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教育思想

道家教育思想

先秦道家在教育思想方面影響較大的有老莊學派、黃老學派等等。這裡“老”指的是老子,“庄”為莊子

人物簡介


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陽,春秋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生卒年不詳,約與孔丘同時。做過周朝掌管圖書的小吏。傳說孔丘曾向他問過禮。世傳《老子》五千言,成於春秋末戰國早時期,保存了老子的思想。

教育理念


以“道”為核心的自然主義
老子曰: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老子把“道”看成是最高的實體範疇。當成萬事萬物的總根源。作為人類社會生活必須遵循的總規律。在老子看來, “道, 玄之又玄,它不可道, 不可觀, 不可識, 更不可分” , 只能用一種自然的方式去感受, 去體悟。因為他又談到: “我無為, 而民自化; 我好靜, 而民自正; 我無事, 而民自富; 我無欲, 而民自朴。”所以老子所說的“道”就是“無為, 無事, 無欲。”老子心目中追求“道”的人就是“見素抱樸, 少思寡慾” 。即認為人的理想狀態應是原始嬰兒般無知無欲的樸素狀態。這樣“道”之人敦厚無私, 純樸無瑕。而這一教育理念, 從更深遠的意義上又具有“尊重規律,以身施教和以生為本”的豐富教育意義。
( 一)“知常”和遵循規律。教育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特殊活動, 有其自身的規律和內在發展態勢。教育活動務必遵循這些規律順應教育發展態勢, 這叫做“知常” 。反之, 如果我們憑一己之好惡或某種先入之見而主觀妄為甚至胡作非為, 就必然招致教育的失敗。故老子曰: “知常曰明, 不知常, 妄作凶。”教育的作用決不是去主觀創造什麼規律, 在道家眼中, 教育者無須設計什麼, 無須探索和創設什麼抽象的教育法則, 教育規律不是一種外在的約束, 而是內在的自然法則。遵循學生主體的生命發展規律, 教育活動不受外界政治, 經濟等活動影響, 以啟迪人之心智, 使人開化。
( 二) “善行”和以身施教。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是一種在生活中潤物無聲的教育方式。這樣會使人感化, 成為習慣, 形成個性。以身施教是這一方式最好的詮釋方法之一了。正合乎老子“無為”而能自化的思想。老子曰: “善行, 無轍跡; 善言, 無暇滴” 。 “善行”的人, 不會留下一點痕迹。 “善言”的人不會出現任何瑕疵。一個最好的教育者一定是一個“善行” 、 “善言”的人,他的言行已經超越了一般的有形教育活動, 升華到了一種“知者不言”的境界, 一種“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的境界。受教育者在充滿美好教育氣息環境陶冶下, 潛移默化地習染各種好習慣, 自主地掌握知識, 成為道德高尚, 熱愛生活, 全面發展的人。這種美好境界不正是現代自然主義教育家和老子“無為”思想共同尋覓的目標嗎?老子又曰: “太上, 不知有之; 其次, 親而譽之; 其次, 畏之; 其次, 侮之。 ”最好的施教者是那些以其以身之“真”擔當“無為”之教而默默無聞以至於大家“不知有之”的得道者。這樣的教師才是真正領悟教育的真諦, 掌握教育藝術的教育大師。由此可以看出道家教育思想為我們教育者對教學藝術的追求提出了一個更高境界。
( 三) “以百姓心為心”和以生為本進入每個學生的心靈世界, 了解他們所知、所想和所思,產生相似的心靈共鳴, 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和調動他們豐富的情感。這與教育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有關。不論從古代教育理念和現代教育理念看來, 都秉持著“以人為本”的教育方式, 這也是我們當今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標之一。從道家的觀點闡述, 就是教育者要做到“以百姓心為心” 。因為“自化”是相對於“他化”而言。 “他化”即是“外化” , 指受教育者在包括施教者在內的外部力量和因素的作用下而受到教化。 “自化”不是靠一種外在的規則, 而是要發自受教育者的內在需求與自覺。應“視徒如己, 反己之教” , 即全身心地融入到受教育者的內在心理狀態之中, 使施教者與受教者能真正做到“心心相印” 。這就是“以百姓心為心”所昭示的深刻內涵。
二、超然朴真的德智體教育內容古往今來, 大多學者認為道家“絕學棄智, 無為之教” , 反對對一切人類文明的學習。縱然它不可能像儒、墨等家那樣在其思想中提出明確的教育內容。但老子曾雲: “吾將以為學父” 。他要將教訓事例作為教育內容, 向天下人進行教育, 使人們明白道理。可以說他在這裡已變“無為”為“有為” 。已明確了他要傳授的內容。總之, 道家以“道”為理念, 提出了一系列超然脫俗的教育內容。對其分析, 可提煉出豐富的具有現代意義的教育內容。
( 一) 德育。道家之“德”與儒家之“德”截然不同, 儒家之“德”具有鮮明的入世主義精神。而在道家的視野中, 儒家的以宗法血緣關係為基礎而構建的社會倫理規範不是人生價值的真實形態, 而是人性和人的價值的異化。老子強烈主張拋棄虛假的文明, 擺脫禮制的藩籬, 追求出世風格, 超脫一切的道德境界。老子說: “常德不離, 復歸於嬰兒, 常德乃足, 復歸於朴。 ”在這裡, 老子認為嬰兒的本真狀態才是道德追求的最高境界。莊子曰: “至人無己, 神人無功。”這也說明了要追求那種物我兩忘, 最真的道德境界。這和現今所提倡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集體主義和共產主義精神”如出一轍, 堪比我們當代教育群體所提倡的“大德育觀” 。他們都是想培育出純真樸實、無己無私的最本真、素樸和自然之人。
( 二) 智育。過去學界的共識是道家是“反知”的, 但對道家為什麼“反知” , 在何種意義上方可稱得上“反知” , 則缺乏學理上的細疏。李約瑟認為: “道家所痛斥的那種知識是 《易經》占卜者和與陰陽學派有關的其他集團認為可能的那種‘前知’ 。”雖不十分準確, 但也可以看出道家反對那種理性的, 人為的“知識” , 所追求的是以“道”為核心, 以大自然為對象的玄思的“知” 。它無所不包, 貫通宇宙和人類。它超越於各門具體學科, 是對生命意義和價值的本真體悟的“大知” 。道家的這種智育觀既不同於儒、墨等家的 《詩》 《書》 《禮》 《樂》 和自然軍事科學知識的學習, 也不同於現今學習的各門具體學科, 它是這些知識的精髓, 是人類通過學習之後最後知識的積澱。對我們當今智育方面的課程改革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導意義。
( 三) 體育。道家體育思想在傳統教育思想的寶庫中是獨樹一幟, 卓爾不群。它以養生觀為核心, 以“全生” 、 “長生” - - - 即追求生命的不朽為目標, 以形神氣俱修, “內養”與“外養”結合,“心育”與“神育”統一為基本途徑。道家創始人老子倡自然養生而貴“和” , 強調“萬物負陰而抱陽, 沖氣以為和” 。生命的最高境界是和諧的 - - - 陰陽和諧, 天人和諧, 心身和諧, 物我和諧。莊子一方面承續了老子輕物重生以內養其神的自然養生之道, 主張“緣督以為經, 因其固然, 以便保身, 全生, 養親, 盡年” 。另一方面, 莊子又發展了老子保守心智而不外弛的思想為追求個體精神的絕對自由與逍遙。個體生命通過“心齋, 坐忘, 見獨”的方式, 超越“物養”以至“心養” , 超越“形養”以至“神養” , 從而大致“天地與我並生, 而萬物與我為一”的永恆妙道境界。這些思想對當代健身、養生和保健思想的發展有直接影響。據此提煉出“按摩太極武術”等健身方式和現代人提倡的養生觀念 , 使中國體育保健具有與其他各國不同的獨特的風格。

原則和方法


道家教育思想
道家教育思想
充滿辨證色彩的自然主義教育
( 一) 以退為進, 以柔克剛。道家辯證法的精髓就是超越事物兩極對立而看到了其中的相互依存於相互轉化。教與學, 施教者與受教者是矛盾著的對立面, 如何超越現實層面的兩極對立而在教育目的上統一起來並向積極的方向轉化是教育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問題。道家教育思想在“法自然, 為無為”基礎上以其深邃的辯證法智慧進一步提出了“以退為進, 以柔克剛”的教育辯證思想。老子看到: “天下莫柔於水, 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故施教者應像“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水一樣。教育過程中一切形式的簡單粗暴, 以勢壓人, 一切形式的剛愎自用和強行灌輸都是極易導致師生關係的緊張, 甚至教育活動的失敗。因老子曰: “柔至勝剛, 弱之勝強。 ”故教育的成功在於注重情感的共鳴, 心靈的溝通和思想的交流, 使教育者自覺地融入其中, 主動地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這對當代新的師生觀和以學生為主體, 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方式有重大啟示。道家要求教師會委婉曲折地表情達意而不是主觀武斷地發號施令, 它擁有尊重人格、平等相待的坦蕩胸懷, 而不是盛氣凌人、居高臨下地強調師道尊嚴。它是一種“順乎自然”的發展態勢, 而不是外在的約束和強制。
道家教育思想
道家教育思想
( 二) 圖難與易 , 為大於細。老子曾曰 : “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大多學者只看到道家其中的“絕學棄智”的消極色彩。誠然, 在道家眼中, “為學”和“為道”是對立的, 此處撇開道教教育的具體內容不談, 單就“為學”與“為道”的方法而言, 都客觀上嘗到了一種為學的方法 - - - “益”與“損”的方法。即現代教與學中所提出的循序漸進的教育原則。 “日益”強調“為學”上一點一滴的積累, “日損”昭示“為道”中持之以恆的消解, 二者內在地包含著量與質的辯證互動。所以老子又雲: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層之台, 起於壘土; 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故老子強調: “圖難於其易, 為大於其細; 天下難事, 必作於易; 天下大事, 必作於細。”這就要求教育者要遵循教育本身的客觀規律, 遵循知識的內在邏輯結構, 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特點, 秉承自然原則來開展教育活動。教育活動中任何好大喜功的行為, 任何貪多求快的做法, 任何拔苗助長的舉動, 任何一蹴而就的設想都是逆“道”而行的不智之舉。
( 三) 握一知多。莊周有一段出色的議論: “無證也有涯, 而知也有涯, 以有涯隨無涯, 殆已; 已而為知者, 殆而已矣! ”就是說人生有限, 宇宙無窮, 面對無邊無際的大自然, 人的認識能力顯得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所以, 不能也不應以有涯的生命去追隨無涯的知識世界。那應怎樣在有限的生命中成為一名博學之人呢?道家認為“握一知多” 。世界上的知識是多種多樣的, 要善於“一” , 提綱絜領, 抓住他們的“本、要、總” , 這樣即可“皆閱一空” 。通過現象看本質, 掌握知識的整個體系, 使全部知識絲毫無逃於自己的思維範圍。這就要求教育過程中, 教師要把握一門學科的主線和本質內容, 使教育教學不僅有利於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 領悟本學科特點, 還有助於理性思維的發展和智力水平的提高; 同時學生也要掌握這“一”的本領, 使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裡, 獲得更多的知識, 有利於自學能力的培養和終身學習觀念的形成。
道家學說及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一脈, 其博大的思想境界, 高深的意境, 充滿辯證色彩的自然主義哲學思想,可當之無愧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一朵璀璨奇葩。其豐富的內涵和對當今個人, 社會乃至國家各個領域的現實意義具有深遠的探討借鑒價值。在當今教育改革熱浪中, 以重視西方教育理論和思想的借鑒, 淡泊中國傳統優秀教育思想的吸收的教育背景下, 對提高中國國學的現代價值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道原》、《十大經》、《稱》、《經法》等四種佚書,成於戰國中期以後,反映了道家黃老學派的思想。佚書作者繼承老子的學說,同時汲取了儒、法、名諸家的思想。他們從“無為”、“無私”引申出來的已不是毀棄文化,而是尊重知識,如說:“欲知得失,請必審名察刑(形)”(《十大經》)。“是非有分,以法斷之”(《經法》)。由於尊重知識,故重視“士”的作用,他們說:“壹言而利之者,士也;壹言而利國者,國士也。……王公若知之,國家之幸也”(《十大經》)。“王天下者,輕其國而重士,故國重而身安;賤財而貴有知,故功得而財生”(《經法》)。所以在議論國家政策時,也主張“明德”、“興賢”、“文武并行”。道家思想的這種發展和變化,是適應開創封建大一統的歷史潮流,為興學育才開始作輿論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