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泉鄉

涼泉鄉

涼泉鄉位於望江腹地,泊湖、嵐桿湖、武昌湖鑲嵌其兩側,太陽山、祈雨山坐落其中,境內山清水秀,地盛物豐,實屬“魚米之鄉”,全鄉共轄10個行政村,總區域面積近125平方公里,人口38891人(2017)。境內有受明太祖皇封的名山——太陽山,有大詩人李白駐足留連的太白讀書堂,明國公古廟瓊樓,陳賡將軍指揮渡江戰役的指揮部——陳氏宗祠等。

區位交通


涼泉鄉東距長江華陽碼頭18公里,西至合九鐵路40公里,直達合界高速公路僅28公里的211省道穿境而過。驅車至安慶和九江機場只需1小時的路程。規劃中的濟廣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以及籌建中的望江長江大橋入口與之相鄰。

基礎設施


涼泉鄉
涼泉鄉
涼泉鄉境內有全國優質棉基地40000畝,優質意楊基地2500畝,以及眾多的湖泊水面。太陽山蘊藏著豐富的陶土、優質深灰色粘土石灰石等礦產資源,並有多處優質礦泉水,據勘察估算,建築陶瓷砂、頁岩礦石334二級資源量6240萬噸,適應於發展建築陶瓷和制磚業,歷史上曾以窯業發達和多能工巧匠而被譽為“磚瓦之鄉”。目前,涼泉鄉境內有自來水廠兩座,日產飲用水5000噸;有3.5萬伏變電所一座,程式控制電話、移動通訊功能完善,道路建設縱橫有序,生活配套設施齊備,是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地。

經濟概況


涼泉鄉
涼泉鄉
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投資環境不斷優化。改革開放以來,涼泉鄉經濟得到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工業上形成以建材、棉業加工、油脂化工、木業加工等支柱產業,尤以建材、木業最為突出。農業以優質棉、油料、水稻、水產而馳名縣內外。在招商引資環境方面,出台多項優惠政策和投資承諾,並湧現出很多的成功合作範例。為進一步響應國家“中部崛起”的政策和皖江開發,充分發揮經濟的引向帶動作用,涼泉鄉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三個有利於”的標準,不斷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和投資環境,全方面招商引資,與投資商共建“雙贏”局面。

社會事業


涼泉鄉
涼泉鄉
安徽望江涼泉中學坐落在涼泉集鎮,南臨古雷水,北倚太陽山,毗鄰縣城,交通便捷,人氣氤氳,英才輩出。是望江歷史悠久的名校之一。涼泉中學已走過半個世紀滄桑歷程。2006年夏,整合原泊湖、團山、涼泉三校資源,開新校區,並建新涼泉中學。現有教學班36個,學生2187人。教職工139人,其中專任教師110人。新的涼泉中學按省示初級中學標準建設:佔地77000m2,建築面積17500m2,總投資3000餘萬元。建成后,學校團結和諧,環境優美,硬體設施完備,教學功能齊全,可容納學生2600餘人。
與時俱進的涼泉中學人正以昂揚的精神風貌,搶抓機遇,勤奮敬業,再鑄輝煌,力爭五年內把學校辦成管理規範、治學嚴謹、質量優良、全面發展的省級示範中學。

名勝古迹


陳氏宗祠
陳氏宗祠
陳氏宗祠始建於光緒三十三年,后因日寇侵華,祠校損壞慘重,一九四七年重修,並增建校舍,規模宏大,形勢壯觀,竣工后成立義門小學,解放后更名為照直小學。一九四九年四月解放大軍橫渡長江時,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司令部”,陳賡同志住宿於本祠內。一九八六年八月望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000年照直小學遷入新校舍后,該祠校遷樓空,無人管理,室內外雜草叢生,桁、桷腐朽,屋面百孔千瘡,牆壁風化脫落,下水道阻塞,加之在“文革”時期,中山牆獸頭被拆,門前石獅被砸,祠內楹聯匾額被毀,狼藉不堪,目不忍睹,有隨時倒塌之危險。陳沖群眾見此衰敗景象,責無旁貸之心由然而生,故提議退休和村讓賢幹部出面倡導主持,並組建維修領導小組,群策群力籌資十幾萬元,於二00四年十月開始對屋面腐朽桁、桷進行換新,恢復上、中、下三重山牆獸頭,新立石獅,新建後院圍牆、廚房、廁所等,修復中重屏峰、圈柵,加固下重木樓,仿製“為善最樂”、“翰林院庶吉士”等多塊匾額及十幾副楹聯,室內重新油漆,現已基本恢復祠堂面貌。
望江縣政府已申報省政府,力爭批准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了充分發揮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作用,我們力爭把祠內辦成青少年教育基地,民兵訓練基地,老年人活動場所,使祠內既古色古香,又有現代文化風味,并力爭成為今後旅遊景點。

招商引資


涼泉鄉
涼泉鄉
2004年以來,涼泉鄉黨委、政府大力推行“工業強鄉”戰略,緊緊圍繞“做大建材業、做強板材業、做優農副產品加工業、做活其它工業、依託豐富建材資源,建設工業走廊,打造建材強鄉”的總體目標,緊扣發展主題,不斷創新招商思路,改進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領域,狠抓責任落實,進一步改善和優化投資環境,全鄉招商引資工作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取得了招商引資的新成效。一、基本情況
三年來,縣委、縣政府共分配涼泉鄉招商引資任務3200萬元,我鄉在三年的時間裡共引進各類資金6000多萬元。其中獨立引進資金3700萬元,同其它單位共同引資分享2300萬元。共引進項目46個,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入2270萬元,占引進資金的61%,完成非工業固定資產投入1430萬元,占引進資金的39%(以上指我鄉獨立引進資金部分,不含我鄉與其它單位共同引資部分)。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項目4個,固定資產投資在100萬元以上的項目24個。全鄉已基本形成了以建材業、板材業、農產品加工業、服務業、制衣業為主要內容的五大經濟發展板塊。
二、營造良好的全民招商引資氛圍。
一是統一思想,強化認識。通過會議、黨訓班、優化環境大討論以及外出考察等多種宣傳教育方式,對廣大幹部啟發很大,衝擊很大,深化了對招商引資工作的認識,解開了思想癥結,強化了招商引資促經濟發展的思路。二是狠抓督辦,強化責任。每年年初,鄉黨委政府都要分解一定的任務到村、到單位、到個人,並制訂考核實施細則和獎懲辦法,並將招商引資納入年度經濟目標責任制進行考核。加強檢查督辦,每年都要嚴格兌現獎懲責任制,做到獎罰分明。三是培育典型,強化宣傳。利用各種形式大張旗鼓地宣傳各地成功經驗,對招商引資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全鄉上下基本形成心往招商想、勁往招商使、千帆競發、你追我趕的招商態勢。
三、明確做強特色,做大產業的招商思路。
招商引資工作開展以來,鄉黨委政府就有明確的工作思路。就是依託涼泉豐富的建材資源,建設工業走廊,打造建材強鄉。早在2003年涼泉就委託設計部門制訂了太陽山建材工業園的規劃,如今,我們又在著手設計制訂工業走廊和建材工業小區規劃,目的就是將建材業做為涼泉的主導產業來發展,招商引資工作也將圍繞促進和推動這一主導產業發展的目標而努力。同時圍繞龍頭企業合資擴規、產業鏈上下延伸相關項目扎堆發展開展招商引資,形成產業集聚和板塊經濟,我們的板材業以安超木業、平生木業等幾個大板材企業為龍頭,已發展了十幾家板材初加工企業和傢具生產廠、實木門、工藝門生產廠,不可用原料再生加工等企業,已逐漸形成板塊經濟。
陳氏宗祠
陳氏宗祠
四、形成領導親為,專班緊盯的招商格局。東部沿海在改革開放后率先發展,民間資本雄厚,擴張慾望強烈,因受到土地、電力、用工等生產要素短缺的影響,生產成本上升,產業競爭加劇,實施產業大轉移是大勢所趨。為此,我們主要領導拿出了大部分精力,定期和不定期外出招商,把大型招商活動和大項目拿在手上抓,緊盯項目不出成果不收兵。同時精心組織了小分隊到沿海發達地區招商,每次招商活動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我們要求在招商中切忌東跑西跑,多做有心人,少做無用功,要有的放矢,重點出擊,象釣魚一樣尋找培育亮點招商,將收集投資信息做為招商引資取得成效的關鍵。今年,在江蘇宜興設立涼泉鄉招商引資辦事處,開展了一系列的定點招商,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招商引資的成功率。
五、建設講求信用,服務周到的招商環境。
我們按照“安全、賺錢、開心”和“外商無小事,人人是環境,變通是環境,誠信打動人”的理念繼續打造招商引資環境優勢,把誠實守信和高效服務作為鄉黨委政府及各部門改善環境的重點。對重大項目實行“主要領導掛帥,分管領導負責,部門全力配合,經發辦全程跟蹤服務”的模式,為項目和客商提供全天候、全過程、全方位服務,對於作出的承諾,再大的困難也要予以兌現,對於要辦的事情,力爭最短的時間內落實到位,確保項目的成功引進和順利建設。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招商環境,才有了這麼多企業的成功引進。鄉黨委政府還通過促進銀企對接和懇談、項目推介會的召開,有效的緩解了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我們還注意營造重商親商氛圍,及時解決外來投資者住房、生活、子女就學等方面的後顧之憂。每逢傳統節日,組織各種活動,讓他們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生態旅遊


涼泉鄉
涼泉鄉
涼泉鄉湖濱農家樂 涼泉鄉湖濱農家樂示範點位於望江縣腹地,東鄰華陽鎮,南傍欄桿湖與楊灣鎮相望,北接祈雨山,距縣城 10km,省道211線擦村北部而過。湖濱村利用優越的自然環境,發展具有特色的旅遊項目,目前已建成一個旅遊接待中心,兩個垂釣中心和多個經果採摘點,遊客在旅遊區體驗農村生活,湖面泛舟,觀賞龍獅表演和黃梅戲表演,觀看各種農具及農俗活動。現為安徽省農家樂旅遊示範點,年產業收入120萬元,旅遊業的基礎設施基本完善,相關旅遊產品正在開發之中。
特色資源:湖濱農家樂示範點境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有野鴨大雁山雞、啄木鳥、喜鵲、鷺鷥等鳥類,及蛙、甲魚、野豬、麂等動物,屬長江中下游濕地自然環境保護區,特色餐飲有大閘蟹、土雞、優質野生魚類、土蝦子、各種野菜等。果園內有優質板栗、桃、梨、柿、桔等。遊客可以自己參與垂釣、民俗表演,看到原汁原味的黃梅戲表演和龍獅表演,並可到農戶家中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

黨建工作


一、幹部隊伍狀況 1、鄉機關幹部
鄉鎮區劃調整后,新的涼泉鄉幹部總數為108人(包括財政供給計生辦、計生服務中心、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所、廣電信息網路中心、文體站、農技站、獸醫院、財政所等單位),鄉機關行政編製幹部53人,行編幹部中班子成員佔21人,二級機構32人;行編幹部中正式幹部42人、招聘幹部9人;行編幹部中35歲以下14人(其中班子成員中有3人),45歲以上14人(班子成員中佔2人);36~45歲25人,班子成員佔15人。文化結構分別為:本科學歷5人,班子成員佔4人;大專學歷26人,班子成員佔12人;中專學歷12人,班子成員佔3人;高中學歷8人,班子成員佔2人。
2、“七站八所”幹部情況
合併后的涼泉鄉“七站八所”的情況為:計劃生育服務站3人、文體站3人、農技站13人、獸醫院7人(其中2人全額供給)、廣播站11人(財政全額拔款9人)、財政所11人(其中2人為工人身份)、勞動保障事務所8人、國土資源所12人(自收自支)。
3、村級幹部隊伍狀況
新的涼泉鄉十個村現有村兩委幹部90人(包括聘任制幹部),其中女幹部19人(包括聘任幹部)。村兩委交叉任職8人,35歲以下26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4人,發展能手23人,村級後備幹部20人。
二、黨員隊伍情況
全鄉共有28個基層黨支部,1419名黨員,10個村支部,農村黨員佔995人,18個鄉直機關黨支部,424名黨員。
1、鄉直機關黨員及站所黨員214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佔50%,35歲以下佔20%,35~45歲佔45%,45歲以上佔25%。
2、農民黨員情況。35歲以下79人,占農民黨員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09人,佔11%。全鄉10個村支部有農民黨員995名,其中50~100名黨員的支部有6人,100名以上黨員的支部為4個。
三、“雙培雙帶”先鋒工程基本情況
通過抓基地的發展,帶動“雙培雙帶”活動的開展,到目前全鄉已建立了湖濱、泊湖、太華、韓店四個村支部“雙培雙帶”活動基地,項目分別有“農家樂”旅遊、經果開發、水產養殖、個私企業等行業樹立了一批黨員帶頭致富和帶領大家致富典型大戶,通過“示範基地”,起到在全鄉積極參與發展的效能作用。
四、村室建設
並村后各村正在努力改造村部,由於經濟短缺的原因,村部建設進展緩慢。並村后全鄉10個村有5個村有獨立的支部活動室,有3個村同學校合用,有2個村在改建,還有1個村是臨時租用。(並鄉前絕大部分村都按2004年6月份農組辦文件精神,建立了標準化村室,因今年上半年謀划生育服務室達標活動,將原標準化支部活動“三室”擠占)。
五、選派工作情況
涼泉鄉選派幹部7人,分別在湖濱、泊湖、鳳林、橫山、韓店、河南、團山等村任職,選派幹部吃住在村,實行請銷假制度,堅持每天寫工作日誌。全鄉選派幹部專項資金28萬元已到18萬元,資金以入股的形式投入到本村個私企業,村收取股金。主要投入在養殖業及農產品加工業等行業。
六、下步工作打算
為使基層黨組織更好的駕馭全局的能力,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樹立黨組織形象,為本地經濟做出貢獻。
首先,加強對黨員的學習和教育,抓好“保先”活動,確保“保先”教育活動不走過場。要結合“保先”教育活動狠抓黨員幹部和黨組織及單位存在的問題,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活動,切實加強整改力度。
第二、切實落實好黨務、政務公開工作,抓真公開、常公開,規範公開,真正做到民主理財、民主執政。
第三、不斷開展基層黨組織的創新活動。一是思想創新,打破以往墨守成規的工作方法,用新思維、新方法,尋找工作突破口;二是組織創新。鄉村區劃調整后,基層黨組織黨員增多、組織活動範圍擴大,出現的問題多。爭對這些問題,基層組織建立要有新舉措,採取合併黨小組和建立黨總支等方式來加強對農村黨員的管理;三是制度創新。健全健立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把黨員承諾制、為民服務代理制度、無職黨員設崗定位責任制等制度貫徹執行好。
第四、加強“五個好”村黨支部的創建力度。大力開展“雙培雙帶”、“百千萬工程”等活動,抓好村兩委班子的建設和村級後備幹部的配備。
第五、搞好鄉直機關單位支部班子調整和改選,確保基層組織不留“死角”,為涼泉的經濟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