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侍衛的結果 展開

侍衛

古代官職

侍衛是一個古代官名,侍從護衛,在帝王左右衛護的武官,最早出自《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

詞語概念


侍衛 2張
侍衛
拼音注音
拼音:shì wèi
注音:ㄕㄧˋㄨㄟˋ
基本解釋
(1)[imperial bodyguard]∶在帝王左右衛護的武官
(2)[retinue and protect]∶侍從並護衛
引證解釋
1.侍從護衛,在帝王左右衛護的武官。[imperial bodyguard]
《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帝每巡狩,蒼常留鎮,侍衛皇太后。”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宋司馬光《賜殿前都指揮使郝質恩命不允斷來章批答》:“卿董率王旅,陪贊國容。居則有侍衛之謹,出則有扈從之勞。”
2.跟隨左右,負責侍奉、保衛的人。侍從並護衛。[retinueandprotect]
晉干寶《搜神記》卷四:“俄見一人年三十許,顏色如畫,侍衛煩多,相對欣然。”
《北齊書·文襄帝紀》:“時王居北城東栢堂蒞政,以寵琅邪公主,欲其來往無所避忌,所有侍衛,皆出於外。”
宋洪邁《鬼國記》:“一婦人若最尊者,稱為鬼國母,侍衛頗眾。”
明王鏊《震澤長語·象緯》:“一日,上御奉天門視朝,侍衛忽驚擾,兩班亦喧亂。”

歷史沿革


明清以前
早期指的是侍從並護衛,《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而後來則可用來指帝王左右衛護的武官,晉·干寶的《搜神記》卷四:“俄見一人年三十許,顏色如畫,侍衛煩多,相對欣然。”
明代
明朝的御前侍衛也就是錦衣衛,全稱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他們在正式場合身著飛魚服,手持綉春刀,腰系鸞春帶,十分氣派,平時身著紅色的便衣。
錦衣衛是中國明朝時期的專有軍事特務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所創設之“御用拱衛司”以及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時改制之“儀鸞司”與二年(公元1369年)時改制“大內親軍都督府”。他們直接聽命於皇上,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部分功能形同漢代的監察官司隸校尉和現代的憲兵、國家安全局及總統府參軍長。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類似於今天的CIA,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古人慣以朝廷鷹犬暗稱呼錦衣衛與東廠、西廠、內行廠。
清《聽雨叢談》:“步軍統領,秩如漢之司隸校尉、明之錦衣衛,雖武職二品,威權甚重。”
張廷玉之《明史》職官:錦衣衛,掌侍衛、緝捕、刑獄之事,恆以勛戚都督領之,恩廕寄祿無常員。凡朝會、巡幸,則具鹵簿儀仗,率大漢將軍共一千五百七員等侍從扈行。宿衛則分番入直。朝日、夕月、耕藉、視牲,則服飛魚服,佩綉春刀,侍左右。
清代
在清朝的宮廷侍衛官中,有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大內侍衛等,其中以內廷侍衛(御前侍衛及乾清門侍衛,後者可視為御前侍衛的一種延伸)待遇最高。按照清制,這種侍衛官都是選拔勛戚子弟及武進士充任。作為御前侍衛,生活待遇優厚,除本身俸祿外,還有各種形式的補貼和恩賞,如帝后壽誕或扈從出行的話,還有相當多的賞賜。更重要的是,御前侍衛靠近皇帝,職位清高,升遷容易,由侍衛出身而官至卿相的,在清代佔有很大比例。
康熙時特設御前大臣和領侍衛內大臣、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職務,沒有固定的員額和等級限制,由皇帝親自選授。這些人基本主滿洲、蒙古王公勛戚子弟、宗室子弟及主皇帝所賞識的侍衛中擢其優者。
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不歸領侍衛內大臣管轄,均歸御前大臣管理。御前大臣均由勛臣和軍機大臣充任。此外,還設有“御前行走”、“乾清門行走”的職務,也屬於侍衛制度中的一部分。雖說是一種虛銜,但“行走”帶有“見習”、“預備”之意,賞此銜者,可與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一樣,成為內廷近御之臣,並經常奉差、執事。
而作為清朝常備的侍衛機構——侍衛處,曾改稱“領侍衛府”,負責統領侍衛、親軍。其管理人員有:
領侍衛內大臣——正一品,六人,上三旗中每旗各二人擔任。
隸屬於侍衛處的侍衛。包括:一等侍衛——也稱“頭等侍衛”,正三品,60人。二等侍衛——正四品,150人。三等侍衛——正五品,270人。藍翎侍衛——正六品,90人。
隨旗行走的宗室侍衛一等侍衛9人。二等侍衛18人。三等侍衛66人(後來增加了從五品的四等侍衛一職,這一職務僅僅作為宗室侍衛中三等侍衛被降職的一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