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張懷民的結果 展開

張懷民

宋朝元豐年間官員

張懷民,名夢得,一字偓佺,北宋官員。宋神宗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貶黃州,初時寓居承天寺(今湖北省黃岡縣南方)。

人物介紹


張懷民,名夢得,一字偓佺。宋神宗元豐六年(西元一零八三)貶黃州,初時寓居承天寺(今湖北省黃岡縣南方)。曾築亭於住所之旁,以縱攬江山之勝概,蘇軾名之為“快哉亭”。
蘇軾之弟蘇轍亦有《黃州快哉亭記》,謂張懷民雖屈居主簿之類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絕不罣礙於遷謫之事,公務之暇,以山水怡情悅性,處逆境而無悲戚之容,是位有過人自制力和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張懷民與蘇軾
張懷民與蘇軾
在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中“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提到張懷民,張懷民當時被貶黃州,作者和張懷民當時都被貶黃州,(是在蘇軾被貶4年後被貶的)可以算是志同道合的人。

記承天寺夜遊


張懷民
張懷民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橫(héng),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恰好看到)這時月光從門戶射進來,(不由得生出夜遊的興緻,於是)高興地起身出門。想到沒有可以共同遊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有睡覺,(我倆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樹枝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創作背景

詩人寫詩
詩人寫詩
此文寫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作者被貶到黃州已經有四年了。元豐二年七月,歷史上著名的“烏台詩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蘇軾的有關新法的詩句,說他以詩訕謗,八月,將他逮捕入獄。經過長時間的審問折磨,差一點被殺。十二月作者獲釋出獄,被貶謫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但不得“簽書公事”,也就是說做著有職無權的閑官。在這種情況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憂鬱;但是,他仍然有進取之心,於是寫了這篇短文,對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繪,真實地記錄了他當時生活的一個片段。也體現了他與張懷民的深厚友誼與對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