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湛

詞語

浮湛,漢語詞語,既可指隨波逐流;又可喻升降、盛衰、得失;還可指沉溺;沉淪。出自《漢書·司馬遷傳》《胡參議傳》《歸潛志》。

詞語來源


《漢書·司馬遷傳》:“故且從俗浮湛,與時俯仰。”顏師古·註:“湛讀曰沉。”
宋·范成大次韻耿時舉苦熱》:“浮湛放蕩從今始,悔把長裾強沐薰。”
清·吳偉業《楚兩生行》序:“師識其必敗,苦無以自脫,浮湛敖弄,在軍政一無所關。”
明·文徵明《胡參議傳》:“及公浮湛外僚,數致意欲援用公,公絶不與通。”
清·方文《贈於息庵先生》詩之一:“宦海浮湛十九年,歸來環堵尚蕭然。”
清·龔自珍《明按察司僉事金君石闕銘》:“稟性剛毅,不媚柄臣,浮湛十年,始循常遷,改河南道御史,出為山東按察僉事。”
元·劉祁《歸潛志》卷八:“﹝李屏山﹞浮湛於酒,其性厭怠。”
明·陶宗儀《輟耕錄·雕傳》:“某人浮湛里中,無以為生。偵民有小不平,嗾之訟。”
明·袁宏道《題柏溪沉先生墨竹》詩:“床頭百斗自浮湛,胸中五車鬦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