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岐

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下轄鎮

蒲岐鎮是港口新城和樂清灣港區主戰場,樂清“一心兩翼”的北翼中心,區位優勢明顯、文化底蘊深厚、海鮮產業繁榮、城鎮建設顯著,是樂清建設“港口大市”的主要陣地和實施灣區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平台。蒲岐全鎮陸域面積13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常住人口33133人(2020年)。蒲岐鎮工業經濟潛力巨大,全鎮除了港區電子信息產業園外,還有蒲岐工業區和蒲岐特色工業區2個工業園區,除港區企業外,規模以上企業21家,2015年工業生產總值為20.7億,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7.89億。2016年是蒲岐新鎮成立的起步之年,憑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蒲岐人民銳意進取、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蒲岐必將全力抓牢灣區經濟和港口新城發展機遇,在新一輪改革發展浪潮中勇立潮頭,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歷史沿革


蒲岐俗稱“海鮮王國”。其海塗養殖有100多年歷史,以養蚶、蟶為主,全鎮擁有灘塗1.5萬畝,養殖面積8000多畝,水產養殖和水產品加工業獨佔鰲頭,被評為“浙南水產養殖第一鎮”。蒲岐的海鮮品種多、產量大、質量好,尤其是泥蚶、香蟶、泥螺、蝤蚌、鯉鯗、魚翅聞名遐邇。
蒲岐海鮮
蒲岐海鮮
蒲岐是全國鯊魚集散中心,全國90%的鯊魚被收購到這裡進行分割加工,且品種繁多。尤以“鯊魚宴”為特色的海鮮餐飲業異軍突起,規劃建沒中的海鮮一條街將成為浙南美食城。該鎮的“鯊魚文章”已經做到了全國乃至整個世界。2007年,鯊魚加工產量達5000噸,產值3.1億元。
對於蒲岐來說,目前樂清港灣的開發是發展工業經濟建設的最大機遇和優勢。樂清灣水深條件優越,擁有發達的集輸運條件。甬台溫複線穿過港區,與玉環相連的樂清灣大橋跨港區,形成水、陸、空一體式的交通網。這些都是蒲岐的優勢。
樂清灣港區
樂清灣港區
蒲岐是一個由屯兵形成具有海邊漁鹽特色的歷史古鎮,迄今有830多年建制歷史,於寧淳熙年間在此設立守御千戶所。仍留有四座城門和瓮城、古煙墩等古戰場,鎮內還保存著眾多完好的古民居。蒲岐民風淳樸,民間文化活動異常活躍,有抬閣、踩高蹺、扮笑戲等傳統民俗文化表演,歷史悠久,極具觀賞性。一年一度的農曆九月初一至初五大會市習俗,沿襲至今。
蒲岐鎮以實現農村城鎮化為目標,大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虹南大道、蒲海公路,雙嶼碼頭,四城河整治等—大批重點項目,城鎮化程度不斷提高.科學、教育、文化、衛土、體育等事業也有了新的發展。教育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是浙江省教育強鎮。

經濟


蒲岐鎮的經濟總量並不耀眼,在經濟高度發達的溫州,蒲岐也只是一個平常的鄉鎮,但其發展速度和產業特色卻不容忽視。2007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0.94億元,財政總收入5404萬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8310元。現有2個工業園區,佔地240畝,工業經濟極具潛力,全鎮擁有自營出口權的企業4家,樂清市明星企業4家。
蒲岐
蒲岐
蒲岐鎮黨委、政府注重發展效益農業,協助成功申報了“中國泥蚶之鄉”、“中國鯊魚加工基地”兩張國字型大小農業金名片。

人口民族


人口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蒲岐鎮常住人口為33133人。

旅遊


蒲岐鎮抬閣

2017年正月初九蒲岐抬閣
2017年正月初九蒲岐抬閣
蒲岐鎮抬閣鬧元宵!此項活動從正月初八至初十,由東門、南門、西門、北門聯手舉辦。
蒲岐抬閣年代久遠,已有170多年的歷史,不但市內聞名,而且被外地邀請導扮。抬閣出演時間是每年元宵燈節。有時,九月會市也乘興鬧場。扮演的內容多是民間富有群眾基礎的古裝戲劇,如“八仙過海”、“天女散花”、“白水灘”、“西遊記”、“東周”、“三國”、“封神”等等。藝術性強,裝飾更是奇特。每架抬閣起碼三名多至七名童男童女粉墨華裝,肩上、手上、杯上、刀頭、劍尖均可立人。玲瓏秀美,靈氣四溢。“八仙過海”中的韓湘子漫弄白玉簫,在古城星月燈花中分外瀟灑漢鍾離則手搖長生扇,悠然微笑,神韻閑逸;鐵拐李舉起酒葫蘆倒向嘴邊,風趣地向人們致意。

侯門四進士

蒲岐
蒲岐
據《蒲岐鎮志》和《侯氏祖譜》等資料記載,侯姓祖先侯唯貫是在北宋嘉?辛丑年(1061年)從台州遷移蒲岐蓮花峰(古稱緱山)下定居,也就是現在的蒲岐鎮上侯宅村,至今已有945年。由於各種原因,侯氏後裔后又從蒲岐遷移出去,遍及樂清的大荊、雁盪,玉環的陳嶼,甌海的梧田以及永嘉、平陽等地,現有族人8000多人。侯門耕讀之風世代傳承,至清末,侯宅共出了文、武進士5人,舉人9人,貢元11人,秀才176人。其中不少人著書立說,傳世達數十部之多,為繁榮鄉邦文化留下了寶貴資料。侯氏於宋嘉佑年間從台州遷至蒲岐城北的緱山定居。關於這個家族的遷徙,新編《蒲岐鎮志》上還有一種說法,說他們在唐僖宗年間由福建通過水路遷此落戶。曾經山勢起伏,岡巒挺拔的緱山,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據當地老人稱,現因為甬台溫高速的經過而難有往日盛景了。緱山下即是侯宅村,九成以上村民姓侯。
侯氏在宋明兩朝達到鼎盛——宋有身兼文貢元、武狀元為一身的侯畐,乃為抗擊蒙古侵略軍殉難的民族英雄,《宋史·列傳第二百一十三·忠義》作如下所述:
蒲岐抬閣
蒲岐抬閣
侯畐……三貢於鄉,兩試轉運司,皆第一……寶祐五年,制置使賈似道辟通判海州兼河南府計議官。李松壽據山東,突出漣、泗,畐鏖城下,死之,全家遇害。太學生三十一人言於朝,即海州賜廟旌忠,謚曰節毅,仍立廟其鄉。畐所著有《霜崖集》。瑞安孫詒讓稱“是時吾侯文儒振矣,霜崖(其號)公為之倡”。在明朝時出現了由侯廷訓、侯一元、侯傅邦、侯應賓等人構築的堪稱“蒲岐文化第一高峰”的“侯門四進士”。其中侯廷訓、侯一元被稱為一代名臣循吏,文行卓著,《明史》中都有傳記。
《侯氏宗譜·傳》稱,邑弟子選應鄉舉,邑二十人而吾侯九人焉,衣冠半於封內,吾郡五邑,自有國以來,父子進士才兩人,又不同朝也,至吾侯父子進士而同朝……舉人有侯措、侯廷誡、侯化邦、侯應秋;貢元有侯爵等11人;秀才至清廢科舉止有111人。一個為數不到百戶的村子,竟有這麼多的人才。侯氏在蒲岐坊間是“有望族”一說真乃名不虛傳。
蒲岐歷代名賢輩出、人文萃集的現象,與這裡文風興盛不無關係。在宋元明清等時期,蒲岐興辦的書院、書塾、私塾不在少數,如宋時的崇文書院、張氏書館、槐庭書院、萬澤書塾、崔氏書塾等,像萬澤書塾,就是王十朋舅父家創辦,王十朋當年曾寄居在此求學。除了上述群賢畢集蒲岐外,明嘉靖年間,千戶崔海、崔興、楊文等13名指揮官先後抗倭殉國;嘉靖帝為何鵬督築鶚頭城(南嶽鎮后塘)御書“海國長城”相贈。明、清間,出現了陳海門、胡光仁、張考吉、張普辰、倪子昌、李王仁等以詩文名世的人物……蒲岐有厚實的人文積澱,蒲岐也不乏來者繼承傳播,近人王明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對中國哲學思想史和道教史的研究頗有建樹。

蒲岐所城城門

宋淳熙(1174—1189)間建寨城,後幾經修築。至明初,信國公湯和相視要害,開始加築城池,置守御千戶所,隸屬磐石衛。明萬曆《溫州府志》載:“蒲岐千戶所城,在瑞應鄉,洪武二十年(1387)建,周圍六百丈,高二丈二尺,厚二
丈,門四,敵台十二,窩鋪二十四。”清順治十八年(1661)遷海,城圯。康熙九年(1670)展界,修砌如故。咸豐十一年(1861),邑紳鳩金復修。現存4門,保存完好,城牆雖毀,護城河未改,當時城牆布局仍可辨認。該城為明代樂清縣抗倭軍事設施。1983年列為樂清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民俗文化

鬧瓊花

蒲岐
蒲岐
鬧瓊花是蒲岐鎮東外村獨特的民間遊藝活動,歷史上僅舉辦過不多的幾次,最早的一次大約在100多年前的清朝。上一次距今也已68年,最近一次在1996年。原因是這樣的盛會規模大,觀眾多(僅扮演的人數就超過200人),花費巨大。
說起鬧瓊花的來歷得提到隋煬帝。隋煬帝在歷史上有過開挖運河的功績。傳說運河貫通那一年,隋煬帝夢見揚州瓊花盛開,就攜大批嬪妃宮眷和文武百官,浩浩蕩蕩沿運河直奔揚州觀瓊花。船上整日琴簫吹奏,艷舞翩翩。
蒲岐鬧瓊花就是將這一歷史傳說演繹出來,寄寓人們對國富民強太平盛世的祈願。
鬧瓊花的時間定在元宵節。一百多年來,在劇目內容上變化不大,但扮演藝術、裝飾、設施上有了很多新的改進。1996年的鬧瓊花,五色彩旗、軍號手、鼓手,然後是氣勢恢宏的獅子滾球。接著出現的就是瓊花。這瓊花是採挖樹榦粗壯分枝均勻的活樹體,去其原葉,用塑料仿是製成三十六張瓊花葉,葉上站著八個番王,其中站得最高的就是李世民。三十六朵仿製瓊花點綴枝頭,熠熠生輝。加上現代電光裝飾燈珠的映襯,愈顯得李世民英姿勃勃。樹後跟著“三十六”黨,緊接著是六隻採蓮船,扮演者兩人一船,一人作划槳狀,一人提燈,因是日夜行舟,有時需要點燈引路。接著出現的就是隋煬帝乘坐的龍舟,煬帝端坐正中,作飲酒聽樂陶醉狀。兩旁嬪妃、太監、宮女羅列侍候,有婢女彈唱,有樂師琴簫和鳴,極盡奢侈豪華。龍舟後面是四隻滿載百官及隨從的綵船,加上最後的御林軍護駕。整個扮演隊伍從東外村出發,進東門出西門,沿西外進北門達南門,后又返北門,迴轉東外村。這種陣勢規模相當龐大,演員隊伍加上照護人員達2000多,還不包括臨近四村自發組織的維持秩序者。鬧瓊花共扮了兩夜,觀眾數達幾十萬人次,連溫州和台州地區都有人聞風而來。

打千秋

千秋是古代北方山戎部族富有刺激驚險的遊戲節目,在齊桓公征討山戎時引進了中原,與中原固有的千秋遊戲混雜演變而成,流行各地。蒲岐的千秋明末從福建引進,經過改造形成為具有蒲岐特色的大型遊藝項目。氣象雄偉,場面壯觀。這不是人們常見的“盪鞦韆”,而是全國僅存的大型特技。
打千秋與年節習俗節結合,定於古歷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兩棵巨大的木頭豎立南門千秋坦,搭起近30米高的千秋架。駕下搭有兩米高的平台,供調度人員立足。架頂系四根粗麻繩,對角延伸拉緊,結樁固定,以防表演時架子傾倒。立這種千秋架須符合力學原理,蒲岐人深解此法,幾百年來無一次倒架傷人事故。
千秋架中間寬八米,裝備巨大圖形轉環,轉環設四個轉軸,每軸六米長。四個轉軸由四名古裝打扮的兒童系在軸上表演。平台上有大人推動轉環,使轉軸升高旋轉,伴以鼓樂助興。四名小演員筋斗連珠,精彩迭出,時而點放鞭炮、煙花、焰火,令人驚嘆不已。清邑廩膳生張考吉曾為千秋制聯:
巍乎,煥乎,登百尺高台,直似下臨無地;
鼓之,舞之,看一場大戲,幾疑中別有天。
民國時,當地文人崔電旋還鄭重其事地為籌資打千秋寫了一篇道地駢文式的通告,至今被人口頭傳誦。這通告有理有據論及“農隙歌舞,古有遺規“。尋找根據之後,涉及現實“兵伐頻仍,水災迭現。恐謀補救之不暇,安敢暢談其娛樂乎?”故意一挫,轉而一揚,“曹(昆)吳(佩孚)下野,此中華民族之大幸”,因此可以打一場千秋,進行一場娛樂活動,“擬作一番發蘇民氣之舉動”。這第二條理由多麼有力。接著,順勢推出第三個理由:“論千秋之性質,養尚武之精神,與特種迎神賽會大相徑庭。”然後提出開費巨大,“集腋可以成裘,價眾擎易為張事。蒲岐門列四方,民意應宜一致……”
一個千秋通告,也要如此鄭重其事,可見蒲岐人對千秋的重視了。打千秋是蒲岐人的盛大節日,是蒲岐人加強親屬鄰里情義,密切社會交往的最好機會。蒲岐人在這時不講盈利,只講情義。即使貧寒之家也沉醉在極大的歡樂中,盡家中所有招待遠近親友。蒲岐流傳著這麼一首民謠:
蒲岐打千秋,米桶打介光溜溜。前門叫多謝,後門流眼淚。
既反映了來客之多,又體現了好客之情,也表達了待客的難言之隱。更有人將這民謠改編為:
蒲岐打鞦韆,米桶打起滿嶺尖。客人叫多謝,主人叫嬉日添。
蒲岐千秋已經六十多年不舉辦了。人們擔心千秋將成為蒲岐歷史上的陳跡。或許,今後有朝一日,有心的人會再度將這古老的、全國少有的遊藝重新鬧將起來,傳續下去。

抬閣

蒲岐抬閣發生於清朝同治年間,不但市內聞名,而且被外地邀請導扮。
每架抬閣起碼五名多至十一名童男童女粉墨華裝,肩上、手上、杯上、刀頭、劍尖均可立人。玲瓏秀美、靈氣四溢。“八仙過海”中的韓湘子漫弄白玉簫,在古城星月燈花中分外瀟灑;漢鍾離則手搖長生扇,悠然微笑,神韻閑逸;鐵拐李舉起酒葫蘆倒向嘴邊,風趣地向人們致意。
當觀眾正被這精彩景象所吸引時,活潑踴躍的陳塘關的哪吒懸空出現,緊接著六個美麗的仙女提著花籃憑高撒花而來。突然,大白臉曹操也闖進場面,平添幽默。令人目不暇接,歡躍驚呼。
蒲岐人也夠風趣,專門為抬閣創造了一個藝術水準很高的謎語:
遠看仙人騰雲,近看三國封神,仔細看看,都是蒲岐人。
蒲岐抬閣以蒲岐歷代積澱的文化底蘊為藝術背景,在元宵燈會的大場面中出演,更烘托出一種熱鬧感人氣氛。蒲岐四門加上東外村和城隍殿共六條龍不時穿梭於遊藝隊伍中;踏高蹺、笑戲、打倭兒炮等等節目各顯技藝,和抬閣相得益彰,本來十分奇特的抬閣也因此倍添魅力。

笑戲

笑戲即“老鼠嫁女”,花花綠綠一大群上街老鼠大模大樣,鼠態百出。坐在轎中扮老鼠新娘的竟是上了年紀的男人,戴著鼠面具被幾隻老鼠抬著,東搖西晃地在街面上沖衝撞撞。一路上作老人聲哭嫁,哭的話語引人發笑:“命苦啊,兄弟年大,爹娘歲小,放心不下呀!媒婆真害人,騙我說新郎一表人才,今日一看,只有三寸半”一邊哭,一邊擤鼻涕拋眼淚。涕淚是番薯粉糊,雜有礱糠,一大盆一大桶地放在轎中,專向觀眾熱鬧處、姑娘婦女密集處亂甩,姑娘婦女們邊迴避邊追看。
新郎是矮小子扮的,鼠面具也油頭滑腦得與眾不同,它故作高腔勸著新娘:“別哭了,我家富得很,有花生十粒,大米十盒,番薯絲十根……”
媒婆也高聲相勸:“這樣的好人家哪裡找!地洞三進,洞房不漏水,上等樹葉做的眠床……”抬嫁妝的老鼠,步伐熱烈有勁。其中,挑臉盆架的老鼠進三步,回過頭來退二步,扭著腰身半行半舞。抬尿盆的兩頭老鼠一步一蹦,配合情景製造氣氛。這種場面,連老太婆也要開口大笑。
這是蒲岐人獨創的遊藝,已成了傳統的保留節目。

打倭兒炮

打倭兒炮也是蒲岐傳統的保留節目,最具有古城的歷史特色。
一門以舊門板改裝的、粗糙的大炮,炮筒以一株粗大毛竹充當,不加裝飾。四個推炮的、兩個點炮的兵卻是古服戎裝,神威儼然。所謂炮彈即是煤油氣,煤油火把的火氣吹入炮膛,即以厚布緊掩,油火之氣沖向炮筒,爆發出轟天巨響,聲威裝烈,震徹海天。
古兵的莊嚴,大炮的粗糙,點炮動作的一本正經,聲響巨大卻無炮彈射出,亦莊亦諧,有一種獨特的審美情趣。
這種打倭兒炮與蒲岐歷史緊密相關。明朝,蒲岐設千戶所,朝廷派遣將士駐守,帶來了各地的遊藝節目,也根據現實創造了相應的遊藝節目,表示了與倭寇抗爭的決心。當年臨戰時,軍民一致,鐵銃、鳥槍、火炮、倭兒炮悉數應用,虛虛實實以壯大聲勢,震懾敵膽。以至過節時也念念不忘抗倭,打倭兒炮的節目於是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