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貢院
定州貢院
定州貢院,又名考棚,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北城區草場衚衕22號,是中國北方保存較為完整的古代社會選拔秀才和貢生的考場。清乾隆三年(1738年),由州牧王大年創建定州貢院。
定州貢院為坐北朝南,中軸式布局,平面呈方形,佔地22150.7 平方米,建築面積1547.6平方米。主體建築由號舍、魁閣兩組建築組合而成。定州貢院既體現了清代建築特點。
![定州貢院](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8/m484c901d6e7007586ff4b0ebf29e7bf0.jpg)
定州貢院
![定州貢院](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4/m64859ced781b0b6a68648aa25a8a1593.jpg)
定州貢院
清乾隆三年(1738年),由州牧王大年創建定州貢院,彙集轄區內文武考生應試,為考取秀才、貢生之所。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州牧王仲槐勸捐於民,展拓場地、重修、增建,形成規模宏大的考場。之後歷經修繕保留。
2019年3月15日,定州貢院清理文物時發現一方清代道光十八年(1838年)石碑,碑文記載了定州貢院在百年間新建、重修的緣由和規模。
綜述
定州貢院中軸線上主要有影壁、大門、魁閣號舍、大堂、攬勝樓(后樓)5座主體建築。
影壁
影壁,是貢院的起始建築,總長22.5米,高6.1米,是整個建築組群的序幕,有遮蔽和裝飾的作用,同時也是考後放榜的地方。
攬勝樓
攬勝樓,又稱后樓,為考官辦公、住宿之所。
![定州貢院](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2/m92f60eb634d975aa2584a9b5d5040103.jpg)
定州貢院
貢院建築群為坐北朝南中軸式布局,現保存有中軸線上文場部分的影壁、大門、魁閣號舍、大堂、后樓5座主體建築,東西對稱的建築形式,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坐北朝南依次為影壁、大門、二門、魁閣號舍、大堂、二堂、后樓等主要建築,東側武場區原有演武廳文昌宮、後宮等建築,每座建築自成院落,院落間按使用需要或多或少地建有一些附屬建築,大門外還建有兵房,執事儀仗房等以壯觀瞻,整個建築布局有張有弛,富於變化。現保存有中軸線上文場部分的影壁、大門、魁閣號舍、大堂、后樓5座主體建築,佔地面積2萬餘平方米。進入貢院景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2丈、長6丈氣勢雄偉的影壁,為當年揭榜之處。穿過三開間大門,兩棵枝幹虯勁的古槐鬱鬱蔥蔥笑迎賓客,傳說是乾隆皇帝下江南駐蹕定州親手所植。魁閣號舍是貢院的主體建築,面闊七間,進深九間,是考試的正式場所,可容納上百人,最南間魁閣為半四角攢尖結構,殿脊疊澀四層出檐,翹起的翼角如鳥似翼,如翼似飛,結構嚴謹複雜,與出三檐硬山卷棚頂形式的號舍相連,構造獨特别致。之後的大堂、后樓為考官辦公、住宿之所,構件精雕細琢,體現出我國古代匠師們高超精湛的技藝。后樓又稱“攬勝樓”,登臨其上,俯瞰貢院全景,更能體味出學子們金榜題名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喜悅心情。貢院的建築氣勢雄偉壯觀,別具一格,顯示了清代建築風格與高超的設計技巧,行置其中,既可領略雄偉壯觀的建築群落,又可想象當年宏大的考試場面,是封建科舉制度的歷史見證。
![定州貢院](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0/m60e8f9b9fa284718ab5460b106bc33bd.jpg)
定州貢院
據了解,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日前會同河北省專家組,對貢院內的磚瓦、施漆用料、古建築風格、復原修建等工作進行了核查驗收,對定州貢院能按照國家相關《文物法》規定復原該古建項目給予了充分肯定。至此,中國北方唯一“秀才考場”終於原貌再現。
定州市文物部門正在進一步完善貢院內的配套設施,並積極籌備布展前期工作。屆時,修繕復原的定州貢院將成為該市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定州貢院](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e/m3ea0aae6a65aa57a1f840da8ae5dcdc1.jpg)
定州貢院
![定州貢院](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3/m838c9e081559f0b9fe34636aba17968b.jpg)
定州貢院
科舉制度從宋元以後東漸西傳,越南、日本、韓國、朝鮮都仿照中國推行過科舉制度,法國、美國、英國等國家的選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直接受到中國科舉制度的影響。孫中山曾充分肯定中國的科舉制度,稱其“是世界各國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五權憲法》)。西方人將中國的科舉制度稱之為“中國第五大發明”。
源於宋代哲宗年間,是大文學家蘇東坡任定州太守時,利用黑龍泉水親釀而成。“中山松醪賦”是蘇東坡的立碑傳世,詩中讚美酒為“味甘余之小苦,嘆幽姿之獨高,知甘酸之易壞,笑涼州之葡萄”。該酒以黃米為主料,外加三七、黨參、杏仁等名貴中藥,利用黑龍泉天然礦泉水釀製而成,具有防癌、抗癌、活血化瘀、潤腸通便、舒筋活絡、消除疲勞、延年益壽、防止血管老化等之功效。
始創於十七世紀中葉康熙年間,已有300多年的歷史。該眼藥以選料純真、療效獨特,深受國內外患者的青睞,聞名於世,遠銷世界各地。
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2℃,年降水量550毫米。這裡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有雪,夏季炎熱乾燥,春季多風沙,來此旅遊一般以夏秋季為宜。
市內交通:在定州火車站乘1路公共汽車到定州中學東邊下車北行100米即到。在京深高速公路定州出口西行2公里即到。自駕交通:在京深高速公路定州出口西行2公里即到。
2019年3月15日在清理文物時發現一方清代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石碑,距今已有181年歷史。碑文詳細記載了我國北方唯一現存的“秀才考場”定州貢院在百年間新建、重修的緣由和規模,其對清代科舉制度和行政區劃等研究提供了文獻資料。
定州貢院負責人張立表示,碑文顯示,此次重修規模巨大,不僅為清代定州及附近學子創造了科舉考試的便利,更凸顯當時定州作為區域中心城市的地位。石碑的發現,為封建社會科舉制度、清代行政區劃變化研究提供了珍貴實物參考和文字資料。
● 柱聯
魁閣下面是號舎大門,前柱上一副對聯“不負苦心,三日辨才燒玉處;能酬壯志,十年磨劍亮祿時”。後面門 柱上還有一副對聯“憑三尺書案七寸素毫,寫出安民策;把十年心血一生宏願,化為輔國身”。門楣上有一塊金字木匾,上面寫著“筆參造化”四個大字 字。
● 魁星神像
魁星神像,供奉在魁閣裡面,魁星一腳向後翹起,一手捧斗,一手執筆呈點狀,以示點中了中舉的士子。這就是傳說中的“魁星點斗”。相傳魁星是天庭里的主考官,歷代招考文、武狀元時,所考的試卷都要經他批閱。
● 乾隆雙槐
乾隆雙槐,位於大門與二門之間。相傳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過定州曾到貢院親手植下了這兩棵槐樹。
定州貢院是舉行鄉試和會試的地方,而且具有文武兩科考場。清代定州共中得文武舉人227人之多。曾在定州貢院中舉代名人有王瑚和郝浴等
王瑚,被稱為天下“天下第一循吏”者,23歲在定州貢院中舉后,進京考中進士的。
郝浴(1623~1683年),直隸府定州(河北定州)人,號雪海,后更號復陽,人稱有事無事奏三本,在定州貢院考取舉人,后又進京參加考試的。
定州貢院是中國北方保存最為完好的清代科考場所,其建築規模宏大,氣勢莊嚴雄偉,既體現了清代建築特點,又具有地方建築的靈活性,是研究清代地方建築藝術及清代科舉考試製度的實物資料。
2001年6月25日,定州貢院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
定州貢院位於定州中山東路草場衚衕22號。
開放時間
8:30~17:30;停止入場時間:17:00(1月1日~12月31日)
門票價格
20元。
交通信息
市內交通:在定州火車站廣場(公交站)乘1路公共汽車到定州中學東邊下車北行100米即到。在京深高速公路定州出口西行2千米即到。
自駕交通:在京深高速公路河北省定州市出口西行2千米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