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好太王的結果 展開
- 高句麗王
- 《萌王EX》的英雄
好太王
高句麗王
好太王高談德(374年-412年),亦稱廣開土大王、廣開土王,謚號全稱為“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故國壤王高伊連(高於只支)之子,高句麗(位於今中國東北地區南部、朝鮮半島北部)第十九代君主,391年-412年在位。
好太王在位期間,高句麗割據勢力範圍達到全盛,北部包括今中國遼河以東的東北部分地區,在朝鮮半島的面積達到半島面積的大半即傳統的漢四郡。好太王的功績被記錄在其子長壽王為他所立的好太王碑上,該碑是世界上最大的刻有碑文的石碑之一。
好太王是高句麗短暫的歷史上極有建樹的君主,其在位時期是高句麗的重要發展階段,他北攻夫余,迫使夫余俯首稱臣;西佔遼東,完成高句麗十幾代統治者的夢想;南征百濟,將高句麗的勢力抵達韓江流域。正是其在位期間開創高句麗的鼎盛局面。同期的日本,應當是處於所謂“倭五王”的統治時期。因政治發展的需要,高句麗和倭都想在朝鮮半島確立主導地位,因此展開諸多政治角逐,甚至軍事戰爭。而經過好太王的軍事干預,屢屢挫敗倭國佔領新羅多的主導權的企圖,為高句麗確定半島霸主地位、清除倭國在半島的影響作出重要貢獻,確定五世紀初的半島格局。
好太王,高句麗第十九代王,又名安,故國壤王伊連之子。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年)即王位,安帝義熙八年(412年)死,在位二十二年。期間,陸續挫敗外來勢力的侵擾,百姓段實,國泰民安。太元二十年(395年),親率大軍征伐碑麗,破三個部落,獲六七百個營寨和牛馬羊群無數。翌年,親率大軍攻取百濟五十八城,七百個村落,百濟王獻出千人,細布千匹,重新臣屬高句麗。隆安四年(400年),派步騎五萬南救新羅,大敗倭寇。義熙六年,親率大軍討伐夫余。八年,死,追謚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時年三十九歲。十年,安葬於國崗上,刻石立碑(好太王碑),以記其功。
好太王出生時,高句麗並不像以前那麼強大。在他出生前的不久,371年,百濟近肖古王就曾大勝高句麗,佔領平壤並處死了高句麗故國原王。小獸林王繼位后,對外採取了儘可能避免戰爭的策略,以恢復高句麗的國力。在小獸林王之後的故國壤王基本上也採取了相同的策略,以恢復高句麗以往的強大。
好太王碑
392年,好太王親自率領軍隊攻打百濟,拿下十座百濟城堡。百濟阿莘王原本打算藉此機會滅掉高句麗,不過卻在393年被好太王擊敗。394年,阿莘王再次攻高句麗,但又被好太王擊敗。阿莘王由於多次敗給好太王,百濟政局開始動蕩。395年,百濟再次敗北高句麗,高句麗兵臨百濟國都慰禮城。
次年好太王親自率海軍從海上和漢江攻打慰禮城。阿莘王原以為好太王要從陸上進攻,因此對高句麗的進攻毫無防備。好太王輕易打敗百濟獲百濟58座城堡。阿莘王請降,並將其兄弟交給好太王作人質。高句麗最終將朝鮮半島的統治權從百濟奪回。
好太王碑
後燕慕容寶登基后,由於國力大不如前,好太王初期和後燕的良好外交態度和其在朝鮮半島上的既得利益,使得燕國承認了其區域性的霸主地位。但是由於好太王並沒有秉承一貫的事燕政策,不斷的開疆闢土,使得雙方關係不和。公元399年,後燕以好太王“事燕禮慢”為借口,發起進攻,慕容盛親統三萬人馬前來討伐,當時,高句麗和後燕相比,後燕還佔有一定的優勢。
400年,後燕再次攻打高句麗。好太王迅速反擊,奪回後燕佔據的大部分土地。402年,好太王再次攻打後燕,給予後燕毀滅性打擊。404年,好太王拿下整個遼東半島。
慕容鮮卑對於高句麗的進攻並沒有坐視不管。405年,後燕皇帝慕容熙渡過遼河攻打高句麗,不料被好太王擊敗。次年,後燕再次打高句麗,但仍敗給好太王。後燕國最終於409年滅亡,漢人將領馮跋、馮弘兄弟取代後燕建立起北燕。
之後好太王對鮮卑和位於今中國內蒙古的契丹發動攻勢,使契丹臣服。至此高句麗控制了祖宗的發跡之地遼東半島。直到7世紀後期在對新羅的侵略中,被唐朝與新羅的聯軍所滅。
410年,好太王開始進攻東扶余。東扶余不是好太王的對手,多次失敗后,東扶余投降高句麗。好太王獲東扶餘64座城堡1400個村莊。好太王還征討了更北的靺鞨和阿伊努部落,使其臣服。
高句麗北部疆域涉及契丹同高句麗的矛盾。據載,好太王繼位的第一年(公元392年)九月,就“北伐契丹,虜男女五百口,又招諭本國陷沒民口一萬而歸”,阻止契丹人的入侵,以保北疆的平安,好太王於永樂五年(公元395年)又親率大軍征討碑麗,過富山,“至鹽水上,破其三部落六七百營,牛馬群羊,不可勝數”。碑麗應是位於今遼河西部的康平、法庫、彰武一帶的契丹部落,以遼河為界與高句麗的北疆相隔,考古界認為今瀋陽東北蒲河上游棋盤山水庫北岸的石檯子山城、鐵嶺市東南汛河北岸的催陳堡山城、西豐縣涼水碾盤河(清河支流)右岸的城子山山城等應是高句麗中晚期的山城,其修築年代當在四世紀末好太王佔有遼東前後,而這些山城主要是防備入侵而修築的。在高句麗的歷史上。
400年,位於朝鮮半島東南的新羅由於受到百濟,倭和伽倻的入侵,請求高句麗援助。同年好太王發兵5萬打敗了倭和伽倻。新羅和伽倻成為高句麗的臣屬。401年,好太王將高句麗扣押的新羅王子實聖尼師今歸還新羅以示友好。不過高句麗的軍隊並沒有從新羅撤軍,並一直對新羅控制。
好太王時期使得朝鮮半島南部免於受到倭的入侵,而日本本土由於渡來人的增多,阿知使主意圖從海上與中國大陸上的王朝建立外交關係,其前往東晉的的外交船隻。被好太王派遣軍艦多次在海上攔截。
公元409年,“秋七月,築國東禿山等六城,移平壤民戶;八月,王南巡。”今江原道安邊郡境鶴城山山城即好太王所築六城之一,好太王的南巡之地是東濊故地,即今江原道地區。
413年,好太王病故,年僅39歲。雖然好太王統治高句麗僅22年,但高句麗的領土在他在位期間得到迅速的擴張。高句麗在當時是朝鮮半島有史以來幅員最為遼闊的國家。好太王因此被朝鮮民族視為偉大的民族英雄。好太王也是朝鮮半島歷史上第一太王與中國皇帝平起平坐的君主。
跆拳道ITF的“廣開”套路就是以好太王命名。其中的39個動作代表著擴張與收復。“39”取自好太王繼位的391年的前兩個數字。
414年,長壽王為好太王立了好太王碑以記錄好太王的功績。這為後人了解歷史提供的寶貴的資料。不過,好太王碑也記錄以下有關倭的事件。
399年,百濟和倭聯合入侵新羅。新羅向高句麗求助。
400年,高句麗將倭從新羅和朝鮮半島南部逐出。
404年,高句麗再次打敗從海上入侵的倭寇。
一、四世紀後半葉的朝鮮半島局勢
四世紀初,高句麗第十五代君主美川王吞併朝鮮半島上的樂浪郡和帶方郡,由此,高句麗的戰略觸角從東北南部逐步進入朝鮮半島北部地區,開始了與半島中南部的百濟與新羅的軍事對峙之中。朝鮮半島進入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鼎立的階段。此時,高句麗的勢力尚不佔優勢,在西面,受到前燕的進攻,故國原王十二年(342),首都丸都城被前燕攻陷並洗劫;在南面,遭到了百濟方面的攻擊,故國原王四十一年(371),百濟的近肖古王率兵三萬攻擊平壤城,故國原王親師拒之,中流失而亡。繼位初期的小獸林王收縮軍事,大力穩定國內政治,還對高句麗軍隊進行了改革。經過整飭和改革后的高句麗國力漸盛,尤其是好太王,即廣開土王即位后,歷經其二十二年的征伐,達到了高句麗的全盛時期。同一時間裡,半島對岸的倭國尚未統一,九州的熊襲仍未臣服大和朝廷,但神功皇后卻做出暫討熊襲先征新羅的決定,並且結盟百濟,插手半島事務。高句麗的南下伐濟與倭濟聯盟的伐新產生了巨大了利益碰撞,由此展開了高句麗助新羅抵禦倭濟聯盟的侵擾的系列戰爭,從四世紀末拉開帷幕,直至五世紀中葉才有所緩和。
二、好太王的南征
好太王即位后,重新拉開了在朝鮮半島上的爭霸戰,這一時期的爭戰大體可劃分為前、后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仍然主要是在高句麗與百濟之間進行的對抗。即位當年(391)七月,好太王便南下連克百濟十餘座城池,重新燃起高句麗與百濟間的戰火。同年十月,再陷百濟重鎮關彌城,此戰一舉打破了雙方間的平衡,甚或高句麗以往的劣勢,從此戰爭的天秤開始傾向有利於高句麗的態勢而發展。好太王二年(392)八月,“百濟侵南邊,命將拒之”;三年(393)七月,“百濟來侵,(好太)王率精騎五千,逆擊敗之,余寇夜走”;四年(394)八月,“(好太)王與百濟戰於浿水之上,大敗之,虜獲八千餘級”;六年(396),好太王“躬率水軍,討伐殘國……於是得五十八城,村七百。將殘主弟並大臣十人,旋師還都。”幾次戰役下來,都給予百濟以沉痛的打擊。自此,高句麗確定了在朝鮮半島軍事地位上的絕對優勢,並且將這種優勢一直保持到其亡國。而從現有中韓日三國的古代文獻史料以及金石碑碣等材料來看,好太王十年(400)之前的麗濟戰爭中,都未曾出現倭人或倭兵。也就是說,在這一階段倭國的主要侵襲對象是距離他較近的新羅,雖然極力利用麗濟戰爭,來對百濟施加政治壓力,但尚未直接出兵,介入高句麗與百濟的戰爭。
到了第二階段,以好太王十年(400)的庚子之役為界,麗倭戰爭拉開帷幕。是年,倭國利用高句麗與百濟間連年交戰的時機,加緊了對新羅的侵擾,其用兵之甚,業已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倭人滿其(新羅)國境,潰破城池,以奴客為民”。新羅奈勿王迫於國家危亡,不得已而求援於高句麗,好太王藉此擴大高句麗的政治影響,於是應其請派軍救援新羅,此役大敗倭人,倭國在新羅兵潰。以此為開端,倭國開始與高句麗直接的軍事對抗。好太王十四年(404),“而倭不軌,侵入帶方界……王幢要截湯刺,倭寇潰敗,斬煞無數。”十七年(407),好太王“教遣步騎五萬……王師□□合戰,斬殺湯盡。所獲鎧甲一萬餘領,軍資器械,不可稱數。”為懲處百濟私下與倭國聯盟,好太王再次派軍南下,合戰百濟與倭兵,又給予其沉重的打擊。在這一階段,倭國直接開始介入朝鮮半島的軍事鬥爭,然而,在被高句麗好太王的幾次打擊下,接連遭受挫敗,未能在朝鮮半島立穩腳跟。
三、濟倭聯盟的建立與麗倭間的戰爭
百濟與倭國結成聯盟是隨著其在對高句麗的戰事失去優勢的背景下而採取的政治策略。自四世紀中葉,百濟與高句麗在爭奪領土和霸權基本保持著軍事優勢,直到好太王即位,從辛卯(391)年到丙申(396)年的六年戰爭中,好太王一掃高句麗的頹勢,將戰爭的天秤傾向於己方,百濟阿莘王“獻出男女生口一千人,細布千匹。”並且被迫立誓“從今以後,永為奴客。”為了繼續進行爭霸戰爭,因而與極力插手半島的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從《三國史記·百濟本紀》阿莘王條中可知,就在丙申年(396)的五月,百濟與倭國開始結盟,並派王子腆支為質子赴倭國。
倭濟兩國由建立外交關係到締結政治軍事同盟,是在庚子(400)之役以後。在好太王九年(399),高句麗便發覺了“白殘違誓,與倭和通。”趁好太王巡視平壤之際,新羅奈勿王派出使節,向好太王陳述了“倭人滿其(新羅)國境,潰破城池,以奴客為民。”新羅不得已“歸王請命”,向好太王求助援兵。“(好)太王恩慈,稱其忠誠,特遣使還,告以密計。”說明新羅已迫於形勢,向高句麗臣服,而好太王也應允了助兵新羅抗倭的決定。由於先前丙申年(396)給予百濟以沉重打擊,麗濟戰線比較穩定,好太王才有能力騰出手來支援新羅。好太王十年,即庚子年(400),派遣步兵和騎兵,共五萬大軍,前往救援新羅。此役在好太王碑文中描述得十分清楚:
十年庚子,教遣步騎五萬,往救新羅。從男居城至新羅城,倭滿其中。官軍方至,倭賊退。自倭背急追至任那加羅從拔城,城卽歸服。安羅人戍兵,拔新羅城。鹽城倭滿。倭潰,城內十九,盡拒隨倭。安羅人戍兵,滿羅城。□□其為倭□□□□□言□□□□□□□□□□□□□□□□□□□□□□□□辭□□□□□□□□□□□□□潰□□羅城,安羅人戍兵。
是役,高句麗三戰倭兵,皆勝。自好太王十年(400)的庚子之役為開端,倭國與高句麗開始了直接的軍事對抗,但戰爭結果卻讓倭國飽嘗了失利的苦果,也讓其認識到了高句麗的強大,從庚子之役的失敗教訓中,倭國逐步清晰地認識到,侵佔新羅的最大障礙並不是百濟,而是更為強大的高句麗。所以排除掉高句麗這個巨大障礙,才是倭國當務之急的策略。藉此,倭國積極地加緊與百濟的聯繫。庚子之役后倭國與百濟來往更加密切。阿莘王十一年(401)五月,“遣使倭國求大珠。”十二年(402)春二月“倭國使者至,王迎勞之,特厚。”更加確立了兩國的同盟關係。經過近四年的精心籌備,大和朝廷試圖一雪庚子之恥,於是在甲辰年(404),主動出擊,聯合百濟侵入高句麗南部帶方郡的地區。
(廣開土王十四年<404>)而倭不軌,侵入帶方界,和通殘兵口石城,口連船口口口,王躬率住討,從平穰口口口鋒相遇,王幢要截盪刺,倭寇潰敗,斬煞無數。
然而,好太王再次給予倭濟聯盟以沉重的打擊,此敗,讓倭濟兩國認識到,想要對付和清除強大的高句麗,倭濟兩國必須要聯合起來,結成了穩固的政治軍事同盟。好太王十四年(404),倭國“和通殘兵”攻帶方界,次年(405)百濟阿莘王死,“倭王以兵士百人衛送”入質於倭的阿莘王太子腆支回國即位,這兩個事件,標誌著倭濟同盟的正式建立。此後好太王碑雖再無麗倭戰事的記述,但從《三國史記·百濟本紀》中我們還能看見戰爭的延續,在新羅實聖王四年(405)“夏四月倭兵來攻明活城,不克而歸”,六年(407),“春三月,倭人侵東邊,夏六月又侵南邊”,可見兩次敗於高句麗后倭國依然沒有間斷對新羅的侵擾,而此刻新羅應該還是依憑高句麗的庇護,在實聖王十一年,“以奈勿王子卜好,質於高句麗。”足見此時麗新關係的密切。
四、好太王與倭的戰爭中的一些問題
1.插手半島事務時倭國並未統一,但這並不阻礙其對半島的用兵
與好太王對戰的倭國正處於古墳時代(又稱大和時代,大體為250–538年間),這一時期倭國並未統一,日本列島上還有好些小國林立,大和朝廷正處在統一兼并的階段。但未完全統一的倭國同樣將新羅作為兼并對象。由大陸和半島遷徙的“渡來人”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技術。技術包括,灌溉技術、提防建築技術、古墳建築技術;用鐵製作武器和農具的技術、造船、養蠶、織布、土器製作技術等,大和朝廷實力迅速發展。但倭國本土物產並不豐富,資源十分有限,人口也比較匱乏,所以當島內的兼并戰爭並不順利時,理所當然的想到先到大陸去掠奪物資和人口,以滿足島內戰爭需要,而最佳目標便是距離最近且國力稍弱的新羅。倭國一直就未間斷對新羅的侵擾,自新羅建國起便有倭國來犯的記述,尤其是三世紀後期儒禮尼師今時代,倭國頻繁侵入新羅,雖大都被擊潰,但亦時有“虜人一千而去”及“倭兵攻陷沙道城”的記載,能擄千人並攻陷城池,足見非一般流寇海盜的能力所及,一定是大和朝廷的官方行為。
2.好太王碑中所提及的“倭”實體究竟是什麼?
“倭”字在好太王碑中出現頻率極繁,儘管諸學者考證的數量上有所差距,但足以證明“倭”在當時參與了朝鮮半島的爭鬥,成為與高句麗對戰的主要對象之一。那麼,我們認清碑文“倭”的實體究竟是什麼,對戰爭的規模及其影響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綜合學界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基本上可分成五種:第一種主張“倭”是統一后的大和朝廷受天皇指派的軍隊。以日本學者井上光貞、津田左右吉、左伯有清為代表的;第二種主張“倭”是殺人越貨的海盜。以朝鮮學者朴時亨和我國學者王健群為代表的;第三種主張“倭”是指北九州的倭王朝。以日本學者古田武彥和倭國學者朴真奭為代表的;第四種主張“倭”是自日本列島向朝鮮半島的遷徙者。由我國學者李德山提出;第五種主張“倭”是就是倭國的軍隊,不同於第一種日本學者意見的是並不一定是“統一后的大和朝廷”而已。是由我國學者耿鐵華提出。
首先,前面我們已經論證了,此時的倭國並未統一。其次,如果單純是海盜,那麼不會有較高的協同組織作戰,更不會讓新羅朝廷應接不暇。再次,我們知道此時為日本古墳時代,大和朝廷的中心當是在本州島南部,以奈良、大阪的大和盆地地帶,正是因為在此地遍布皇室巨大古墳而得名,而非是在北九州地區。最後,無論是從朝鮮《三國史記》等史料,還是從日本的《古事記》、《日本書紀》等史料,抑或是中國的相關史料來看,此時的日本列島都是移民流入地,而非移出地,大量大陸和半島的“渡來人”構建了古倭國。如果說此時日本列島存在統一戰爭,那麼此刻無論是大陸還是半島都處於紛繁戰事之中,沒有迴流移民的道理。所以,筆者更認同耿鐵華先生的觀點,認同碑文中的“倭”當是指受倭國或以倭國為首的政治勢力派遣的代表倭國利益的軍隊。
3.《三國史記》中“廣開土王本紀”和“阿莘王、腆支王本紀”為何沒有提及好太王對倭的戰事
好太王碑中陳述了大量其戰倭的描述,而《三國史記》中《廣開土王本紀》和《阿莘王、腆支王本紀》卻沒有提及好太王對倭的戰事,那麼是不是如有些學者認為的,碑文中所陳述之“倭”根本不是軍隊,而只是一群倭人遷徙者,好太王戰倭之事子虛烏有呢?好太王碑於長壽王二年(414)樹立,距離好太王死僅僅兩年,對其生平描述當是比較準確,儘管裡面許多溢美誇張之詞,但似無杜撰戰倭事件的意義。成書早於《三國史記》的《古事記》、《日本書紀》中亦寫有日本天皇及皇后跨海征戰新羅等字樣,與之基本對應。我們可以認定該時期日本雖未統一,但的確已經插手半島軍事。《三國史記》之所以未加詳盡記錄倭的介入,筆者認為,首先,《古事記》和《日本書記》紀年上的混亂,讓當時的編撰者未納信採用;其次,金氏編寫時重點考慮的是三國間的征伐,以麗濟戰爭為重點,且未曾見過“好太王碑”,亦未採納相關史料而忽略日本勢力的介入也是有情可原的。在《日本書紀》中載有“與百濟國間的親交與契機”及“再征討新羅”,從時間斷限及描述上恰與“好太王碑”相互印證,足見好太王戰倭的事實存在。
五、好太王挫敗濟倭聯盟對半島局勢的影響
1.確立了高句麗在半島的霸主地位。
經過好太王二十二年的征戰與經營,迫使百濟和新羅承認其區域主導,確立了高句麗在朝鮮半島的霸主地位,驅逐了倭國的幾次侵入新羅、染指半島的企圖。好太王二十二年(412),好太王去世,麗濟間的爭霸戰爭暫時緩和,直至半個世紀后,高句麗才再度南下,重開戰事。好太王十一年(401),好太王將高句麗扣押的新羅王子實聖尼師今歸還新羅以示友好。不過高句麗的軍隊並沒有從新羅撤軍,並一直對新羅控制。好太王時期使得朝鮮半島南部免於受到倭的入侵,而日本本土由於渡來人的增多,阿知使主意圖從海上與中國大陸上的王朝建立外交關係,其前往東晉的的外交船隻。被廣開土王派遣軍艦多次在海上攔截。
此後,新羅對高句麗的態度發生了轉變,由屈從逐步轉為對抗。後來,百濟與新羅開始結成聯盟,用以共同對抗高句麗的南下。長壽王二十八年(440),新羅就因襲殺高句麗邊將,而遭到長壽王的討伐,新羅王及時謝罪而得免。長壽王四十三年(455),高句麗再開兵火,進攻百濟,此次新羅則公然出兵援助百濟。長壽王六十三年(475),長壽王親自率兵三萬圍攻漢城,新羅應百濟請求,出兵相助。五世紀期間,高句麗在朝鮮半島上基本保持了軍事上的優勢地位,這些都與好太王的征伐不無關係,正是因為好太王的軍事行動,才奠定了自五世紀開始的朝鮮半島霸主地位。
經過五世紀初的麗倭戰爭,倭國逐漸認識到了高句麗的崛起與強大,在數次軍事行動和政治策略均告失敗以後,倭國不得不嘗試與高句麗改善雙方的關係。然而,因為高句麗時常以地區霸主自居的驕橫態度對待倭國,使得倭國表明通好,實質內心對其仍充滿敵意,意圖重新插手半島事務,重建其政治影響。從其向劉宋抱怨“句驪無道”、“實忿寇讎”可見一斑。然而仍忌憚高句麗強大的軍事實力,而不敢造次。可以說,倭國對高句麗及畏懼,又仇恨,卻在軍事上和外交上對其無計可施。如果說四世紀時倭國尚可利用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間的矛盾,藉機染指朝鮮半島和干涉半島事務,然而至五世紀時,隨著高句麗在朝鮮半島上軍事優勢的確立,使得倭國失去昔日那樣在朝鮮半島上的恣意妄為。為了鉗制高句麗勢力的進一步膨脹,倭國不得不假手於中原王朝的勢力,來改變現有的朝鮮半島局勢,試圖藉助中國王朝的力量來制約高句麗的力量,這便是倭王要求“都督六國或七國諸軍事”稱號的用意。
2.避免了倭對百濟和新羅的侵擾和控制,保全了新羅的獨立性,奠定了新羅兼并伽倻等小國的基礎。
庚子之役與甲辰之役保全了新羅政權,扭轉了半島形勢,此後,儘管倭國仍然騷擾侵犯新羅,但卻再也無力介入朝鮮半島的爭霸戰爭。此前的新羅雖一直遭受倭國的侵襲,但它卻靈活的掌握政治變化,善於利用合縱之術,在瞬息萬變的半島鬥爭中越來越強。藉助高句麗的力量趕走倭國入侵后,儘管臣服於高句麗,但其國力卻逐步強盛,陸續蠶食兼并了伽倻等南部小國,甚至開始聯合百濟對抗高句麗,穩據半島東南。
其次,曾與倭國結成結盟的百濟,也逐步甩開倭國的影響。因幾次在危難之時倭國都採取袖手旁觀、見死不救的策略,因而引起百濟的不滿。由此,百濟對倭國開始“不修貢職”,與其漸行漸遠。公元479年,倭國察知百濟不得已南遷后政局一直不穩,國內空前混亂,趁機扶持東城王即位,謀求從百濟獲得更大的利益。然而多次在盟友危難之時棄之不顧,甚至落井下石,已經讓百濟上下對倭國非常不滿。百濟和倭國既互相需要對方,又各自保有警惕之心,倭濟同盟同床異夢、名存實亡。由於領教了高句麗的強大,而高句麗與百濟之間又沒有大規模的衝突,倭國於是將戰略目標由朝鮮半島調整到了國內,即由爭奪半島霸權轉向致力於自己國內的統一。毫無疑問,從百濟獲得的先進文化技術,特別是鐵和“渡來人”,在倭國的統一進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註釋]
1贊相當於應神或仁德、履中天皇,珍(也稱彌)相當於反正或仁德天皇,濟相當於允恭天皇,興相當於安康天皇,武相當於雄略天皇。
2《三國史記·高句麗廣開土王本紀》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223、224頁。
3《日本書紀·卷九·神功皇后》,漢譯電子版。
4《三國史記·高句麗廣開土王本紀》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223頁。
5好太王碑文,六年丙申條。
6好太王碑文,九年乙亥條。
7好太王碑文,十四年甲辰條。
8好太王碑文。十七年丁未條。
9好太王碑文,六年丙申條。
10好太王碑文,九年乙亥條。
11《三國史記·百濟阿莘王本紀》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300頁。。
12好太王碑文,十四年甲辰條。
13沈仁安:《四五世紀日朝關係的若干問題》,《韓國學論文集·第七輯》。
14井上光貞:《日本古代國家的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60;津田左右吉:《津田左右吉全集》,東京:岩波書店,1969;佐伯有清:《廣開土王碑文研究的現狀與課題》,《史學雜誌》1973年第12期。
15朴時亨:《廣開土王陵碑》,平壤:朝鮮社會科學出版社,1966;王建群:《好太王碑中“倭”的實體》,《博物館研究》,1985。
16古田武彥:《好太王碑史料批評——向共和國(朝鮮)與中國學者質疑》,載朴真奭《高句麗好太王碑研究》,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1999;朴真奭《高句麗好太王碑研究》,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1999。
17李德山:《再論好太王碑之“倭”》,《社會科學戰線》,2011年第5期。
18耿鐵華:《好太王碑新考》,長春:吉林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19李德山:《再論好太王碑之“倭”》,《社會科學戰線》,2011年第5期。
20《日本書紀·卷九·神功皇后》。
孫煒冉:《五世紀的麗倭戰爭述論》,《東北史地》201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