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英福
原蘭州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院長
歷經艱辛 志定杏林 1906年10月15日,楊英福教授出生在浙江省諸暨縣十九都皇里村(今諸暨市五泄鎮橫里村)。
1932年,他考入上海醫學院。
1937年夏季畢業后楊英福到滬寧鐵路鎮江醫院任內科醫生。不久,“8.13”松滬抗戰爆發,醫院被迫內遷。 1939年,楊英福流亡到廣西柳州鄉下,由於勞累過度,他胃部大出血,也就是在親歷了這次慘烈痛苦之後,楊英福定下了終生從事胃腸病研究的決心。
1946年,楊英福被聘為剛剛成立的國立蘭州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同年,楊英福考取了留學美國的進修生資格。他選擇極負盛名的芝加哥大學醫學院進修胃腸病學,並選定時任美國胃腸病學協會主席的 Walter L. Palmer為導師。Palmer是國際胃腸病學領域的先驅和泰斗之一。在導師的悉心指導下,楊英福不僅認真學習了二戰以後國際胃腸病學的最新進展,他還特別鑽研了當時由W. L. Palmer和辛德主持的胃鏡檢查術。辛德教授是德國醫學家,是半屈式金屬胃鏡的發明人,二戰時,他到美國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傳授半屈式金屬胃鏡使用方法。情系西北 鑽研胃鏡 1948年冬天,楊英福完成了在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和紐約醫學進修學院的學習任務。
1949年1月,他攜帶著節衣縮食省錢所購的書籍、藥品和醫療器械回到祖國,回到蘭州大學醫學院任內科教授,並於1949年出任蘭州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院長。新中國成立后,蘭大附屬醫院獲得了很大發展。
1978年,在大學三年級的課堂上,年過七旬的楊英福教授因體力不支,已經需要坐著進行授課,可新穎的觀點和生動的講述卻依舊贏得滿堂喝彩。
1951年,楊英福教授在北京舉行的新中國成立后首屆中華醫學會年會上,作了題為“胃鏡檢查及其診斷價值”的學術報告,引起與會者的極大興趣。同名論文1953年在《中華內科雜誌》發表。經查證是我國最早關於胃鏡應用研究的重要文獻。從上世紀50年代起,楊英福教授和他的同事們一直堅持消化系疾病和胃鏡研究。蘭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和甘肅省人民醫院相繼創建了胃鏡室,普遍開展了胃鏡檢查和研究,培養了一批業務骨幹,並形成了緊密的協作聯繫。1972年,剛剛恢復工作權利的楊英福教授,擇錄翻譯了《胃癌早期診斷》等數萬字的國外胃腸病研究最新資料。他多方奔走,終於購置了日產纖維胃鏡,使蘭州地區的胃鏡檢查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1982年9月25日,被譽為“中國胃鏡之父”的楊英福教授病逝於蘭州,終年76歲!
(本文來源於蘭州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