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斗湖的結果 展開

斗湖

馬來西亞沙巴州斗湖省省會

馬來西亞沙巴州斗湖省省會。位於州的東南岸,濱蘇拉威西海考伊灣口東北岸。人口2萬多。附近有肥沃火山土,產蕉麻、椰子、可可、橡膠、煙草、棕油和木材。全州30%木材在此加工。上述物資的出口港。鄰國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各島商人長期在此貿易。

地理


斗湖
斗湖
斗湖位於沙巴東南部,一條延伸的海岸線上,面向蘇拉威西海,后靠內陸山脈。地理位置為4.233北,117.833東。
市鎮分成3區:沙賓都,發佳和舊斗湖。聯邦大廈是馬來西亞政府部門如移民廳和國家註冊局的主要地點,座落於沙賓都區。發佳是斗湖現代的商業區,主要銀行如香港上海滙豐銀行馬來亞銀行、大眾銀行等都坐落在此。舊斗湖是斗湖原有的區部,有斗湖中央市場和斗湖港口。
這些有一座漂亮的回教堂及許多商店。位於海濱處的露天小攤位販賣各式各樣的海鮮美食。斗湖碼頭是前往印尼之前的一座停靠站,所以,這裡常常停泊了許多來自菲律賓及印尼的船隻。此地的魚市場非常活絡,售賣的都是新鮮漁獵。
BAJAU 婦女們亦在這裡擺賣她們親手製作的手工藝品,如:草席、帽子及籃子等。
斗湖氣候平均數據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平均高溫 °C (°F)31.7 (89)31.7 (89)31.7 (89)32.2 (90)31.7 (89)31.1 (88)31.7 (89)31.1 (88)31.7 (89)32.2 (90)31.7 (89)31.7 (89)31.7 (89)
平均低溫 °C (°F)21.7 (71)21.7 (71)21.7 (71)22.2 (72)21.7 (71)21.7 (71)21.7 (71)21.7 (71)21.7 (71)21.7 (71)21.7 (71)21.7 (71)21.7 (71)
降水量 mm (英寸)122 (4.8)97 (3.8)99 (3.9)127 (5)178 (7)188 (7.4)196 (7.7)193 (7.6)152 (6)147 (5.8)170 (6.7)157 (6.2)1,824 (71.8)
來源:Weatherbase

人口


人口統計 (2007年人口普查)
總數374,728
女性184,416
男性190,312
馬來人11,516
杜順人921
卡達山人76
巴妖人17,094
武吉斯人6,000
姆魯人1,529
其他土著24,946
華人35,097
印尼人55,057
其他非土著3,727
馬來西亞國民總數152,695
非馬來西亞國民總數244,728
人口分布14.1%
人口密度40/km²

歷史


斗湖
斗湖
斗湖的前身是村莊卡拉巴干(Kalabakan),其首領為布隆彥蘇丹王朝的臣子。他們聚居 於斗湖河口,即如今舊斗湖的所在地。1890年代初的人口只有200人左右。其中25人是來自馬辰的武吉斯人,由普阿都率領,以種植椰子為生;其餘都是從婆羅洲一帶蘇祿蘇丹領土(包括古達、山打根以及西巴迪島)來的迪冬和蘇祿土著,他們長久以來定居於斗湖,大部份為魚民和稻農,向荷蘭人販賣森林產品。普阿都代表一眾向英政府要求開發土地,立即獲得當局的批准,成為斗湖最早的開埠者。
斗湖屬蘇祿蘇丹管理,1878英國北婆羅洲特許公司向蘇祿蘇丹租借斗湖。在荷蘭殖民統治下的布隆岸蘇丹也宣布對斗湖擁有主權。1889年布隆岸蘇丹阿里去世,其子阿郎接任蘇丹。阿郎殺害荷蘭政府官員,遭到圍剿。他與其弟逃往加拉巴干,投靠英國人,放棄對斗湖的聲索權。
1893年2月9日,載有樹脂、橡膠、象牙和龜殼的英國商船S.S. "Normanhurst"駛進斗湖以交換本地的藤條、葡萄朱、燕窩、橡膠片。
斗湖
斗湖
北婆羅洲特許公司從西海岸擴張到斗湖。西巴迪島邊界所劃定的4°10'N邊界是由英國 和荷蘭組成的劃分委員會,於1913年2月17日在斗湖正式簽署了一份由各自專員所聯合提呈的一份帶有地圖的報告。英國和荷蘭又在1915年9月28日在倫敦確認了這份報告。
到了1930年代,由於斗湖的農業潛力使它迅速蓬達,居民人口在1931年上升到1800人,古哈拉橡膠與呂宋麻園丘和久保田椰子園是兩個最大的日資園丘。Silimpopon尚有煤礦開採,主要為粵籍勞工。第一次世界大戰沒有直接影響斗湖的經濟,但其受到世界不景氣所影響。
1942年1月,日本皇軍侵略北婆羅洲。日軍進軍婆羅洲沿海各地,從古晉到亞庇,斗湖的生活卻依舊正常。 1942年1月19日,山打根無線電台斷空。1942年1月24日,日本侵略者在丁拿卡(Batu Tinagat)被發現。斗湖行政官Cole Adams和助手在碼頭遇見入侵者時立即被俘,被監禁長達44個月。1945年9月被澳洲第9師釋放當天去世。
日軍佔領斗湖三年半,直到澳洲盟軍從納閩反攻才被解放出來。英國在恢復主權初期實行軍事行政管理,發現北婆羅洲殖民地處於毀滅。日本佔領期間,許多平民慘遭屠殺,其中包括大批政府公職人員,許多戰前的記錄已被毀滅。英國軍政府一直持續到1946年7月15日,北婆羅洲成為英國直轄殖民地為止。戰後的重點放在恢復和重建上,1945至1955年的重建和發展計劃於1948年為殖民地被取用。斗湖市政局於1955年成立,控制地方財政。

經濟


斗湖擁有非常龐大的種植園,包括:橡膠園、椰子園、可可園、油棕園等,全部種在肥沃的火山灰泥地上。在比較容易進入的山區,有著伐木的活動。
可可耕種 - 斗湖是繼象牙海岸和迦納之後的世界第三大可可產地,也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可可豆生產區。1980年代被稱為“亞洲可可之都”。曾經是主導斗湖經濟命脈的農作物。根據越南農業及鄉村部主任的報告,馬來西亞的可可品種是亞洲最好的品種。馬來西亞政府打算把國內的可可豆生產量提升到25萬噸一年。這樣能滿足國內研磨機的需求和幫助降低可可豆的進口。
漁業 - 自遠古以來,人們在斗湖都依賴海上為他們的寄託。多種被列為高等級的魚類和甲殼類動物被發現於斗湖的海中和水道周圍。對早期的定居者,幾乎所有的海員從海中尋找生活是件很容易得事。在時代的經濟生活與人口的少量,用舢舨在海邊垂釣是很平凡的事,這顯然是沒有迫切和需要組織漁民從事深海捕魚。然而,渣打公司不久后發現了它的潛力。發展深海捕魚為一種為現有的經濟基礎作出增加和多樣化的手段。再次,他們拒絕向日本合作--在那個時候作為最現代的亞洲國家並和英國作為盟友。
在1917年,日本商船船長次郎奧里塔推出了<<婆羅洲漁業公司>>,這與以往的捕漁方式至少在兩方面不同。首先,它是一個較大的運作方式。第二,它面向支持出口市場。該公司在斗湖設立辦事處。在周圍水域被捕的魚兒,都帶到一個叫Amil島嶼,約10英里(16公里)仙本那東南部,在那裡經過處理,然後帶到該公司在斗湖的倉庫等待裝運。奧里塔從日本和台灣進口勞工。奧里塔的冰廠,主要是為凍結魚類,並向城市提供冰塊。
今天,蝦養業是主要經濟活動之一。從沙巴州尤其是斗湖出產的母蝦,在馬來西亞被列為最好的等級。基於這個原因,斗湖提供給鄰近國家,如新加坡、香港、台灣和日本高品質的老虎蝦有數十年之久。
數以百計的深海拖網漁船和托船都可以在科威港(Cowie灣)看到。

旅遊


斗湖山國家公園 (Tawau Hill National Park) 提供喜愛大自然者一個自然野餐區,廣闊的營地,度假屋,這裡的風景優美,遊客可以在此游泳、郊遊或享受溫泉浴。主要參觀者都來自周末期間的當地居民。位於24公裡外的斗湖,公路是前往公園的最佳途徑。
<<斗湖河>>川流山公園和形成具有吸引力的瀑布。
桌子瀑布(Table Waterfall)為泳客提供一個天然流動的池塘。涼亭,廁所及更衣室都在附近。
事實上,崎嶇的火山地面形成了公園。逢巴來山(Bombalai Hill)(530尺)是年輕死火山的錐頂,被遺留火山口仍然可以在山上看得出。,低地的dipterocarp森林、豐富的野生蘭花被發現。偶爾看到紅葉猴子和長期尾獼猴,和較不常見但美麗的巨松鼠,和森林龜被發現。
〔註:公園最高點是Gunung Madalena(?馬格達利那山,1310尺),桌子瀑布是斗湖山國家公園的舊名稱。〕
西巴丹島(Sipadan Island), 馬寶島(Mabul)
山水高爾夫球俱樂部(Shan Shui Golf & Country Club)
馬太(Madai)山洞住著燕子

動物


長鼻猴 - 屬世界最稀有的靈長類動物之一,只產於婆羅島

美食


位於海邊食攤中心(沙賓都大排檔)的新鮮海鮮是不容錯過的. "Makan Laut 101"非常可口的馬來式的炸蚝殼和蔬菜可以以非常低廉的價格嘗到。
在夜晚,城市的周圍有著非常多個食攤。許多攤售賣蘇拉威希Soto Makassar(水牛牛雜米粉湯),Bugis特產如炸香蕉、椰子奶糕點、黃姜飯、熱帯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