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坡鎮

張家坡鎮

張家坡鎮位於沂源東南,是淄博市命名的首家“林果生產專業鄉”;四通八達的交通,淳樸文明的民風,優美迷人的自然景色,使張家坡成了遠近聞名的新興綠色小城鎮。

2019年10月22日,張家坡鎮被授予“山東省森林鄉鎮”稱號。

2019年,前瓜峪村抓住全縣現代農業發展的有利契機,對綠果果蔬專業合作社進行了股份制改造,社員38戶、120畝土地入股合作社,實行統一管理、統一銷售,所得收入按地畝分紅。可有效解決果農年齡大、果樹老、生產管理觀念落後的果業發展難題。

張家坡鎮位於沂源縣東部,東、北分別與沂水縣、臨朐縣接壤,西、南與東里鎮石橋鄉毗鄰。面積93.20平方公里。轄34個行政村,48個自然村,居民8810戶,2.61萬人,鎮駐地黃家峪村。鎮以原駐地村張家坡而得名。這裡自然生態資源豐富,花果飄香,適宜的氣候,充足的光照,營養豐富的土壤,純凈的水源,使張家坡成了聞名大江南北的綠色果品生產區。

簡介


位於該鎮的銅陵湖
位於該鎮的銅陵湖
張家坡鎮位於沂源縣東部,東、北分別與沂水縣、臨朐縣接壤,西、南與東里鎮和石橋鄉毗鄰。面積93.40 平方公里。轄34個行政村,48個自然村,居民8810戶,2.73萬人。

沿革


西周時,該鎮屬紀國浮萊邑,東漢末,屬東安郡,隋屬東安縣,后屬沂水縣。清朝,屬沂水縣沂源鄉和西北鄉林前、林后、毫山、保安等社。民國時屬沂水縣三區張家坡鄉。1958年3月,從東里區劃出部分區域合併建立張家坡鄉(公社),12月併入東里公社。1962年5月,又從東里公社劃出張家坡公社。1985年 9月,改稱張家坡鄉。1988年11月,鄉政府駐地遷至黃家峪村。2002年9月撤鄉改鎮。

農業發展


歷屆黨委、政府立足實際,充分挖掘自身優勢,按照“山下葡萄,山腰蘋果、梨、杏、桃,山上陰坡栗子陽坡棗,山頂防護林戴帽”的總體思路,堅持不懈地抓農業內部結構調整。目前,全鎮林果總面積達到4萬畝,其中葡萄0.6萬畝,蘋果2.1萬畝,以魯源小棗、板栗、優質桃等為重點的乾鮮果1.3萬畝,糧經比例率先調整到1:9。年產各類果品1億多公斤,年收入過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的90%、鎮級財政收入的80%來自於林果業,被淄博市政府命名為“林果生產專業鎮”。所產果品以風味獨特、綠色優質而暢銷國內大中城市,並遠銷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和港澳地區。

綠色蜂蜜

張家坡鎮盛產槐花、荊軻,為養蜂人放蜂提供了便利條件。為提高當地果品質量,打造綠色有機食品,又讓養蜂人得到經濟效益,陽三峪等村與浙江養蜂人達成協議,各村村民每人出“一元錢”作為養蜂人提前放蜂的補償,在放蜂期間陽三峪村任何人不準打葯,養蜂人需在蘋果、桃開花之前放蜂。養蜂人的到來,傳遍了整個張家坡鎮,充斥到很多遊客和南方客商的耳中,“山清水秀紅蘋果,生態高地張家坡”也不脛而走,生態環境為雙方帶來了共同的效益。
為了提高果品質量,爭創省級綠色有機果品基地建設,張家坡鎮專門邀請林果專家講座、舉辦培訓班等六十餘期,培訓人數累計達到12000餘人;同時在全鎮積極開展了爭創十大科技致富能手、科技致富新星等活動,推廣使用蜜蜂授粉、壁蜂授粉、殺蟲燈等綠色無公害技術,為讓沂蒙山品牌的蘋果走的更遠提供了根本保障。張家坡鎮果樹參保

果園種植

張家坡鎮
張家坡鎮
為了讓果農吃上“定心丸”,築起農民增收的“保護牆”,張家坡鎮被確定為今年全縣開展政策性農業保 險試點鄉鎮后,鎮上按照農民自願參保,政府政策性補貼推動,保險公司商業化運作相結合的辦法,在市、縣兩級財政部門補貼保險費的基礎上,鎮政府每畝補貼10元,有條件的村每畝補貼10—20元不等,組織果農為果樹入保險,參保分為每畝蘋果保險金額為1000元或2000元,分別交納保費每畝50元或100元,果農最多承擔25元或40元,僅占保費的50%或40%。在保險合同有效期限之內,如有冰雹、暴風、暴雨等自然災害造成投保果園蘋果損失的,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這樣以來,對增強農業抵禦風險能力,穩固農業基礎地位,促進優勢產業健康發展,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將起到積極作用。連日來,果農為果樹入保險的積極性頗高,眼下,全鎮投資87000餘元,7216戶果農為果樹加入了保險。

工業建設


沂源縣聯創工貿有限公司沂源張家坡鎮北桃花坪村扁扁洞遺址
張家坡鎮
張家坡鎮
沂源縣聯創工貿有限公司位於張家坡鎮政府駐地,省道博沂路貫穿全境,附近有濟青高速黃金出口,交通 便利。公司成立於2005年6月,註冊資本300萬元。主要從事鐵精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的生產及銷售。公司年創產值可達5000萬元,產品供不應求,前景十分廣闊。
公司現有職工50餘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30餘人。公司目前擁有成熟的市場渠道,良好的企業聲譽。
沂源縣輝潢藤業有限公司沂源縣輝潢藤業有限公司是張家坡鎮2006年度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位於張家坡鎮陽三峪村,博沂路旁,青紅高速出口處。該公司註冊資本金50萬元,佔地3500平方米,廠房建築面積800平方米,辦公場所建築面積200平方米,現有職工20餘人,專業技術人員8人。
張家坡鎮
張家坡鎮
該公司主要以綠色、環保、純天然的上等藤木為原料,從南方聘請高級技師,純手工製作各種沙發系列,餐桌、餐椅系列,客房傢具系列,工藝製品系列,辦公椅、休閑椅系列的藤木傢具。公司總投資4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300萬元,預計年銷售收入1200萬元。
萬增億工貿有限公司沂源縣萬增億工貿有限公司位於張家坡鎮政府駐地北側的劉家峪村、九東路旁,是一家以肉鴨宰殺、冷藏、銷售為主,鴨苗、飼料、獸葯銷售為輔的一條龍服務型工貿有限公司。
淄博市山川果蔬食品有限公司淄博市山川果蔬食品有限公司位於張家坡鎮張家坡村,地處沂蒙山腹地,淄博、濰坊、臨沂三市交界處,是淄博市政府命名的林果專業鎮。2003年至2007年連續被沂源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沂源縣私營企業協會授予“年度先進會員單位”;2004年4月被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評為“淄博市百強民營企業”;2003年至2007年連續被淄博市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授予信用企業。產品主要以農產品為主,包括蘋果(紅星、紅富士等)、葡萄(紅提葡萄、巨峰),梨(鴨梨貢梨等)蛋類(山雞蛋等)。公司現有員工100餘人,各類技術人員50人,註冊資金308萬元。公司生產的“山川”“飛馬”“沂蒙山”等品牌的蘋果遠銷菲律賓、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及國內的香港、深圳等南方省市地區。
張家坡鎮
張家坡鎮
沂源縣鑫鐵匯選礦有限公司鑫鐵匯選礦有限公司已投資2000萬元,並已投產,年銷售收入7000萬元,利稅1000萬元,利潤600萬元,后增資400萬元進行擴建項目,可增加產值1500萬元,增加利稅200萬元。該項目建設於沂源縣張家坡鎮中流泉村,位於淄博、臨沂、濰坊三市交界處。該場址佔地30餘畝,企業年產鐵精粉7—10萬噸的大型選礦項目。

招商引資


一、項目名稱:沂源縣張家坡鎮銅陵湖農業生態旅遊開發項目
二、承辦單位:山東省沂源縣旅遊局
三、項目建設理由和條件
張家坡鎮
張家坡鎮
沂源縣張家坡鎮銅陵湖農業生態旅遊開發區,位於有著“銅陵關”、“張良墓”、“藍橋遺址”等諸多悠 久歷史文化的張家坡鎮境內,面積約30平方公里,分為“民俗風景區”、“農業田園風光區”、“三十里紅水河風景區”。該風景區風景秀麗、空氣清新、民風淳樸,建成后將獨樹一幟,成為集生態林業、生態農業、觀光旅遊、休閑度假於一體的風景區。具體旅遊資源分為三大類:一是以銅陵關為代表的民俗風景生態旅遊資源,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銅陵關,“天然氧吧”的牛寨溝,“神秘傳說“的張良墓,“鵲橋相會”的藍橋遺址等民俗景點。二是以農家小院為主體的農業田園風光旅遊資源,有著以葡萄、蘋果、魯源小棗等當地特產為特色的休閑採摘園,依託當地山村風情、農家小吃為主體的農家樂坐落群。三是以銅陵湖為源頭的三十里紅水河旅遊資源,有著四周松韻細濤、歡歌鳥語,如“山中海洋”的銅陵湖;水庫成片、瀑布相連,如“西子腰肢”的紅水河。
四、項目建設規模及主要內容
(一)民俗風景區生態旅遊開發建設項目
1、銅陵關樓風景區的修復保護。根據歷史記載,對銅陵關樓進行修復保護,東西長120米,南北寬20米。
2、張良墓風景區的修復保護。按照傳說記載,對張良墓進行修復保護,讓遊客親身去探尋開啟寶藏的密匙。
3、齊長城風景區的修復保護。根據歷史記載,對齊長城進行修復,長約7公里,高4米、寬3米。
4、藍橋遺址重修。重修藍橋一座,讓遊客伴侶身受“鵲橋相會”的喜悅。
5、新建民俗廣場。為了給旅遊者回歸大自然的新鮮感覺,利用地區優勢,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建造一些外部簡陋,內部高檔的房屋為旅館,供遊客休憩;搭建舞台,表演歌舞及當地婚喪嫁娶,遊客可同台演出;還可定期召開廟會、花會、燈會,展示當地奇石、根雕、手工藝品等。
張家坡鎮葡萄種植
(二)農業田園風光區建設項目
依託當地特產、風俗文化,建設農業田園風光區。由鎮、村協調發展農家樂居住群一處,大約400戶;同時以農家樂農戶為依託,以當地的葡萄、蘋果、魯源小棗等特產為主體,組建休閑採摘園,讓遊客身臨其境,享受田園風光,體驗農家生活。
(三)以銅陵湖為主體的三十里紅水河風景區建設項目
建設集餐飲、住宿、釣魚台、涼亭等休閑娛樂為一體的休閑度假區,完成三十里紅水河兩岸綠化、靚化工作,並在銅陵湖及紅水河上構建供遊客遊玩的水上樂園。
六、項目總投資及利用外資數額
總投資:4800萬元
七、合作方式
獨資、合資或股權轉讓
八、經濟效益分析:
以項目景區經驗和近兩年地方屢有指標為基礎分析,景區遊客將以30%的速度逐年遞增,預計到2008年年接待遊客20萬人次以上,以每人平均消費180元(門票20元、住宿60元、飲食50元、購物40元、其他開支10元)計,年營業額可達3600萬元,年可創利1200萬元,四年可收回全部投資。
九、前期工作進展情況
該景區已建成涼亭、釣魚台、路燈等基礎設施,並且擁有投資6000多萬元的三十里紅水河,旅遊發展初具規模。景區內水資源充足,完全滿足生產生活用水;通訊設施發達,實現了通訊的全鎮無縫覆蓋,並開通了有線電視和寬頻網路;電力供應充足;交通便利快捷,建設中的青紅高速貫穿全境。已完成了景區的總體規劃。
十、配套政策及條件
享受當地重點扶持產業政策。

基礎設施建設


為保證產業化經營有足夠後勁,該鎮黨委、政府積極夯實基礎建設。先後投資700萬元建成3.5萬伏的變電站;投資120萬元,建起兩座通訊數字基站,實現了鎮通訊的“無縫覆蓋”;投資2000萬元,改善交通面貌;為有效地增加農產品附加值,避開銷售旺季,投資1500萬元,改建、新建大型保鮮庫120座;投資6000多萬元按照防洪、灌溉、生態三位一體綜合治理紅水河。紅水河不僅風光旖旎,而且拉動經濟增長,紅水河經濟現象日益凸顯。

經濟規模


全鎮已發展工業項目20個,涉及果品儲運銷、果品包裝、礦業、木片加工等領域。2006年,全鎮工業產值達到21960萬元,銷售收入20680萬元,創利稅1980萬元,實現增加值5760萬元。

行政區劃


下轄村:
張家坡鄉大石溝村張家坡鄉上河疃村張家坡鄉任馬庄村張家坡鄉撐子峪村張家坡鄉邵家峪村張家坡鄉劉家峪村張家坡鄉下河疃村張家坡鄉北店子村張家坡鄉馮家圈村張家坡鄉前瓜峪村張家坡鄉楊三峪村張家坡鄉西瓜峪村張家坡鄉河套峪村張家坡鄉黃家峪村張家坡鄉此老峪村張家坡鄉毫坪村張家坡鄉西王莊村張家坡鄉保全村張家坡鄉東王莊村張家坡鄉保安村張家坡鄉張家坡村張家坡鄉林前村張家坡鄉河東村張家坡鄉興旺村張家坡鄉宋王莊村張家坡鄉北桃花坪村委張家坡鄉上巨石崖村委張家坡鄉陳家溝村委張家坡鄉下巨石崖村張家坡鄉后峪村張家坡鄉冶爐坡村委張家坡鄉東流泉村委張家坡鄉西流泉村委張家坡鄉中流泉村委

人口數據


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5539
12897
12642
家庭戶戶數8821
家庭戶總人口(總)25387
家庭戶男12806
家庭戶女12581
0-14歲(總)5620
0-14歲男2874
0-14歲女2746
15-64歲(總)17906
15-64歲男9090
15-64歲女8816
65歲及以上(總)2013
65歲及以上男933
65歲及以上女108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5120
獲得榮譽2019年10月22日,張家坡鎮被授予“山東省森林鄉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