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武半島
崇武半島
崇武半島 (Chónɡwǔ Bàndǎo),在福建省東南部海岸。面積約25平方公里。由燕山期花崗岩組成。地勢自東、西兩側向中部傾斜,東、西以低丘、台地為主,大部海拔在100米以下,最高峰大鳥山海拔113米,中部以平原、台地為主,地面高程50米以下。在岬角和基岩岸段,有海蝕洞、海蝕階地、海蝕崖等;濱岸有沙丘、沙壟等風沙地貌。漁業、養殖業、鹽業發達,產帶魚、魷魚、海帶、紫菜、貝類等。崇武鎮為海防要地,有著名崇武古城和漁港。有公路接福分(詔安)公路。
“崇武雞鳴,梧棲可以聽到。(梧棲為台灣西海岸中部一座小鎮)”這樣一句俗話,說的正是崇武半島與台灣的距離之近。崇武與台灣相距僅97海里,歷史上有“海接東南一夜舟”之說,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崇武成為閩台以至兩岸同胞交往聯繫的主要橋樑之一。自古以來,兩地的往來就非常頻繁;改革開放后,崇武作為對台開放的窗口,不僅建立了祖國大陸第一座對台貿易專用碼頭,也在兩岸交流合作方面創下了幾個“第一”。
第一筆閩台民間小額貿易
1979年,國務院批准崇武港正式對台開放,崇武成為全省四個台輪停泊點和對台小額貿易點之一。隨著崇武港的腹地惠安縣成立了台灣同胞接待站,來到這裡的台灣漁船日益增多。崇武漁民李春成並未料想到,他與台灣漁民做成的一次“買賣”,竟然成為第一筆閩台民間小額貿易。1981年春,李春成與台灣漁民在海上進行水產品的交易,賣出了一些黃花魚———當時,崇武港盛產每尾一斤左右的黃花魚,很受台灣漁民的青睞。後來,李春成無意間與台灣漁民聊起,崇武鎮上有許多石雕工藝品,非常精緻,很適合當禮物送人。於是台灣漁民跟著他上了岸,到鎮上轉了一圈后,買了許多工藝品回去,第一筆閩台民間小額貿易由此誕生!沒想到,這些工藝品在台灣賣得很好,從此以後,越來越多的台灣漁民經常進港來買小工藝品及其他一些海產品,兩岸間的小額貿易日益增多。值得一提的是,崇武影雕工藝尤其受歡迎,許多台灣漁民都是帶著自己和家人的照片來找影雕藝人,希望把他們的形象定格在石頭上。時任崇武鎮黨委書記的陳新興告訴記者,1984年底,崇武鎮成立了崇興對台貿易公司,負責對台輸出產品。次年春節,該公司在一個星期之內就為台輪提供了20多噸的黃花魚和50多噸的其他經濟魚類,創下了500多萬美元的交易額。第一座對台貿易專用碼頭 崇武和台灣兩地的船隻往來越來越頻繁,最多時每天從台灣來的船舶竟有20多艘。由於沒有碼頭,舟船只能停泊在海上,貨物靠小船駁運,旅客赤足涉水上岸,十分不便。鑒於此,崇武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申請,希望建一座對台專用碼頭。後來,在崇武鎮西南隅海角,祖國大陸第一座對台貿易專用碼頭開始動工。施工方克服了風浪影響大、海底地形複雜等因素,採用先進的“扭王字塊”工藝,成功地抗拒了風浪,建成碼頭。崇武碼頭於1989年正式交付使用,大大促進了兩岸的民間貿易。除了建有千噸級泊位的崇武碼頭,崇武還新擴建崇武、大汭、港乾等5個台輪避風港,以及紅十字會崇武救護站、台胞接待站等一批設施,不斷改善港口、碼頭、道路、水電及通訊等設施,為台胞提供更多的服務。從簡單的水產品、石雕工藝品交易開始,到台商用大貨輪把整船的滌綸絲、西裝布等輕工原料運到崇武港,崇武與台灣之間的貿易往來越來越成熟,吸引了上海、天津、江蘇等地的企業紛紛到崇武採購台灣原材料。第一次大陸漁工登上台輪工作“1988年,崇武漁工首次登上台輪工作,這也算是大陸第一呢。”陳新興介紹說,當年,崇武鎮根據台輪急需漁工勞務等情況,由大汭村與基隆漁業公會進行漁業合作,首次派出30名崇武漁工登上台輪從事捕撈工作,這在大陸也是一個突破。崇武漁民長期靠海為生,被僱用的漁工誠實勤勞,經驗豐富,在生產上充分發揮作用,且與台灣人的語言相通,因此很受台灣漁輪的歡迎。有了第一次,崇武開始積極拓寬對台漁工勞務合作,派出的漁工保證身體健康,吃苦耐勞,並在技術、辦證、接待、補給等方面給予一條龍服務。同時,他們還健全勞務保險,通過舉辦培訓班、以老帶新等方法,提高漁工技術素質,培養出一批能擔任大副、大車、二車的船員。崇武對台輪提供的漁工勞務服務逐漸增多,每年都達數千人次,雙方發揮了互補、互利、互促的作用。與此同時,台胞來崇武投資興業的人也不少。崇武在台灣的鄉親有三萬餘眾,台灣基隆港不僅設有崇武會館,還建起了“大汭新村”。而崇武建立的一條“台灣街”,也吸引了不少進港的台灣漁民,許多漁民都會到這條街上吃飯、購物。兩岸情誼勝似親人 隨著崇台兩地的民間交往和經貿合作日漸活躍,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不斷加深,淺淺的海峽見證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崇武建立了紅十字會救護站后,台胞求醫問葯比以前方便了許多。1988年夏天的一個深夜,崇武鎮西華村村民張成安、張祖志急匆匆跑到紅十字會崇武救護站求助,他們的姑父、台北商界知名人士庄先生,因高熱不退,神志不清已近5個小時,請求救護站診治。10分鐘后,由主治醫師李少奎等3人組成的醫療小組就準備好了救治器械,病人一到立即投入搶救工作。經診斷,庄先生患有膽道感染,醫療小組隨即制定醫療方案,經過幾個小時的救治和看護,次日清晨4時半,庄先生的體溫完全恢復正常。次日下午,康復后的庄先生同醫護人員道別時,含著熱淚說:隔絕40多年,首次回鄉就遇到醫德、醫術如此好的醫生,感受家鄉的親情,“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崇武還先後救護了不少遇險的台灣漁船和台灣同胞。當時的報紙曾報道了這樣一個故事:1991年6月26日傍晚,在崇武港避風的一艘台灣漁船突然斷了錨繩,這艘載重量為79噸的漁輪在海浪的衝擊下像脫韁的野馬一樣漂流,後來擱淺在附近礁石上,船身傾斜,大副和輪機員不得不棄船逃生。正在值班的崇武台輪工作站幹部林武強從望遠鏡里發現后,當即組織12名官兵和兩名經驗豐富的老船民,駕船前去救援。救援船在淺水區發現漂流在水面的台胞大副和輪機員,三名戰士縱身躍入海中,把他們抬到沙灘上。此時,這兩名台胞已經窒息,三名戰士馬上為他們做人工呼吸,又將其送往崇武醫院治療。接著,幹警們找來大鐵錨和鋼絲繩,加固傾斜的台輪。當他們把台輪拖離礁石時,已經是次日一時了。為了答謝官兵搭救陷入危境的台輪,台胞淼先生特意製作的一面寫有“海上救險風格高尚”的錦旗送到泉州邊防站。這些,只是眾多感人故事中的幾個,而這樣的親情舉動至今仍在崇台交流中不斷湧現……
崇武古城
崇武城背靠大陸,其餘三面臨海,古又稱“小兜寨”。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在此設置了軍事機構——“小兜巡司”。明初又在此設“守御崇武千戶所”,開始用“崇武”之名。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奉命經略海防,始建城池。崇武城是中國至今保存較完好的古代濱海石城之一。
崇武城牆是用花崗岩石砌築的,城周長2456.7米,外牆用長方形石作丁順砌,內之跑馬道擋牆用亂塊石或卵石花砌,中間夯以三合土。城平面略呈梯形,面積37萬平方米,南北長500米,東西寬300米,基寬4.5米,牆高6.3米,設有窩鋪26座,軍房987座,城堞1304個,箭窗1300個。四方設門,建有門樓,東、西、北門外加築半弧形月城,即各有城門2道,唯南城門外只築照牆,以為屏蔽。北城門的門額刻“威鎮海邦”4字,相傳是抗倭名將戚繼光所題;城牆上建有烽火台、瞭望台和安放銃炮的炮台5座,城牆內建有二層或三層的跑馬道。城內外還鑿有13口水井及4條涵溝;城外周圍原開有濠溝護城,城內外置軍房987座,並建有公署、兵馬司、演武場、墩台、倉廒、鐵局(兵工廠)、館驛和捍寨等,構成一套比較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永樂十五年(1417年),又將城牆增高了1米多,並築東西兩月城。明嘉靖、萬曆和清康熙、道光年間曾進行4次較大規模的整修。
崇武城建筑後的百餘年中,倭寇未能入侵,海防平安。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倭寇偷襲,城曾一度陷入敵手42天。隆慶元年(1567年)四月,抗倭名將戚繼光曾在這裡督師操練,又特地在城內倉兜山置中軍台,一旦倭寇來犯,便於報警和指揮。清順治八年(1651年)四月,鄭成功曾於此憑險抗拒清兵。城南不遠處的“海門深處”,有摩崖題刻和詩刻。
崇武半島
張權斌
崇武似船 昂首出航
堅硬城牆築就龍骨脊樑
飽孕蔚藍色蓬勃
激情在征帆下鼓盪
滿載五色石神韻靈光
滿載海土乾 人智慧剛強
穿越海門深處
把另一番天地開創
“醒獅”怒吼下山
迸發崇尚武備的威壯
“蛟龍”翻騰出海
豪氣在雲水間回蕩
愚貧苦弱泡沫般消逝
靈性和熱血隨浪花激揚
惠東女掌握了生命櫓槳
打捕迷失的尊嚴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