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嘴鎮

姚嘴鎮

地理


姚嘴位於湖北省仙桃市西南邊陲的一個小鎮,坐落在東荊河畔,西與潛江接壤,南與監利秀水相連,緊鄰隨岳高速公路東側。長約184公里的東荊河陪伴在小鎮南側,在此處形成一個“幾”字型,因舊時一戶姚姓人家住在該幾字型河口之上,故稱“姚家嘴”,簡稱“姚嘴”,現也叫做“姚咀”。解放前有“小漢口”之稱。
姚嘴位於江漢平原中部,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春暖夏熱,秋燥冬寒,四季分明。嚴寒酷熱維持時間不長,無霜期及農作物生長期都較長,農業氣候條件優越。具有南北兼宜的氣候特點,適合於多種動植物生長。年均日照時數1939.8小時。年平均氣溫16.5℃。極端最高氣溫39.3℃,最低氣溫零下14.2℃。全年無霜期258天,年均降水量1199.6毫米。

轄區。


姚嘴於1987年設立鎮,鎮轄區內有7個村和一個中心鎮區,即:魯家湖村、金嶺村、仁和場村、莫溝村、豐實院村、張灘村和王嶺村,以及姚嘴街道(原五七大隊和菜園子村)。2000年統計有人口17148人。

歷史


根據有年歲的老人介紹,解放前姚嘴古街道原位於東荊河邊上。那時東荊河河寬僅20來米。舊時街道呈“十字架”型,主道長度從現在的姚嘴閘到陳姚公路這裡,十字道另外一條僅300米長。那是雖然街道寬度僅2米左右,而且都是青石板鋪地,但是兩邊商鋪林立,米鋪、醬油鋪、醋鋪等較多。
舊時陸地交通不發達,因此水上交通成為重要渠道。東荊河因為在姚嘴這裡呈現幾字型彎道,加上商鋪林立,方源數十公里商賈人士、老百姓來此購物、做生意買賣的比較多,兩邊商戶頗有錢財。因此顯現出一派繁華景象,一度被成為“小漢口”。因為上世紀90年代和2000年左右,數月不下雨,導致東荊河乾涸。人們幾乎可以在乾涸的河床上行走過河。由於聽老人們的描述,許多房屋在50年代洪水中倒塌入水,錢財來不及帶走,於是吸引了方圓十里八村的百姓來河裡挖寶貝。根據現場挖掘村民介紹,不僅挖掘到許多從清朝順治康熙乾隆一直到宣統年間的銅錢通寶外,還陸續挖掘出大小不一的金元寶、首飾、耳環等物品,同時,還有不少民國期間的四川錢幣、湖南錢幣等。這些流通的錢幣足以說明了那時候姚嘴的繁華,小漢口之稱也的確實至名歸!
上世紀50年代,由於發洪水,大河兩邊房屋倒塌在河中,兩邊老百姓於是遷往離河岸約2公里的地方,重新建立了新的街道。而現在的新街道則是在上世紀90年代的公路邊徵用兩邊的耕地后建成,原來的街道成為了老街道。
1975年姚嘴成為沔陽縣(現仙桃市)20個公社之一,4月更名為陳場公社。1987年設立鎮,2001年併入陳場鎮

現狀


隨著交通以及經濟的發展,姚嘴進入21世紀后,已逐漸失去了往日的輝煌。2001年,併入陳場鎮后,轉為村級別。逐漸轉為了一個以打工經濟為主的小鄉村。

教育


姚嘴小學始建於1950年元月,學校先前是原革命蘇區列寧小學,後於1970年更名為姚嘴小學,學校位於仙桃市的西南邊陲,坐落在東荊河畔,西與潛江接壤,南與監利秀水相連,佔地面積15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160多平方米,各類教育教學設施、設備較全,藏書10000多冊。學校現有11個教學班,在籍學生635人,專任教師25名,中學一級職稱2人,小學高級10人,大專學歷6人,學歷達標率100%。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質量立校”的辦學理念,走“改革興校,和諧發展”的道路,提出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辦學目標,近年來,全體教師積極參加新課程改革,大膽推廣衡水、洋思經驗,並從教學實踐中總結經驗,撰寫論文,先後有多篇論文在不同刊物上發表。同時,學校每年都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書畫比賽、朗誦比賽、體育運動會和藝術節,特別是藝術節規模越來越大,水平越辦越高,深受家長、學生的喜愛和上級領導的好評。分別有13名教師論文獲市一、二、三等獎,8名教師獲市優質課二等獎,在市組織的書畫比賽中16人次獲獎,5名教師被評為“市優秀教育工作者”。21名同學在市書畫比賽中獲獎, 8名同學在市環保作文中獲獎。15名同學分別獲市“優秀學生”、市“十佳小孝星”、市“十佳小公民”稱號。
如今,姚嘴小學將以“勤學守紀、尊師愛校”的校訓,“嚴謹、求實”的校風,“勤奮、向上”的學風,去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為培養跨世紀的優秀人才而奮鬥!

經濟


建有水質穩定劑廠一個,可鍛鑄鐵廠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