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村鎮

山西省河津市下轄鎮

樊村鎮,隸屬於山西省運城市河津市,地處河津市北端,東鄰僧樓鎮,東南靠趙家莊鄉,西連清澗街道,西北接下化鄉,距河津市區約13千米,區域總面積60平方千米。

1949年,樊村鎮境域屬河津縣第三區;1984年,由樊村公社改為樊村鎮。截至2018年末,樊村鎮戶籍人口為48967人。截至2020年6月,樊村鎮下轄2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樊村。

歷史沿革


樊村鎮歷史悠久,自古以來一直是晉南重鎮,屬於河津轄區,(夏)帝不降三十五年,殷侯上甲微滅皮氏國(又叫皮氏部落)。
公元前1525年商祖乙曾遷都河津,此時樊村就於河津管轄。
公元前1524年,商祖乙封弟弟祖丙於耿,建立嬴姓耿國,樊村鎮便是其領土。
西周建立后,滅商耿,封周室族人於耿,再次建立耿國,為姬姓耿國。
公元前611年春秋時期,晉獻公滅耿,把耿地賜給大夫趙夙為采邑。
戰國時,邑地屬魏國皮氏。
樊村鎮
樊村鎮
公元前211年,秦置皮氏縣,屬河東郡(今運城市)管轄。
漢天鳳元年(公元14年)屬延平縣轄區。
東漢時復為皮氏縣。三國時屬平陽郡(今臨汾市)管轄。
北魏真君七年(446年)歸於龍門縣轄區。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為河津縣轄區。
1956年劃為樊村中心鄉。
1958年實現人民公社化,屬城關公社。
1962年成立樊村人民公社,屬城關區。
1983年改為樊村鎮至今。
1984年,由樊村公社改為樊村鎮。
1994年,屬河津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樊村鎮下轄2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樊村。
下轄村
樊村堡村樊村任家窯行政村沙樊頭村
東光德村西光德村李家莊村堡子溝村
寺庄村蘆庄村常好行政村固鎮村
劉家院村古垛村干澗村魏家院行政村
韓家院村西衛村上寨村張家巷村
西樊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樊村鎮,山西省運城市河津市轄鎮,北與樊村堡、常好堡相鄰,西臨沙樊頭和西樊村,南與西光德和東光德相接,東與寺庄村相鄰。面積為62.6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為北緯35°40′19″,東經11°04′22″。平均海拔高度483米。

地形地貌

樊村鎮地區由呂梁山區、南北坡高垣階地及黃河汾河河谷等地貌單元組成,境內有一山(呂梁山)、二河(黃河、汾河)、三峪(遮馬峪、瓜峪、神峪)。因汾河橫穿轄區中部而過形成平坦而肥沃的河谷盆地,地形自北向南呈兩端高中向低的馬鞍狀。
樊村鎮
樊村鎮

氣候

樊村鎮屬暖溫帶大陸性黃土高原氣候,受季風和內蒙沙漠氣候的影響,四季分明。春季溫和,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冬季寒冷多風,春季略長於秋季,冬季略長於夏季;年平均氣溫13.5度,年平均降水量544.9毫米,無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太陽輻射量為128.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328.2小時,年平均風速2.1米/秒,風速以清澗和禹門口最大。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樊村鎮境內含有大量石灰、石英石資源,已探明的主要礦藏有16種,其中被開發利用的9種,以煤炭資源最多。
煤:於2014年探明貯藏於樊村鎮域西部,屬鄉寧煤田的延伸部分,面積約68平方公里,地質儲量約6.8億噸。
硫鐵礦:於2014年探明貯藏於樊村鎮域北部,探明D級儲量715.96萬噸,摺合標準礦295.64萬噸。
石灰石:於2014年探明貯藏於樊村鎮域北部的呂梁山,經勘測的龍門山及西磑口一帶石灰岩,儲量約3.4億噸。
石英砂岩:於2014年探明分佈於樊村鎮域北中部一帶,出露長度7000米,平均厚度10米,地質儲量為784萬噸。
另外,還有鉀長石、鋁土礦、輝綠岩、白雲岩、地熱、煤矸石、砂岩等礦產資源,仍在探測中。

土地資源

截至2014年,樊村鎮共有土地62.6平方公里,其中農耕耕地面積23624畝,林地2385.1畝,園地1767.0畝,含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113.7畝。

水資源

截至2014年,樊村鎮水資源年總量0.27億立方米,人均佔有近千方立方米,且在禹門口黃河建有大型水利工程和多處機電灌站,年總提水量約4億立方米,服務於大型工業企業及河津、稷山新絳三地數十萬畝的農田灌溉。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樊村鎮因晉時以樊姓為大姓而得名。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樊村鎮總人口4684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670人,城鎮化率5.70%;總人口中,男性24361人,佔52%;女性22486人,佔48%;以漢族為主,達46647人,佔99.57%;有回族200人,佔0.4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46人。
截至2012年,樊村鎮共有人口47497人,其中城鎮人口2158人,城鄉人口比例為4.5%,漢族為主體民族。
截至2017年末,樊村鎮常住人口為48881人。
截至2018年末,樊村鎮戶籍人口為48967人。
樊村鎮
樊村鎮

經濟


綜述

2011年,樊村鎮農民人均純收入11347元。
2012年,樊村鎮經濟總收入4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964元。
2018年,樊村鎮有工業企業69個,其中規模以上1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5個。

第一產業

截至2012年,樊村鎮農業:主要分佈在中下片,主導產業是小麥和玉米,蔬菜大棚20餘個,在基礎設施建設上,2006年在堡子溝、李家莊農業綜合開發土地3000畝。
樊村鎮林業:綠化面積3000餘畝,三北防護林1000餘畝,退耕還林500餘畝,經濟林500餘畝。
樊村鎮養殖業:全鎮養豬11567頭,羊2152隻,雞41028隻,牛376頭。

第二產業

2012年,樊村鎮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38.2億元,比2011年下降21.9%;實現工業增加值8.1億元,比2011年下降15.2%。從產銷情況看,樊村鎮有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97.5%,其中,輕工業產銷率96.4%,重工業產銷率97.5%。
截至2012年,全鎮有規模以上企業18家,其中洗煤企業2家,焦化企業2家,化工企業1家,有色企業6家,鑄造企業2家,建材企業5家。上市企業1家,擬在創業板上市企業1家。
樊村鎮
樊村鎮

第三產業

貿易:2012年,樊村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億元,比2011年下降5.2%。其中:零售行業實現零售額4.2億元,下降15.4%;住宿業實現營業額0.9億元,下降0.4%;餐飲業實現營業額0.8億元,下降6.8%。
金融:2012年末,樊村鎮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款10.6億元,較年初增加1.7億元,增長11.7%,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0億元,增長11.5%。各項貸款餘額為1億元,較年初減少7.7億元,下降9.5%。
通信:2012年,樊村鎮郵電業務收入2151萬元,比2011年增長4.6%。其中,郵政業務收入129萬元,電信業務收入2222萬元。寬頻網用戶5.7萬戶,固定電話用戶5.67萬戶,行動電話3.05萬戶。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4年,全鎮有高中2所(其中私立1所),學生1500餘名。初中4所(其中私立1所),學生2600餘名,小學21所(其中私立3所),學生3300餘名,幼兒園13所(其中私立10所),幼兒1300餘名。

醫療衛生

截至2012年底,樊村鎮有鎮級醫院1所,醫師10名,其中執業醫師4名,醫士6名。村級衛生所25所,執業醫師2名,醫士26名。個體診所40所,職業醫師1名,其餘全部為鄉村醫士。
樊村鎮
樊村鎮

基礎設施

新修西光德、李家莊、曹家窯等村黃河防滲渠道15000米;流轉土地2500餘畝,成立科隆養殖合作社和魏鑫養殖合作社,截至2014年,樊村鎮有羊存欄3000餘只;對鋁東路進行了高標準綠化,在209國道修築防護牆7000米,完成植樹造林2300畝。

民政

截至2012年底,樊村鎮納入低保1872人,佔全鎮總人口4%,五保100人。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樊村鎮有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2個,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24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800人。截至2011年末,樊村鎮8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0%;有廣播喇叭24隻,通響率100%。截至2011年末,樊村鎮廣播綜合覆蓋率90%;有中央、省、市等63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9000餘戶,電視綜合覆蓋率60%。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樊村鎮有郵政網點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40千米,投遞點50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征訂報紙2000份、期刊1000冊;有固定電話用戶0.3萬戶,行動電話用戶3萬戶。 

供電

截至2011年末,樊村鎮有110千伏變電站2座,有主變壓器13台;綜合電壓合格率90%,供電可靠率99%。

交通


公路

樊村鎮形成“兩縱五橫”的公路布局,即209國道、固李路縱貫南北,鑫光大道、鋁東大道、鋁聯路、稷西路、新稷西路東西交錯與國道相接。修建鳳凰路南段1.22公里。
樊村鎮
樊村鎮

鐵路

山西鋁廠樊村堡專運線以及建設中的王家嶺煤礦專運線。

旅遊


景點

古垛後土廟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位於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鎮古垛村。創建年代不詳,元元貞元年(1295年)、明代、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均有修葺。佔地3805平方米。廟院坐北朝南,一進院布局。現存戲台、聖母殿均為元代遺構,其餘建築皆為明清建築。
琉璃廟(玄帝廟)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玄帝廟又稱琉璃廟,創建於明隆慶三年(1570年),至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竣工。沿中軸線有山門、香亭、中殿、後殿等建築,佔地面積2997平方米。
香亭面寬、進深皆三間,三重檐歇山頂。中殿面寬五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
樊村堡關帝廟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樊村堡是明代古堡,城牆圍繞,四面環溝。村內現基本保持明清建築結構,民居建築群外形完好,巷道保持原樣。樊村堡關帝廟保存完整,現已修葺一新,有可配套旅遊景點。
樊村老戲台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亦稱戲樓,原為關帝廟附屬建築。創建於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成化、清康熙、乾隆年間均有修葺,基本結構仍為明代建築。

代表人物


人物名稱簡介
董其武1899年11月出生在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鎮固鎮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參加革命后,不久又西安赴洛陽,參加國民軍第二軍,先後任第八混成旅二團排長、連長、營長和第九混成旅旅部中校副官長。1926年冬到武漢參加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先後任少校偵察隊隊長,北伐先遣縱隊支隊長。大革命失敗后,1928年秋到天津,入傅作義部,任天津警備司令部參謀。
馬電科河津市樊村鎮劉家院人,大專文化。主要榮譽:全國優秀農業科技工作者、中華優秀奉獻者、中華世紀風采人物、山西農村優秀企業家、運城市社會扶貧楷模。
史躍武史躍武,從父親史民志處接手“振興集團”,於1981年開始創業的史躍武充分利用了山西豐富的煤礦資源,於1991年投資了一個小型電站。2001年元月開始投資1500多萬元,建設了跨越13公里的雙迴路雙分裂“振龍”輸變電線路,並於9月13日順利通過了省、市電力公司質量驗收和投入運營。

獲得榮譽


2008年2月,樊村鎮榮獲2007年度全面工作先進鄉鎮。
2011年1月,樊村鎮榮獲山西省園林城鎮。

文化


特產

樊村鎮特產
樊村小磨香油
樊村鎮[山西省河津市下轄鎮]
樊村鎮[山西省河津市下轄鎮]
樊村小磨香油主要原料為芝麻(白、黃、棕紅、黑),其製作過程計七道工序,即:選料、泡洗、火炒、磨醬、盤醬、蹾油、搖油,全過程皆由手工操作。芝麻必須優質,生長期越長越好,白芝麻含油量最高。
寺庄豆腐
樊村鎮[山西省河津市下轄鎮]
樊村鎮[山西省河津市下轄鎮]
寺庄豆腐是山西省運城市河津市樊村鎮寺庄村的特產。寺庄豆腐的製作特點是:火候恰到好處,點漿適度,凝結適宜。質地潔白細嫩,含水少,下到鍋里烹煮,不化、不沉,吃起來韌而不硬,軟而不化。
樊村胡卜
樊村鎮[山西省河津市下轄鎮]
樊村鎮[山西省河津市下轄鎮]
胡卜是一種對於南方人來講十分陌生的東西,由羊肉和餅絲混做而成,有湯,吃時配以油辣子和大蔥、蒜,吃完滿頭冒汗,渾身發熱,可以抵擋嚴寒。這種吃法和羊雜爛、羊湯一樣,帶有河津邊山一帶匈奴後裔的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