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口生態旅遊區
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黃河口生態旅遊區位於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入海口地域,區內擁有河海交匯、濕地生態、石油工業和濱海灘塗景觀等黃河三角洲獨具特色的生態旅遊資源。
2008年10月19日,黃河口生態旅遊區被國家旅遊局公布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18中國黃河旅遊大會上被評為“中國黃河50景”。
2020年1月7日,被文化和旅遊部確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每日限流5.2萬人。
全國援鄂一線醫護人員,實行終身免費開放(每次可攜帶親屬4名)。
全國醫護人員自開園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可享免門票優惠。
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對山東籍遊客可享門票半價優惠。
交通線路
公交車:在東營市東城乘坐173路公交車(市公交公司-黃河入海口)。
自駕:從“東營南”或“墾利南”下高速,地圖搜索“黃河口生態旅遊區(西北門)”,沿S228一直向北行駛,沿路有標識牌。到達景區停車場后,在遊客中心購票然後換乘景區巴士進行遊覽。
黃河口生態旅遊區里旅遊資源豐富;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從這裡入海,形成海河交匯的奇觀;這裡有各種野生動物1524多種,其中包括271種鳥類,有“鳥的樂園”之稱,珍稀鳥類有天鵝、丹頂鶴等50多種,還有國內罕見的天然檉柳林和萬畝人工刺槐林,五月槐花飄香,潔白剔透是人們回歸自然、進行科考、度假、觀鳥、獵奇的理想場所;黃河入海口旅遊區還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陸地,滄海桑田的演繹讓人嘆為觀止;這裡還有美麗的海濱景觀;海濱灘塗平整、泥質細膩、生物豐富是趕海、觀潮、賞月、觀日出的理想境地。
黃河口生態旅遊區
黃河口生態旅遊區
漫步黃河口,檉柳樹隨處可見,有的三叢五株,長在路邊田頭;有的幾百枝群叢簇,攀枝連理,蓬勃向上;更多的是密密匝匝的平鋪開去,蒼干層疊簇擁,翠枝柔順,成為黃河口的又一奇觀。檉柳一年三次開花,又名“三春柳”,是一種抗鹽鹼、耐旱澇、抵貧瘠,改良土壤,美化環境,防風固沙的優良樹種。檉柳還有著未雨先知的功能,天將下雨之前,枝葉特別挺拔滋潤,花兒也分外艷麗醉人,故有“雨師”之稱。古人說檉柳“乃木中之聖”,並不言過。檉柳花期長達半年之久,所釀製的蜜,色似琥珀,體似凝脂,甘甜爽口,沁人心脾,是營養健身的上佳補品。堅硬的檉柳枝幹,可提供單丁、煉製栲膠、編織花籃、製作盆景,給黃河口人以豐富的饋贈。秋天的檉柳林,叢叢簇簇,茫茫蒼蒼,火一般燃燒在平原上,為黃河的凝重、蒼勁,又平添了一份悲壯的濃艷。百萬畝檉柳林隨風搖曳,紛披下垂,如楊柳般婀娜多姿,林內鷗飛雁鳴,獾鶴起舞,狐兔出沒,群鳥棲息,花香清雅濃郁,令人心曠神怡。
在黃河入海口的百里平原上,依河傍渠隨道,到處生長著密密匝匝的蘆葦,連綿不斷,巍然壯觀,成為黃河入海口的一大自然景觀。春天放眼望去,碧綠像地毯,坦蕩無垠。秋天是蘆葦的成熟季節,葦葉漸白,葦穗裹實,有的高達幾米,大拇指般粗壯,整個葦盪猶如待檢閱的千軍萬馬,異常素潔齊整。待飽滿的葦穗由淡紫轉為粉白,蘆花盛放,蓬蓬鬆鬆白花花的一片,風乍起時,葦絮隨風在天空悠悠飄飛,彌天蓋地,形成“蘆花飛雪”的壯美景觀,一直持續到來年春天,如天空普降瑞雪,令人嘆為觀止,形成一幅精美絕倫、巧奪天工的剪影圖。
“紅地毯”景觀是黃河口生態旅遊區獨特的濕地自然景觀,是由一簇簇高20厘米左右、學名翅鹼蓬的野生植物“織成”的。翅鹼蓬被當地人稱為“黃須菜”,據營養學專家分析研究,黃須菜營養素種類齊全,礦物質含量豐富,具有防止衰老的功效,是一種天然的綠色保健食品。
黃須菜一般生長在平均高潮線以上的近海灘地,尤以黃河入海口最為集中,生長密度很大。每到初春時節,黃須菜給黃河入海口這片新淤地蓋上了一層新綠。深秋,開花結果的黃須菜又給大地披上了艷麗的紅裝,極目遠望,像火海,似朝霞,於是又叫“紅地毯”。
古黃河入海口高清大圖
瞭望塔位於黃河入海口北岸,建於1993年,高近30米,其外形像一艘揚帆啟航的船,屹立於黃河口,意寓著共和國揚帆啟航,奔向21世紀的美好前景,也寄託著黃河口人希望祖國一帆風順,繁榮昌盛的殷切意願。登上瞭望塔,遙望黃河口,黃河水劈開萬頃碧波,奔流入海,讓人蕩氣迴腸,親情頓生。河海交匯處,藍黃分水線涇渭分明,恰似一個美麗的同心結系在黃河三角洲的脖頸上,景象蔚為壯觀。陽光下,萬畝刺槐林連綿起伏,綠海碧波,粗獷豪放,孤東油田鑽井平台似座座金塔,氣勢磅礴。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朱鎔基、溫家寶等先後親臨黃河口,登上瞭望塔,盡覽黃河口美景,讚不絕口,江澤民同志還登高做詩道“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瞭望塔原主要用於觀察黃河口附近的火情和附近鳥類的活動,如今,瞭望塔已經成為黃河口旅遊區的一個顯著標志,在望塔內,建有黃河文化館,融沿黃九省市的特色文化於一體,令人回味無窮,讚嘆不已。到黃河三角洲的遊客都會登上瞭望塔,盡賞“黃龍入海”的奇觀,並在塔前留影,以示紀念。
1、神奇的黃河入海口。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中國第二大河,孕育了五千年華夏文明,輾轉萬里在這裡匯入渤海。黃河是世界上輸沙量最大的河流,大量泥沙輸至河口,年均造陸3萬畝左右,“滄海桑田”的自然規律在這裡得到真實的體現。乘坐遊船遊覽黃河口時,隨處可見大片新生地就像是巨幅水墨畫,海河交匯地帶,黃藍涇渭分明,蔚為壯觀。
2、獨特的濕地生態系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地球暖溫帶地區最廣闊、最完整、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是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的重要“中轉站”和越冬棲息、繁殖地,是拉姆薩爾國際濕地條約締約國要求註冊的國際重要濕地。保護區總面積15.3萬公頃,分佈著各種野生動物1524種,其中鳥類達268種。
3、壯觀的石油文化景觀區。孤東海堤,位於黃河入海口北側,是人工從大海里修築而成的。1985年4月開始修建,1988年7月竣工。孤東大堤橫卧大海灘頭,鎮海鎖浪,人稱“海上長城”。大堤全長80多公里。堤內,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海鷗飛翔,漁帆點點。堤外,由四十多座單井、井組平台組成的孤東油田,時隱時現,宛如海市蜃樓一般,處處展現著石油文化獨特的魅力。
4、槐林公園。在黃河入海口北端的孤島鎮,擁有華北地區最大的平原人工槐林。這近20萬畝的槐林,成為黃河口生態旅遊區中美不勝收的旅遊景點。“五一”黃金周期間,正是槐花盛開時節。
2008年10月19日,由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委派的驗收小組對黃河口生態旅遊區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組織了現場驗收。認為該景區達到國家4A級旅遊景區標準的要求,於10月25日發布公告,被正式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