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鎮

安徽省宿州市蕭縣轄鎮

龍城鎮,隸屬於安徽省宿州市蕭縣;位於北緯34°10′—34°12′與東經116°54′—116°58′之間。東接徐州,南臨淮北,連霍高速公路、311國道、蕭(縣)淮(北)公路、蕭(縣)黃(口)公路穿城而過,符(離集)夾(河寨)鐵路沿城東繞行。東有龍河,西有岱河;龍山、虎山、鳳山三山環衛。

2019年,蕭縣龍城鎮財政收入2.8億元,工業總產值16.3億元,農業總產值123.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8.1億元。

截至2019年底龍城鎮人口14.6萬,總面積95平方千米,城區面積30平方千米,轄16個社區和9個村。特產有姬村石榴、帽山彎腰青蘿蔔、二庄葡萄。有梅山森林公園、蕭縣孔廟、聖泉寺、龍河景觀帶等景點。

歷史沿革


蕭縣龍城鎮城建史可追溯到北魏在此設龍城縣,以龍山為名。
隋開皇六年(586年),廢為鎮,但將龍城名取代古蕭縣,大業初才復蕭縣故名。
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卻說龍城不知誰創,說明最起碼創於西晉永嘉亂后,估計初為軍城,北魏以舊城置龍城縣。但不少資料說明,故龍城址並非今龍城鎮。
如《太平寰宇記》說位蕭縣(指蕭故城)東15公里。《一統志》和《徐州府志》也說位今縣城龍城鎮東,加上舊《蕭縣誌》說隋開皇中建城,后廢,則龍城故址也非今城址。
因此,今龍城鎮有文字可考的建城史應追溯到明。
萬曆五年(1577年)黃河決口,蕭故城南城圮於水,朝廷批准在三台山的陽邊集創建新城,延用其東的龍城廢城舊名,改稱龍城。以區別故蕭城,是蕭縣城址的第二次大遷徙。
清朝時期稱蕭城,民國期間,曾先後稱龍城市、龍城鎮、城關鎮。
1950年,改稱龍城鎮。1958年,改稱虛實人民公社。1960年,改稱蕭城鎮。1980年,復稱龍城鎮。
2015年12月15日,蕭縣縣政府批准同意撤銷岱山口村民委員會、魏樓村民委員會,同意設立岱湖社區居民委員會、黃山社區居民委員會。
2019年安徽省民政廳皖民地函〔2019〕314號同意將蕭縣白土鎮的廟街村、馬樓村劃歸龍城鎮管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龍城鎮位於蕭縣東南部,位於北緯34°10′~34°12′與東經116°54′~116°58′與之間的鳳山南麓,龍河源頭。其東有龍山,西有虎山,東北距歷史重鎮徐州市僅25公里,西南距新興的煤城淮北市僅29公里,是蕭縣縣城所在地,全鎮面積95平方公里,城區面積10平方公里,耕地2522公頃。

地貌

龍城鎮因境內有龍山,龍河而得名。龍城鎮東、西、北三面,被龍山、虎山、岱山、泉山、鳳山環繞,南部是開闊平原。龍河貫穿龍城鎮東南,岱湖嵌在城北。全鎮面積95平方公里,城區面積10平方公里,耕地2522公頃。大部屬低山丘陵區,由震旦紀至奧陶紀碳酸鹽岩組成。嶺低谷寬,分佈錯落,以水流侵蝕為主。山脈走向為北東向;山頂光禿,起伏不大,坡角15°—20°,少數達40°;在低山丘陵周圍,由於地面流水的侵蝕作用,形成山麓緩坡和丘陵間的6個山間谷地,緩坡面向平原傾斜,一般寬0.02—2公里,坡度5°。平原區,由於黃河、大沙河的泛濫衝擊作用,在龍城鎮北、西、西南和中部形成堆積平原,地勢由西北向東南緩傾,海拔32—50米,屬第四紀地層。

氣候

龍城鎮屬溫帶季風氣候,處於北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渡區,兼有北方和南方的氣候特點,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氣溫14℃,年日照時數為2284至2495小時,日照率52%至57%,年均無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佔全年的56%。氣候資源較為優越,有利於農作物生長。主要氣象災害有旱、澇等。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雨熱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長,春季天氣多變,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潮頻襲。

自然資源


礦產

龍城鎮礦產資源豐富,境內儲有、鐵、銅、磷礦石,石灰石、大理、天然焦、耐火土、瓷石等,其中瓷石和煤炭儲量為最大。

生物

龍城鎮森林植被屬華北區系類型,為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全鎮計有木本植物60科、110屬、275種,其中被子植物56科、102屬、260種;裸子植物4科、8屬、15種。蕭縣鳳山森林公園和梅山森林公園有兩片天然次生林,林內計有木本植物140餘種,對於生態學研究具有較高的價值。全鎮古樹名木繁多,數千年以上樹齡的唐槐4株。全鎮野生動物主要有鷹、野兔、鸚鵡白薇大鴇金雕等。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底,龍城鎮下轄龍山社區、城東社區、龍湖社區、城北社區、龍霄社區、鳳山社區、城西社區、城南社區等16個社區和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世紀大道蕭縣環保局西側。
龍城鎮下轄16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世紀大道蕭縣環保局西側。
龍城鎮行政區劃一覽(截止2014年)
名稱下轄自然村
岱湖社區陳溝、溫孟庄、小朱庄、湖山、縱林、小街子、奶奶廟、白樓子、曹庄、青年村、岱東陰巷村、吳樓
黃橋社區黃橋、韓庄、五里寺、王莊、李庄、高庄
后梅社區后梅、羋庄、西山
前梅社區東梅、西梅、陳劉巷、楊庄、李新莊、劉庄
虎山社區老宅子、徐林村、尚廟寺、老毛沃、許山頭
黃山社區魏樓、黃山、北楊樓、南楊樓
龍山社區龍山
城東社區董店、郝店、高庄
龍湖社區龍湖公園
城北社區北關
龍霄社區南關、西關
鳳山社區鳳山
城西社區老虎山
城南社區縱庄
房庄社區孟樓、房庄、太廟、許井、縱圩、河灘
李台社區李台、孟庄、許谷堆、許新莊、邵庄、二庄、武庄
劉行村黃台、孟庄、鄭台、四南台、二南台、邱庄、薛庄、王莊、劉行、黃庄、梁瓦房
王典村王典、盧庄、毛新莊、靳場、姜場、梁圩子、廉庄
毛郢孜村毛東村、毛西村、毛中村
帽山村姬庄、孟樓、張墓、劉庄、羅庄、王莊、上庄、孫庄、吳林、前門、縱林、朱庄、東溝、西山、北山、陸灣
王大庄村土樓、趙莊、郭樓、小寨子、劉樓、大南、大北、吳二庄
圩里村圩里、東門、祁孟庄、西寨圈、楊樓、劉庄、寨里
姬村姬村
廟街村——
馬樓村——

人口民族


蕭縣龍城鎮境內民族眾多,主體民族漢族,除漢族外,尚有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彝族、壯族、布依族、傣族、羌族等十一個民族,截至2013年底,總人口14.5萬人,人口出生總性別比109.7:100,其中男59473人,女56092人,家庭總數30713戶,家庭戶總人口(總)107818人,家庭戶男54968人,家庭戶女52850人,常住人口102391人。

政治


職位姓名
鎮黨委書記趙永
鎮人大主任郜亞強
副鎮長劉峰、曹永傑、胡傳進
註:統計信息截至2013年

經濟


綜述

2009年,蕭縣龍城鎮實現生產總值12.15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75億元,工業總產值9.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5198元,財政收入完成4661.38萬元。
2010年財政收入完成6673萬元。全鎮工農業生產總值達到185740萬元,其中:農業生產總值上升到33093萬元,工業總產值1526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提高到5586元。
2011年1-6月份,稅收累計完成4048.25萬元。
2018年,龍城鎮地區生產總產值122.6億,同比增長20%,固定資產投入21.6億元,同比增長20%,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16707元,同比增長9.9%,財政收入4.3億元。

第一產業

龍城畫派
龍城畫派
龍城鎮形成了以帽山蔬菜、姬村石榴、前梅村金太陽杏,塌陷區水產養殖、山羊養殖以及糧食生產為主的特色農業。全鎮有6800多畝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和山區綠色水果、山雜果生產基地、養殖基地。特別是帽山蘿蔔全國有名,毛郢孜的優質水果種植基地、姬村、岱橋沿山無公害石榴種植基地、梅村杏和山雜果種植基地,蕭縣梅山森林公園建成AA級新型農業示範園區。擁有3000畝淡水養殖基地和10000畝山雜果生產基地,這些基地逐漸形成三大經濟區和經濟帶,推進了龍城農業產業化進程。
龍城鎮在帽山建立了大型養雞場、家畜家禽繁殖場,在新農村示範村姬村建立了養殖小區,樹立了一批養牛、養羊、養豬示範戶,為農民增產增收、農業增效提供保證。2008年龍城鎮糧食總產2.6萬噸,棉花產量196噸;油料產量556噸,生豬存欄3.9萬頭,牛存欄2500頭禽12萬隻。
2010年,糧食總產量25980噸;水果產量9703噸,油料產量547噸,棉花產量180噸。蔬菜產量11346噸,大牲畜出欄395頭,生豬出欄39035頭,增長211.4%;羊出欄25760隻,家禽出欄231323隻。

第二產業

龍城鎮工業主導產業有建材、防腐、機械加工、食品、紡織等,錦豐速食麵廠是全鎮龍頭企業。合資企業彩色水泥廠,採用國內最新技術,全自動化微機控制,在皖北地區彩色水泥行業僅此一家。99年彩色水泥廠和鎮建築總公司榮獲安徽省“明星企業”稱號。城東新型工業園規模810多畝,截至2010年,已經投入建設29800萬元。已簽約進園投資的企業8家,協議投資金額7.9億元。
截止2011年底,全鎮共有各類企業736個,其中國有集體工業企業12個,民營私有工業企業148個,個體企業576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從業人員8456人,企業資產總額15.8億元,比2010年,同期增加3.16億元,工業總產值20.13億元,2011年申報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

第三產業

200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364萬元,比2006年增長19.0%。
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445萬元。
龍城鎮是中國著名的畫鄉,位於龍城鎮的“蕭縣畫家村”項目,以“畫家村”建設為龍頭,以發展蕭縣書畫產業為支撐,集全縣書畫創作、展示、交流、銷售為一體。著力打造中國的文化產業園區。項目設計由別墅群A區8套,一般別墅群B區16套,畫家工作室C區180套,畫家工作室D區270套,龍城畫派紀念館、中國書畫展銷大廈、書畫培訓大廈、工藝美術廠、畫家村服務大樓等九大工程組成,配套工程12項,佔地800畝,建築總面積83370平方米。

文化


龍城畫派

龍城畫派”形成於清代中期,龍城鎮,發展壯大於清末民初。《清書畫家名錄》記載:晚清時袁塘的蝴蝶、寶池和尚的牡丹、孫雲江的黃牛、王為翰的墨竹、路蔭南、侯子安的山水等等都在畫壇上享有一定的盛名。他們不僅在藝術上競相創新,而且立壇傳藝,舉辦書畫講習所,建立書畫研究會,廣為傳授技藝,為蕭縣群眾性的書畫活動奠定了基礎。

伏羊節

伏羊節起源於蕭縣龍城鎮許堂村,每年伏天舉辦,而反映蕭縣飲食特色的“全羊宴(蕭縣羊肉)”已有300多年歷史,全縣“羊飯店”達5000餘家,日銷量達萬餘只,已形成聖泉寺、丁里鎮、篩子泉和龍城鎮“四大羊美食集群”,伏天吃伏羊已從蕭縣走向上海、山東、安徽湖北浙江等省市。

交通


蕭縣龍城鎮交通便捷,京滬鐵路符夾線,隴海鐵路穿越境內,南與青阜鐵路連接,公路總里程800多公里。310、311公路、連霍高速橫穿境內,距徐州觀音機場40公里。

社會


教育

截至2014年底,龍城鎮有幼兒園14所,小學7所,初中3所,高中5所,職業學校2所。
蕭縣龍城鎮學校詳情
類別學校列表
小學龍城鎮西關小學龍城鎮北關小學龍城鎮龍山子小學龍城鎮岱山口小學
龍城鎮梅村小學龍城鎮南關小學龍城鎮郝店小學
幼兒園龍城鎮陽光幼兒園育才實驗幼兒園佳家幼兒園
龍城鎮郝店幼兒園小神童(南園)金貝貝幼兒園
初中華龍中學蕭縣二中蕭縣梅村中學
高中蕭縣鳳山中學蕭縣一中蕭縣中學蕭縣鵬程中學
蕭縣龍耘中學蕭縣實驗中學
職業蕭縣師範學院蕭縣技工學校

醫療

龍城鎮有蕭縣人民醫院、蕭縣中醫院、蕭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蕭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蕭縣婦幼保健站、蕭縣衛校、蕭縣紅十字會辦公室、蕭縣愛衛會辦公室等縣級醫療衛生機構。

體育

宿州市第四屆運動會上,龍城鎮代表隊獲得金牌15枚、銀牌16枚、銅牌23枚、團體總分第二名。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已經建成規範化小區10多個。加強小街小巷建設。新建和改建小街小巷60多條,治理了岱湖、王大庄南湖、毛郢子北湖、毛郢子南湖、縱林南湖等5個低洼低產片區,治理大中小溝2000多條,恢復和新增旱澇保收田8000多畝。治理小水庫5個,解決了近3萬農村群眾飲水問題。先後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修建了馬五路、蕭吳路、工業園基礎設施等工程,全鎮高等級水泥路通達里程達到200多公里,基本上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落實普惠制項目16個,特惠制項目3個,村申請項目1個。搞好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理賠資金46.68萬元。實現了用電、電視、網路信息和農村衛生室全覆蓋。

園區

蕭縣經濟開發區蕭縣食品工業園泉山工業園蕭縣張江高科技園區

旅遊


風景名勝

梅山森林公園
梅山森林公園
梅山森林公園
位於安徽省最北部的蕭縣,地處縣政府駐地龍城鎮西南部城郊結合地帶,總面積8796畝。距主城區交通距離約1.5公里,蕭縣大外環西段貫穿景區南北;直通201省道和連霍高速,靠近京台高速;近東西鐵路大動脈隴海線
梅村森林公園是集生態林、特色經濟林、林下養殖、水產養殖、無公害蔬菜栽培、垂釣餐飲觀光、休閑、康樂於一體的規模化多功能的農業生態旅遊景區。
園區於2004年被認定為“安徽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2008年被國家評為AA國家級旅遊景區。
聖泉寺
聖泉寺
聖泉寺
聖泉寺,蕭邑八景稱最。始建於北宋年間,鄉賢竇師道在此隱居,並修築拱翠堂,明清時期亦有修擴,歷來是遊人雅士流連之地。距今(2015年)已800餘年歷史。有房舍30餘間,寺依山勢,殿庭門廊,頗為壯觀。因寺旁有一泉曰“聖泉”而得名。聖泉寺景區佔地約5平方公里,主要以寺廟為核心,多種景點環繞。山陰之左有桃花洞,傳為桃花仙子修行的地方,寺北有石洞,深丈余,昔有讀書聲,故名書聲賢洞,亦是蕭城八景之一。寺東聖泉水,是礦泉水中的上品。雖僅一小池,但四季不涸,泉水甘洌,來此取水遊樂者絡繹不絕。古蕭縣屬江南省,從北至南為一,所以聖泉寺素有江南第一泉的美稱,著名詩人王維翰《題聖泉》一詩中亦有贊雲,詩人蘇軾任徐州太守時曾親往獵奇,有“聖泉寺的水——喝一梆子”的歇後語
蕭縣孔廟
蕭縣孔廟
蕭縣孔廟
蕭縣孔廟位於蕭縣城區內。孔廟又稱聖廟、文廟、黌學,系古時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於宋紹聖年間(1094年),元末毀於兵燹。明洪武初年重建,后又俱圯於水。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蕭城三遷時,復重建於今縣城民治街,距今已近400年的歷史。蕭縣孔廟現存主、側兩大院,三進院落,佔地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17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大成殿、崇聖祠、戟門、東廊廡、西廊廡、名宦祠、鄉賢祠、崇德齋、“太和元氣”石牌坊等。至今保留著北方孔廟建築的風格,是極具淮北地方特色的典型明代建築群落。

獲得榮譽


截至2014年,龍城鎮先後被授予宿州市信訪積案大交辦先進單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單位、全市鄉鎮及街道經濟目標考核第一名,縣“鄉鎮綜合目標考核全縣第一名”、招商引資工作第一名、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科協工作先進單位、黨建工作先進單位、農業產業化先進單位、工業經濟考核一等獎和勞務輸出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
2018年11月28日,龍城鎮入選第六批安徽省千年古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