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水街

興安水街

興安水街是指古靈渠流經興安縣城長約一公里的街市,是國家AAAA景區,歷史上俗稱水街。水街景區是指靈渠穿過興安縣城中心一段兩岸的街區,長約1公里。

簡介


興安水街
興安水街
整個水街景區由秦漢建築文化、古橋文化、古雕塑文化、靈渠歷史文化、嶺南市井風俗文化五大部分組成。具體景點有秦文流觴景區、娘娘橋、萬里橋、馬嘶橋、古戲台、金鐘街、湖廣會館、水街亭台廊榭、百米雕塑長廊、三將軍墓、古石雕群、民俗風情區等。
“秦文流觴”是興安古北門的所在地,也是水街的入口,從“秦文流觴”進入水街,秦時古風的歷史感油然而生。清代著名詩人蘇宗經曾這樣形容興安水街,“徑緣橋底入,舟向市中穿;槳腳揮波易,篷窗買酒便”。清流潺潺,垂柳幽幽,興安水街以它獨特的歷史文化,可讓來自四方的遊客在此感受另類的休閑方式。

靈渠


靈渠全長三十四公里,建於秦始皇執政時期,是世界上最早的運河之一。秦朝統一中原以後,秦始皇派五十萬大軍分五路南下,征服南方百越各部。其中在越城嶺的秦軍因遭越人頑強抵抗,加上山嶺險陰,水路不通,軍糧運輸供給不上,陷入困境。公元前二百一十七年,史祿受命在今興安縣境內湘江支流雙女井溪和灕江支流始安水相距最近處築壩攔水,開鑿了溝通湘、漓兩水,連接長江、珠江水系的運河——靈渠。

景點


娘娘橋

於位秦文流觴景區上游約100米,又名天后橋、滄浪橋,始建於康熙七年(1668年),2004年重修,橋上建有雙亭,橋名為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所題。萬里橋位於娘娘橋上游約100米,唐寶曆元年(825年)桂管觀察使李渤所建,因傳說距唐朝京城長安水路1萬里而得名,是廣西境內最古老的石拱橋,迄今已整整1200年歷史。歷史上被稱為“楚越要津”,2004年重修橋亭,橋的南岸立有明代吳玉所寫《萬里橋記》一文和“萬里如歸”題詞兩塊石碑。

馬嘶橋

位於萬里橋上游約100米靈渠與雙女井溪相交處,傳該處最初為小木橋,當年馬援率部南平交趾時,其坐騎至此揚蹄嘶叫,不願過橋,馬援下馬發現該橋已朽,乃募捐修橋,傳為千古佳話,此橋因而得名。原為與靈渠水街南北路并行的兩座橋,2004年改建,增加了一座橫跨靈渠的連橋,形成了“三橋跨二水”的奇觀。橋亭為漢代建築風格。

古戲台

又名天韻閣,位於縣城中心廣場與水街交會處,高12米,分上下兩層,上面唱戲,下面行人,為徽派建築風格。該戲台與萬里橋遙相呼應,是居民休閑看戲的好地方。

湖廣會館

位於靈渠水街中段,建於清朝初年,系舊時旅居興安的湘南、湖北同鄉聚會議事、供奉先賢、唱戲娛樂的場所。內設有大堂、戲台、先賢祠和花園。具有典型的荊楚文化風格。

北街里

位於萬里橋北,是一條傳承千年文化的古巷,寬不過5米,長約300米,兩邊是清一色的明清建築,讓人體會到濃濃的桂北市井風情。水街民居位於靈渠水街兩岸,鱗次櫛北,綿延近1公里,均為青瓦白牆,木雕花門窗,具有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之嶺南風韻。

雙面照壁

高達高5米,寬6.8米的雙面照壁,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雙面陶塑磚雕照壁,由我國龐忠華的製作,經佛山陶瓷廠燒製成功,正準備申請吉尼斯世界記錄。整個照壁根據興安二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及景點、典故設計製作,雕塑有古城北門、飛來石、萬里橋、馬嘶橋等水街著名的景點及修建靈渠的三將軍形象,融合觀音娘娘、四大金剛、八仙、哪吒、和合二仙、招財童子、鰲魚等民俗文化元素,以次祈盼過往的百姓平安如意、幸福吉祥。

萬里橋

靈渠上最有名、最古老的橋就是萬里橋,作為昔日往來南北必經之道,歷史上被稱之為“楚越要津”。萬里橋始建於唐代寶曆年間,是唐朝桂管觀察使李渤於寶曆元年(公元825年)建成的。橋最初是虹式單拱橋,只有一層斧刃石砌成,在萬里橋的北邊五里設有接官亭,唐代的白雲驛站就在橋北一百米遠的地方。據說,萬里橋距離唐朝的都城長安水路有一萬里的路程,所以稱它為萬里橋。此外,在橋的南岸我們還可以看到明代才子吳玉寫的《萬里橋記》一文和“萬里如歸”石碑。

五門廊

第一座門是五門廊中最秀氣的一座,它的來歷已無法考證。第二座門建於清代乾隆年間,是老百姓為表彰朱元璋的第十七世孫朱榮修建的。當年,靈渠南北渠沿岸農民為爭水發生大規模械鬥。縣令朱榮採取有效措施,實施較為科學的派水方案。不僅制止了紛爭,而且保證縣城的長期安定。老百姓將一架天平刻在牌坊上,用以表彰朱榮為官辦案的公正。第三座門廊相傳是北宋時給一品誥命夫人唐萱的貞節牌坊。唐萱是參知政事唐介的孫女。當年唐萱的父親,即唐介之子唐淑問曾經在朝廷擔任監察御史。宋元佑年間被列入元佑黨人,遭貶為舒州團練副使,後來在穎昌任知府時去世。唐萱嫁給了岳飛義子岳雲為妻。岳家遭到秦檜陷害時,她帶著幾個年幼的小叔子逃到了老家興安鎮偏僻的山村(現在的岳家村)避難,保全了岳家的後代。在這裡她辛辛苦苦將幾個年幼的孩子撫養成人。後來岳飛冤案得以平反。岳家後代被招回朝。唐萱也獲御賜為一品誥命夫人。於是有了這座石牌坊。第四座門廊則是原來縣城關帝廟前的門廊。關帝廟位於剛才馬嘶橋旁。抗日戰爭時期,興安縣城遭到了日軍的轟炸,關帝廟在轟炸中被夷為平地,這座門廊倒塌后被深埋於地下。60多年以後的今天,才重見天日。這第五座門廊原是興安大戶人家曾家大院的門廊。因為曾家四兄弟之一曾關棠曾經花錢捐了一個“司馬”的職位。興安人把這座門廊叫做“司馬門廊”。

最佳旅遊時間


興安靈渠水街一年四季均適合遊覽,每年4-10月是最佳的旅遊時間,興安水街地處廣西地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較為溫和,夏長冬短,年降水量多,陽光充足,年平均溫度為19度,光照充足,四季分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當然,出行一定要留意天氣變化,以免因此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