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烏風蛇的結果 展開

烏風蛇

烏風蛇

烏風蛇,為游蛇科動物,表面黑褐色或綠黑色,密被菱形鱗片;背鱗行數成雙,背中央2~4行鱗片強烈起棱,形成兩條縱貫全體的黑線。脊部高聳成屋脊狀。腹部剖開邊緣向內捲曲,脊肌肉厚,黃白色或淡棕色,可見排列整齊的肋骨。

形態特徵


烏風蛇
烏風蛇
烏風蛇,呈圓盤狀,盤徑約16cm。頭盤在中間,扁圓形,眼大不陷而有光澤;頰鱗1枚,眼前下鱗1枚,較小,眼后鱗2枚。脊部高聳成屋脊狀。腹部剖開邊緣向內捲曲,脊肌肉厚,黃白色或淡棕色,可見排列整齊的肋骨。尾部漸細而長。剝皮者僅留頭尾之皮,中段較光滑。氣腥,味淡。全長約100-130厘米,長者可達200厘米以上。從背面觀察,可以看到吻鱗,吻鱗寬約是高的二倍。鼻間鱗寬超過長,前額鱗比鼻間鱗長。額鱗長度等於額鱗與吻鱗的距離,短於頂鱗。上唇鱗8枚,第四、第五枚入眼,第七枚最大。頰鱗1枚,與第二、第三枚上唇鱗相接。眼前鱗兩枚,少數為3枚,上緣包至頭背。眼后鱗兩枚。前顳鱗兩枚,少數為或3枚。后顳鱗兩枚,少數為3枚。下唇鱗10枚,少數為9枚或11枚,第六枚最大。頸部和體中部鱗列各16行,少數頸部力17行,中部為14行,肛前也是14行。腹鱗186-205枚,肛鱗兩裂。尾下鱗101-128對。體背呈青灰褐色,各鱗片邊緣呈黑褐色。背中央兩行鱗片呈黃或黃褐色,其外側兩行鱗片呈黑色。上唇及喉部淡黃色:腹鱗灰白色,其後半部呈青灰色。

醫療功效


【中藥名稱】烏梢蛇
【拼音名】Wushaoshe
【英文名】ZAOCYS
【來源】本品為游蛇科動物烏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的乾燥體。多於夏、秋二季捕捉,剖開蛇腹或先剝去蛇皮留頭尾,除去內臟,盤成圓盤狀,乾燥。
【炮製】烏梢蛇去頭及鱗片,切寸段。烏梢蛇肉去頭及鱗片后,用黃酒悶透,除去皮骨,乾燥。酒烏梢蛇取凈烏梢蛇段,照酒炙法(附錄ⅡD)炒干。每烏梢蛇100kg,用黃酒20kg。
【性味與歸經】甘,平。歸肝經。
【功能與主治】祛風,通絡,止痙。用於風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口眼斜,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症,麻風疥癬,瘰癧惡瘡。
1、大麻風。
烏風蛇
烏風蛇
用烏蛇三條蒸熟。取肉焙乾,研末,加蒸餅做成丸子,如米粒大。以此喂烏雞,待食盡即殺雞烹熟。取雞肉焙乾,研為末。每服一錢,酒送下。或加蒸餅用丸服亦可。吃過三、五隻烏雞,媽即愈。
又方:捕大烏蛇一條,打死,待爛后,加水二碗浸泡七天,去掉坡、骨,倒入糙米一升浸泡一天。取米曬乾,喂白雞一隻(令雞先餓一日)。等到羽毛脫落,即殺雞煮吃,冊時適量飲酒,雞吃盡后,再用熱水一盆,洗浴大半天,其病自愈。
2、紫白癜風。
用烏蛇肉(酒炙)六兩,枳殼(麩炒)、牛膝天麻各二兩,熟地典四兩、白蒺藜(炒)、五加皮防風桂心各二兩,各銼在細片,裝袋中,用酒二斗浸泡,密封七天。每次溫服一小確定。忌雞鵝鱝從及發物。
3、嬰兒撮口,不能吸乳。
烏蛇(酒浸過,去皮、骨,炙干)半兩、麝香一分,共研為末。每用半分,以荊芥湯灌下。
4、破傷中風(項強,身直)。
白花蛇、烏蛇,各取後端二寸,酒洗潤,刮出肉,加全蜈蚣一條,共炙為末。每服在錢,溫酒調下。此方名“定命散”。
5、木舌脹塞。
用蛇膽一枚,焙乾,研為末,敷舌上。有涎即葉去。
【用法與用量】9~12g。
【貯藏】置乾燥處,防霉,防蛀。

物種介紹


屬爬行綱,游蛇科。無毒蛇。除背面後半部黑色外,前半部及側面均呈黃色。腹麵灰黑色。不具退化的後肢痕迹。上下頜均具齒。本草中稱“烏蛇”。中醫學上以去內髒的乾燥蛇體入葯。
鳥風蛇長6尺左右,背部青灰褐色,背中央的兩行鱗片為黃色或黃褐色,體側有兩行黑色鱗片縱貫體尾,腹面為灰白色。多在田野和丘陵地帶生活,喜近水,也常在路旁草叢中活動。以蛙類、魚類為主要食物。夏秋季是其活的主要季節。因無毒,可用手捕捉,也可用棍棒壓住捕捉或用網兜捕捉。但其行動迅速,捕捉時應眼明手快。

分佈區域


分佈於我國河南、陝西、甘肅、湖南、貴州、廣西、廣東、台灣、福建、浙江、江西、江蘇、安徽。

生活習性


生活於丘陵地帶及田間,常見於路旁草叢中或近水邊。主要以蛙類為食,但也吃魚及壁虎。無毒。行動極敏捷。山於體色及行動快迅如風,故名烏風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