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窪山

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的山脈

柏窪山位於中陽縣城東五公里,峰巒峭拔,松柏疊翠,山腰的龍泉觀為金代創建的道教活動場所。

規模


柏窪山
柏窪山
窪內松環柏抱之中有一處依山而築的古建築——龍泉觀,創建年代不詳,據觀內石碑記載,重建於金大定十年(1170),距今至少已有八百餘年的歷史。后經元、明、清相繼重修與擴建,逐步形成今天巍峨雄宏、鱗次櫛比的道觀建築群,可分為昭濟聖母廟建築群和真武廟兩組,共有殿堂樓閣60餘間,佔地面積達3000餘平方米。

建築群


柏窪山
柏窪山
昭濟聖母廟建築群以依山勢而築的三層樓閣和戲台為主體,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為傅山紀念室、戲台、寢宮、昭濟聖母廟、扶桑大帝廟,軸線東有土地廟,西有老君廟、三官廟,山神廟、傅山真跡碑亭,每個建築互相聯繫,又自成院落,獨具風格。
昭濟聖母殿前有“八角琉璃井”,造型玲瓏別緻,泉水甘冽清醇,且旱不減、澇不增,終年潺潺長流。遊人至此,爭相暢飲龍泉聖水,傳說飲此水可消災免難、醫治百病。1995年經取樣化驗,此水為含鍶優質礦泉水。今聖母殿西牆有詩刻贊龍泉水“靈岩石髓噴寒泓,一水瀠洄澗底生。玉瓷引來仙液滿,金波通去小溪明。但逢盛世宜為醴,不出名山總是清。玩到中流恬淡處,升沉無事問君平”。
樓東側有“介石山房”,因山房由巨石自然支立呈“介”字狀而得名。今“介石山房”石匾額為宣統元年(1909)寧鄉知縣祝家瑞所題。另有詩刻一塊,為道光元年(1821)清代書法家永寧知州王繼賢手跡。詩為“幾度來游此柏窪,每因公事返行車,今朝得遂林泉興,坐看青雲拂紫霞”。描繪了柏窪山特有的“林泉昏霧”景觀。明亡后,本縣處士王捂,不堪動亂世態,隱居於此石室,研讀道家學說,他還精通醫理,曾妙解傅山醫方,治癒一商人疑難病症,傅山聞知,深感王捂才智非凡,於康熙十三年(167)八月訪王捂於“介石山房”,與王捂結為密友,朝夕相處,研討醫術,共議國事,切磋詩文,歷時一年,與王捂同行出山。山房內原留有傅山手筆詩石一塊,今已遺失。

歷史


乾隆二十四年(1759)在聖母廟西側建碑亭一座,亭內碑刻系傅山訪王捂題字真跡,字跡章法浪漫,筆力遒勁。碑的另一面為南極老人所題七言絕句,字跡龍飛鳳舞,運筆如流,似文章一氣呵成。碑呈不規則三角形,富有自然之美,為中陽縣文物珍品。
戲台西側巨大岩石有一株同根雙枝古柏破石而出,柏根如蚊龍盤地,樹榦似蟠龍騰空,千百年來不減其勢,傲然挺立。巨石上所題“雙柏台”至今清晰可辨。
真武廟在聖母廟東南200米,建於清康熙六年(1667),為民居四合院形式,殿內有真武大帝及青龍、白虎5尊高大泥塑彩像,工藝精湛、栩栩如生,為我國民間泥塑精品。院內月台前有兩棵濃蔭蔽日、高大參天的古松“盤龍松”與“棲鳳松”。“盤龍松”從樹根起有一道10公分寬、2公分深的自然溝痕,呈螺旋狀一直旋轉到頂,傳說是很久以前有條龍在上面纏繞留下的痕迹,故得此名。而“棲鳳松”至今仍築有鳥巢,有飛鳥棲息。

自然景觀


柏窪山“三絕”
怪石、奇樹、聖水
【怪石】山上石床、石棺、石龜、擎天石柱七星石,天然成趣;更有“介石山房”獨石成屋,為傅山隱逸之所,道家修鍊之地。
【奇樹】山上古木森森,秦槐、唐松、漢柏,棵棵堪稱國寶;望客松、蟠龍松、棲鳳松、龍爪松、鳳尾松、鎮山柏、福壽柏、老君槐等千姿百態,雙柏台破石而出、古樸蒼勁。最為稱奇的是山上大大小小的松柏樹,一對對枝環葉繞,纏綿悱惻;一雙雙相依相偎,共生共榮。來過此處的植物學家嘆為觀止,連連稱奇,無法解釋這一奇特現象。
【聖水】龍泉觀昭濟聖母殿前有“八角琉璃井”,造型玲瓏別緻,泉水甘冽清醇,終年潺潺長流,旱不減,澇不增,被喻為玉液瓊漿,民間尊為“聖水”,相傳可醫治百病、延年益壽。1995年,經省地礦局化驗為含鍶的優質礦泉水。
柏窪山中還有許多古松柏,諸如龍爪松、鳳尾松、迎客松、望客松、鎮山柏、千歲柏、萬壽槐,以及更多的無名古松柏,千姿百態。有的筆直挺拔、雄偉矯健;有的虯於扭曲,古樸蒼勁;有的形如猛獸;有的狀似珍禽,可謂惟妙惟肖,天然自成。這些大自然的傑作,自古以來流傳著許多神奇美妙的傳說,引發了無數遊人的浮想遐思。相傳農曆五月十七日為昭濟聖母生日,自清康熙四十六年(1706)建成戲台之後,屆時舉行傳統廟會三日,每年廟會期間,附近城鄉百姓成千上萬紛紛來此遊覽觀光,求嗣祈安,人們能在勞作之餘,登臨柏窪山領略家鄉自然風光之美,確也是一件美事。龍泉觀逐步受到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重視,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對柏寬山古建築進行了全面維修保護,終使荒妃年久的柏窪山古迹又重現了昔日的光彩。
如今孝柳鐵路、340省道從其山腳下通過,使其地理環境優越,交通條件便利,柏窪山以更加嶄新的面貌迎接日益增多的遊客。

傳統物產


從西漢起,中陽縣至今2200餘年間,以柏窪山為中心的柏籽羊飼養綿延不斷,柏籽羊肉始終是中陽縣最著名的特產。
柏葉柏籽柏根水,長成羊肉香又美。
傅山喜歡並宣傳,從此天下廣求買。
這是中陽一帶流傳的一首小詩,記敘宣傳了中陽特產柏籽羊肉,也讚揚了傅山先生介紹宣傳柏籽羊肉的功績。明末清初,傅山先生多次來中陽,與當地“三進士”之後處士王珸切磋醫學,以行醫為掩護,進行反清復明活動。在中陽柏窪山介石房隱居期間,他們對柏籽羊肉有了深入的研究。傅山先生經常帶柏籽羊肉回太原宴請賓朋。有一次,顧炎武北上太原來訪傅山,傅山從中陽柏窪山帶柏籽羊肉回太原,製成柏籽羊肉包子款待顧炎武,顧炎武食之大讚。
後來,傅山為敬孝道,在八珍湯的基礎上,以柏籽羊肉為主要原料母親研製了柏籽羊肉雜割湯—— “頭腦”,其母陳氏常飲此湯,高壽八十有四。後來傅山將食方傳於清真店,易名“清和元”,又寫“雜割頭腦”四字,意為民族失國之恨,又叫人天亮前打著燈籠來吃,取“天不明人慾明”之意,融入一份晉陽文脈、“忠孝”氣節。但是,那時由於交通運輸不便,太原品嘗之人眾多,柏籽羊肉就被其它羊肉代替,盛行至今300餘年,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張勇飛等專家根據《黃帝內經˙素問˙萎論》“脾主身之肌肉”原理和現代生物分子學理論,以中藥為手段,建立了以柏籽、柏葉等多味中藥組成的“JFZ—濃縮柏籽飼料”的風味添加劑,在山羊宰前60天添加飼餵“JFZ—濃縮柏籽飼料”2.5—3.0公斤,可使普通羊肉轉化為柏籽羊肉。這種生產柏籽羊肉的技術獲得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人文景觀


柏窪山的主要建築是建在半山腰的龍泉觀,為道教聖地。清康熙版《寧鄉縣誌》載:龍泉觀為古寧鄉八景之一,謂之“林泉昏霧”。道觀初建年代無據可考。觀內古碑記載,龍泉觀重建於金大定十年(1171),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龍泉觀建築群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掩映於松柏叢林之中,風景宜人。龍泉觀古建築分為真武廟和昭濟聖母廟兩部分。
真武廟,建於清康熙六年(1667),為民居四合院形式,主要包括山門、正殿、東西配房、鐘鼓樓、東西藏經樓,灰瓦高牆,氣勢恢宏。山門兩側的青龍、白虎二星及正殿內的真武大帝、龜蛇二將泥塑彩像,高大威嚴,色彩絢麗,工藝精湛,栩栩如生,有唐代遺風,是民間彩塑中少見的藝術珍品。
昭濟聖母廟建築群,為依山勢而築的三層建築,佔地面積3000餘平方米,共有殿堂樓閣60餘間。以三層樓閣和戲台為主體,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為傅山紀念室、戲台、寢宮、昭濟聖母廟、扶桑大帝廟,軸線東有土地廟,西有老君廟、三官廟、山神廟、傅山真跡碑亭。每個建築互相聯繫,又自成院落,獨具風格,廟宇閣樓古樸典雅、玲瓏別緻。相傳每年農曆三月十七為昭濟聖母生日,即龍泉觀古廟會日,屆時遊人香客雲集廟會。
【傅山真跡】柏窪山上珍藏著刻有傅山先生真跡的無根石碑。清康熙十三年(1674),大書法家、學者、醫學家傅山慕名到訪柏窪山,在龍泉觀寓居一年之久,寫下不少讚美柏窪山的詩句,被歷代文人墨客傾慕尋訪。

珍貴物種


【白皮松】白皮松為我國稀有樹種,因樹榦雪白而得名。柏窪山漫山的蒼松翠柏中,白皮松點綴其間,遠遠望去,猶如素裝的仙女,自天界飄臨松濤碧海間,裊裊娉娉,為青山平添了幾分嫵媚和柔情。
褐馬雞】褐馬雞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通體濃褐色,羽毛披散下垂形似馬鬃而得名。褐馬雞是我國特有鳥類、世界珍禽,中國鳥類學會也以褐馬雞為會標,其被譽為“東方寶石”。褐馬雞喜歡在山坡和有清泉的山坳里活動,柏窪山茂密的山地森林為褐馬雞提供了最理想的棲息所在。夏天的傍晚,在林間山坡,准能捕捉到褐馬雞悠閑漫步的身影,靈動的雞群賦予柏窪山無限生機。

歷史文化


柏窪山“三傳說”
Three legends
【傅山訪王晤】
相傳明末清初,有一個中陽人在太原做生意,家底非常殷實。一天,他感覺身體不適,便去傅山開的醫館看病。傅山把脈診斷後,神情凝重,欲言又止。生意人再三追問,被告知病入膏肓,要想治癒,得取“百人腦脂”為藥引。生意人聽后誤將腦脂聽為腦子,暗想,縱然有家財萬貫,也不可能殺人取腦為我所用啊。於是日日哀嘆,病情漸漸加重,自覺將不久於人世,想著葉落歸根,於是歇業關張,一家老小回到中陽老家。中陽城內南街王晤,是一門三進士的望族之後,通學懂醫,也是一方名士。一日,家人去求王晤,讓他死馬當做活馬醫,好歹延緩幾日性命。王晤自然問到就醫經歷,生意人就把找傅山看病的經過如實道來。最後還說:什麼一代名醫,竟然讓我取“百人腦子”作引……王晤聽后哈哈大笑,連稱錯怪傅先生了。然後如此這般囑咐,果然藥到病除。此人痊癒后,返回太原重操舊業,專程去感謝傅山。傅山得知是名士王晤妙解其醫理,連連稱妙,於是慕名到中陽拜訪王晤,從而成就了傅山先生與柏窪山的一段佳話。
傅山與王晤
原來,王晤讓病人家屬制了一百頂瓜殼帽(明清時期男子戴的一種帽子),趕在三月十七柏窪山廟會時,換取趕會人戴的滿是油漬的舊帽子,以新換舊;不多會兒工夫,一百頂瓜殼帽收集齊全。拿回家放鍋里一煮,那“百人腦脂”是立等可取,毫不費力啊!只是傅山先生沒有想到用何法子取這藥引,難怪要遠道而來,一睹高人王晤的風采!
【石堡寨藏金】
在柏窪山後山上,中陽縣寧鄉鎮沙墕村東2.5公里山頂,有一座掩映在蒼松翠柏中的古寨——石堡寨。石堡寨建於三面絕壁上,僅一條道路可通行,易守難攻,是古代軍事防禦設施。石堡寨建築平面為橢圓形,石板結構,四圍封閉,中空露天,出入口各一處。寨牆用大小薄厚不一的石塊砌成,一個1米多寬的小門洞通向堡內。堡內面積約三四百平方米,環寨牆建有窯洞22孔,現存9孔。
相傳石堡寨是朱元璋後裔朱炎兄妹反清復明的基地,他們曾在此厲兵秣馬,意圖光復大明王朝。然而誰也無法阻擋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最終這股反叛勢力不堪一擊,被清軍的一把大火燒燼,淹沒在歷史的紅塵中。
因為皇家的軍隊曾經駐紮過,於是當地就有了寨內藏寶的傳說,“羊靠背,鍋扣鍋,山羊過來剮耳朵”的歌謠暗示藏寶之地。在窮困的年代,雖然致富的夢想遙不可及,但是又有多少人前赴後繼,不辭勞苦進山尋寶,把石堡寨挖得百孔千瘡,一地殘垣斷壁。是否尋得寶貝,發家致富,無人能曉。如今的石堡寨,像極了一個歷盡滄桑的老者,默默守護著滿山翠柏蒼松,從容安樂。
龐涓和斬兒灣】
斬兒灣在距離柏窪山不遠處,相傳是因戰國名將龐涓在此地斬子而得名。
戰國期間,趙魏大戰。魏將龐涓打敗趙軍,佔領中陽邑(今中陽縣,戰國屬趙),並在龐家會村附近的山頭紮下營寨,命其子龐英在山下路口豎起大旗,父子二將遙相呼應,佔盡地利。他們還在龐家會北邊的尚家峪村頭高地建起烽火台。龐涓布陣精心,防範嚴密,不敢有半點鬆懈。一時間風平浪靜,兩軍相安無事。后因龐英酒後戲點烽火,招致兵敗,違反了軍規,被龐涓斬首於城南東岔石崖灣附近。龐涓斬子的消息不脛而走,人們感佩龐涓的不徇私情、執法如山,遂將此地改名“斬兒灣”。
斬兒灣石崖上有個直徑約二尺的孔洞。傳說,站在崖下,投石孔中,若石子留在孔內,便可得子。於是許多遠道之人專程來此,一來獵奇,二來測命,三是祈福,求子傳宗,屢屢得償所願,十分靈驗。久而久之,成為遠近聞名的“攢兒灣”。
農曆三月十七日是昭濟聖母的生日,所以當地人把這天定為傳統廟會,會期為三天(十六、十七、十八)。這三天整個景區完全開放,免費旅遊,屆時觀內香煙繚繞,遊人如雲,各種民間藝術活動薈萃其中,熱鬧非凡。

景區沿革


各屆政府連續大力投資,社會踴躍捐助,保護和維修了原有景觀,完善了340省道至柏窪山的通道,新建了長廊、逍遙島及上官台台階等,使柏窪勝景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