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楊健侯的結果 展開
- 楊式太極拳傳人
- 畫家
楊健侯
楊式太極拳傳人
人物關係
楊健侯(1839-1917)男,楊露禪第三子,教習大中小三種架子皆備,其功剛柔並濟,以臻大成。拳術剛柔並濟,特別善於使技巧。對刀、劍、槍等也極力鑽研。性格溫和,肯鑽研,為適應部分習者需求,將楊式太極拳,初改中架。在太極拳發展和傳播中,起了重要作用,授人眾多。在比武時對任何人都不輕視,此其制勝之源。
描述:楊露禪第三子,教習大中小三種架子皆備,其功剛柔並濟,以臻大成
籍貫:廣府南關人
楊健侯(1839-1917),名鑒,字健侯,號鏡湖,廣府南關人,楊露禪第三子,人呼為三先生,晚年後人呼為老先生。生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練功亦在幼時。其父嚴厲,終日督視,不使少怠,以致身心疲敝,不得勝任。曾擬逃學數次,幸均被覺,未果,可見當時練功之刻苦精神,卒能成其大名。性較兄楊班侯柔和,故從業者甚眾,教習大中小三種架子皆備,其功剛柔並濟,以臻大成。
后隨父長住北京教拳為生。有《十三勢行功心決》(三言四句)曰:“輕則靈,靈則動,動則變,變則化。”
當時他派中有善用刀劍者,與之交手,健侯僅以拂塵挫敵,每一搭手,多被擒拿,處於背勢,而不能近其
身。又善用槍桿,任何勁力,均可發於桿頭。他人槍桿遇之,無不連人帶桿同時跌出。其周身皆能發人,而發勁輒在一笑一哈之頃。且善發彈,發無不中。三四彈在手中,往往能同時射擊三四飛鳥。尤奇者,止燕雀於彼掌心中,不能飛去。蓋因鳥類在將飛前,兩足必先下沉,沉后得勢,方可聳身上飛。楊能聽其兩爪下沉之勁,隨之往下松化,則燕雀因無力可借,故不能聳身飛去,由此可知彼聽勁與化勁之靈敏奇妙,絕非他人所能望其項背也。
晚年練功,常在卧時,衣不解帶,倏乎即醒,夜深時,侍者常聞其卧床作抖動之奇聲。
卒於民國六年(1917),無病而逝,在臨危前數小時,得一夢兆,知將死,呼家人及生徒至,一一叮嚀,屆時沐浴更衣,含笑而終。
楊健侯傳田兆麟《楊家太極拳老拳譜》
八門五步
方位八門,乃陰陽顛倒之理,周而復始,隨其所行也,八門者,四正隅也,四正為掤履擠按,四隅乃采例肘靠,合正隅之手,得門位之封(卦),以身分步,則生五行,以支撐八面,五行者,進步“火”,退步“水”,左顧“木”,右盼“金”,中定“土”是也,以中定為樞軸,懷藏八卦,腳踏五行,名之曰八門五步。
粘黏連隨
粘者,提上拔高之謂也,黏者,留戀繾綣之謂也,連者,舍己無離之謂也,隨者,此動彼應(彼動此應)之謂也,學者欲求懂勁,當於此四字三注意焉。
頂偏(匾)丟抗
頂者,出頭之謂也。偏(匾)者,不及之謂也。丟者,離開之謂也。抗者,太過之謂也。初學者,每犯此四字之病,必於推手之時,密密覺察,隨時改去,改之既盡,方能達感覺靈敏,粘黏連隨之域。
太極圈
退圈容易進圈難,不離腰腿(頂)后與前。所難中土不離位,退易進難仔細研。此為動功非站定,倚身進退並比肩。能如水磨摧急緩,雲龍風虎象周旋。要用天盤從此覓,久而久之出天然。
對待用功法守中正
欲求懂勁,須習對待,[即推手],推手分掤履擠按四手,學者必於此四手,用不動步推法,苦下工夫,須練至腰腿皆可沾黏連隨,身形和順,伸舒自如,無絲毫拙力,隨感隨應,方可謂基本之功足。
太極進退不已功
掤進履退自然理,陰陽水火相既濟。先知四手得其真,采例肘靠方可許。
四隅從此演出來,十三勢架永無已。所以因之名長拳,任君開展與收斂,
千萬不可離太極,對待於人出自然。由茲往返於地天,但求舍己無彌病,
上下進退永連綿。
太極體用解
理為精氣神之體,精氣神為身之體,身為心之用,勁(力)為身之用,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精氣神有一定之主宰者,意誠也,誠者天道;誠之者,人道,俱不外意念須臾之間。
要知天人同體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氣,其氣意之流行,精神自隱於(微乎)理也(矣),夫而後言,乃武,乃文,乃聖,乃神則得矣。特借後天之武事,論之於身心,用之於勁力,仍歸於道之本也。勁由於筋,力由於骨,如以持物論之,有(力)者能執數百斤,是骨節皮毛之外操也,故有硬力。太極拳之內勁則不然。以之持物,或不數斤,蓋精氣內壯也。若功成之後,較硬力不知妙出若干倍也。
太極文武解
文者體也,式者用也。文功在武,用於精氣神也,為之體育,武功得文,體於心身也,為之武事。夫文武又有火候之謂,在放卷得其時中,體育之本也,文武使於對敵(待)之際,在蓄髮適當其可,武事之根也。有文無武,謂之有體無用,武而無文,謂之有用無體。文者內理也,武者外數也。有外數無文理,必為勇(血)氣之勇,有失本(來)面目,欺敵取敗也;有文理無外數,徒思安靜之學,未知用的采戰,差微則亡矣。
太極懂勁解
自己懂勁,接及神明,為之文成。而反(后)采戰,身中之陰,七十有二,無時不然,陽得其陰,水火既濟,乾坤交泰,性命葆真矣!於人懂勁,視聽之際,遇而變化,不著思量形相,而來往咸宜,自得曲誠之妙。
八五十三勢長拳解
自己用功,一勢一式,用成之後,合(之)為長拳,滔滔不斷,周而復始,所以名為長拳也。萬不得不有一定之架子,恐日久入於油滑也,又恐入於硬拳也,決不可失其綿軟。周身往複,精神意氣之本。用久自然貫通,無往不至,何堅不推也!
於人對待,四手當先,亦是(自)八門五步而來。站步四手,碾磨四手,進退四手,天地人三才四手,由下乘長拳四手起,大開大展,練(煉)至緊湊屈伸自由之功,則入上中乘之境矣!
太極分文武三成解
楊健侯三子楊澄甫
文修於內,武修於外,體育內也、武事外也,修者內外表裏成功集大成者,上乘也;由體育之文,而得武事之武,或由武而得文,中乘也;若惟知體育而成,或專由武事而成者,即下乘也。
太極下乘武事解
太極之武,外操柔軟,內含堅剛,練習之久,自得內之堅剛,然非有意堅剛,實自然增長之內勁也。所難者,內含堅剛而(不)施於外,即迎敵之時,也以柔軟而應堅剛,使堅剛盡化無存。然此步功夫,何等深玄,要非粘黏連隨,已由懂勁達神明之域者,不能輕靈玄妙,收四兩撥千斤之功若是也。
太極正功解
太極者元(圓)也,無論內外上下左右,不離此圓也。
太極者方也,無論內外上下左右,不離此方也。
元(圓)之出入,方之進退,隨方就元(圓)之往來也。方為開展,元(圓)為緊湊。方元(圓)規矩之至,孰能出此外哉。如此得心應手,仰高鑽堅,神乎其神,見隱顯微,的的思的,生生不已,欲罷不能。
太極輕重浮沈解
雙重為病,在於填實,與沈不同也;雙沈不為病,因其活潑能變,與眾不等也。
雙浮為病。在於漂渺,與輕不同也;雙輕不為病,因其天然輕靈,與浮不等也。
半輕半重不為病,偏輕(偏)重為半(病)者,半有著落也,偏者,偏無著落也。所以為病,偏無著落,必失方元(圓);半有著落,豈出方元(圓);半浮半沉為病,失於不及也;偏浮偏沉,失於太過也;半重偏(重)滯而不正也,半輕偏輕靈而不元(圓)也;半身偏沈,虛而不正也;半浮偏浮,茫而不元(圓)也。
夫雙輕不進於浮,則為輕靈;雙沈不進於重,則為離虛,故曰,上手輕重,半有著落,則為平手,除此三者(之)外皆為病手。
蓋徠內之虛靈,不昧能勇(致)於外,氣之清明,流(行)乎肢體也,若不窮研輕重浮沈之手,徒勞掘井不及泉之嘆耳!然有方元(圓)四正之手,表圓而方,超乎象外,得其寰中之上手也。
太極四隅解
四正即四方也,所謂掤履擠按也。四隅,即四角也,所謂采例肘靠也。學者若不知方極而圓(圓)。元(圓)極而方,方元(圓)循環,陰陽變化之理,焉能出隅之手哉!蓋吾人外而肢體,內而神氣,均貴輕靈活潑,乃能極四正方元(圓)之功。然或有於四正之手,犯輕重浮沈之病者,則有隅手出矣,譬為半重偏重。
太極平正(准)腰頂解
頂如准,故至(曰)頂頭懸也。二手即平左右之盤也。腰即平之根株也。若平準稍有分毫之輕重浮沈,則偏顯然矣!故習太極拳者,須立身中正,有如平準,使頂懸腰松,尾閭中正,上下如一線貫串,轉變全憑二平,分毫尺寸,須自己細辯,默識揣摩,容(融)會於心,迨至精熟,自能隨感斯應,無往不宜也。車輪二,命門一。纛搖又轉,心令氣旗,使自然隨我便。滿身輕利者,金剛羅漢煉。對待有往來,是早或是晚。合則發放去,有如凌霄箭。滋養有多少,一氣哈而遠。口授須秘傅,開門見中天。
太極尺寸分毫解
功夫先煉開展,后煉緊湊。緊湊之後,再求尺寸分毫。由尺而寸而分而毫,蓋慎密之至,不動而變也。
太極膜脈筋血(穴)解
節摸(膜)、拿脈、抓筋、閉穴,此四功,尺寸分毫得之,而後求之。絡(膜)若節之,血不周流,脈若拿之,氣難行走,筋若抓之,身無主地,穴若閉之,神氣皆無。暗抓絡節至半死,伸脈拿之似亡軍,筋抓之勁斷,死穴閉之無生。氣血精神若無,身何有主哉。若欲能節拿抓閉之功,非得真傳不可。
懂勁先後論
未懂勁之先,易犯頂匾丟抗之病,既懂之後,又恐(犯)斷結(接)俯仰之病。然未懂故犯病,既懂何又犯病?
蓋後者在似懂未懂兩可之間,斷接無准,則視聽未正確,尚未達到真懂勁之境焉。何為真懂?知瞻眇顏盼之視,起落緩急之聽,(閃還撩了之運,轉換)進退之動,斯為真懂勁。乃能屈伸動靜之妙,開合升降之巧。見入則開,遇出則合;看來則(降),去就(就去)則升。而達神明之域。既明矣,則往後行(坐)住卧、一動一靜,均須謹慎在意,蓋無往而非功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