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銀瓜

葫蘆科甜瓜屬的山東青州特產

青州銀瓜,學名Cucumis meio L.屬葫蘆科,甜瓜屬,薄皮甜瓜種。清朝初年引入山東益都(今山東青州市),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栽培歷史,其主產區是在流經山東省青州市的彌河沙灘,由於沙灘地光照強,水源足,晝夜溫差大的自然環境條件和當地農民長期以來形成的一整套栽培技術。

山東省青州市特產


2009年6月,“青州銀瓜”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註冊為農產品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植物學特性


青州銀瓜
青州銀瓜
銀瓜的根系屬直根系,但側根極發達,有發達的根毛群。莖呈五棱狀,上有刺毛卷鬚不分權,由第2次分枝(孫蔓)結瓜。單葉互生,葉片五角形,葉緣凸波狀,兩面有短密刺毛,葉柄長8~12cm,五棱。屬合瓣花雌雄同株異花且為完全花,雌花中有雄蕊3枚,多發育正常,自花授粉率較高;雄花中有雄蕊3枚,雌蕊退化。果實屬瓠果,圓桶形,長12~25cm、粗8~12cm、重400~1500g,果皮未成熟時淡綠色,成熟后白色或黃白色。種子白色,扁長卵形,千粒重15~20g。

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 銀瓜屬喜溫作物,發芽最適溫度為25~32℃;莖葉生長階段,白天20~30℃,夜間15~20℃;坐瓜后白天能耐38~40℃的高溫。較大的晝夜溫差有利於糖分的積累,對於提高品質十分有利。
2.光照 屬喜光作物,較強的光照和長日照條件可使銀瓜生長健壯。沙灘地上的石礫及地膜的反光作用,有利於銀瓜生長。
3.水分 苗期及莖蔓生長期需水較少,水分過多則導致莖蔓徒長,不容易坐瓜。盛花後到瓜成熟,此期葉片蒸騰作用強烈,需水量較大,應及時澆水。銀瓜對空氣濕度要求較低,如空氣濕度過大,則加重病害。
4.土壤 以疏鬆透氣,滲水快排水好的沙土、沙壤土、壤土為宜。在純沙灘中種植需開溝填入客土,才能正常生長並可生產出優質銀瓜。
5.肥料 銀瓜對氮、鉀需求量較大,需磷較少。吸收氮、磷、鉀的比例為1:0.65:1.2。施肥上前期以含氮多的優質廄肥為主,有利於莖葉生長;中後期以含鉀豐富的豆餅為主,有利於糖分的積累;追肥時碳銨有利於品質提高,而尿素則可使品質下降,應盡量不施。

栽培技術要點


瓜區農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完整配套的栽培技術,對於銀瓜的提早成熟,瓜形整齊美觀,優質高產等起了重要的作用。現將其簡介如下:
1.客土栽培 在純沙灘中種植時需按2m行距開溝,溝寬60~80cm,深40~50cm,從遠處運生土填入,稱為客土栽培。
2.二次摘心 青州銀瓜屬孫蔓結瓜,因此,需經2次摘心形成。第1次摘心在幼苗3片真葉時,可保留2片真葉,也可保留3片真葉,摘心後由真葉葉腋內鼓出腋芽,芽長7~8mm時即可定植。但應注意及時將子葉葉腋內的腋芽抹去。第1次摘心后腋芽長成第1次分枝,當第1次分枝長出7~9片葉時,進行第2次摘心;第2次摘心後葉腋中又出現第2次分枝,只保留上部的第2次分枝3~4條,下部的全部去除,第2次分枝第1、2葉腋內出現雌花,即可坐果。
3.澆水前輕后重 銀瓜生長前期需水量較少,移栽后應小水勤澆,以提高地溫為主,盡量不要澆大水。由於薄皮甜瓜幼瓜期容易裂果,因此,在銀瓜坐果期應嚴格控制澆水量。待幼瓜雞蛋大小后,才能追肥澆大水,一般應隔2~3天澆水1次。瓜已長成,表皮變白,即開始進入成熟期,應逐漸減小澆水量,以增加糖分積累。
4.適時採收 薄皮甜瓜皮薄,肉脆,不耐貯藏和運輸,因此,適時採收非常重要。當銀瓜表皮完全變白,白中透黃,有香氣溢出時應及時採收,輕輕拂去瓜面沙土,用綿紙包好,裝箱出售。如收穫期間遇雨,品質會下降,應採取遮蓋措施,盡量避免雨淋到成熟的果實。

當地傳說


青州銀瓜是甜瓜的一個品種,有“瓜中佳品”的美稱,因皮色銀白而得名。青州銀瓜呈長圓筒形,柄部稍長,長六寸左右,果面有縱溝,中部凸起成棱,臍部稍大。成熟時瓜皮略呈乳黃色,瓜肉白嫩,含糖量一般在8——15%。
相傳,在清朝初期,有一次彌河漲大水,有人從河水裡撈出一個白皮甜瓜,食之味美可口,便留種精心栽培,逐漸成此優良品種。此瓜盛名已久,在清朝乾隆年間,就被列為進奉皇帝的“貢品”。
青州市恰好處在泰沂山脈渤海沖積平原的交接部位上,境內“半山半窪”,河渠縱橫,幾十里的彌河兩岸,有大面積的白沙灘。這種沙灘白天光照強,氣溫高,能促進瓜葉的光合作用,創造較多的養分;晚上氣溫低,瓜葉呼吸 減慢,又便於積蓄養分。從而形成了青州銀瓜一甜、二香、三脆的獨特風味。同時也是青州銀瓜含糖量高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