谷或灌木叢中或路邊草地。

分佈範圍


分佈於朝鮮、日本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遼寧、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新疆、江蘇、安徽、湖南、湖北和四川等省區。

栽培技術


定植

油菜田套種隔山消,由於出苗期有油菜的存在,形成田間小氣候,氣溫要高於純作田,播種時間也可以早於純作田,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將隔山消的根截成3-5厘米,晾2小時左右,然後在油菜行間播種,株距15-20厘米,開3-5厘米的淺溝,每穴放一兩段種根,覆土踏實。

管理

● 幼苗期管理
清田除草:油菜收穫時,隔山消處於出苗期,要及時清理田間殘存的雜草和秸稈,將油菜秸稈鋪在隔山消行間,使其不會影響隔山消正常出苗和生長。如果田間發生草害,應及時除草。播后苗前用50%乙草胺乳油1200-1500毫升/公頃兌水750千克/公頃噴於土壤表面;苗期在雜草三至五葉期用10.8%高效蓋草能乳油450毫升/公頃兌水750千克/公頃噴防。
開挖田間“三溝”:為保證隔山消的正常生長,避免漬害的發生,油菜收穫后,開挖墒溝、腰溝、田頭溝,使田間溝系配套。墒溝、田頭溝深分別為30厘米、80-100厘米,腰溝每隔30-50米開一條,深度50-60厘米。
早施重施苗肥,促發棵:由於沒有施基肥,要增加苗肥施用量,油菜收穫后,及時追施苗肥。用氮、磷、鉀三元複合肥450-600千克/公頃加腐熟餅肥750-1500千克/公頃開塘穴施,促進早發棵早分枝。
● 中後期管理
根據苗情,促弱控旺:在隔山消生長前中期,及時查看苗情,根據其生長狀況進行苗情調控,生長相對較弱的田塊,補施尿素75-120千克/公頃作平衡肥,在降雨時撒施或打塘穴施;對生長偏旺的田塊,為控制植株旺長,噴施多效唑
重施膨大長粗肥:為促進養分向塊根運轉,在8月上中旬用尿素225-300千克/公頃、硫酸鉀150千克/公頃打洞穴施;生長中後期,用磷酸二氫鉀3千克/公頃、百施利1500毫升/公頃兌水300千克/公頃用彌霧機噴霧或兌水750千克/公頃用手動噴霧器葉面噴施,間隔10天噴1次,連噴2-3次。

收穫

為提高隔山消產量和品質,在霜降后至立冬期間(10月底至11月上中旬)收穫為宜,此時隔山消地上莖葉落黃,地下塊根生長停止。收穫過遲,溫度降低,易發生凍害,降低塊根的澱粉含量、出粉率和出干率,增加塊根的糖分,且種烏的耐貯性也降低;收穫過早,塊根營養積累減少,產量低,品質差。隔山消收穫時,先將地上藤蔓割除,採取人工用鐵叉起刨或機械起刨,塊根挖出后削去鬚根,按大小分級,再按用途進行清洗、去皮和加工。留種用的塊根應及時入窖貯藏。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葯蘿藦科植物大根牛皮消的塊根。
功效滋補肝腎,強壯身體,養血補血,烏須黑髮,收斂精氣,生肌斂瘡,潤腸通便。
主治治久病虛弱,慢性風痹,腰膝酸軟,貧血,腸出血,鬚髮早白,神經衰弱,陰虛久瘧,潰瘍久不收口,老人便秘。
性味歸經《山東中藥》:“味苦甘澀,性微溫,無毒。”入肝,腎二經。
各家論述《山東中藥》:為滋養、強壯、補血藥,並能收斂精氣,烏須黑髮。治久病虛弱,貧血,鬚髮早白,慢性風痹,腰膝酸軟,性神經衰弱,痔瘡,腸出血,陰虛久瘧,潰瘍久不收口。鮮的並有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老人便秘。
早春幼苗未萌發前,或11月採收,以早春採收最好。採收時,不要損傷塊根。挖出后洗凈泥土,除去殘莖和鬚根,曬乾,或切片曬乾。
白首烏可以加工成白首烏粉。白首烏粉,以首烏塊根為原料,經清洗、去皮、去雜、粉碎、過篩、粉乳沉澱、分離、烘乾等工序製作而成。產品呈粉狀,潔白帶光澤。
免疫調節作用
白首烏
白首烏
中國醫學認為,正氣虛是導致衰老的基本因素,也是老年病峰起的內在原因。白首烏善於補益人體的精血,粗血足則正氣盛,可以增強抗病能力,延緩衰老的到來,試驗表明,白首烏水可溶部分及其總甙具有保護免疫器官結構完整,調節和增強體液免疫細胞免疫的作用。白首烏磷脂可提高未梢血AEAE(+)淋巴細胞的比值和絕對數,對因環磷醯氨引起的免疫抑制現象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其次,白首烏所含的維生素A、F、G、B、磷脂、微量硒、酮及其羥基化合物都是有效的抗氧化劑,它們可以降低血清、肝、腦、心肺等組織中過氧化脂質的含量,保護機體免受自由基的侵害,防止動脈的粥樣斑點的形成都有重要意義。白首烏及其水可溶部分可明顯地降低及樣斑點的形成都有重要意義。白首烏及其可溶部分可明顯地降低及MAO-B活性,對調節單胺能系統對減少大腦的化學損害有一定的意義。
治腫瘤作用
白首烏
白首烏
老年人由於免疫能力低下,而易患癌症。白首烏總甙對EAC、S180、H22及鼻咽癌(CNF2)、肝癌(H7402)等癌株均有明顯的抗癌作用,其中以H7402最為敏感。對體內移植性腫瘤、EAC、LEWIS肺癌及S180肉瘤等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抑瘤率分別為42%、38%、和69.9%,同時可延長動物存活時間及增強荷腫瘤動物的免疫功能。
在研究、試驗中,學者、專家們還發現白首烏可明顯地增強化療藥物的抗癌作用而減輕其副作用,尤其是血引轉換。
促進毛髮的作用
中國醫學認為:發為血之餘,發乃腎之外候,毛髮的生長與脫落,潤澤與枯竭,與血氣及腎精息息相關。白首烏既是常用的補血益精之葯,又是養生防老的珍品,因而具有促進毛髮生長作用。
實驗證明,局部塗抹白首烏總磷脂可使家兔耳毛和毛孔的平均直徑增加,分佈曲線右移,群間距離縮小,毛纖維生長速度加快。專家們在進行白首烏有效成份單體分離時,發現一種新物質,命名為白首烏二苯酮。初步分析,白首烏二苯酮可能是首烏烏髮功能的本質所在,在其它方面的應用價值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現代科學研究成果為白首烏這一傳統名貴珍品應用到醫藥、美容、食品等領域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大量實驗數據。
保護作用
白首烏
白首烏
白首烏總甙對乙醯苯造成的溶血性貧血的肝臟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可使受損動物肝臟的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恢復,有的可以恢復到正常水平。
總甙可以通過加強肝細胞代謝功能來改善機體缺氧狀況,增強機體活力,總甙還可以抑制乙醇誘導或乙醯苯造成的脂質過氧化反應,從而對受損肝臟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白首烏的解酒護肝作用正源於此。
降血脂作用
白首烏總甙及原生藥粉均能顯著降低血清總膽固醇,總甙劑量200MG/KG或原生藥粉5g/kg時降脂作用更明顯,其降脂途徑可能與調節肝細胞內ATP酶(ATPase)、琥珀酯脫氧酶(SDH)、6-磷酸葡萄糖酶(G-6-Pase)等酶的活性有關。白首烏總甙還有一定的降脂、促動脈平滑肌細胞增生的作用。
化學成分
大根牛皮消含白薇素(Cynanchol),有強心甙反應。根所含的總甙水解得到3種C21甾體甙元,分別為加加明(gagamin)、告達亭(caudatin)、開德甙元(kidjolanin)和蘿藦甙元(metaplexigenin)。
所含的C21甾甙有牛皮消甙A,B,C,(cynauricuosideA,B,C)和隔山消甙(wilfosides)C3N,C2N,C1G,KIN。另含白首烏二苯酮(baishouwubenxophenone)及磷脂類成分,主要為磷脂醯膽鹼(PC,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醯乙醇胺(PE,phos-phatidylethanolamine)和磷脂醯肌醇(PI,phos-phatidylinositol);並含澱粉44%。

食用價值

【宜食】
營養不良、氣血不足、體質衰弱或久病體虛、老年人慢性便秘者適宜食用;肝腎不足之人鬚髮早白、頭昏眼花、耳鳴耳聾、腰膝酸軟、神經衰弱等病症患者適宜食用。
【忌食】
兒童,孕婦,生理期內女性。

下級分類


耳葉白首烏

根呈長圓柱形、長紡綞形、或結節狀圓柱形,略彎曲,長10~20cm,有的可至50cm,直徑1~4cm。
表面土黃色或淡黃色,殘留棕色至棕黑色的栓皮,有明顯橫長皮孔,有的具縱皺紋;質堅硬而脆。斷面較平坦,類白色,粉性,有鮮黃色成放射狀排列孔點,氣微,味微甘后苦。

隔山白首烏

根呈長紡綞形或圓柱形,長10~20cm,直徑1~4cm。表面土棕色,有明顯的縱皺紋及橫長皮孔,有栓皮剝落後的疤痕。斷面不平坦,灰白色,微帶粉性。有黃色放射狀排列條紋。

戟葉白首烏

根呈類圓形或不規則團塊狀,長3~7cm,直徑1.5~4cm。表面類白色,凹凸不平,有明顯的縱皺紋及橫長皮孔。質堅硬,斷面較平坦,灰白色,粉性。有稀疏黃色放射狀排列條紋。

防治方法


病害:隔山消的病害主要是褐斑病,採用預防為主、藥物為輔的防治方法。在生產過程中,調節田間濕度,降低病害的發生率。當發生病害時,用70%代森錳鋅,或75%百菌清,或50%甲基托布津375克/公頃兌水750千克公頃噴霧或兌水300千克公頃彌霧,視病害發生程度用藥二三次,每次間隔7天左右。
蟲害:隔山消蟲害以中華蘿藦葉甲和蚜蟲危害最大,在隔山消整個生育期都要注意防治。蚜蟲盛發期用10%吡蟲啉300克/公頃,或80%敵敵畏900-1200毫升/公頃兌水750千克公頃噴防或兌水300千克公頃彌霧。中華蘿摩葉甲發生初期,用90%晶體敵百蟲750-1125克/公頃,或80%敵敵畏1200毫升/公頃兌水750千克公頃噴霧或灌根防治,或用80%敵敵畏1200毫升/公頃拌麥糠225千克公頃撒施熏蒸,也可以人工捕捉。當中華蘿摩葉甲成蟲漏治的田塊,在幼蟲發生危害期間,用80%敵敵畏3000倍液200-250毫升/株灌根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