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昌大米

萬昌大米

萬徠昌大米,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萬昌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萬昌大米是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萬昌鎮所產大米,位於北緯43°,是世界黃金水稻帶的中央,地勢平坦開闊、土質肥沃、水源充沛,萬昌鎮是“中國粳稻貢米之鄉”,萬昌鎮粳稻種植面積居全國鄉鎮水稻種植面積的第二位,被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會評為金獎產品。

2014年07月0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萬昌大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產品特點


感觀特徵

萬昌大米
萬昌大米
萬昌大米米粒整齊勻稱、色澤潔白鮮亮,米飯油亮、香潤粘滑,反覆蒸煮米粒不破碎,冷飯不回生。

理化特色

萬昌大米水分14.0%—15.5%,直鏈澱粉含量12%—17%,膠稠度≥70毫米,蛋白質6.0%—8.0%。

產地環境


地理位置
永吉縣地處吉林省中東部,地處松嫩平原向長白山過渡地帶。北方最優質的粳稻產區主要集中在北緯42—44°,萬昌大米產區處於北緯43°,全縣境內有飲馬河、五里河等大小河流50餘條。有南樓山、肇大雞山、馬虎山等海拔超千米的山峰5座。有4座大中型水庫和87座小一、二型水庫。在長吉經濟走廊的中部,西距長春市45千米,東距吉林市50千米。永吉縣共有32個行政村,農業人口8.57萬人,水稻種植面積1.8萬多公頃。
永吉縣地勢呈南高北低,東高西低的特徵,長白山余脈——火石山山脈呈半環形綿延於東、南兩面,東部丘陵起伏,南部山巒重疊,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西部和北部為開闊平原。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水資源、適宜稻米生長的良好氣候、濃厚的稻米種植文化,為當地勞動人民從事稻米生產加工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平原由飲馬河與岔路河沖積物堆積而成,沖積平原面積約佔永吉縣總面積的89%。
氣候特點
永吉縣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地勢東南面環山,西北面為開闊平原,形成獨特的小氣候區。年平均氣溫4.9℃,≥10℃有效積溫2794℃,全年日照時數2500—2800小時,實照率為65%。4—9月份作物生長季節日照時數1500—1600小時,無霜期138—145天,7—8月份高溫多雨,雨熱同季,利於水稻生長。8—9月份水稻出穗至成熟期平均氣溫22.7℃,晝夜溫差大,平均溫差11.4℃,有利於水稻養分的積累。永吉縣洪澇、早霜等自然災害較少,冬季寒冷,威脅水稻生產的病蟲害較輕。
自然水源
永吉縣境內彙集了飲馬河、岔路河、一拉溪河等大小河流38條,有4座大中型水庫和78座小型水庫,水面面積5733.1公頃,地表水和地下水豐富,水儲總量6.8億立方米。萬昌大米產區的灌溉水源主要來自星星哨水庫,星星哨水庫為省內大型水庫,庫區集水面積845平方千米,該水庫庫容達1.3億立方米,全部是由自然降水及礦泉水彙集而成,上游無污染源,正常蓄水11600萬立方米,最高蓄水26500萬立方米。灌區面積16.5萬畝,防洪保護面積2.25萬畝,除澇面積1.5萬畝,可保證5個鄉鎮55個行政村的水田灌溉用水。水質PH值在6.9—7.2之間,達到水平生活飲用水標準,水量充沛,流向有利,適合大面積綠色水稻種植,集水區山高林密,水質清潔無污染,水中富含水稻生長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形成了萬昌大米獨特品質。
土壤肥沃
永吉縣土地資源豐富,耕地面積4.5萬公頃,占幅員面積的54.06%,農業人口人均佔有耕地0.33公頃,耕地平整,固園化面積多,永吉縣水田土壤主要是沖積型和草甸型水稻土,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土壤中富含水稻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如磷、鎂、鋅、硅等,偏酸性土壤更適宜水稻生長。永吉縣地區特有的土壤使萬昌大米堊白度低(堊白度≤1.0%)和堊白粒率低(堊白粒率≤5.0%),膠稠度和直鏈澱粉含量適中,食味品質高的獨有質量特色,因此,萬昌大米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歷史淵源


清代,欽馬河與岔路河下游之間的三角地帶(今永吉縣岔路河鎮、萬昌鎮)稱西北甸子,曾經是飼養軍馬的牧場,稱為西馬場,經多年開墾,漸為耕地,以種植高粱、稗子、粳稻等抗澇作物為主,尤以粳米馳名省內。岔路河西北甸子的粳米以色白、光潤、適口而著稱,民間有“萬昌之大米可煮三次,味不改,飯粒亦不破,謂之頂三水”之說。萬昌大米名稱有史料記載源於《永吉縣誌》第四篇第三章《作物分佈、產量》第一節《糧食作物》。原文為:1985年農村人均生產水稻1115公斤,每個農業勞動力生產水稻2703公斤。萬昌大米以其色、香、味、形,打入吉林、長春兩市的農貿市場,並享有盛譽。
據《永吉縣誌》記載,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大烏拉街虞村西北平原窪地(現永吉縣地區),就以種植高粱、大豆、粳子等抗澇作物為主,其中,岔路河西北甸子的粳米更是馳名省內。尤其是魏家燒鍋、蟲王廟一帶的粳米以色白、光潤、適口而著稱。由此可見,吉林省永吉地區從事稻米種植生產,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大批朝鮮族農民遷入飲馬河、岔路河、鰲龍河沿河一帶,同當地的漢、滿、回等民族一道利用自然河道,修建柳條攔河壩,擴大水田種植規模。
中華民國十六年(1927年),王光慎、劉會等種田大戶在飲馬河東岸、岔路河北岸修堤3000米,堤高1.5米,控制洪水,並將河道截灣,挖排水溝2—3千米,控制內澇,將窪地旱田改水田,集中連片種植,水稻種植面積大增,到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水田面積已達到14.3萬畝。
解放后,黨和政府領導人民進行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興修水利、治理水害、改良土壤、推廣良種、改進農具發展水稻生產。大型星星哨水庫建成,使永吉縣西部的岔路河、萬昌、金家等5個鄉鎮的水田由原來的1.8萬畝發展到18萬畝。由於水田面積擴大,水稻產量大幅度增長,稻米的品質逐年提升並被消費者認可,1983年,萬昌鎮被命名為水稻之鄉。
1980年,吉林省引進4套大棚盤育苗插秧設備,在永吉縣萬昌公社玉華大隊、岔路河公社恆成號大隊進行推廣示範取得了成功。

生產情況


萬昌大米
萬昌大米
2012年,萬昌大米在永吉縣市場佔有率達到90.6%以上,長春市場達到12%,吉林省市場佔有率達到了5.5%。共有萬昌大米加工企業40多家,稻米年加工能力30餘萬噸,產值超過11億元。萬昌大米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

產品榮譽


1998年,萬昌大米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評為吉林名牌產品。
2000年8月,萬昌大米被評為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會金獎產品。
2003年,經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投資技術促進處綠色產業委員會確認,永吉縣岔路河農業經濟示範區為綠色產業園區。
2006年,萬昌大米在吉林省第八屆吉菜美食節上“萬昌大米”被組委會授予“吉林暢銷原料”證書。
2006年,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中國綠色食品協會確認吉林省永吉縣為“綠色農業示範區建設單位”。
2007年,萬昌大米被全國粳稻米產業大會評為“金獎大米”、“優質食味大米”。
2007年,經農業部綠色食品管理辦公室、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批准吉林省永吉縣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萬昌大米產地範圍為吉林省永吉縣萬昌鎮、岔路河鎮一拉溪鎮、金家鄉、黃榆鄉、北大湖鎮西陽鎮雙河鎮口前鎮共9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稻花香2號、吉粳88號、吉粳83號等適宜當地種植的水稻品種。
二、立地條件
產地範圍內土壤類型為水稻土,質地為壤土,有機質含量≥2%,pH值為5.5至7.0。
萬昌大米
萬昌大米
三、栽培管理
1.育秧:4月中旬,旱育缽盤稀播,秧田期35至40天,播種量≤300克/平方米。
2.插秧:5月中下旬插秧,密度≤18萬穴/公頃,每穴2至3株。
3.施肥:施用優質有機肥≥30立方米/公頃。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收穫
9月下徠旬到10月上旬,當黃熟穀粒達到95%時收割,自然晾曬。
五、加工
風選→清理→去雜→礱谷→谷糙分離→碾米→精選→分級→檢驗→包裝→入庫。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米粒整齊勻稱、色澤潔白鮮亮,米飯油亮、香潤粘滑,冷飯不回生。
2.理化指標:膠稠度≥70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2%至17%;蛋白質6.0%至8.0%。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萬昌大米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吉林省永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吉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后予以公告。萬昌大米的檢測機構由吉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