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灣鎮

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轄鎮

北灣鎮,隸屬於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地處靖遠縣境西部,黃河北岸,東接糜灘鄉,南與烏蘭鎮營房村、平堡鄉隔黃河相望,西鄰白銀區四龍鎮,北靠劉川鄉,行政區域總面積267.6平方千米。

民國元年(1912年)后,稱西區;1983年,改為北灣鄉;2001年9月,撤鄉建為北灣鎮。截至2018年末,北灣鎮戶籍人口為48209人。2020年6月,北灣鎮下轄9個行政村。

2011年末,北灣鎮財政總收入116.8萬元,比上年增加8.6%。2018年,北灣鎮有工業企業13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個。

歷史沿革


北灣鎮實景
北灣鎮實景
北灣鎮解放前稱“西區”,在北灣街設有區公所,轄今北灣鎮、平堡鄉、中堡鄉,四龍鎮全部區域及白銀區王峴鄉的蘇家大水等地,解放後於1949年9月成立人民政府,稱第六區,轄區同前。1956年1月撤區建鄉,成立了北灣鄉。1958年10月成立北灣人民公社管委會,轄現北灣鎮、平堡鄉、中堡鄉,到1961年6月把原北灣人民公社分為北灣、中堡、蔣灘3個人民公社。1963年7月北灣、中堡、蔣灘3公社合併成立北灣區,原北灣公社劃為北灣、古城、高崖、天字4個小公社。1966年5月至1968年10月“文革”期間區社政府權陷於癱瘓。1968年10月原北灣區撤銷,同時撤銷了北灣、天字、高崖、古城、蔣灘、營防、金山8個小公社,合併成立了北灣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轄中堡、營防、天字、高崖、古城、北灣、太安、金山、平堡、金峽、蔣灘、金園12個大隊,1981年6月撤銷革命委員會稱謂,建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3年7月撤銷人民公社,建立鄉級政權組織,北灣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稱北灣鄉人民政府,下轄12個村民委員會。1986年4月北灣鄉分為北灣、平堡、中堡3個鄉,北灣鄉轄天字、高崖、古城、北灣、泰安、金山6個村,2001年9月撤鄉建鎮,現任黨委書記為周盛,鎮長為趙有宏。
在近年來,北灣鎮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靖遠縣“一帶五區”總體部署和建設“三大特色支柱產業、六大農產品基地”的發展戰略,圍繞把北灣建成黃河經濟文化旅遊帶上的特色產業大鎮和經濟強鎮,全方位實施特色強農、產業興鎮、工業富鎮、科技強鎮、項目帶動的戰略部署,建龍頭、帶基地、興產業,抓重點帶全局,抓難點促提高,抓落實見成效,農業和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2007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14億元。農業總產值達到3.92億元,農業增加值達到3136萬元。工業和建築業總產值達到1.1億元,增加值達到1100萬元。完成糧食播種面積2.36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1115萬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033元,增長4.98%。鄉鎮企業完成增加值1.12億元,產值達到4.25億元。
民國元年(1912年)后,稱西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建政為第六區區公所。
1956年1月,撤區成立北灣鄉。
1958年10月,成立北灣公社。
1963年,又改為北灣區公所。
1968年,復稱北灣公社。
1983年,改為北灣鄉。
2001年9月,撤鄉建為北灣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北灣鎮地處靖遠縣境西部。

地形地貌

北灣鎮地處靖遠西部黃河以北,地勢平緩。地形為河谷地帶,臨河靠山。黃河自西至東流經全境。主要山脈有無量山、太白山。境內最高峰無量山,海拔1773.3米:最低點位於中堡村河灣,海拔1455米。

水文

北灣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流經境內22千米,屬古河床類,地下水淺,一般在3—8米以下。

自然災害

北灣鎮主要的自然災害有山洪、霜凍、冰雹等。山洪災害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9—11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8年9月12日,洪水沖毀金山村稻田200餘畝、道路2公里,直接經濟損失摺合人民幣30餘萬元。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北灣鎮下轄7個行政村:天字、高崖、古城、北灣、泰安、金山、中堡,下設72個村民小組。
2020年6月,北灣鎮下轄9個行政村:
金山村、天字村、高崖村、
古城村、北灣村、泰安村、
中堡村、新坪村、富坪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城鄉分類名稱
620421101200122金山村委會
620421101201122天字村委會
620421101202122高崖村委會
620421101203121古城村委會
620421101204121北灣村委會
620421101205122泰安村委會
620421101206220中堡村委會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北灣鎮總人口3.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493人,城鎮化率4%。另有流動人口1659人。總人口中,男性2.0萬人,佔50.8%;女性1.9萬人,佔49.2%;14歲以下7762人,15—64歲27146人,65歲以上4458人。總人口中,有漢族3.9萬人,回族22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9.21‰,人口死亡率3.06‰,人口自然增長率6.1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45.6人。
截至2018年末,北灣鎮戶籍人口為48209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末,北灣鎮財政總收入116.8萬元,比上年增加8.6%。農民人均純收入5000元。
農業
2011年,北灣鎮農業總產值4.5億元,比上年增長33%,占生產總值的53.7%。2011年,生產糧食1.4萬噸,人均355千克,其中水稻4896噸,玉米5905噸,小麥3198噸。主要經濟作物有反季節蔬菜。蔬菜種植面積1.1萬畝,產量6.5萬噸,主要品種有黃瓜、西甜瓜、西紅柿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2萬頭,年末存欄1.8萬頭;羊飼養量1.9萬隻,年末存欄1.1萬隻;牛飼養量1100頭,年末存欄600頭;家禽飼養量206.4萬羽。畜牧業總產值2.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0.3%。
金融業
2011年末,北灣鎮有農業銀行、農村信用聯社、郵政儲蓄銀行3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9.2%,人均儲蓄3048元。2011年,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1.6億元,比上年增長0.1%,占生產總值的19.2%。

工業發展

近年來,北灣鎮黨委、政府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縣上確立的“雙十雙百”工程建設要求,認真實施工業富鎮戰略,大力發展非公經濟龍頭企業,重點扶優做強全鎮骨幹企業甘肅金達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加大企業技改擴能力度,提高產能和經濟效益,促進全鎮工業經濟穩步增長。甘肅金達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位於北灣鎮高崖村境內,是一家以電石為基本原料進行深加工的民營化工企業,2004年被白銀市委、市政府命名為“白銀市非公有制經濟十強企業”,主要產品有電石、雙氰胺、硅鐵等。

農產品加工業

為了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延伸產業鏈條,把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按照“扶龍頭、帶農戶、建基地”的發展思路,緊緊依託禽蛋、水稻、玉米、小麥、蔬菜等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優勢,立足農業辦工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壯大培育甘肅呱呱富家禽養殖有限公司、香又香食品公司、開源麵粉廠、鑫達飼料廠等一批輻射範圍廣、帶動能力強的蔬菜、稻米、蛋肉加工和銷售非公經濟龍頭企業,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創造良好寬鬆的環境,鼓勵更多的私營經濟和民間資本投資辦廠,提高農業產業化進程,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經濟效益,把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呱呱富公司生產的鮮雞蛋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打碼包裝后專供蘭州、西寧等各大超市,深受消費者青睞。呱呱富、香又香和嘗益嘗等三家公司加工生產的“鄉吧佬”滷雞蛋,風味獨特,遠銷蘭州、廣東等地,市場前景良好。

養雞業

養雞場
養雞場
北灣鎮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按照“抓項目促發展、興產業促增收”的整體思路,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全鎮現有規模養雞戶2490戶,養雞總量達到200萬隻,年產鮮蛋2585萬公斤,淘出雞肉300萬公斤,實現產值14071.5萬元,純收入3085.7萬元,農民人均獲純收入793元。同時也促進服務、運輸、包裝、加工、信息、諮詢、技術培訓等產業並聯發展,社會和經濟效益顯著,成為我鎮的富民支柱產業。
為了逐步實現集約化、規範化經營模式,推動養雞業健康持續發展,鎮上以實施“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為契機,重點抓好天字村蒙家坪“靖遠綠色禽蛋產業開發科技示範園區”建設。園區一期建設總投資2300萬元,目前已完成投資780萬元,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全部建成,由甘肅呱呱富家禽養殖有限公司負責實施,目前完成了16棟雞舍的土建工程,新增加雞飼養量25萬隻。

蔬菜產業

日光溫室
日光溫室
北灣鎮立足鎮情村情,確立了“立足優勢建支柱,綜合開發興產業”的發展思路,按照“農業強鎮,科技興鎮,市場活鎮,產業富鎮”的戰略部署,採取政策啟動、市場驅動、資金拉動、科技推動、典型帶動等有效措施,大力發展日光溫室反季節蔬菜種植業。2007年,全鎮新增加日光溫室500畝,全鎮日光溫室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0000畝,建成金山華山、高崖楊巷、北灣南灣、中堡李家梁四個千畝日光溫室示範基地。年生產黃瓜、茄子、西紅柿等反季節蔬菜6580萬公斤,產值9870萬元,實現純收入3720萬元,人均960元,占年度人均純收入的33.2%。蔬菜主要銷往新疆、內蒙、寧夏、青海、四川等20多個省市和獨聯體國家,深受客戶青睞。

文化


地名由來
北灣鎮因鄉人民政府駐北灣村而得名。
黃河圖冊
黃河圖冊
北灣鎮自古地靈人傑,人文薈萃,文化積澱深厚,境內有寺兒灣石窟、文昌山、三官樓等名勝古迹8處。創建於唐代的寺兒灣石窟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石窟位於天字村的寺兒灣,開鑿於東山之麓,坐東面西,為平頂三面多開龕式,龕內存釋伽、伽葉阿難、觀音、天王、力士、十八羅漢等塑像66尊重,塑像經歷代彩飾,造型精美、形象生動、神態逼真、栩栩如生,堪與敦煌莫高窟唐代造像相媲美,對研究黃河流域和絲綢之路石窟藝術,是不可多得的石窟之一,也是人們稱覲和旅遊的好去處。一個以四龍度假村至寺兒灣石窟貫通北灣全鎮水上黃河風情觀光游黃金線路正在形成。

交通


北灣鎮境內有國道G341經過。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北灣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78人,專任教師5人;小學7所,在校生2624人,專任教師22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4所,在校生2412人,專任教師21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13萬元,比上年增長8.6%。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北灣鎮有鎮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村級文化活動場所12處;公共圖書室7個,藏書2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8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北灣鎮有鄉鎮衛生院1個,村級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1個,病床60張,固定資產總值2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2人,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7人,註冊護士13人。2011年,完成診療1234人次,住院手術19台次,出院病人1234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9萬人,參合率98%。

社會保障

2011年,北灣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0戶,人數110人,支出19.5萬元;城市醫療救助492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6萬人次,共支出180.3萬元,比上年增長6.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92戶,人數3225人,支出448.9萬元,比上年增長4.8%;農村五保供養支出29.3萬元。發放農村義務兵家屬優待金1.3萬元,比上年增長3.2%;支出鄉老複員軍人優撫費3.7萬元,比上年增長5.6%;優撫專項資金支出29.5萬元。

未來展望

近年來,鎮黨委、鎮政府立足鎮情、村情,確立了“立足優勢建支柱,綜合開發興產業”的發展思路。按照“農業穩鎮、科技強鎮、市場活鎮、產業興鎮”的發展戰略,採取“項目啟動、資金拉動、科技推動、典型帶動”等有效措施,培育了建築、蔬菜、養殖三大支柱產業,拉動了北灣經濟健康快速的增長。
北灣鎮地圖
北灣鎮地圖

旅遊


風景名勝

寺兒灣石窟
寺兒灣石窟又名紅羅寺,建於紅色石質山崖之中,地處靖遠縣北灣鎮天字村,東距縣城二十公里,是境內重要佛寺之一。寺兒灣石窟於1978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晉陞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