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態補償機制

中國生態補償機制

《中國生態補償機制》是 2010年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孔凡斌。本書適於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及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閱讀,也可以作為資源環境管理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參考用書。

內容介紹


本書以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經濟政策因素為基礎,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國生態補償機制的歷史和現實必要性;全面系統地分析生態補償機制國內外理論研究進展和主要政策實踐經驗,提出我國生態補償政策的選擇方向;首次比較全面地構建我國帶有生態補償性質的政策法律制度體系,評價各政策法律制度的協調性和實施效率性。在專題研究中,以生態公益林、退耕還林工程、流域和礦產資源等4個重要領域為研究對象,就各領域生態補償政策內容、實施績效、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深入分析和評價,提出完善機制具體政策建議。綜合流域生態補償、林業重大生態工程生態補償、礦產資源生態補償研究成果,運用公共財政理論,重點從生態財政的政府間責任、資金來源、資金整合、支出方向、重點領域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我國生態補償財政機制的總體思路和具體政策建議。最後,以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建設任務為背景,系統設計區域生態補償機制的實施機制和保障機制,為全面建立我國主體功能區生態補償機制提供總體思路和實施方法。

作者簡介


孔凡斌,1967年12月(農曆)出生,江西九江人,中共黨員,博士,博士后,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江西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歷任江西財經大學資源與環境管理學院副院長、院長,現任江西財經大學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江西財經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江西財經大學鄱陽湖生態經濟與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是江西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江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程諮詢專家委員會(農業組)專家,江西省政協人口資源與環境委員會特聘專家;江西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六屆委員會委員、常委,江西省生態學會副理事長,江西省林產工業協會副會長。 1994年7月畢業於南京林業大學,獲農學碩士學位;2002年7月畢業於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獲農學博士學位;2004年奧地利維也納農業科技大學訪問學者;2007年10月進入北京林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0年入選中共江西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出國研修計劃;2003年晉陞副教授職稱,2005年破格晉陞教授職稱。主要研究方向是生態經濟理論與政策,農林經濟理論與政策。近7年以來,作為第一主持人承擔世界銀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實施技術援助項目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項,省級重大招標項目1項,一般項目17項,出版著作5部,在《林業科學》、《農業經濟問題》、《經濟地理》等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獲江西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最高獎——第二屆江西優秀理論成果獎1項,江西省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共6項,中國林學會梁希青年論文二等獎1項,是江西財經大學2004年、2006年、2008年和2009年“科研十強”稱號獲得者。

圖書目錄


第1章 我國主要生態環境問題與生態補償機制
第2章 生態補償機制國際研究進展及我國政策選擇
第3章 我國生態補償機制理論研究評述與民展望
第4章 我國生態補償政策進程及其政策法律體系研究
第5章 建立和完善我國公益林生態補償政策研究
第6章 建立和完善退耕還林工程生態補償機制研究
第7章 江河源頭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生態補償機制研究——以江西東江源區為例
第8章 建立我國礦產資源生態補償機制研究
第9章 建立和完善我國生態環境補償財政機制研究
第10章 基於主體功能區劃的我國區域生態補償機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