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渠
漕渠
人工挖掘或疏浚的主要用於漕運的河道。漢長安城及唐長安城都分別開有漕渠。
cáo qú
人工挖掘或疏浚的主要用於漕運的河道。
《史記·河渠書》:“令 齊 人水工 徐伯 表,悉發卒數萬人穿漕渠,三歲而通。”
《文選·鮑照<蕪城賦>》:“2013-1-5柂以 漕渠,軸以 崐崗。”李善 注引 杜預 曰:“通糧道。”此指 邗溝。
![漢漕渠](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b/m6bfeb7d10e91499b01e49750ff50fd19.jpg)
漢漕渠
清 趙翼 《送邑侯高松亭調任宿遷》詩:“郵傳連三省,漕渠 過萬艘。”此指 大運河。
漕渠漢代的起點是從昆明池(今昆明路附近)經昆明渠流經西安北郊河止西、溝上村,穿過灞河,經新築鎮、新豐鎮、渭南、華縣到華陰市北進入渭河,全長300里。到公元904年的唐朝末年廢棄,從河渠沿線的村落布局看,到宋、元時還有水,明代徹底乾涸。
![唐漕渠](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5/m95bafca97bb9ca98aa04c706ce7f4c6e.jpg)
唐漕渠