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茶市

三大茶市

清道光末年,以漢正街為商業主體的漢口茶市已經是“無數茶坊列市開,早晨開門夜深關”了。福州是茉莉花茶的發源地,已有近千年歷史。有著特殊的地理氣候的九江,著名的茶是廬山雲霧茶

介紹


茶屬於山茶科,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物,植株高達1-6米。茶樹喜歡濕潤的氣候,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有廣泛栽培。茶樹葉子製成茶葉,泡水后使用,有強心、利尿的功效。

湖北漢口


漢口是武漢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武漢的商業中心,與武昌和漢陽並稱武漢三鎮。漢口地處長江西北、漢水以北的地域,隔長江與其東南側的武昌相望,並漢江與其南側的漢陽相望。
三鎮不僅各有其獨特的歷史發展軌跡,而且分別各自形成了獨特的城市面貌,在功能分工上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雖然三鎮在行 政上已經合併接近60年之久,這種情形並未發生根本改變。漢口得名於地處漢江注入長江之口,因古時稱漢水為夏水,故當時有夏口之地名。但夏口既沒有聚集成市,也不是今天的漢口之所在。
在茶葉、生漆、煙葉等當時的全國主要出口商品中,漢口出口佔有重要地位,茶葉曾長期居出口前位。茶葉貿易的興旺,使漢口成為全國三大茶市之一,集納兩湖、贛、皖的茶葉,形成出口總匯。
漢口曾經是全國茶市中心和全國三大茶葉出口口岸,昔日漢正街茶市空前繁榮,以至於流傳著“茶不經漢口不香”的說法。在老漢正街里,曾經有一條巷子因茶商雲集而得名“茶葉巷”,它見證了老漢口在全國茶市中舉足輕重的地位。雖然這條小巷已不存在,但如今屹立在硚口區崇仁路的漢口茶市,已被人們認為是昔日茶葉巷的複製和拓展。
昔日茶葉巷——各類茶館多達373家
據《漢正街市場志》記載,200多年前,山西商人通過漢江航道,在漢正街處打通湖北乃至華中茶葉遠銷歐洲的通道后,四川、湖南、安徽、福建等各地的茶葉源源不斷地匯聚到武漢,再從漢口港出口到歐美市場。
茶場
茶場
漢口有一個茶葉碼頭,安徽、湖北,包括福建等產茶區的貨源都源源不斷匯聚到武漢茶葉巷再出口。據記載,從漢口港出口的茶葉,一度佔中國茶葉市場出口量的85%,占世 界茶葉出口量的60%。
那時,茶館不僅是交易的場所,亦是市民們的休閑之地。《漢口竹枝詞》曾記載:清道光末年(公元1841年-1850年),以漢正街為商業主體的漢口茶市已經是“無數茶坊列市開,早晨開門夜深關”了。據統計,宣統元年(1909年),漢口共有茶館250家,主要分佈在漢正街一帶。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漢口茶館更達到373家。
茶館遍地開花,顯示了當時漢正街茶葉巷茶葉貿易的繁榮和鼎盛。在漢正街中段的大火路上,就有漢口、龍泉、萬利、春來、漢泉等17家大小茶館,被稱做“干不死的大火路”。
茶葉巷複製——今日“中南第一茶市”
漢正街周邊看到不少經營飲茶器具的商鋪,不管是傳統的陶瓷製品還是現代鋼鐵製品,或是玻璃器皿都有銷售。而如今崛起在硚口區崇仁路上的漢口茶市,被業界認為是漢正街茶葉巷輝煌茶文化的延續和發展,被譽為“中南第一茶市”。每年,湖北茶葉總量的一半在這裡成交。
漢口茶市看到,此處密密麻麻分佈著200多家茶鋪。據介紹,這些茶商分別來自湖北、福建、安徽、浙江等地,各家茶館里售賣的茶葉品牌種類繁多,除了宜昌平湖春、高山茶、五峰毛尖王等湖北本地名茶外,還有雲南普洱、西湖龍井、洞庭湖碧螺春、安溪鐵觀音等來自全國各地的茗品。這裡的茶鋪里都設有茶桌。五峰茗茶的老闆,一邊為客人泡茶,一邊向記者介紹說,品茶也是茶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少客人即使不買茶也會隔三差五地來這兒品品茶,聊聊天。

福建福州


福州夜景
福州夜景
福州為福建省省會。位於閩江下游。東瀕東海,與台灣省隔海相望。是祖國大陸離台灣省最近的省會中心城市,也是中國市場化程度和對外開放度較高的地區之一。福州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初具經濟繁榮、科教發達、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現代城市風貌,被評為中國持續發展最快的省會城市之一。福州歷史悠久,夏代屬揚州地域,殷商為七閩之地,戰國時歸越國,秦時為閩中郡,漢高祖封閩越王,唐玄宗時設福州都督府,為福州命名之始。福州宗教文化豐富,有“佛國”之稱,重點佛教寺院有6座(湧泉寺、西禪寺、林陽寺、地藏寺、萬福寺、雪峰寺),為全國城市之最,福州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全國重點佛教寺院最多的城市。
福建茉莉花茶主產於福建省福州市及閩東北地區,它選用優質的烘青綠茶,用茉莉花窨制而成。福建茉莉花茶的外形秀美,毫峰顯露,香氣濃郁,鮮靈持久,泡飲鮮醇爽口,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勻嫩晶綠,經久耐泡。在福建茉莉花茶中,最為高檔的要數茉莉大白毫,它採用多茸毛的茶樹品種作為原料,使成品茶白毛覆蓋。茉莉大白毫的製作工藝特別精細,生產出的成品外形毫多芽壯,色澤嫩黃,香氣鮮濃,純正持久,滋味醇厚爽口,是茉莉花茶中的精品。
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
福州是茉莉花茶的發源地,已有近千年歷史。茉莉花是佛教四大聖花之一,秦漢時隨佛教傳入東南佛國福州,福州逐漸成為茉莉之都。由於宋代香療的普及,中醫對茶及茉莉花的保健作用充分認識,福州茉莉花茶在此環境下產生,宋朝許多史料都記載了福州茉莉花茶採摘、製作、品賞的過程。清咸豐年間,福州茉 莉花茶作為皇家貢茶,開始進行大規模商品性生產。在《中國名茶志》里,福州茉莉花茶是茉莉花茶類唯一的中國歷史名茶。新中國成立至今,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國家的外事禮茶,改革開放前,中國出口的茉莉花茶均為福州出產。冰心曾寫:“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利用茶的國家,是茶的故鄉。我的故鄉福建既是茶鄉,又是茉莉花茶的故鄉。解放前,四川、湖北、廣東、台灣雖也產茉莉花茶,但它們的品種、窨制技術都是從福建傳去的。”

江西九江


九江,簡稱“潯”,為江西省地級市,古稱潯陽、柴桑、江州,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文化名城。
九江位於江西省最北部,贛、鄂、皖、湘四省交界處;長江、京九鐵路兩大經濟開發帶交叉點。介於東經113°57'~116°53'、北緯28°47'~30°06'之間,全境東西長270公里,南北寬140公里,總面積18823平方公里,占江西省總面積的11.3%。
九江是江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昌九一體化雙核城市、環鄱陽湖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之一、長江中游區域中心港口城市,是中國首批5個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也是東部沿海開發向中西部推進的過渡地帶,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門”之稱。
九江被定位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新引擎、中部地區先進位造業基地、長江中游航運樞紐和國際化門戶、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江西省區域合作創新示範區,九江都市區是江西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三大都市區之一。
九江在歷史上是“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並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山水城市、中國十大魅力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園林綠化城市、全國無障礙建設先進城市、中國十大宜居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最佳休閑旅遊城市”等榮譽稱號。
九江
九江
九江山清水秀,宜居宜人,有“九派潯陽郡,分明似畫圖”之美稱。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積在九江;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廬山”;佛教凈土宗發源地“東林寺”;江西千島湖“廬山西海”;中部九寨溝”龍源峽”皆位其境內。
九江東枕鄱陽湖,北瀕長江,西連幕阜山脈,南屏廬山,地於贛、鄂、湘、皖四省交界處。夏商時期,九江屬荊、楊二洲之城,春秋時期屬吳之東境,楚之西境,素有"吳頭楚尾"之稱。秦始皇統一中國后,設九江為36郡之一,有"江到潯陽九派分"之說,故名九江,又稱江州。自秦朝始,曾使用過九江、柴桑、江洲、潯陽、汝南、湓域、德化共七個名稱。明朝以後至今沿用九江地名。古書說九江"據三江之口、當四達之衢",七省通連、商賈集至,亦是我國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是長江黃金水道十大港口之一,雄蟠贛北,瀕江扼湖,山水得天獨厚。
有著特殊的地理氣候的九江,著名的茶就是廬山雲霧茶。廬山雲霧茶,屬於綠茶。因產自江西九江的廬山而得名。始於中國漢朝,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宋代列為“貢茶”。茶湯清淡,宛若碧玉,味似龍井而更為醇香。“匡廬奇秀甲天下,雲霧醇香益壽年”。廬山雲霧茶由於長年飽受廬山流泉飛瀑的親潤、行雲走霧的熏陶,從而形成其獨特的醇香品質:葉厚毫多、醇香甘潤、富含營養、延年益壽。"一雨百瀑匡廬水,一峰千態匡廬雲",濕潤、飄逸、變幻多姿的雲霧和充沛的雨水。廬山雲霧茶的生產環境得天獨厚,故所產茶葉品味兼優,素以"香馨、味厚、色翠、湯清"等特色而享譽國內外,獨具益思、明目、止渴、利尿、消食、防病等功效,是茶中不可多得之珍品。
廬山
廬山
廬山雲霧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宋代列為“貢茶”,江西省優質名茶之首。是雲居山脈最具代表性的名特產品,因生長於高山中,茶園終年雲霧繚繞,飽嘗雲霧,具有香馨、味厚、色翠、湯清之特色,清熱解毒,醒腦提神,抗衰延年等功能,對咽喉痛、高血壓等疾病有奇特輔助功效,無副作用,屬純天然綠色飲品。
“高山雲霧出好茶”,這是茶區人民長期從事茶葉生產的經驗總結。高山茶比平地茶好,內山茶比外山茶好,這已成為人所共知的常識。高山雲霧之所以出好茶,是受高山特有的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所致,這是茶樹的生物遺傳學特性所決定的。
廬山雲霧茶
廬山雲霧茶
因九江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故茶貿易也很發達。九江是長江黃金水道十大港口之一、第一批對外開放城市之一,產品可沿長江往上運至四川、湖南、湖北、重慶等地,下達安徽、江蘇、上海等地,也可出長江運到沿海各省乃至世界各地。鐵路專用線與武九(武昌---九江)線、京九(北京---九龍)線、合九(合肥---九江)線等國家幹線相連,開通的中國第二條城際高鐵昌九(南昌---九江),也可通過樞紐城市南昌運往各地,產品可通過鐵路、公路、水路、空路發運到全國。由於廬山雲霧茶品質優良,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