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
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
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民國時期的中國國殤墓園,坐落於江蘇省南京市鐘山風景區靈谷景區內,佔地約一平方公里。
公墓以墓門、牌坊、祭堂(今無梁殿)、第一公墓、紀念館(今松風閣)、紀念塔(今靈谷塔)等建築構成南北一公里長的中軸線,兩邊對稱分列第二公墓和第三公墓,平面成“十字架”形。建造從1931年3月開始,到1935年11月竣工。整個建築群充分利用地形環境,力求與已有建築風格相一致而又有自身的特色,層次分明,蔚為壯觀,是中國近代規模最大的紀念性公墓建築群。
公墓入葬將士包括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和內戰中的陣亡將士代表。
建國后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改為靈谷公園,第一公墓改為花壇和草坪,第二公墓改為鄧演達墓,第三公墓廢棄。
1928年北伐戰爭結束。三年北伐戰爭中,數萬將士流血犧牲,拋屍疆場。同年11月,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決定為國民革命陣亡將士建造公墓,並成立了以蔣介石、何應欽、陳果夫、葉楚傖、劉紀文等12人組成的建築陣亡將士公墓籌備委員會,由葉楚傖擔任常務委員。公墓的方案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共築三座公墓,第一公墓居中,第二、第三公墓分別位於第一公墓東、西兩側偏南的位置,布局基本上沿襲了明清時期靈谷寺原有的格局。
1928年,北伐結束后國民政府籌劃為北伐戰爭中犧牲的士兵們修建陵園,等到開工建設后,又加入了1932年1.28淞滬抗戰、1333年長城抗戰中的部分陣亡士兵骸骨和名刻,同時在靈谷寺基礎上修建了大門、牌樓、靈谷塔等現代建築,構成了國家級的烈士紀念場館。牌樓,正反面都有瓷質的國民黨黨徽,一面刻大仁大義,一面刻救國救民,是國民黨元老張靜江的手筆,但應是後來復刻的。
陣亡將士公墓從1931年3月動工,至1935年11月完工,11月20日,在公墓舉行了盛大的落成暨公祭典禮。至1936年建築陣亡將士公墓籌備委員會結束時為止,第一公墓內共有墓穴1624個,第三公墓有墓穴2268個,所有的墓穴均用磚塊及三合土鋪底砌牆,上以鋼筋水泥板封蓋。1936年7月,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移交總理陵園管理。抗戰期間,公墓遭到部分破壞,尤其是紀念館損失嚴重,抗戰勝利後進行了維修。1947年6月,國民黨政府制定了“春秋二季致祭陣亡將士辦法”,定每年春祭日期為3月29日,即黃花崗起義紀念日;秋祭日期為9月3日,即抗戰勝利紀念日。抗戰勝利后,國民黨政府每年都要在陣亡將士公墓舉行隆重的公祭儀式,直到1949年3月29日,國民黨敗退台灣的前夕,代總統李宗仁還率領一班文武官員到靈谷寺陣亡將士公墓舉行了最後一次春祭。
修建陣亡將士公墓的決定始於1928年北伐戰爭結束。這年11月,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作出建造陣亡將士公墓,以安慰忠魂的決定,並成立由蔣介石、何應欽、陳果夫、葉楚傖等12人組成的籌備委員會。經多次實地勘察和研究,1929年9月,第五次籌備委員會會議確定以明代靈谷寺舊址為墓址。當時,中山陵即將竣工,靈谷寺已被納入陵區範圍,將公墓建在陵區內,含有對陣亡將士褒獎之意義。
美國建築師茂菲受國民政府邀請擔任公墓設計師。他的設計基本沿襲了靈谷寺原有格局,改金剛殿為公墓正門、無梁殿為祭堂;新建3座呈鈍角三角形布局的公墓和紀念坊、紀念館、紀念塔各一座。
墨菲的設計方案,籌備委員會先後17次開會論證,直到1931年3月初才獲通過。幾天以後,蔣介石到靈谷寺聽取彙報、審閱公墓設計圖樣並進行實地查勘,當他來到第三公墓時,看到這裡地勢低洼,提議將該墓改建在原址西南方向的一處高地上。之後,公墓正式開工。
陣亡將士公墓由上海陶馥記營造廠最初以80萬元,后增加至92萬元承建。陶馥記營造廠是一家著名營造廠。當時,該營造廠剛結束中山陵第三部工程。
陣亡將士公墓在建造過程中及建成后,有不少陣亡將士陸續葬入。入葬的陣亡將士包括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和內戰三類,以北伐陣亡官兵為主。因陣亡名額太多,公墓不可能全部容納,經籌備委員會研究,決定採用“代表葬”辦法,即以師為單位,從每個軍階陣亡將士中抽籤選出一名代表入葬。統計各師呈報名冊,北伐陣亡將士共有33224人,計60個師。
1933年3月18日舉行抽籤儀式。抽定入葬代表603人、副代表6522人,籌備委員會派出32名墓地調查專員,分赴各地尋訪陣亡將士代表、副代表遺骸下落。1935年1月,又舉行北伐第4軍陣亡將士抽籤。抗日陣亡將士包括1932年淞滬抗戰及後來華北長城抗戰陣亡將士;淞滬抗戰陣亡將士代表於1933年6月2日入葬,第十九路軍陣亡將士代表78名、第五軍陣亡將士代表50名,合計128名,以象徵紀念“一·二八”之意;華北長城抗戰陣亡將士代表也經抽籤確定,於1934年底入葬公墓。
內戰陣亡將士1934年入葬,1935年1月又舉行代表抽籤。但一些高級將領遺骸則由蔣介石直接批准入葬。如:國民黨第五十二師師長李明;第九軍第三師少將師長潘國聰等。
1936年,籌備委員會工作結束。第一公墓有墓穴1624個;第三公墓有墓穴2268個,所有墓穴都用磚塊和三合土鋪底砌牆,上面用水泥板封蓋。
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制定春秋兩季致祭陣亡將士辦法:每年春祭日為3月29日,即黃花崗起義紀念日;秋祭日期為9月3日,即抗戰勝利紀念日。
1949年3月29日,李宗仁以國民政府代“總統”身份,在此主持了最後一次國民政府春祭。
時過境遷,物事人非。1949年後,陣亡將士公墓改為靈谷寺公園,首先被拆除是戴笠墓及第七十四孟良崮戰役殉國官兵紀念碑;第一公墓改為花壇草坪;第二公墓建鄧演達墓;第三公墓被廢棄。
2001年6月,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墓門
墓門
墓門為仿古建築,歇山式屋頂覆綠色琉璃瓦,下辟三拱門,門額題“國民革命烈士之祠”,左右築紅色牆垣,兩端再辟一個偏門,正門前有一對石獅。原為明代靈谷寺的金剛殿,毀於清初戰火,光緒年間重建,成為靈谷寺大門,俗稱“紅山門”。造墓時改建為公墓大門。
牌坊
牌坊前的石獸陣亡將士牌坊共分五間,建於42層石階之上,台基面寬32.7米,進深16.6米,牌坊高10米,鋼筋水泥構築,外鑲花崗石,仿造我國傳統木結構建築形式,頂覆綠色琉璃瓦,飾有水泥脊獸,斗拱三級,四角起翹,十分壯觀。牌坊正面題“大仁大義”,背面題“救國救民”,均有國民黨元老張靜江題寫。門額上均飾有瓷中國國民黨黨徽。牌坊前設有一對石獸。此處原是明代靈谷寺的天王殿舊址,清代毀后曾重建,改為大雄寶殿。建公墓時拆除。
祭堂(靈谷寺無梁殿)
靈谷寺無梁殿
紀念館
國父遺訓
紀念塔
靈谷塔
第五軍淞滬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
第五軍淞滬抗戰陣亡烈士紀念塔
陣亡將士公墓 落成后,國民黨黨政軍各界人士贈送了許多珍貴的紀念物,供公墓及紀念館陳列,並對外開放,讓遊人觀瞻。
據史料記錄,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贈送了一對高四英尺的紫銅獅子;天津市長張自忠贈送了高五英尺的紫銅鼎一隻;楊虎城將軍贈送了石鼎一座,鼎刻“銘鼎垂勛”四字;第十七軍贈送的漢白玉石刻貔貅一對立於牌坊前;陳濟棠贈送的一隻銅香爐供陳列祭堂;劉鎮華贈送石罄一隻陳放紀念館外平台正中。此外,還有商震、何鍵、劉峙、關忠信、顧祝同、蔣鼎文、衛立煌以及許多其它團體和個人贈送的石鼎、銅鼎、石獅、銀鼎、銀盾、銀花圈等紀念品。這些禮品,現在只有紅山門大門口兩側的一對石獅、牌坊前的一對漢白玉石刻貔貅以及松風閣后的一座石鼎尚存外,其餘都不知下落了。
抗戰期間,公墓建築群曾遭到破壞,特別是紀念館(今松風閣)破壞嚴重。抗戰勝利后,國府還都,曾做了簡易的維修。1947年6月國民黨政府制定了《春秋二季祭奠陣亡將土辦法》,決定每年春祭日期為3月29日,即黃花崗起義紀念日;秋祭日期為9月3日,即抗戰勝利紀念日。1949年國民黨敗退前夕,“代總統”李宗仁還曾率領文武官員到陣亡將士公墓舉行了最後一次春祭。
新中國成立后,陣亡將士公墓區改為靈谷公園。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文物部門,都十分重視保護這裡的文物史跡,派公安部隊所屬的陵園警衛中隊日夜放哨巡邏,與整個中山陵園地區一樣,每天24小時從不間斷,使建築物和樹木沒有受到破壞。
靈谷公園成立后,國家屢次撥款維修,對在抗日戰爭時期與十年動亂中遭到破壞的建築物,中山陵園管理部門已分期分批進行了整修,逐步恢復了歷史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