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瓦店鎮的結果 展開
- 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瓦店鎮
-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轄鎮
- 山東省諸城市瓦店鎮
瓦店鎮
山東省諸城市瓦店鎮
瓦店鎮東鄰胡台鄉,南鄰諸城和於紅區,西接前當堡鎮,北連張家屯鄉。公路橫穿境內,鄉和各村之間都有沙石路相通。瓦店鎮鎮政府駐瓦店,共8700戶,總人口31744人,除漢族外,有滿、蒙古、回族、朝鮮族、錫伯族等少數民族,轄20個村委會:小三家子屯、前沙河、山環、新安、 、瓦店、勃林子、后沙溝、巴圖營子、荒山、李家套、東升堡、五道溝、榮勝堡、賴花堡、韓三家子、興盛堡、虎家屯、興隆橋、孫家套。
瓦店鎮位於諸城新民市東南部,距城區29公里,南部和諸城、于洪區接壤。濰諸公路(102線)穿境而過。瓦店鎮區域總面積106.1平方公里(合159150市畝),耕地面積75182畝。瓦店鎮兩個文明建設成果顯著,一、二、三產業齊頭並進全面發展,曾多次被山東省和諸城市兩級黨委和政府評為文明鄉鎮和經濟發展先進單位。這裡還是諸城市小城鎮重點建設單位。
是諸城市水稻重要產地和優質大米生產基地。有4萬畝清水大米,年產3000多萬公斤。全鎮開發棚菜6000多畝,年產西紅柿、芸豆、黃瓜、茄子等冬春季蔬菜1億公斤。鎮內有林地和疏林草地1.6萬市畝,宜於林牧業生產。以蒲河為主幹,全鎮有河流、池塘、坑泡等水面34051畝。其中宜於水產養殖水面9500畝,已開發漁池6600畝,年產淡水魚6000噸,是諸城市淡水魚生產基地。瓦店鎮境內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年產原油100萬噸,天然氣8000萬立方米。
瓦店舊稱瓦店錄。清初
錄駐守此地,故得名瓦店錄。瓦店所轄地區,解放前各個時期均屬三區。解放后仍屬三區,1949年以後簡稱瓦店,1949年劃歸十區,1956年合併於大民屯區,1958年10 月屬大民屯人民公社,1961年由大民屯公社劃出,成立瓦店公社。1983年該稱瓦店鄉。1994年撤鄉設鎮。
瓦店鎮,地處山東省中部八個城市群的環抱之中。這裡的地貌為遼河沖積平原,屬北溫帶受季風影響的半濕潤性氣候,四季分明物產豐富,具備投資發展的最佳區位優勢。瓦店鎮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這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地肥水美、物產豐富,是東北清水大米的主要產區。
另外,淡水魚蝦,大棚蔬菜,生豬奶牛等無公害綠色農產品都是興辦農式企業的重要原料來源。
同時這裡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為各類項目開發提供了重要的燃料來源。
瓦店鎮水電富足,遼河主要支流一蒲河橫跨全瓦店鎮。新建6萬伏高壓變電站剛剛投入使用。另外,瓦店鎮還擁有充足的訓練有素的勞動力和產業工人。
確立衝刺全國千強鎮的目標,明確農業富民,工業強鎮的發展思路。瓦店鎮的米業加工形成規模,創出品牌,提高了附加值,同時利用區位優勢,主動接受諸城母城和胡台新城的輻射,形成大發展、快發展的態勢。瓦店鎮有民營企業50餘家,有玻璃工藝、塑料製品、機械加工、鑄造、汽車配件、飼料加工、工藝美術、包裝製品等行業,其中玻璃製品打入國際市場,是出口創匯的主要來源。另外,瓦店鎮有大米加工企業、飼料加工企業60餘家,已成為瓦店的重要支柱產業。瓦店鎮商業發達,擁有1個年成交額300餘萬元綜合市場。個體飯店、旅店、商店100餘家,運輸、販運達500多人。瓦店鎮從事商業活動的人達1萬人,總經營額6億多元。
瓦店鎮2003年在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改革開放政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實業經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5.8億元,比上年增長9.2%;地方財政收入386萬元,比上年增長15.6%;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利稅2100萬元,分別增長10.5%和9.8%。第三產業增加值達62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25元。二三產業發展迅猛,全鎮個體工商戶發展到3000戶,民營企業120家。2003年,全鎮引進外資項目12個。全年共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2.2億元。大力發展高產高效農業。黃煙、大桑、萬壽菊、果菜、林業和畜牧業六大主導產業優勢明顯,全鎮共發展黃煙4000畝,大桑3000畝,大棚草莓3000畝,蔬菜3000畝,林果1.2萬畝,萬壽菊、花生等經濟作物1.6萬畝。發展各類養殖小區120個,肉雞養殖總量達到200萬隻,生豬4萬頭,山羊3萬隻,黃牛1萬頭,畜牧業總收入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一半以上。山區旅遊業闖出了新路。鎮內共有障日山、竹山等八大山系,動植物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障日山經初步開發,已建設成為一座“三季有果,四季常青,集休閑、觀光、娛樂、避暑”於一體的旅遊勝地。坐落於瓦店境內的諸城市惟一一座省級森林公園竹山省級森林公園也已成立開發管委會,開發前景廣闊。轄區內共有8處山場得到不同程度的開發建設。
瓦店鎮位於美麗的諸城,這裡人傑地靈、水土肥美、魚米飄香。曾有過路文人云:“稻穀米麥接連天,金色碩果鋪滿田”,而今更有人把這裡豐收的喜悅匯成聰明與智慧,用稻米、芝麻、綠豆、谷黍等果實巧貼成畫,不但充分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之美,也極大豐富了農村的特色文化藝術,創造出一種新型的手工藝術財富。
五穀畫,利用純天然的植物果實,不加以任何著色,用其果實的自然形狀經過粘、貼、拼、雕等手段,利用明暗、線條、色彩、構圖等造型方式創造出來的作品,具有粗糙朦朧而不失精細、樸質自然天成的獨特風格。如鷹的羽毛用糯米來表現它的鋒利,河水用芝麻來表現它的波瀾,大樹用棕黍來表現它的枝桿,一幅幅惟妙惟肖的五穀畫就這樣在農民的手裡誕生了。有粘成近國畫風格的山水風景,有貼成油畫效果的人物、建築,有粘成傳統的吉祥圖案,有五穀粘成的書法,畫面栩栩如生,質樸吉祥。五穀畫技法極其嚴格、複雜。由於五穀自然形狀多樣,在選粒、選色、構圖、粘貼上要求極其精準,同時耗時之多,堪稱畫界之最。一幅2.44mx3.66m的《連年有餘》,40人用時35天方可完成,已申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由於作畫原料所需,也豐富了當地的種植品種,達十幾種以上,如黃芩子、吐絲子、沙苑子、西摩五色等,曾經田間地頭的草籽也成了他們選購粘畫的原料,使當地農民從種植到製作上多方面受益,四季不閑。所用的粘貼劑,是用樹的油脂加以合成;原料也以烘乾脫水等方法自然防腐處理,使其產品天然環保永不裉色,是真正的綠色工藝品。由於五穀畫知名度不斷提升,中央電視台、山東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天津電視台、人民日報、山東日報等眾多媒體都對這項民間藝術進行了有關詳細的報道。2004年,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新民市視察時,看到五穀畫作品,給予了高度讚揚。並稱“人們印象中的糧食是食用的,如今農民把它作成藝術品是聰明與智慧的表現.是一項發展農村特色經濟的好辦法”。幾幅五穀畫:《吉祥如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與主席朝夕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