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獵龍

魚獵龍

魚獵龍(Ichthyovenator)是獸腳亞目棘龍科徠棘龍亞科恐龍的一屬,生活於1.25億至1.13億年前的白堊紀早期的阿普第階的寮國。

恐龍介紹


魚獵龍的復原圖
魚獵龍的復原圖
魚獵龍(Ichthyovenator)是獸腳亞目棘龍科重爪龍亞科恐龍的一屬,生活於白堊紀早期阿普第階亞洲的寮國。該屬的唯一種為模式種寮國魚獵龍(Ichthyovenator laosensis),ichthys在古希臘文意為“魚”,而venator在拉丁文意為“獵人”。目前只發現了一個並不完整的部分骨骼化石,約有12%的完整度,僅包括了部分軀幹和尾椎,沒有發現頭顱骨、前肢和後肢部位的骨骼。根據唯一的化石顯示,魚獵龍是種大型食肉恐龍,但在棘龍科體型較小,體長9米,臀高2.5米,體重為3噸。根據研究表明,魚獵龍的食物包括魚類,但也會去捕食各種小型到中型的食肉恐龍。

化石標本


正模標本(編號MDS BK10-01 — 15)於2012年被正式描述,也是目前唯一發現的標本,包括:後段背椎、5節薦椎、前2節尾椎、骨盆的坐骨與腸骨、以及肋骨。整體約有12%的完整度。化石是在2010年發現於寮國沙灣拿吉省的Grès supérieurs組地層,Grès supérieurs組的地質年代為阿普第階。魚獵龍與其他棘龍科恐龍的區別在於,它們的背棘分成兩個區塊,前半段由背椎延長而成,較小的後半段則由薦椎延長而成。化石發現一個小於二平方米的挖掘地點。
魚獵龍描述時仍有部分骨骼沒有完全發掘,魚獵龍還有較完整的頸椎、一塊棘椎和肋骨以及多塊尾椎新出土,但尚未描述。這些尾椎證明魚獵龍像棘龍一樣也有尾鰭。

恐龍特徵


研究人員列出魚獵龍的數個自衍征。魚獵龍的背部到臀部,有神經棘構成的背帆。倒數第二節背椎的神經棘,長度約是椎體的4.1倍。第三、第四節薦椎的神經棘末端,外形呈扇狀。從上方看,第一節尾椎的側突呈正弦狀。第一尾椎的前關節突、橫突之間的凹處呈高度落差。腸骨與恥骨的比例,比其他獸腳類恐龍還長。
在堅尾龍類里,魚獵龍有某些相當獨特的特徵。最後一節背椎的肋骨,連接至胸骨的凹處。恥骨后緣的閉孔、下方洞孔必沒有完全閉合,成為凹口。坐骨大,側邊有大型洞孔。坐骨主幹的兩側平坦。
魚獵龍徠的軀幹骨骼化石
魚獵龍徠的軀幹骨骼化石
不同於其他棘龍科,魚獵龍的背帆可分成兩個段落。第一段背帆分佈於背部,前後長度超過1米,倒數第二節(第12節)背椎的神經棘最長,長度為54.6厘米。第二段背帆較為低矮,從臀部的薦椎延伸而出,最高處位於第三、第四節薦椎。背椎的神經棘末端較寬,外形呈梯形;而其他棘龍科的神經棘呈長方形。第12節背椎的前方有一個三厘米長的狹窄骨突。第13節背椎的神經棘只有部分被保存下來,神經棘的上端、下端都已斷裂。研究人員根據其外形,推測第12節、第13節神經棘的長度相當。這顯示前段背帆的后緣形狀陡降。第一節薦椎的神經棘長度約21厘米,與前方神經棘相比,長度忽然減少許多。第二節背椎的神經棘長度再度增加。第三、第四節薦椎的神經棘長度約48厘米,末端寬廣、呈扇形。第五節薦椎的神經棘較短。薦椎間的神經棘並沒有癒合、或是互相接觸。

發現意義


儘管魚獵龍的正模化石完整度並不高,但是足可以提供很多魚獵龍自身身體構造和特徵的信息,同時也有助於科學家們用此套骨骼化石通過對比研究棘龍科重爪龍亞科的共同特徵和詳細演化歷程,此外,魚獵龍也是目前最完整的亞洲棘龍科恐龍,化石約有12%的完整度,遠遠超過了生活在泰國的暹羅龍(之前最相對化石最完整的棘龍科恐龍)。同時,它也是第一個被命名的寮國棘龍科恐龍。

棲息環境


共存生物
已知的魚獵龍化石產自巴列姆階至森諾曼階的上砂岩組,所在地層的年代可能為1.25億至1.13億年前的早白堊世阿普第階。它與其它恐龍共享棲地,如蜥腳類的怪味龍、一種分類不明的蜥腳類、禽龍類和新角龍類。另外,獸腳類、蜥腳類和鳥腳類的腳印化石(Fossil tracks)以及植物遺骸也在地層中被發現。非恐龍動物群的化石包括像瀾滄魚(英語:Lanxangichthys)和鱗齒魚(Lepidotes)這樣的輻鰭魚綱,以及Shachemys(Shachemys)、瀾滄龜(Lanxangichthys)和不確定的兩爪鱉科在內的海龜和鱉科動物。雙殼綱Trigoniida科的Trigonioides和Plicatounio也已經從地層中發現。上砂岩組與鄰近的泰國闊瓜組和普潘組(Phu Phan Formation)互層;從闊瓜組中發現了獸腳類(包括棘龍科)和蜥腳類化石,鬣蜥和淡水魚化石也有所發現。
古地理學
2010年,史蒂芬·布魯薩特(Stephen L. Brusatte)及其同僚注意到亞洲出土了棘龍科化石,而這是一類之前僅在歐洲、非洲和南美洲發現的動物,表明在晚白堊世早期,北方的超大陸勞亞古陸和南方的岡瓦納古陸間存在動物群交換,在岡瓦納古陸和勞亞古陸解體的白堊紀中期之前,棘龍類可能已經有了世界性分佈(cosmopolitan distribution)。但作者指出,需要更多證據來檢驗這一假設。2012年,艾倫及其同僚提出,這種全球分佈可能早於白堊紀之前,而發生在中侏羅世的泛古陸,即使亞洲是第一個在超大陸分裂期間被分離的陸塊。2019年,伊麗莎白·馬拉法亞(Elisabete Malafaia)及其同僚還指出早白堊世棘龍科一個複雜的生物地理(biogeographical)模式,基於魚獵龍和歐洲屬巴利沃納女獵龍之間的解剖學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