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荷花澱派的結果 展開

荷花澱派

荷花澱派

荷花澱派,以孫犁為代表的一個當代文學的流派。此派一般都充滿樂觀精神和浪漫主義氣息,清新樸素,描寫逼真,心理刻畫細膩,抒情味濃,富有詩情畫意。主要作家還有劉紹棠從維熙、韓映山等。

荷花澱即白洋淀。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於白洋淀這個地方,也源於孫犁的短篇小說《荷花澱》。

簡介


荷花澱派 以孫犁為代表的一個當代文學的流派。主要作家還有劉紹棠、從維熙、韓映山等。荷花澱即白洋淀,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於白洋淀這個地方,也源於孫犁的短篇小說《荷花澱》。《荷花澱》以白洋淀明媚如畫的風景當作背景,具有樸素、明麗、清新、柔美的風格。洋溢著詩情,帶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孫犁的作品在河北青年作者中有強烈的影響;他在編輯《天津日報·文藝周刊》時,通過這塊園地,團結和培養了京、津、保定三角地帶的一批文學青年。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著力追求詩情畫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華北的泥土和水鄉的清新氣息。後來,逐漸發生了變化,從維熙就寫出了不少慨慷悲壯的作品,與“荷花澱”派的風格不同。

孫犁作品


荷花澱派孫犁
荷花澱派孫犁
作品結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說集《蘆花盪》、《荷花澱》、 《采蒲台 》 、《 囑咐》 ,中篇小說《鐵木前傳》 ,長篇小說 《風雲初記》,敘事詩集《白洋淀之曲》等。後期則以散文為主,大都寫他對過去的回 憶,他的所感、所思,富有哲理。他先後出版了《晚華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澤集》、《遠道集》、《老荒集》、《陋巷集》、《無為集》、《如雲集》、《曲終集》等集子。
孫犁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其中《荷花澱》為主。

作品貢獻


《荷花澱》寫於1945年。發表后,在文學藝術界影響很大;有許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寫作技巧,並在藝術實踐中體現其風格,不久便形成了一個文學流派。這個流派被評論界稱為“荷花澱派”。
他在編輯《天津日報/文藝周刊》時,通過這塊園地,團結和培養了京、津、保定三角地帶的一批文學青年。

創作風格


荷花澱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滿浪漫主義氣息和樂觀精神,情節生動,語言清新,樸素,富有節奏感。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孫犁,河北安平縣人。其作品大部分是小說和散文,不少篇章都具有抒情詩的藝術腕力,最能代表這種風格的,是作者的名篇《荷花澱》。

白洋淀紀事


集中表現了冀中白洋淀人民的抗日鬥爭,其中創作於1945年的《荷花澱》,描寫了在白洋淀的一個村裡,有7個青年要去參軍,在縣裡報了名。他們怕家裡人拖後腿,就公推水生回去跟他們家裡的婦女講明。婦女們惦念丈夫,探望丈夫未果,在返程划船的途中,見證了丈夫們在荷花澱里巧妙殲敵的過程。後來婦女們也學會了射擊,配合子弟兵作戰。
作品肯定了人民戰爭,熱情歌頌了根據地人民英勇、樂觀的革命精神,展示著一種特定的“人情美”。藝術表現上別開生面、詩意盎然,達到了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體現了孫犁小說的鮮明特色,開創了抗日文學“詩意小說”的新境界。受《荷花澱》創作風格的影響,文壇曾產生新中國第一個文學派流——荷花澱派。
由此看出,《荷花澱》不是為寫景而寫景,不只描繪出了一副副美麗的風景畫,而是通過寫景來烘託人物,做到了情景相生,或寓意深刻,或暗示象徵。《荷花澱》就是這樣一篇景明、人美、情真、意切的小說,有人評價它是“詩中的小說,小說中的詩”。語言富有特色:樸素、清新、柔美,像藍天上的明月,如山澗里的清泉。所以,閱讀《荷花澱》之後,感覺就像三伏天喝了一瓶冰飲,又像躺在芳草地上聽了一首輕音樂。

代表人物


孫犁

孫犁(1913—2002年),現、當代作家,原名孫樹勛。孫犁生於河北安平的一個農民家庭,從小生活在貧困、落後、閉塞的鄉村環境中。五四運動爆發的那一年,孫犁進入了本村的一所初級小學讀書,最吸引孫犁的,似乎不是學校的功課,而是民間的評書。他常常被吸引去聽《楊家將》 、《七俠五義》 ,在評書的引導下,從10歲開始,他廣泛地閱讀了《紅樓夢》、《水滸傳》 、 《封神演義》 、《西遊記》等古典名著,從這些古典文學名著中,他吸收了豐富的文學營養。1926年,13歲的孫犁考入了保定的育德中學。中學畢業以後,孫犁無錢繼續升學,他懷著當作家的願望,來到北京,看書、學習,給報章雜誌投稿,過著十分清苦的流浪生活。1936年孫犁由同學介紹來到白洋淀地夏的同口鎮當小學教員,孫犁在這裡了解並熟悉了白洋淀一帶勞動群眾的生活。1938年春,孫犁參加了呂正操領導的人民自衛軍的抗日政府。白洋淀軍民們可歌可泣的抗日鬥爭故事,成為孫犁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1944年孫犁奔赴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學習和工作,發表了著名的《荷花澱》、 《蘆花盪》等小說。
孫犁的創作大致可分為前後兩期,1955年以前,是他創作的前期,“文化大革命”以後是他創作的後期,在這中間,他曾停筆達20年之久。他的前期創作以小說為主,兼及散文,大都寫他自己在白洋淀地區從事抗日鬥爭的經歷、見聞,生動地再現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和戰鬥情景。

劉紹棠

荷花澱派劉紹棠
荷花澱派劉紹棠
(1936-1997)男,河北通縣(今北京通州區)人。1949年讀中學時開始發表短篇小說。1951年到河 北文聯工作半年,閱讀了大量文學名著,深受孫犁作品熏染。翌年發表成名作短篇小說《青枝綠葉》,並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195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57年發表小說《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論文,被錯劃為“右派”,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委員、國際筆會中國中心會員、《中國鄉土小說》叢刊主編等職務。著有短篇小說集《青枝綠葉》、《山楂村的歌聲》、《中秋節》、《蛾眉》等,中篇小說《運河的槳聲》、《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荇水荷風》、《小荷才露尖尖角》等,長篇小說《春草》、《地火》、《狼煙》、《京門臉子》,《豆棚瓜架雨如絲》等,散文短論集《我與鄉土文學》、《我的創作生涯》等,以及《劉紹棠文集——大運河鄉土文學體系》12卷,開創了“大運河派”。《蒲柳人家》獲首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二等獎,《蛾眉》獲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他的作品格調清新淳樸,文筆通俗曉暢,描寫從容自然,結構簡潔完整,鄉土色彩濃郁。

從維熙

荷花澱派從維熙
荷花澱派從維熙
中國作家。河北玉田人。1953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校。曾任小學教師,報社記者。1956年開始專業創作。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到勞改農場、礦山做工。1978年重返文壇。曾任北京市文聯專業作家、作家出版社 社長兼總編輯。1950年發表處女作《戰場上》 。1955年出版第一部散文小說集《七月雨》 。1978年恢復創作活動后發表和出版的重要作品有《大牆下的紅玉蘭》 、 《遠去的白帆》 、 《北國草》 、《風淚眼》 、 《白雲飄落天幕》《走向混沌》等中、短篇小說和散文。其作品注重描寫當代中國曾經經歷過的歷史曲折,展示“左”的錯誤所造成的災難性後果,情節起伏動人,多具有濃郁的悲劇色彩。中篇小說《大牆下的紅玉蘭》、《遠去的白帆》、《風淚眼》曾獲全國第一、二、四屆優秀中篇小說獎,《雪落黃河靜無聲》和《風淚眼》分別獲《中篇小說選刊》第一、三屆優秀中篇小說獎和榮譽獎。《逃反》由《風淚眼》,《陰陽界》和《石草兒》三部分組成。又名《亡命天涯》 ,小說描寫知識分子右派逃犯索泓一浪跡天涯的生活。勞改農場、喧囂城市、煤窯洞里、荒村野廟……索泓一次次被緝拿又一次次逃亡、流浪。從六十年代初到"文革"之中在險象環生的境遇里,他又先後結了劉翠翠、蔡桂鳳、石草兒三位性格、遭遇迥異的女性。種種交歡,遣倦中孕育著無限悲情,世態炎涼,促成了他獨特的生活方式和處事哲學。他時而心靈聖潔,時而人鬼難分,他像一隻勇敢頑強的不死鳥,在社會的最底層搏擊人生。以豐碩的創作成就被編入《世界名人錄》和《國際名人傳》 ;小說以其深沉雄健的筆觸,描繪出中國廣闊的生活畫卷,展現了種種靈魂與肉體扭曲的圖景,悲情中蘊藏著多彩的人生。

名家評述


茅盾評介

茅盾
茅盾
中國傑出的語言大師、無產階級革命文藝運動的領導人之一茅盾在評介孫犁時說過:孫犁有他自己的一貫 的風格,“他的散文富有抒情味,他的小說好象不講究篇章結構,然而絕不枝蔓;他是用談笑從容的態度來描摹風雲變幻的,好處在於多風趣而不落輕佻。”(《反映社會主義躍進時代,推動社會主義時代的躍進》 )以孫犁為首的“荷花澱派”和以趙樹理為首的“山藥蛋派”是中國現代文學中最為著名、最有影響的、各具千秋的兩個“流派”。

賈平凹評價

作家賈平凹說:“讀孫犁的文章,如讀《石門銘》的書帖,其一筆一畫,令人舒服,也能想見到書家書時的自在,是沒有任何病疾的自在。好文章好在於不覺得它是文章,所以在孫犁那裡難尋著技巧,也無法看到才華橫溢處。”香港《大公報》刊發文章指出,此語可謂一語中的。孫犁的文章通透有力,又顯得樸實大氣。文如其人,孫犁是一個大學問和大自在融於一身的人。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很多人都是通過讀“白洋淀紀事”《荷花澱》才認識和了解了孫犁。在他的作品中,處處散發著濃郁的華北農村的鄉土氣息,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孫犁的創作,前期主要描寫晉察冀邊區特別是冀中的抗戰烽火和農村的風土人情。這一時期,孫犁的語言清新淡雅,質樸淳厚,一如白洋淀里盛開的荷花;後期的作品則透視古今,利用練達淺近的文字解讀生活,註釋人生。其語言更加古樸遒勁,率真自然。改革開放后,年逾古稀的孫犁老人,又迎來了他文學創作的高峰。孫犁晚年的短文魅力無窮,寫他人,寫自己,見人格,見真情。董狐之筆,無所忌諱。這個時期的一些文字更加具有深邃的思想,文體也更加新穎,藝術風格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在國內外產生了極其深遠和廣泛的影響。內地評論家曾鎮南說過:在中國現代作家裡,除了魯迅,孫犁的文字無人可比。茅盾曾評論:“孫犁有自己的一貫的風格。”孫犁是布衣簡食、淡泊明志的作家。他選定了清貧的作家之路,並始終如一地持守一個作家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