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果橋鎮

雲南省大理州下轄鎮

2010年10月,為紀念滇緬公路上的“功果橋”對抗戰做出的貢獻,牢記歷史,弘揚雲龍乃至滇西人民的抗戰精神,激勵民志和愛國情懷,將舊州鎮更名為功果橋鎮,政府駐地不變。調整后,功果橋鎮轄11個行政村。功果橋鎮是雲龍縣區域文化、經濟中心。

地理環境


舊州鎮位於雲龍縣西南部,瀾滄江河谷。東連寶豐鄉,南靠保山市瓦窯鄉,西鄰漕澗鎮,北與表村鄉接壤。面積529.43平方千米,人口34574人(2006年末),有漢、白、僳僳、回、苗等16個民族。轄舊州、水井、丹梯、海滄、下塢、山西、湯鄧、湯澗、新山、核桃坪、金和、民主、功果13個行政村,228個村民小組,230個自然村。鎮政府駐新街,海拔1440米,距縣城74千米。最高海拔3656米(道人山),最低海拔1200米(媳姑壩)。瀾滄江由北向南貫穿鎮境72千米。有公路北通蘭坪縣,南接昆畹公路。景點有瀾滄江風光、道人山、營坪山、抗戰遺址功果橋、橋街飛龍橋望江樓、土司衙門、三七和良種場衙門遺址、董善慶墓等。
瀾滄江由北向南貫穿鎮境72公里,1月份平均氣溫11.4℃,4月份平均氣溫18℃,霜期約30~40天,無霜凍,全年日照約235天,年降雨量在847.9~1000毫米之間。境內有功果橋、苗尾2座待建的瀾滄江梯級開發電站,裝機90萬千瓦的功果橋電站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完成,苗尾電站進入可行性論證階段。
舊州鎮雲龍縣人口最多的鎮、鎮政府距縣城74公里,距大理州府175公里,距昆明542公里,距保山市110公里。歷史上舊州鎮素有雲龍縣“魚米之鄉”美譽。
夜景
夜景

歷史沿革


宋代(大理)為“雲龍賧”治所在地。元明兩代,該地為雲龍治所,歷時700多年,故名“舊州”。清代,今舊州地區分為雲、松、湯三里。民國元年(1912)改為雲江鄉(含今表村地區)。民國3年(1914)改為第三區。民國19年(1930)改為第四區。民國28年(1939)復改為雲江鄉。1949年底改為雲江分區。1953年改為第四區。1958年為舊州聯社。1962年改為區,1970年改為公社,1974年舊州公社中劃出5個大隊成立表村公社,1984年舊州公社改為區,1988年舊州區改為鄉。1996年,面積529.4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轄舊州、水井、海滄、丹梯、下塢、山西、湯鄧、湯澗、新山、核桃坪、金和、民主、功果13個行政村。2000年舊州鄉撤鄉設鎮。
功過橋鎮歷史悠久,自漢代至明代後期,一直是雲龍縣誌所在地。
古鎮舊州是瀾滄江峽谷中的沖積平原,四季如春,是塊最適宜人類生息的地方,據《雲龍記往》記載,舊州自東漢未,就出現了強盛的部落,距今已時越2000多年。在舊州歷史的長河中,曾三次在舊州設過衙門。
一是洪武年間土司知州蛇山衙門,約公元1382年(地址舊州村委會所在地);
二是天啟年間流官知州三七彩鳳城衙門,公元1622年—1624年(地址為今天的舊州下塢三七村);
三是在清咸豐年間,約1856—1862年,滇西回民起義,義軍佔領雲龍后,為鞏固政權,出於江防需要,在蘇溪西岸建有三七汛署衙門,又稱三七衙門(地址在今舊州下塢回族村北邊的糧種站)。

行政區劃


672708【2010年代碼和城鄉分類】
名稱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
舊州村532929102201121
水井村532929102202220
丹梯村532929102203220
海滄村532929102204220
下塢村532929102205122
山西村532929102206220
湯鄧村532929102207220
湯澗村532929102208220
新山村532929102209220
核桃坪村532929102210220
金和村532929102211220
民主村532929102212220
功果村532929102213220

經濟


農業
1、萬畝優質稻,年產優質稻穀750萬公斤,可向市場提優質米45.6萬公斤。
2、萬畝雙低油菜,年產油菜籽250萬公斤,每年可向市場提供17.5萬公斤優質菜籽油。
3、全鎮耕地面積2423公頃,其中:水田1020公頃,旱地211公頃,25度以上坡地463公頃,農業人均耕地面積1.1畝(0.074公頃),土壤結構,瀾滄江以東屬紅膠泥土,瀾滄江以西屬黑油沙土,全鎮的耕地多為沖積土層,土質肥沃。壩區以稻穀、小麥、玉米為主,高寒山區糧食作物以包穀、喬子、洋芋為主,半山區以包穀、小麥、豆類為主。經濟作物以泡核桃、板栗、油桐、香蕉、桔子、梨、水果、甘蔗、芒果、茶葉、花椒、木瓜、蘋果、油菜等,舊州鎮屬南亞熱帶氣候,各類蔬菜均適宜種植和生長,花卉生產主要以蘭花為主,家家戶戶種蘭養蘭,戶戶有蘭棚蘭院。
工業
1、板岩。舊州瀾滄江板岩,又叫青石板,在雲南省內乃至國內均屬於特色資源。近年來隨著資源的整合開發和利用,舊州的板岩已形成了特色產品,形成了滄江板岩文化、生產了多種規格的建築材料,開發出了餐桌、茶機、花盆、矮櫃、電視機櫃等,產品遠銷到省外和省內各地區市、舊州的板岩,初步探明儲量為2億多平方米,2008年的銷營產值1400萬元。
2、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金、銅、鐵、板岩等,已經建成四川攀星多金屬選礦廠,滙豐公司南山鐵礦廠、舊州西箐鐵礦廠,12家板岩開採加工企業。
3、華能功果橋水電站是瀾滄江幹流水電基地中下遊河段“兩庫八級”梯級開發方案的最上游一級電站,下游為小灣水電站,上游為規劃的苗尾水電站。本工程以發電為主,水庫正常蓄水位1307m,相應庫容3.16億立方米,調節庫容0.49億立方米,為日調節水庫。電站裝機容量900MW,年發電量40.41億kW·h。本電站沿320國道距大理158km(其中電站距320國道永保橋20km)。對外交通公路從永保橋沿右岸而上至壩址,交通方便。
隨著功果橋水電站的建設,瀾滄江沿岸居民遷入。舊州城鎮化水平加快,正努力朝著瀾滄江大峽谷第一鎮以及雲龍縣中心集鎮的方向發展、

人口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鎮常住人口24741人。

文化


全鎮境內有中學3所,其中縣屬中學一所,中心完小14所,校點6個,幼兒園1所,小學在校學生2243人,初中在校學生1441人,教師總數325人。教師情況:中學高級教師11、中學一級教師20人、中學二級教師33人,中學三級教師2人,小教高級教師86人,小教一級教師89人,學校校舍面積41471.1平方米。教育教學設備情況:自然實驗儀器15套,農村現代遠程教育中端接收機及設備17套,小學教育資源播放設備25套,初中理化生實驗設備3套,初中多謀體教學設備3套,計算機90台。初中入學率100%,學齡兒童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普及率98%,升學率87%。
全鎮有文化站1個,藏書3000冊,圖書流通1500冊,村級黨員活動室16個,村文化活動室14個,業餘文藝宣傳隊6個,有線電視覆蓋率92%。

交通


交通便利,舊州車站每天都有發往縣城,下關,保山以及昆明的客車。
舊州至功果橋電站水路航運已開通。

旅遊


舊州八景
一、浦甸朝霞
二、蘇溪夜月
三、老街千竹
四、崇山積雪
五、兩甸農歌
六、秦灘落雁
七、仙人曬丹
八、梭羅倒影
巍巍碧羅雪山之麓莽莽瀾滄江之釁,嘉靖年間曾設過知州衙署的雲龍舊州,不僅國圭地肥沃,特產豐富,更主要的還在於山川奇景,秀麗迷人而出名。早在清朝年間,雲龍諾鄧貢進(黃桂)土出遊至舊州,飽覽勝景,詩越橫溢,讚歎之餘,欣然以四言八句點了八景。以此“雲龍舊州八景”傳誦迄今。
功果橋
功果橋
飛龍橋望江樓
飛龍橋是雲龍境內橫跨瀾滄江的第一鐵鏈橋,清同治癸亥年(公元1862年)滇西農民起義軍杜文秀下令修建,1962年11月17日江水暴漲,沖毀橋墩,鐵鏈墜江。飛龍橋西岸的望江樓與建橋時同建,上下兩層,呈方形,長寬各8米,高11米,重檐歇山腳,斗拱架疊,氣勢雄偉,底層牆內鑲有十三塊建橋碑記,是研究杜文秀起義的重要歷史資料。正前面高懸“蘭津勝覽”匾,為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知州張禮堂(湖北沔陽人大)所題,門上有清代舉人尹陳謨作的長聯,上聯、下聯各87字(比昆明著名的大觀樓長聯各少3字),文筆酣暢,對仗工整,保存完好,是雲龍現存的重要文物之一,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望江樓長聯全文:《池江橋賦》是雲龍現代絕妙的佳作:
上聯:天塹故稱最矣!嘆,經流滾滾,鹿石奔來,擅回讀之封,表雄南詔,哉三崇之險,扼吭西陲,直比金沙淘浪,盪射日光,潞水急湍,轟嗚雷鼓,儻異時,江河聲析,出奇制勝,試下漢家樓船,定不教,螟弓矯舉,走獵蒼華,蠻錦侈張,網魚滇洱!
下聯:地軸其效靈乎!看,高閣巍巍,鼉梁載起,訴九隆而上,壓倒霽虹,聳五雲而遙,迴翔彩鳳,更饒薄甸朝霞,掛穿畫棟,蘇溪夜月,涌到朱欄,盡遷客,詩酒興豪,覽物舒懷,頻灑臨川筆墨,谷何讓,跨鶴仙人,橫吹短笛,停騑帝子,獨步長洲(注原文無標點,標點為楊宗漢志師所加),尹陳漢,字月卿,雲龍石門人,清光緒丙子(公元1875年)舉人,公元1889年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