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蚜

黍蚜

黍蚜,學名P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同翅目,蚜科。別名粟縊管蚜、小米蚜、麥縊管蚜、禾穀縊管蚜。分佈全國各地。

正文


黍 蚜
寄主 第一寄主 桃、李、榆葉梅;第二寄主 小麥大麥水稻高粱玉米禾本科雜草

為害特點


以成、若蟲吸食葉片、莖稈和嫩穗的汁液,不僅影響植株正常生長,還會傳播病毒病

形態特徵


無翅孤雌蚜 體長1.9mm,寬卵形。活體黑綠色,嵌有黃綠色紋,被有薄粉。腹管基部四周具銹色紋。觸角6節,黑色,長超過體之半。中胸腹岔無柄。中額瘤隆起。喙粗壯較中足基節長,長是寬的2倍。腹管長橢圓形。尾片長圓錐形,具4根毛。有翅孤雌蚜體長2.1mm,長卵形,活體頭、胸黑色,腹部深綠色,具黑色斑紋。第7、8節腹背具中橫帶。腹管黑色。觸角第3節具圓形次生感覺圈19—28個,第4節2—7個。

生活習性


年生10一20代。北方寒冷地區禾穀縊管蚜產卵於稠李、桃、李、榆葉梅等李屬植物上越冬,翌春繁殖后遷飛到禾本科植物上。屬異寄主全周期型。在溫暖麥區則可以無翅孤雌成蚜和若蚜在冬麥田或禾本科雜草上越冬。營不全周期生活,冬季天暖仍在麥苗上活動。夏秋季主要在玉米上為害。麥收後轉移到黍子和自生麥苗上,北方秋後遷往草叢中越冬,在冬麥區或冬麥、春麥混種區,秋末小麥出土后,遷回麥田繁殖。禾穀縊管蚜在30℃左右發育最快,喜高濕,不耐乾旱。天敵同麥長管蚜

防治方法


參見麥長管蚜。該蚜發生重的地區,要在苗期或拔節期注意防治蟲源基地的蚜蟲,穗期防治要在小麥揚花灌漿初期百株蚜量達到防治指標,益害比小於1:120,近日無大風大雨時及時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