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若蘭

女革命烈士

伍若蘭(1906年3月 -1929年2月12日) ,女,革命烈士,湖南耒陽縣(今耒陽市)城郊九眼塘村人,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8歲入私塾,12歲入耒陽縣女子職業學校。1924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師範學校。朱德的第四任妻子。

1925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共產主義青年團耒陽地方執行委員會委員、縣農會婦女部部長。1928年3月參加紅軍。先後擔任過耒陽縣婦聯主席、紅四軍政治部宣傳員、前委工農運動委員婦運科長等職。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伍若蘭在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師範學校時,同毛澤東堂妹毛澤建同班讀書,結為摯友。
她從少年時代起就同情貧苦大眾,嫉惡如仇,反對封建迷信,提倡婦女解放,帶頭剪髮放足。1925年上海五卅慘案發生后,她積極投入抗議日本帝國主義暴行的鬥爭,帶領青年婦女查抄仇貨,以實際行動聲援上海人民的反日鬥爭。1926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初,當選為社會主義青年團耒陽地方執行委員會委員,兼任婦女部部長,積極投身於農民運動,宣講革命道理。她編的“如今世道大不公,富的富來窮的窮,富人高樓飲美酒,窮人赤膊喝北風”的歌曲,富有鼓動性,在全縣流傳很廣。
1927年5月長沙馬日事變后,遭到耒陽反動當局的懸賞通緝,她不懼風險,在當地堅持地下鬥爭,化裝為村婦,四鄉聯絡同志。幾次危急關頭,都在親友和群眾的掩護下脫險。9月,鄧宗海被湖南省委派回耒陽,她與鄧宗海等重建了中共耒陽縣委。
1928年2月16日,伍若蘭、鄧宗海等率領耒陽農軍,配合朱德率領的工農革命軍第一師攻克耒陽縣城,建立耒陽縣工農兵蘇維埃政府,伍若蘭任婦女部長兼女子聯合會主席。19日,耒陽縣蘇維埃政府成立,當選為婦女界聯合會主席。她潑辣的工作作風,出色的組織能力,廣博的知識,深受朱德的讚賞和喜愛。
2月底,經縣委同志介紹,同朱德結為夫妻,並隨紅軍上了井岡山。參加紅軍后,她不僅細心照顧朱德的日常生活,而且積極地協助丈夫做紅軍政治工作。調到紅四軍政治部任宣傳隊長后,不辭辛勞,帶著宣傳隊深入到寧岡新城的塘南村開展分田運動。塘南村封建勢力根深蒂固,反動氣焰囂張,她緊緊依靠貧苦農民,很快打開了工作局面,懲處了村裡作惡多端的大土豪劣紳,受到湘贛邊區工農兵政府的通報表揚。她認真鑽研軍事技術,常請朱德教她射擊、投彈、刺殺等。她刻苦學習,軍事技術掌握很快,能雙手打槍,百發百中。她率領戰士參加保衛井岡山根據地的鬥爭,紅四軍向贛南進軍途中,同戰士一道行軍打仗,鼓舞了全軍將士。
4月初,伍若蘭隨部隊轉移上井岡山,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政治宣傳隊長。伍若蘭到部隊后,同普通戰士一樣參加軍事練習,能熟練地用雙手打槍,被譽為“雙槍女將”。6月,她隨部隊參加了七溪嶺戰鬥,抗擊湘贛兩省“會剿”井岡山的敵人。戰鬥中,敵軍用七八挺機槍作掩護,佔領了笠月亭下面的風車口,嚴重地威脅紅軍軍部指揮所的安全。在這緊急關頭,伍若蘭手持雙槍,躍出戰壕,帶領戰士反衝鋒,奪回了風車口。
1929年1月14日,紅四軍主力離開井岡山向贛南轉移。
林海怒吼,風雪嚴寒,到處是銀裝素裹。在密林深處的江西尋烏縣項山圳下村,是紅四軍主力在吉潭戰鬥後轉移休整的臨時駐地。
2月1日,部隊途經江西尋鄔縣吉潭,朱德率警衛排同尾追的敵人展開了激戰後,轉移到圳下休整。次日天還未亮,敵軍乘我軍人困馬乏之機,軍部突然被國民黨軍劉士毅部的一個團包圍偷襲,軍部在其中,形勢非常急,各部隊立即投入了戰鬥。伍若蘭從睡夢中驚醒,她衝出屋子,手持雙槍,左右開弓向敵人射擊,和警衛一連的戰士一道,拚死掩護領導同志。陳毅同志在轉移時被敵人抓住,他用拳頭打倒兩個敵兵,擺脫了危險。這時伍若蘭十分著急,她急中生智,為保護朱德和毛澤東等軍部首長的安全,率一部分戰士從敵人側翼進行突擊,將火力引向自己。天亮后,朱德和毛澤東等軍部領導衝出包圍圈脫離了危險,而她卻在圳下戰鬥中陷入敵軍重圍,掩護撤退時腿部中彈負傷,趴在地上還狙擊敵人,終因寡不敵眾而被俘。
敵人把她押解到贛州,劉士毅還電告蔣介石邀功請賞,並想從她的口中得到紅軍的機密。敵人問:“朱德、毛澤東在哪裡?”伍答:“在紅軍里,在人民心裡!”又問:“你為什麼當土匪?”伍怒斥道:“真正的土匪是你們!我是共產黨,是革命者,要消滅你們這伙反動派!”敵人用繩子吊她,用杠子壓,灌辣椒水等種種酷刑,都未能動搖伍若蘭的革命信念。她說:“革命一定會成功,你們一定要滅亡!”“要想從我嘴裡得到你們所需要的東西,除非日從西方出!”
敵人誘其同朱德脫離關係,自首投降,她威武不屈,怒斥敵人:“要我同朱德脫離,除非贛江水倒流!”錚錚話語,氣壯山河,驚得敵人目瞪口呆
1929年2月12日,年僅23歲的一代女英豪,被慘殺於贛州衛府里。更令人髮指的是,敵人還將她的頭顱割下,掛在贛州城門上示眾。
她犧牲后,朱德深感悲痛,並長久地懷念她,曾向美國作家史沫特萊深情地介紹說:“她是一個堅韌不拔的農民組織者,是一個又會搞宣傳,又會打仗,能文能武,智勇雙全的難得女子。
美國作家史沫特萊在《偉大的道路》一書中記述道:“她在農民里無人不知,是不怕死的農民組織者。”
伍若蘭工作大膽又耐心,有條又有理,能說會寫,講起話來聲音很宏亮,行書字寫得很流利,朱德誇她還是個“作家”。這是三師同學和戰友段子英對伍若蘭的回憶。

婚姻生活


1928年2月底,由當時的耒陽縣委書記劉泰、鄧宗海介紹,朱德與伍若蘭結了婚。朱德詼諧地說:你是個辣不怕(指湖南人),我是不怕辣(指四川人),咱們倆人辣到一塊了。兩人結合后,共同投入了火辣辣的革命鬥爭。她懷的第一個胎兒,就是在1929年1月四軍下山的行軍途中流產的。

相關著作


《耒陽兒女上井岡》
該書作者系湖南青年作家朱文科,全書38萬餘字,最初以《血色幽蘭》之名在報刊及文學網站連載部分內容,2013年7月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該書是國內首部反映從湘南起義到井岡山會師、突出巾幗英雄伍若蘭等耒陽兒女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全書再現了1928年春朱德坐鎮耒陽指揮湘南起義,率領近萬農軍上井岡山會師創建紅四軍、轉戰贛南,開闢中央蘇區的光輝歷史。作者以全新的角度展示波瀾壯闊的場面,用紀實文學的手法,成功塑造了以伍若蘭、段子英為代表的一批耒陽兒女英勇鬥爭的感人藝術形象,歌頌了共產黨人對事業和愛情忠貞不渝、勇於犧牲、視死如歸的高貴品質。該書以大量篇幅反映了朱德、伍若蘭的生死戀情,穿插了貴州省唯一的開國上將楊至成與耒陽姑娘伍道清、著名紅軍將領王展程與段子英的愛情故事,揭秘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同時,熱情謳歌了伍若蘭、鄧宗海、劉泰、曾木齋譚冠三王紫峰、鄭效峰、劉顯宜、資鳳、謝維俊、徐鶴、鄺鄘周魴、蔣嘯青、伍中豪、李天柱、劉鐵超等一批耒陽兒女的英雄事迹,是一幅耒陽英雄兒女的群雕圖,對宣傳、推介湘南起義,提高革命老區耒陽的知名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於《血色驕蘭》
朱文科的中篇紀實文學《血色驕蘭》,以朱德與“雙槍女俠”伍若蘭的戰地戀情為主線,揭秘一段鮮為人知的紅色愛情故事,再現了朱德坐鎮耒陽指揮湘南起義、上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師創建紅四軍、轉移贛南開闢中央蘇區的光輝歷史。這是目前國內唯一一部描寫朱德、伍若蘭的紅色之戀的中長篇文學作品,因而具有著獨特的魅力和價值。最初在《耒陽日報》連載,《文史博覽》雜誌選摘,各大網站轉載。2010年7月中旬,湖南電視台金鷹紀實頻道以《血色驕蘭》為素材,分為上下兩集播出,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鄭佳明主講,朱文科接受電視台記者專訪,引起強烈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