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更森,蘇甦先生的筆名,重慶西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重慶市美協會員、重慶國畫院藝委會委員。
蘇蘇與父親
蘇 甦,筆名 蘇更森 男 1960年生,江蘇人。1987年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美術系國畫專 業。蘇甦自幼跟隨其父
蘇葆楨先生學習中國花鳥畫,又曾隨著名畫家李文信先生學習中國山水畫。199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山水畫助教班學習,受到當代著名山水畫家
賈又福先生指導。他的花鳥畫作品具有紮實的筆墨根基,既繼承了蘇門畫派清新、莊重、典雅的風格,又在此基礎上有所發展,具備疏放、靈動的特點,特別是家學葡萄畫,深受國內及東南亞收藏者喜愛。作品《碩果累累》在1997年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中國著名畫家三峽美術作品展”上,獲“榮譽金獎”。蘇甦既對傳統的北宗、南宗山水畫有較深入細緻的研究,又尊崇“藝術來源於生活”的原理,走遍巴山蜀水,繪製了大量的寫生作品。創作的山水畫《崔巍大巴山》入選1999年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跨世紀暨建國五十周年全國山水畫大展”,作品《太行山高》入選2001年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第十五次新人新作展”,作品《碩果累累》2006年被鄧小平紀念館收藏。2007年10月蘇甦應美國馬里蘭州豪爾德大學邀請,赴該校舉辦為期一個月的個人畫展,作品受到美國朋友和當地華僑的熱烈歡迎。對於此次展覽,華盛頓的《多維時報》、《新世界時報》、《亞美新聞》、《美華商報》等中文報紙和《巴爾的摩太陽報》等英文報紙都作了報道和介紹,展覽取得圓滿成功。2007年12月他所創作的六尺整紙《碩果豐收》圖,被
西南大學作為國禮贈送給泰國
詩琳通公主,泰國王宮為此舉行了盛大的禮品交接儀式,作品得到詩琳通公主的讚許。他的作品在《重慶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書畫報》、《
華西都市報》、《海峽兩岸雜誌》以及加拿大的《華聲報》、香港的《新晚報》上都曾專版介紹。作品收入香港漢榮書局出版的《華夏千家書畫集》、
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畫冊《當代著名花鳥畫家作品集》、
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畫冊《跨世紀暨建國五十周年全國山水畫大展》。作品多次參加美國、加拿大、日本、菲律賓、新加坡等國對外交流展。
蘇蘇
蘇更森是蘇甦先生在其畫上題款所用之名,他是我國現代著名花鳥畫家、人稱“蘇葡萄”的蘇葆楨先生的兒子,現是重慶西南大學美術學院的教授、
重慶美術家協會會員、重慶國畫院藝委會委員。蘇葆楨先生是江蘇人,因抗戰緣故遷徙到重慶。1939年考入台灣中央大學師範學院藝術系,成為徐悲鴻的弟子,抗戰勝利后留在重慶,為西南培育了大批花鳥畫人才。蘇更森幼年跟隨其父習畫,受過嚴格的師古訓練,曾遍習五代、宋、元、明、清、近代以來諸多花鳥畫家作品,並有很深的領悟。讀大學時得著名山水畫家段七丁教授教導,后入
四川美術學院受著名山水畫家李文信教授、唐允明教授教誨,1998年又入中央美術學院,在當代山水畫大師賈又福教授指點下學習,在現實生活中,更是受其父親的悉心指點。由於耳濡目染和自身勤奮不懈的努力,蘇更森今天的花鳥畫和山水畫均日臻圓熟。
看蘇更森花鳥畫作品,或設色雅麗,布局端莊,落墨沉穩;或構圖繁複,著色濃麗,出筆灑脫,不拘小節;或筆簡意遠,清秀雅逸,神采飛揚;或逸筆草草,野趣橫生,樹鶯曼妙,詩意盎然。在《紫雪香》、《四條屏》等作品中,飽含了作者對於生活的細緻觀察和熱誠之愛。其《葡萄圖》,繼承了蘇葆楨先生所繪葡萄之圓潤、秀麗之美,然在藤葉、枝幹的處理上,更具有年輕氣盛的疏狂,水墨之氣更為潑辣。
蘇更森學習山水畫的過程中,對
董源、
巨然、黃公望、四王、
龔賢為代表的南宗山水和以馬遠、
李唐、
夏圭為代表的北宗山水均深為喜愛。除了對於古畫的勤研苦習、心追手摹之外,他還多次到
太行寫生和到大巴山寫生,因此,他的山水畫既有濕潤蒼翠、曠遠幽靜江南風景特點,也有氣勢磅礴、折落有勢的金石之味,故我們在他作品中可以看到沉默的房舍、幽寒的水汀、蜿蜒的石路,也能看到飛流直下的瀑布。行家評其山水畫“山有凜然之勢,水有藹然之態”,說明二者的結合。
也許是朝夕染瀚,也許是踏遍萬里江山,蘇更森在其腕底筆下將花鳥畫和山水畫作了很多的融合。故在他的花鳥畫中有較多隨心點染的山林叢草,筆墨簡略中有山林田野之氣;而在其山水畫中,亦常見奪目的鮮花、小鳥,在凝重中又透出鮮活。總之,蘇更森花繪畫作品,有雅俗共賞之特色,直追中國畫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朝一夕不能成就一個畫家。蘇更森在丹青旅途中奮力拚搏已有三十多個年頭,取得了累累碩果。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市大展並獲獎,2007年,他獨自遠赴美利堅,在馬里蘭州的豪爾得大學舉辦個人畫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當地媒體稱為“品嘗藝術的盛宴”。2008年,西南大學在泰國的
孔子學院恭請詩琳通公主為學子授位,我國教育部選定蘇更森的《葡萄圖》作為國禮贈送詩琳通公主。畫家的作品最能體現其在藝術之路上攀登的腳跡,故作品最具有說服力。
熟悉蘇更森的人,多認為其有內斂之氣、溫柔敦厚之風,這於他的創作而言,是否顯得嚴謹厚實有餘而沖闖張揚之氣不足,是耶非耶?容觀者判。
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