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荷花澱派的結果 展開
- 荷花澱派
- 白洋淀派
荷花澱派
荷花澱派
荷花澱派,以孫犁為代表的一個當代文學的流派。此派一般都充滿樂觀精神和浪漫主義氣息,清新樸素,描寫逼真,心理刻畫細膩,抒情味濃,富有詩情畫意。主要作家還有劉紹棠、從維熙、韓映山等。
荷花澱即白洋淀。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於白洋淀這個地方,也源於孫犁的短篇小說《荷花澱》。
荷花澱派 以孫犁為代表的一個當代文學的流派。主要作家還有劉紹棠、從維熙、韓映山等。荷花澱即白洋淀,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於白洋淀這個地方,也源於孫犁的短篇小說《荷花澱》。《荷花澱》以白洋淀明媚如畫的風景當作背景,具有樸素、明麗、清新、柔美的風格。洋溢著詩情,帶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孫犁的作品在河北青年作者中有強烈的影響;他在編輯《天津日報·文藝周刊》時,通過這塊園地,團結和培養了京、津、保定三角地帶的一批文學青年。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著力追求詩情畫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華北的泥土和水鄉的清新氣息。後來,逐漸發生了變化,從維熙就寫出了不少慨慷悲壯的作品,與“荷花澱”派的風格不同。
荷花澱派孫犁
孫犁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其中《荷花澱》為主。
《荷花澱》寫於1945年。發表后,在文學藝術界影響很大;有許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寫作技巧,並在藝術實踐中體現其風格,不久便形成了一個文學流派。這個流派被評論界稱為“荷花澱派”。
他在編輯《天津日報/文藝周刊》時,通過這塊園地,團結和培養了京、津、保定三角地帶的一批文學青年。
荷花澱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滿浪漫主義氣息和樂觀精神,情節生動,語言清新,樸素,富有節奏感。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孫犁,河北安平縣人。其作品大部分是小說和散文,不少篇章都具有抒情詩的藝術腕力,最能代表這種風格的,是作者的名篇《荷花澱》。
集中表現了冀中白洋淀人民的抗日鬥爭,其中創作於1945年的《荷花澱》,描寫了在白洋淀的一個村裡,有7個青年要去參軍,在縣裡報了名。他們怕家裡人拖後腿,就公推水生回去跟他們家裡的婦女講明。婦女們惦念丈夫,探望丈夫未果,在返程划船的途中,見證了丈夫們在荷花澱里巧妙殲敵的過程。後來婦女們也學會了射擊,配合子弟兵作戰。
作品肯定了人民戰爭,熱情歌頌了根據地人民英勇、樂觀的革命精神,展示著一種特定的“人情美”。藝術表現上別開生面、詩意盎然,達到了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體現了孫犁小說的鮮明特色,開創了抗日文學“詩意小說”的新境界。受《荷花澱》創作風格的影響,文壇曾產生新中國第一個文學派流——荷花澱派。
由此看出,《荷花澱》不是為寫景而寫景,不只描繪出了一副副美麗的風景畫,而是通過寫景來烘託人物,做到了情景相生,或寓意深刻,或暗示象徵。《荷花澱》就是這樣一篇景明、人美、情真、意切的小說,有人評價它是“詩中的小說,小說中的詩”。語言富有特色:樸素、清新、柔美,像藍天上的明月,如山澗里的清泉。所以,閱讀《荷花澱》之後,感覺就像三伏天喝了一瓶冰飲,又像躺在芳草地上聽了一首輕音樂。
孫犁(1913—2002年),現、當代作家,原名孫樹勛。孫犁生於河北安平的一個農民家庭,從小生活在貧困、落後、閉塞的鄉村環境中。五四運動爆發的那一年,孫犁進入了本村的一所初級小學讀書,最吸引孫犁的,似乎不是學校的功課,而是民間的評書。他常常被吸引去聽《楊家將》 、《七俠五義》 ,在評書的引導下,從10歲開始,他廣泛地閱讀了《紅樓夢》、《水滸傳》 、 《封神演義》 、《西遊記》等古典名著,從這些古典文學名著中,他吸收了豐富的文學營養。1926年,13歲的孫犁考入了保定的育德中學。中學畢業以後,孫犁無錢繼續升學,他懷著當作家的願望,來到北京,看書、學習,給報章雜誌投稿,過著十分清苦的流浪生活。1936年孫犁由同學介紹來到白洋淀地夏的同口鎮當小學教員,孫犁在這裡了解並熟悉了白洋淀一帶勞動群眾的生活。1938年春,孫犁參加了呂正操領導的人民自衛軍的抗日政府。白洋淀軍民們可歌可泣的抗日鬥爭故事,成為孫犁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1944年孫犁奔赴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學習和工作,發表了著名的《荷花澱》、 《蘆花盪》等小說。
孫犁的創作大致可分為前後兩期,1955年以前,是他創作的前期,“文化大革命”以後是他創作的後期,在這中間,他曾停筆達20年之久。他的前期創作以小說為主,兼及散文,大都寫他自己在白洋淀地區從事抗日鬥爭的經歷、見聞,生動地再現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和戰鬥情景。
荷花澱派劉紹棠
荷花澱派從維熙
茅盾
作家賈平凹說:“讀孫犁的文章,如讀《石門銘》的書帖,其一筆一畫,令人舒服,也能想見到書家書時的自在,是沒有任何病疾的自在。好文章好在於不覺得它是文章,所以在孫犁那裡難尋著技巧,也無法看到才華橫溢處。”香港《大公報》刊發文章指出,此語可謂一語中的。孫犁的文章通透有力,又顯得樸實大氣。文如其人,孫犁是一個大學問和大自在融於一身的人。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很多人都是通過讀“白洋淀紀事”《荷花澱》才認識和了解了孫犁。在他的作品中,處處散發著濃郁的華北農村的鄉土氣息,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孫犁的創作,前期主要描寫晉察冀邊區特別是冀中的抗戰烽火和農村的風土人情。這一時期,孫犁的語言清新淡雅,質樸淳厚,一如白洋淀里盛開的荷花;後期的作品則透視古今,利用練達淺近的文字解讀生活,註釋人生。其語言更加古樸遒勁,率真自然。改革開放后,年逾古稀的孫犁老人,又迎來了他文學創作的高峰。孫犁晚年的短文魅力無窮,寫他人,寫自己,見人格,見真情。董狐之筆,無所忌諱。這個時期的一些文字更加具有深邃的思想,文體也更加新穎,藝術風格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在國內外產生了極其深遠和廣泛的影響。內地評論家曾鎮南說過:在中國現代作家裡,除了魯迅,孫犁的文字無人可比。茅盾曾評論:“孫犁有自己的一貫的風格。”孫犁是布衣簡食、淡泊明志的作家。他選定了清貧的作家之路,並始終如一地持守一個作家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