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龍鎮
沙龍鎮
沙龍鎮位於縣境西部偏中,縣城東南部,位於東經180°40′27″,北緯25°23′30″—25°31′25″之間,東與雲南驛鎮相連,南與彌渡縣、雲南驛鎮交界,西北與祥城鎮毗鄰,東北與禾甸鎮接壤,是祥雲縣唯一的城郊鎮,因鎮政府駐地沙龍街北有條沙溝形如蛟龍,故名沙龍。
截至2020年11月1日,沙龍鎮常住人口為24336人。
沙龍鎮面積68.53平方公里,東西最大橫距11.9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5.1公里。最高點為南端中嶺崗,海拔2395米,最低點為青海湖畔,海拔1962米,相對高差433米。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座,主要山脈有飛鳳山、龍興和山、大風丫口、老尖山、中嶺崗等,境內有祥雲縣第二大自然湖泊—青海湖,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鎮政府駐沙龍街,距離縣城6公里,下轄沙龍、花園、石壁、板橋、謝官營、白石岩、青海營七個行政村,24個自然村,57個村民小組。2006年末,全鎮總戶數8838戶,其中農業戶8009戶,佔總戶數的90.6%,總人口32822人,其中男性16695人,農業人口31603人,佔總人口的96.3%,民族以漢族為主,其中少數民族165人,佔總人口的0.5%,其中白族60人,佔總人口的0.2%,彝族44人,佔總人口的0.1%,人口密度479人/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19032畝,其中水田10738畝,旱地8294畝。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麥、蠶豆等,經濟作物主要有烤煙、油菜、蠶桑。境內土壤多為水稻、紅壤、紫色土等,植被以桉樹、雲南松、華山松、桑樹和各種風景樹及果木樹為主。
氣候屬溫帶,冬無嚴寒,夏無酷熱,春暖秋涼。1月均溫8.1℃,7月均溫19.7℃,年最高氣溫31.9℃,年最低氣溫-6.5℃,常年平均氣溫14.7℃,活動積溫4250℃——5300℃,年平均降雨量798.9毫米,蒸發量2396.4毫米,年平均風速3.9米/秒,多年最大風速15.6米/秒,年日照時數達2163.6小時,日照率為59%,年平均相對濕度66%,無霜期234天,霜期從11月開始至次年4月,年平均霜期為131天,常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
沙龍鎮以駐地沙龍街而得名。因街北有條溝,形如蛟龍,故名沙龍。清屬七百莊裡,中華民國初期屬第二區,1947年設青海、華鳳兩鄉,1950年設分區,屬祥城區青海分區,1951年改屬祥雲縣第一區,1958年分設青海,八一兩個小公社,屬八一人民公社,年底改建八一公社,1963年改稱祥城區,1968年又設八一公社,1984年改為沙龍區;1988年改為沙龍鄉。2001年轄13個村委會、50個自然村、103個村民小組,2001年12月13日撤鄉設鎮,2002年7月31日禾大、馬軍、七合、七百、下村、芮家營等六個村委會劃歸祥城鎮,現轄七個村委會、24個自然村、57個村民小組。
石壁村由來:因村委會駐地在石壁村而名,洪武年間,軍屯定居,石壁村以“三楊一李一張一徐始祖"始起,認為該地勢顯要,背靠大山,有茂密森林是野生動物生棲之地,壩里開墾良地無水患之憂。那些野生動物有虎、豹、野雞、羚羊、麂子等經常出入集聚在廣闊的草場,大箐水
沙龍鎮
沙龍鎮
白石岩:因村委會駐地在白石岩村,舊稱“白石乃”,因村後山頂上有塊白泡石而得名。村民姓氏有王、張、韓、楊等,主要以王姓為主,沿用漢族的婚慶習俗。韓曬經自然村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相傳唐僧師徒曾在此地岩石上翻曬經書。村中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岩石和砂料。改革開放后,農村剩餘勞動力多外出從事手工藝品、金銀首飾加工,其中部分成為有一技之長的農村新型人才。
沙龍鎮
板橋地處祥雲上下壩子交界中段,主要姓氏以趙、代、黃三姓氏為主,為漢族聚居地,當地結婚慶典沿用漢人習俗,抗日戰爭時期,祥雲修築雲南驛飛機場,成立航校初技班,培訓飛行員,1941年下半年在板橋村建立了名聲大振的飛機修理所,當時又名“五工廠”。
該村知名人士趙適然曾是黃埔軍校學員,畢業后從事地下黨工作,八十年代任職為大理州政協委員。繪畫雕根,工藝美術民間工藝發展較快,代表人物有在麗江開店經營的趙瑞一家。
花園村委會隸屬祥雲縣沙龍鎮,距鎮1公里,海拔1995米,壩區,東到五佛山,西近青海湖,北與沙龍村相連,南與石壁接壤,有農戶1090戶,人口4313人,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祖先是南京來的,史載: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雲南歸順后,將一部分將士轉為居民,實行民屯,分到小雲南,以寨、村、營、庄分別安家定居,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屬於漢家人,有名勝古迹"五福寺"據傳,先是由和尚建了五福寺,有和尚300多人,香火旺盛,山上古木茂盛,明武年間連祥雲鍾古樓的柱子都是來此山砍,寺下有溫泉,有大花園一個,花園中牡丹盛開,其中有一棵牡丹能治病,濟世於民,所以整個村就以姓張為主,其它兩個村以姓張、楊、謝、陳為主,全村人民團結一心,弘揚祖德,銘記村史,和睦相處,齊心協力,大事小事互相幫忙,村莊環境優美,因此得名花園村。
本村婚慶節日是以漢族的習俗辦理,歷代都有名人,如我們縣九十年代的縣長張永昌就是花園人,還有石匠藝人和建築業的藝人很多,總之花園的子孫繁榮昌盛,世世代代相依相傳,美德永存,發揚光大,興盛於久遠。
名勝古迹:“青海月痕”,青海湖的“青海月痕”,歷來為祥雲十勝景之一。據光緒《雲南縣誌》載:“青龍海水光如鏡,秋月涵之,更覺澄湛。”田園村莊、湖岸垂柳倒影水中,漁船穿梭湖面,好似江南水鄉。每當秋高氣爽,皓月當空,樹影婆娑,“情人堤”上,竊竊私語,蕩舟湖中,更增幾分情趣。
沙龍鎮
2006年末,全鎮人口總數32822人,其中男16695人,佔51%;女性16127人,佔49%,民族以漢族為主,其中少數民族165人,佔總人口的0.5%;人口密度479人/平方公里;出生407人,出生率12‰,死亡率6‰,自然增加207人,自然增長率6‰。現有鎮衛生院1所,病床20張,醫務人員18人,年接診病人16703人,業務收入48萬元;計劃生育服務所1所,醫務人員3人;村衛生室7所,鄉村醫生20人;傳染病發病率0.038‰;年內農業人口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76戶,完成了村級標準化衛生室建設7所,成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全鎮6863戶農戶,26813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85.38%。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村委會 2個,農戶 34 戶,五保戶人數111人,享受低保人數1143人。
2021年7月,祥雲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沙龍鎮常住人口為24336人。
沙龍鎮
(2)五通情況:全鎮七個行政村,24個自然村,57個村民小組,全部通電、通公路、通電話和通電視,覆蓋率100%,有6個行政村、20個村民小組架通了自來水,有閉路電視用戶5753戶,佔總戶數的65%,程式控制電話用戶3511戶,佔總戶數的39.7%。(3)能源建設:全鎮建成沼氣池289口,分佈在11個自然村,完成“一池三改”211戶農戶,安裝太陽能480戶。
(4)集貿市場:沙龍鎮主要集市為沙龍街和青海營街,另外有石壁村早市、板橋村早市、謝官營村早市。沙龍街: 1992年由沙龍村公所投資14.313萬元,建商鋪29間,671.44平方米;投資5.296萬元,完成街面下水道修築。1994年成立沙龍村農工商公司,1997年投資75萬元,鋪築街道水泥路面500米,寬12米。青海營街:1978年至1980年修建,1995年建蓋新大街農貿市場臨街鋪面14間。2004年由青海營村委會投資16.8萬元購買原供銷社房屋新建集貿市場(糧食市場)1個,建蓋鋪面22間。石壁村早市:2002年由石壁村委會投資5.4萬元建設,佔地600平方米,集市有長期攤位28個,其中案板攤位3個,蔬菜攤位25個;有店鋪22間,其中經營煙、酒、糖、茶等的19間,豬、雞飼料店3個。板橋村早市:1993年得到迅速發展,1998年由板橋村公所投資1萬元,鋪築了水泥地板、案桌。謝官營村早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自然形成,主要以蔬菜交易為主。
(5)鎮區街道情況:集鎮區主幹道為黃板路沙龍街段,1992年由沙龍村公所投資完成下水道修築,1997年鋪築水泥路面500米,寬12米。街道段安裝了路燈,街道樹栽植配套。
2006年有初級中學1所,在校生1052人,教師77人,其中公辦75人,臨代2人;小學7所,教學點6個,在校生2945人,教師141人,其中公辦122人,臨代19人,小學校舍面積14213平方米;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入學率99.1%,輟學控制率1.89%,升學率45.4%;有幼兒園7所,佔地面積6480平方米,校舍面積3368平方米,幼兒教師46人,在園幼兒1005人,幼兒入園率65.1%。
有鎮文化站1個,藏書1200冊,設有圖書室,其中沙龍村文化室由老年協會參與管理,開展各類活動,擁有藏書3000冊。有村級黨員活動室7個。全鎮7個村均有業餘文藝演出隊,演員以中老年人為主,有的村民小組也有演出隊,其中以青海營村的耍龍、沙龍村的舞獅最為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