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科技五千年
中華科技五千年
本書介紹了自遠古至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技術發生、成長、定型、興盛、衰滯、重建、再創的全過程。通過重要科技事件、科技成就、人物、科技典籍,概述了天文、數學、物理、化學、地學、生物學、農學、醫學和食品、紡織、建築、水利、陶瓷、礦冶、機械、造紙、印刷、兵工等科學技術門類的發展演變。
“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語出《詩經·大雅》,可說是最早的史論。後來者多有類似見解,如《戰國策·趙策》謂:“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李世民云:“以古為鑒,可知興替。”張九齡《進金鑒錄表》云:“鑒往可以昭來。”近人威爾德也說:“我們研究過去,因為它導向現在又昭示著將來。”這些至理名言,講的都是同一層意思。也就是說,我們研習歷史,不是為沉湎於往昔的榮耀,也不是為嗟嘆近世的衰滯;我們研究歷史,說到底是為探求真知,是為著中國和世界的現在與未來。
縱觀中華科技五千年,有許多事值得我們思考。
翻檢《中華科技五千年》,讀者們會發現,歷史上有許多驚人的相似,而由閱讀《中華科技五千年》所引出的問題,將比《中華科技五千年》所回答的要多得多。這未始不是一件好事。
語云:開卷有益。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還有人說:“我們這個民族要少一點浮躁,多一分沉思 才好。”這正是我們所希望於讀者並願與讀者共勉的。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世界上唯一的古老而歷史又從未中斷過的國家,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無數個世紀始終熠熠發光。作為中華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國科學技術,更是取得了令世界震驚的累累碩果。《中華科技五千年》這部大型科普讀物,比較系統地介紹了從遠古到1993年的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史,內容豐富,資料翔實,文字簡明易懂,圖片精美,是對青少年進行科教興國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素材,特別適合小學高年級以上文化程度的讀者閱讀。本書是《中華科技五千年》的一個分冊,著重反映了從遠古到隋唐五代(公元960年)的科學技術成就。
序
引述——中國人創造了中國的科學技術
第一章 鴻蒙初開——原始社會的科學技術萌芽
第二章 燦爛的青銅時代——夏、商、西周的科學技術
第四章 蓬勃發展 奠定根基——秦漢的科學技術
第五章 民族融合 持續發展——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科學技術
第六章 南北交匯 中外兼容——隋唐五代的科學技術
第七章 光輝的頂巔——宋遼金元的科學技術
第八章 傳統衰滯 西學東漸——明初至晚清的科學技術
第九章 發奮創業——近代科學技術事業的奠基
第十章 再造輝煌——向科學技術現代化邁進
結語——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