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標本
手標本
手標本(hand specimen)是野外自己用手使用榔頭等工具敲下來的標本,是拿在手上用肉眼看的。
一是各大岩石由於成分的側重性而有所區別;
二是結構構造上有各自特點。
具體分析一下:
岩漿岩:
沉積岩:
由於組成沉積岩的礦物都是經過了風化和搬運,所以一般來講每種沉積岩在成分上相對較簡單。沉積岩的劃分就是根據成分劃分的,泥岩、碳酸鹽岩、石英(長石)砂岩。所以沉積岩就以某種成分為主(如以泥質、或以石英等)。
構造上沉積岩一般都呈現層狀構造。當然如果手錶本很小的話可能見不到層理而是塊狀的。
沉積岩還有一大特點就是生物的出現。尤其在碳酸鹽岩裡面貝殼等生物的出現很普遍,這是一大鑒別標誌。
變質岩:
變質岩
變質岩是岩漿岩和沉積岩經過後期的高溫或者高壓過後,原來的岩石經過了成分和構造上的改造而形成。所以成分上來講除了與前兩種岩有相同的造岩礦物外還有一些比較特別的屬於變質岩的專有礦物或者礦物組合。例如紅柱石,出現紅柱石的岩石就必定是低級變質作用形成的岩石;石榴石與紫蘇輝石組成的代表高溫高壓環境的麻粒岩。
岩石的手觀察是一切地質工作者的基本功,在拿到一塊標本時,應注意以下觀察內容:
1.岩石的顏色
岩石的顏色是岩石內各種礦物的不同顏色在我們視覺中反映的顏色總和,是一種綜合色。岩石成份越基性,其顏色愈深。一般放在30厘米以外遠觀,以確定岩石顏色,如灰白色、黑綠色、紫紅色等。例如輝長岩手標本中斜長石灰白色、輝石黑褐色,兩者含量相近,綜合起來岩石顏色深灰色。還應注意新鮮標本與風化標本的顏色變化。
2.岩石的組構
岩石的組構特徵不僅反映形成過程中的地質條件,而且是分類命名的重要依據。
3 .岩石的礦物成分
4.其它特徵
岩石中有無細脈、異離體、析離體、捕虜體以及各種次生變化的特徵等。
對於斑狀岩石,應分開斑晶、基質來描述。確定斑晶含量、成份、大小、特徵及基質含量,結晶程度,基質成份、顏色等。
一、手標本上觀察礦物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礦物的形態
(1)礦物單體形態
一向伸長型——呈針狀、柱狀晶形二向延長型——呈片狀、板狀晶形三向等長型——呈粒狀或等軸狀晶形(2)礦物集合體形態
一向伸長型——晶簇狀、纖維狀、放射狀、束狀、毛髮狀、柱狀二向延長型——片狀、鱗片狀、板狀三向等長形——粒狀
2、礦物的物理性質
(1)顏色:是礦物吸收可見光后所呈現的色調。(2)條痕:是指礦物粉末的顏色。(3)光澤:礦物表面反射光波的能力。
透明
半透明
不透明
(5)硬度:是指礦物抵抗外力刻劃的能力。
指甲2.5
銅針3
鋼針5.5
玻璃5-5.5
在野外工作及室內實習中,常用小刀(硬度5.5)、指甲(硬度2.5)代替硬度計,將硬度大致分為三級:低(小於2.5)中等(2.5-5.5)
高
(大於5.5)
(6)解理:礦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規則裂開的性質
解理可分為五級:極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極不完全解理
(7)斷口:礦物受敲擊后沿任意方向裂開成凹凸不平的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